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个旧锡多金属矿集区电气石地球化学组成和硼同位素特征——对成矿流体性质和演化的约束 被引量:2
1
作者 任竑宇 李超 +4 位作者 江小均 杨富成 韩嶂 芦磊 陈耀坤 《地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75-590,共16页
个旧锡矿集区发育与晚白垩世高分异花岗岩有关的世界级Sn-Cu多金属矿床,其成矿物质的来源及流体演化过程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个旧地区电气石广泛发育于碳酸盐岩、花岗岩及矽卡岩中,但对电气石尚未进行系统研究,电气石与成矿之间的... 个旧锡矿集区发育与晚白垩世高分异花岗岩有关的世界级Sn-Cu多金属矿床,其成矿物质的来源及流体演化过程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个旧地区电气石广泛发育于碳酸盐岩、花岗岩及矽卡岩中,但对电气石尚未进行系统研究,电气石与成矿之间的关系尚未明确。本文对不同类型电气石开展了系统的岩相学观察和电子探针(EPMA)、LA-ICP-MS微量元素和硼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所有电气石都属于碱性电气石,TurⅠ、TurⅡ、TurⅣ为热液成因,TurⅢ为岩浆成因。岩浆电气石相比于热液电气石具有更低的Mg、Ca等元素,TurⅠ电气石高含量的Sr表明受到了围岩的混染。电气石的微量元素变化表明,从似斑状花岗岩到等粒花岗岩,随着岩浆分异程度逐渐增加,Sn在岩浆中逐渐富集,在似斑状花岗岩和接触带矽卡岩中沉淀卸载。个旧不同类型电气石具有均一的δ11B值(−15.2‰~−12.8‰),与花岗岩的组成范围一致,表明成矿物质来源均来源于花岗质岩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石 硼同位素 岩浆-热液型锡多金属矿床 个旧锡矿矿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个旧西凹蚀变花岗岩型铜-锡多金属矿床萤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7
2
作者 彭强 江小均 +5 位作者 李超 范柱国 魏超 陈耀坤 谢小明 禹华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82-1198,共17页
关键金属锡作为全球高科技产业的重要战略性资源,其成矿作用及找矿勘查均是目前国际矿床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位于滇东南有色金属成矿带西端的个旧具有全球规模最大的锡矿储量,因其具有独特的成矿条件而备受关注。近年来,在个旧老厂矿田... 关键金属锡作为全球高科技产业的重要战略性资源,其成矿作用及找矿勘查均是目前国际矿床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位于滇东南有色金属成矿带西端的个旧具有全球规模最大的锡矿储量,因其具有独特的成矿条件而备受关注。近年来,在个旧老厂矿田西部凹陷带花岗岩体内部发现中型-大型铜-锡多金属矿体,但对其尚缺乏系统的研究。文章对个旧老厂矿田重点坑道和钻孔开展构造-岩相蚀变特征解析,观察到锡铜矿化主要以石英-电气石-萤石-硫化物-锡石脉的形式产于似斑状蚀变花岗岩中,少量以萤石硫化物形式产于花岗岩与碳酸盐接触带的矽卡岩中。文章对与2种成矿作用相关的萤石开展LA-ICP-MS及ICP-MS微量元素和Sr-Nd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蚀变花岗岩型脉状萤石∑REE为(7~749)×10^(-6)(LA-ICP-MS)、(45.5~77.4)×10^(-6)(ICP-MS),具有强烈的Eu负异常(δEu=0.01~0.08)和弱Ce负异常(δCe=0.56~0.92),(^(87)Sr/^(86)Sr)_(i)变化于0.709 53~0.711 47;矽卡岩型萤石∑REE为(27.2~1277.0)×10^(-6)(LA-ICP-MS)、(29.8~161.0)×10^(-6)(ICP-MS),具有显著的Eu负异常(δEu=0.01~0.19)和弱的Ce负异常(δCe=0.44~1.05),(^(87)Sr/^(86)Sr)_(i)变化于0.708 70~0.715 53。