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个旧锡多金属矿集区电气石地球化学组成和硼同位素特征——对成矿流体性质和演化的约束 被引量:2
1
作者 任竑宇 李超 +4 位作者 江小均 杨富成 韩嶂 芦磊 陈耀坤 《地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75-590,共16页
个旧锡矿集区发育与晚白垩世高分异花岗岩有关的世界级Sn-Cu多金属矿床,其成矿物质的来源及流体演化过程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个旧地区电气石广泛发育于碳酸盐岩、花岗岩及矽卡岩中,但对电气石尚未进行系统研究,电气石与成矿之间的... 个旧锡矿集区发育与晚白垩世高分异花岗岩有关的世界级Sn-Cu多金属矿床,其成矿物质的来源及流体演化过程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个旧地区电气石广泛发育于碳酸盐岩、花岗岩及矽卡岩中,但对电气石尚未进行系统研究,电气石与成矿之间的关系尚未明确。本文对不同类型电气石开展了系统的岩相学观察和电子探针(EPMA)、LA-ICP-MS微量元素和硼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所有电气石都属于碱性电气石,TurⅠ、TurⅡ、TurⅣ为热液成因,TurⅢ为岩浆成因。岩浆电气石相比于热液电气石具有更低的Mg、Ca等元素,TurⅠ电气石高含量的Sr表明受到了围岩的混染。电气石的微量元素变化表明,从似斑状花岗岩到等粒花岗岩,随着岩浆分异程度逐渐增加,Sn在岩浆中逐渐富集,在似斑状花岗岩和接触带矽卡岩中沉淀卸载。个旧不同类型电气石具有均一的δ11B值(−15.2‰~−12.8‰),与花岗岩的组成范围一致,表明成矿物质来源均来源于花岗质岩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石 硼同位素 岩浆-热液型锡多金属矿床 个旧锡矿矿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断面巷道精确延时逐孔起爆技术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勉 王建国 +3 位作者 马军 李进华 雷露刚 张伟 《兵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3-254,共12页
数码电子雷管精确延时性能为地下小断面巷道选择逐孔起爆方式提供了条件,但孔间延期时间的选择一直是难点。基于爆破破岩及毫秒爆破理论,构建巷道逐孔起爆精确延时计算方法,采用广义离散元法数值模拟软件建立全断面三维数值模型,基于计... 数码电子雷管精确延时性能为地下小断面巷道选择逐孔起爆方式提供了条件,但孔间延期时间的选择一直是难点。基于爆破破岩及毫秒爆破理论,构建巷道逐孔起爆精确延时计算方法,采用广义离散元法数值模拟软件建立全断面三维数值模型,基于计算的延期时间进行逐孔起爆数值仿真,分析巷道断面损伤和有效应力。研究结果表明:50 ms内,掏槽孔全部起爆,孔间延时较小,应力波叠加明显,产生明显粉碎区;50 ms后,辅助孔和周边孔逐个起爆,自由面不断扩大,夹制作用减小,孔间延时增大,应力波叠加减弱,岩石破碎均匀,爆炸能量利用更充分;地下矿山巷道逐孔爆破试验效果显著,爆后无明显大块,平均块度粒径19 cm,平均炮孔利用率93.3%,精确延时逐孔起爆方法有效提高了小断面巷道的掘进效率并控制了爆破扰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断面巷道 逐孔起爆 临空面积 精确延时 广义离散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延时螺旋逐孔起爆技术在巷道掘进中的应用
3
作者 李进华 徐培良 +3 位作者 吴建峰 杨智勇 雷露刚 王建国 《有色金属(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70-879,共10页
