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铜壁关省级自然保护区发现红鬣羚 被引量:1
1
作者 姬云瑞 赵加苍 +3 位作者 王维镇 杨祖伟 李迪强 刘芳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40-640,共1页
红鬣羚Capricornis rubidus隶属鲸偶蹄目Cetartiodactyla牛科Bovidae鬣羚属(魏辅文等,2021),被《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列入附录Ⅰ(CITES,2019),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评估为近危(NT)(Duckworth... 红鬣羚Capricornis rubidus隶属鲸偶蹄目Cetartiodactyla牛科Bovidae鬣羚属(魏辅文等,2021),被《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列入附录Ⅰ(CITES,2019),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评估为近危(NT)(Duckworth&Than,2008)。2017年之前,红鬣羚仅知分布于缅甸北部(Grubb,2005),其分布区的东北部与中国云南省傈僳族自治州接壤,但中国境内一直未有确认的野外记录。《中国动物地理》(张荣祖,1999)、《中国哺乳动物多样性及地理分布》(蒋志刚等,2015)和《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蒋志刚等,2016)均未记录红鬣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张荣祖 红色名录 省级自然保护区 缅甸北部 牛科 鬣羚 偶蹄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铜壁关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被引量:7
2
作者 杨明伟 邢德选 +4 位作者 张定灿 陈大祥 何丁 李荣赛 周晓玲 《林业调查规划》 2021年第5期51-58,共8页
云南铜壁关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我国西南末端,是我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铜壁关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采用2019年年度出数、2018年森林资源二调、地方统计年鉴、前人在其他区域的研究成果以及地方实地调查数据等,结... 云南铜壁关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我国西南末端,是我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铜壁关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采用2019年年度出数、2018年森林资源二调、地方统计年鉴、前人在其他区域的研究成果以及地方实地调查数据等,结合ArcGIS软件,对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评估分析。结果表明,铜壁关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80.64亿元/a,单位面积价值约为15.61万元/hm^(2)·a,各分量价值大小为涵养水源>固碳释氧>生物多样性价值>保育土壤>净化大气>森林康养>林木养分固持>木材产品供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价值评估 云南铜壁关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洪崩河的“土专家”——铜壁关省级自然保护区护林员排金成
3
作者 《云南林业》 2020年第3期58-59,共2页
排金成是盈江县太平镇雪梨村委会银洞村民小组的村民,现年57岁,基于对铜壁关自然保护区洪崩河区域的熟悉,以及对生态保护的由衷热爱,2004年被聘为云南铜壁关省级自然保护区的护林员。一晃16年过去了,16年的坚守,让排金成成为了保护区的... 排金成是盈江县太平镇雪梨村委会银洞村民小组的村民,现年57岁,基于对铜壁关自然保护区洪崩河区域的熟悉,以及对生态保护的由衷热爱,2004年被聘为云南铜壁关省级自然保护区的护林员。一晃16年过去了,16年的坚守,让排金成成为了保护区的金牌护林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级自然保护区 铜壁关 护林员 村民小组 生态保护 盈江县 太平镇 雪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生态安全屏障铜壁关省级自然保护区
4
《云南林业》 2018年第2期90-91,共2页
云南铜壁关省级自然保护区坐落在中缅边境137公里的边境线上,海拔从210米至3404.6米,森林覆盖率98.11%,郁郁葱葱的77万余亩原始森林是我国重要的西南生态安全屏障。在仅仅占中国1/20000陆地面积上,分布有全国20.7%的高等植物.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安全屏障 铜壁关 省级 生态 西南 森林覆盖率 原始森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咪”的守护者——铜壁关省级自然保护区护林员余忠福
5
作者 《云南林业》 2020年第3期56-57,共2页
49岁的慄僳族汉子余忠福是德宏盈江县支那乡芦山村香柏村民小组人,也是云南铜壁关省级自然保护区的一名护林员。他为人忠厚、老实,话不多,人们亲切地叫他“伙计”。从小生活在大山里,余忠福对山里的一切都有着深厚的感情,2007年被聘为... 49岁的慄僳族汉子余忠福是德宏盈江县支那乡芦山村香柏村民小组人,也是云南铜壁关省级自然保护区的一名护林员。他为人忠厚、老实,话不多,人们亲切地叫他“伙计”。从小生活在大山里,余忠福对山里的一切都有着深厚的感情,2007年被聘为护林员后,他常常说:“我们傈僳族祖祖辈辈都生活在大山,我从小的理想就是守护大山、保护森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级自然保护区 铜壁关 村民小组 守护者 傈僳族 盈江县 护林员 芦山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与生态环境保护 被引量:4
6
作者 徐贵华 何显升 杨万柳 《现代园艺》 2017年第2期184-185,共2页
近年来,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迅速发展起来。自然保护区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开展生态旅游提供了良好条件。由于旅游业务的开展可能会给自然环境带来一定程度的破坏,因此,相关的管理部门也要做好一定的保护措施,以保证自然保... 近年来,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迅速发展起来。自然保护区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开展生态旅游提供了良好条件。由于旅游业务的开展可能会给自然环境带来一定程度的破坏,因此,相关的管理部门也要做好一定的保护措施,以保证自然保护区内自然环境的完好性。本文以铜壁关省级自然保护区为例,对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与生态环境保护进行研究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生态旅游 生态环境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形势下加强林业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保护的对策探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杨琳 《农村科学实验》 2021年第12期154-155,共2页