通过综合分析这2类萤石的地球化学特征,认为蚀变花岗岩型脉状萤石与矽卡岩型萤石均形成于氧化向还原过渡的环境,且均为岩浆热液活动的产物。2类萤石为近同期形成,其中矽卡岩型萤石中Ca来源于老卡等粒花岗岩和碳酸盐岩地层,蚀变花岗岩型萤石中Ca主要来源于老卡等粒花岗岩。综上,个旧老厂矿田西部凹陷带的似斑状花岗岩为老卡等粒花岗岩体边部的早阶段岩体,其未提供成矿物质,但提供了流体运移通道和就位空间,晚阶段流体上升侵位在老厂西部凹陷带似斑状花岗岩体内部形成岩浆热液脉型铜-锡多金属矿体。该研究可以为个旧锡矿深部及外围增储和滇东南锡矿带下一步找矿方向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铜-锡多金属矿床 蚀变花岗岩型 萤石 微量元素 SR-ND同位素 云南个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旧老厂矿田东部矿床控矿因素、成矿规律及找矿预测 被引量:8
3
作者 杨宝富 李彬 魏超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79-487,共9页
老厂矿田东部是个旧矿区重要的成矿区域之一,矿床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和成矿规律的综合结果表明,该区矿床的产出受地层、构造和岩浆岩的联合控制,矿床的分布以老卡花岗岩体为中心,呈北东向展布,且矿床在平面和垂直方向上具有等间距产出... 老厂矿田东部是个旧矿区重要的成矿区域之一,矿床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和成矿规律的综合结果表明,该区矿床的产出受地层、构造和岩浆岩的联合控制,矿床的分布以老卡花岗岩体为中心,呈北东向展布,且矿床在平面和垂直方向上具有等间距产出的规律,而成矿元素在平面上具有明显的分带性,其中,内接触带以锡矿化为主,外接触带则以铜矿化为主,在垂向上,上部为锡铜共生,下部以铜为主并伴生锡。根据实际勘探资料,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深部进行了成矿预测,提出了蒙自庙断裂南北部区域两个重点找矿靶区,在该理论指导下,新增铜和锡资源金属储量5万余吨,这对缓解矿山资源危机,保障矿山生产持续和开展深部找矿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床地质特征 地球化学特征 控矿因素 找矿预测 老厂矿田东部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矿山缓倾斜多层矿体协同开采设计实践 被引量:4
4
作者 李杰林 高乐 +1 位作者 陈杰 周科平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0-54,共5页
云南锡业股份有限公司老厂分公司13-8^#矿群为缓倾斜多层矿体,属于典型的复杂难采矿体。为实现该矿群的安全、高效和经济开采,对传统的上行式及下行式开采方案进行了分析,指出了传统方案的利弊,通过引入“协同开采”理念,提出了缓倾斜... 云南锡业股份有限公司老厂分公司13-8^#矿群为缓倾斜多层矿体,属于典型的复杂难采矿体。为实现该矿群的安全、高效和经济开采,对传统的上行式及下行式开采方案进行了分析,指出了传统方案的利弊,通过引入“协同开采”理念,提出了缓倾斜多层矿体的协同开采设计方案。该方案将缓倾斜多层矿体的开采扰动、采空区处理、地压管理控制三者结合起来整体考虑,根据矿体赋存条件,将13-8^#矿群划分为上盘区矿块、下盘区矿块及13-8-7^#倾斜矿体,并完成了矿群和上、下盘区矿块开采顺序的优化设计。研究表明:协同开采设计方案充分考虑了各层矿体的开采技术条件,通过矿块划分和回采顺序优化,实现了多层矿体的协同开采,有助于提高缓倾斜多层矿体开采的安全性、高效性和经济性。该方案为实现老厂分公司13-8^#矿群开采提供了新思路,也为其他类似矿体开采设计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开采 缓倾斜多层矿体 复杂难采矿体 回采顺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