工业电子雷管的精确短延时性能为地下矿山小断面巷道爆破掘进提供了多样起爆方式,以大屯锡矿1.8 m×1.8 m巷道爆破掘进为例,借鉴螺旋掏槽破岩成腔原理,将破岩空间顺序转变为时间顺序,从而提出一种六空孔桶型逐孔掏槽形式,以此为基... 工业电子雷管的精确短延时性能为地下矿山小断面巷道爆破掘进提供了多样起爆方式,以大屯锡矿1.8 m×1.8 m巷道爆破掘进为例,借鉴螺旋掏槽破岩成腔原理,将破岩空间顺序转变为时间顺序,从而提出一种六空孔桶型逐孔掏槽形式,以此为基础将传统分段起爆成巷转变为全断面逐孔起爆成巷,采用LS-DYNA软件模拟六空孔桶型掏槽全断面等延时逐孔起爆进行成巷模拟,在200μs等间隔延期时间内,爆后岩体损伤范围随等间隔延时的增加而增大。最后选定岩性相似巷道进行全断面等延时(50、100、150 ms)逐孔起爆成巷试验,工业试验结果表明,大屯锡矿花岗岩巷道采用全断面等间隔100 ms逐孔起爆方式效果显著,炮孔利用率达95%以上,爆后断面轮廓平整、爆堆集中、平均碎石块度12 cm,等间隔逐孔起爆技术可为地下矿山不同矿岩和断面巷道的控制爆破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矿山 巷道爆破掘进 等间隔延时 螺旋逐孔起爆 电子雷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个旧芦塘坝—阿西寨地区深部矿化的浅部表征:构造蚀变与原生晕指示 被引量:1
4
作者 常华诚 焦骞骞 +4 位作者 江小均 范柱国 芦磊 阮班朗 邓梅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538-1552,共15页
层间氧化矿是个旧高松矿田重要的锡矿化类型。加强该类型矿化的研究与勘探工作有望成为缓解老矿山资源危机、提升矿产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选择具有层间氧化矿良好成矿条件的芦塘坝—阿西寨地区为研究区,开展地表构造蚀变和原生晕... 层间氧化矿是个旧高松矿田重要的锡矿化类型。加强该类型矿化的研究与勘探工作有望成为缓解老矿山资源危机、提升矿产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选择具有层间氧化矿良好成矿条件的芦塘坝—阿西寨地区为研究区,开展地表构造蚀变和原生晕地球化学研究,为该地区层间氧化矿的勘查提供新的依据。野外地质调查表明,研究区地表矿化蚀变明显受断裂控制,特别是NE向断裂与EW向断裂交汇部位蚀变强烈,主要由铁泥质蚀变和方解石脉构成。蚀变岩及围岩中13种关键元素组合分析揭示Cd、As、Sb、Pb和Zn对寻找Sn矿体有良好的指示意义。根据地表原生晕地球化学综合异常分布,结合构造蚀变带特征,圈定出Ⅰ至Ⅳ4个成矿靶区。通过对比分析各靶区原生晕的前缘晕、近矿晕和尾晕的元素组合特征,推测Ⅰ和Ⅱ号靶区深部层间氧化矿找矿潜力较好;Ⅲ号靶区地表氧化矿已被剥蚀,但深部有可能存在硫化矿;Ⅳ号靶区深部可能有少量剩余的未被剥蚀的氧化Sn矿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松矿田 层间氧化矿 原生晕 构造蚀变 个旧锡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个旧高松矿田花岗岩侵位形态复杂度与矿体产出定量评价 被引量:1
5
作者 芦磊 江小均 +2 位作者 刘潇 毛杜 郑位 《地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76-1086,共11页
个旧燕山晚期花岗岩侵入形成了接触带矽卡岩型和蚀变花岗岩型矿床,矿床产出与花岗岩侵位形态有一定的成因关系。近年来随着三维定量预测方法的不断发展,对隐伏矿体定位及定量预测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首先总结... 个旧燕山晚期花岗岩侵入形成了接触带矽卡岩型和蚀变花岗岩型矿床,矿床产出与花岗岩侵位形态有一定的成因关系。近年来随着三维定量预测方法的不断发展,对隐伏矿体定位及定量预测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首先总结了高松矿田花岗岩的整体分布、埋深情况和接触带硫化矿体产出特征及成矿规律,其次利用坑道地质编录、钻探数据库等资料建立矿田矿体、岩体的高精度三维曲面模型,采用面积、梯度和散度系数等作为花岗岩三维形态指标,最终计算其与矿体矿石量、含量的相关系数,定量评价花岗岩侵位形态复杂度与矿体产出关系。认为复杂的花岗岩形态有利于矿体的形成,高峰山矿段相关性最大,大箐东矿段其次,阿西寨矿段最弱,并且类比分析表明芦塘坝断裂下盘东部凹陷带散度系数分布和大箐东突起相似,具有一定的找矿前景。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三维地质模型信息和相关性分析技术的成矿定量评价方法,在同类型岩浆热液矿床深部和外围隐伏矿预测方面具有一定的地质找矿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旧 高松矿田 侵位形态复杂度 矿体产出 相关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都龙采场剥离废石中锡石高效预富集新技术 被引量:7
6
作者 莫峰 曹阳 +7 位作者 蓝卓越 童雄 谢贤 谢瑞琦 兰希雄 韩彬 符海桃 宋强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2-100,共9页
针对云南都龙采场剥离废石中有色金属的回收进行了高效预富集新技术研究。工艺矿物学研究表明,废石中不同目的矿物的共生关系整体较为简单。试验结果表明,将含锡0.1%左右的剥离废石原料分成-120~+25、-25~+5、-5~+0.5、-0.5 mm四个粒级... 针对云南都龙采场剥离废石中有色金属的回收进行了高效预富集新技术研究。工艺矿物学研究表明,废石中不同目的矿物的共生关系整体较为简单。试验结果表明,将含锡0.1%左右的剥离废石原料分成-120~+25、-25~+5、-5~+0.5、-0.5 mm四个粒级,分别采用光电选矿机、粗粒跳汰机、细粒跳汰机和螺旋分选机等不同选矿工艺和设备组合对不同粒级含锡废石进行预富集回收,得到品位为0.290%、回收率大于56.82%、富集比2.74的锡精矿产品,该高效预富集新技术对保障战略金属锡资源安全、提高锡综合利用率、延长矿山服务年限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剥离废石 锡石 预富集 光电选矿机 跳汰 螺旋分选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WO-SVR混合骨料膏体流变参数预测模型 被引量:3
7
作者 李聪 乔登攀 +3 位作者 杨天雨 王俊 陈杰 张希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7-138,共12页
膏体的流变性能对充填管路合理设计和管道输送阻力准确分析有重要影响。为了对膏体流变参数进行准确预测,利用灰狼算法(GWO)对支持向量回归(SVR)进行参数寻优,建立了以混合骨料掺和比、膏体质量分数和水灰比为输入参数的SVR和GWO-SVR两... 膏体的流变性能对充填管路合理设计和管道输送阻力准确分析有重要影响。为了对膏体流变参数进行准确预测,利用灰狼算法(GWO)对支持向量回归(SVR)进行参数寻优,建立了以混合骨料掺和比、膏体质量分数和水灰比为输入参数的SVR和GWO-SVR两种屈服应力和黏度预测模型,并且对两种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GWO-SVR模型与传统SVR模型相比,屈服应力和黏度预测模型的决定系数R^(2)分别提高了5.8%和4.05%,并且GWO-SVR模型预测结果误差更小,屈服应力和黏度预测值相比试验值,其最大误差分别为5.63 Pa和0.00685 Pa·s,表明GWO-SVR模型有着更高的精度,可对混合骨料膏体屈服应力和黏度进行有效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骨料 充填膏体 流变参数预测 灰狼算法 支持向量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识别的原始地质编录矢量化三维建模方法 被引量:4
8
作者 芦磊 袁晓辉 +2 位作者 刘潇 毛杜 钟德云 《中国矿业》 2023年第9期85-90,共6页
针对传统原始地质编录建模未考虑图件污染、矢量化效率低、模型精确度不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原始地质编录矢量化三维建模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①读取并裁剪原始地质编录图纸;②采用Rosenfeld算法降噪细化图形;③采用Dougl... 针对传统原始地质编录建模未考虑图件污染、矢量化效率低、模型精确度不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原始地质编录矢量化三维建模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①读取并裁剪原始地质编录图纸;②采用Rosenfeld算法降噪细化图形;③采用Douglas-Peucker算法提取并抽稀分离地质素描界线;④三维化地质编录界线;⑤采用Coons曲面精准构建三维地质体模型。该方法成功应用于个旧矿区高松矿田的三维地质建模中,数值模拟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原始地质编录三维建模,使用该方法的建模结果更能真实反映矿体形态变化,建模速度从20 min缩短至30 s内,极大提高了地质编录建模效率,进而降低了井下生产勘探和采掘作业工作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识别 图像处理 原始地质编录 地质建模 曲面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