野生动植物作为十分珍贵的自然资源,对于自然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加强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与管理就显得尤为必要。众所周知,林业自然保护区能够为野生动植物提供生存与繁衍的场所,也是野生动植物保护的重点区域,使野生动植物资源... 野生动植物作为十分珍贵的自然资源,对于自然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加强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与管理就显得尤为必要。众所周知,林业自然保护区能够为野生动植物提供生存与繁衍的场所,也是野生动植物保护的重点区域,使野生动植物资源得到持续利用与发展。文章介绍了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存在的问题,如保护意识薄弱、法律法规不健全、补偿机制不完善等,提出了提高对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的认识、强化领导,严格责任落实、加强驯养繁殖监管、严格违法案件查处以及强化宣传教育等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自然保护区 野生动植物 保护 管理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加强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的思考 被引量:3
8
作者 何显升 徐贵华 杨万柳 《现代园艺》 2017年第2期194-195,共2页
近年来,我国自然保护区事业发展突飞猛进,这就要求相关管理部门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以保障自然保护区建设的科学性和管理的实效性。本文以云南铜壁关省级自然保护区为例,对如何加强自然保护区的有效管理进行研究分析。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有效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保护区资金投入机制分析
9
作者 杨雪莲 《农村科学实验》 2021年第34期54-56,共3页
建立自然保护区体系是实现国家生态安全、践行环境责任、促进生态文明的重要手段和有效实践。目前,我国对于自然保护区的资金投入力度逐年增加,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初见成效,但同时在这过程中依然还存在着资金投入渠道管理混乱、资金使用... 建立自然保护区体系是实现国家生态安全、践行环境责任、促进生态文明的重要手段和有效实践。目前,我国对于自然保护区的资金投入力度逐年增加,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初见成效,但同时在这过程中依然还存在着资金投入渠道管理混乱、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等问题。鉴于此,本文从自然保护区的资金需求与筹措渠道以及资金投入现状等方面入手,分析探讨了我国自然保护区资金投入机制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以问题为依据,提出了几点关于完善我国自然保护区资金投入机制的建议,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资金投入机制 现状 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自然保护区地方管理新模式的探讨
10
作者 翟盈仙 《现代园艺》 2016年第24期205-206,共2页
现如今,要促进人类生态文明发展,建立自然保护区势在必行。1956年,我国在广州建立了第1个自然保护区,发展至今,已取得比较明显的效果。但是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一直实行的是国家管控式的管理模式,在这种管理模式下,法律依据不充分、... 现如今,要促进人类生态文明发展,建立自然保护区势在必行。1956年,我国在广州建立了第1个自然保护区,发展至今,已取得比较明显的效果。但是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一直实行的是国家管控式的管理模式,在这种管理模式下,法律依据不充分、管理权责不清晰以及协调机构缺乏,同时自然保护区的保护与开发之间的矛盾日渐凸显,严重阻碍了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文中,笔者根据这些问题,提出了构建自然保护区地方管理模式的初步设想,旨在提高自然保护区地方管理效率和质量,进而促进自然保护区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管理模式 地方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德宏猕猴种群特征及其保护 被引量:4
11
作者 番玉买 李宏刚 +3 位作者 胡桓嘉 滕萍 王勒端 李月体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2-66,共5页
猕猴是国家II级保护动物,德宏是云南猕猴重要分布聚集区域。为掌握云南德宏野生猕猴种群特征并加强管护,2017年1-12月采取半结构访谈和路线调查的方法,对猕猴分布区域、种群数量、活动等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德宏猕猴共有166-252群,共... 猕猴是国家II级保护动物,德宏是云南猕猴重要分布聚集区域。为掌握云南德宏野生猕猴种群特征并加强管护,2017年1-12月采取半结构访谈和路线调查的方法,对猕猴分布区域、种群数量、活动等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德宏猕猴共有166-252群,共计6 988-7 927只,94. 5%-95. 3%分布在保护区、国有林及集体林内,近30年来出现群减少、数量增加趋势。研究结果将为德宏州猕猴科学管护提供基础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宏 猕猴 分布区域 种群特征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德宏三种犀鸟的分布及适宜栖息地预测 被引量:1
12
作者 段正攀 张利祥 +4 位作者 张文祥 尹发旺 张云辉 张定灿 杨正华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42-550,共9页
云南德宏是犀鸟种群的集中分布区域。2020年12月—2021年11月,利用样线法分别对德宏境内的冠斑犀鸟(Anthracoceros albirostris)、双角犀鸟(Buceros bicornis)和花冠皱盔犀鸟(Rhyticeros undulatus)进行野外分布位点调查,利用MaxEnt模型... 云南德宏是犀鸟种群的集中分布区域。2020年12月—2021年11月,利用样线法分别对德宏境内的冠斑犀鸟(Anthracoceros albirostris)、双角犀鸟(Buceros bicornis)和花冠皱盔犀鸟(Rhyticeros undulatus)进行野外分布位点调查,利用MaxEnt模型对3种犀鸟的潜在适宜栖息地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冠斑犀鸟的最适宜栖息地主要分布在盈江县西北部和西南部边缘以及瑞丽市,总面积约116 km2;双角犀鸟的最适宜栖息地主要分布在盈江县西南部边缘、陇川县西北部和瑞丽市西南部,总面积约170 km2;花冠皱盔犀鸟的最适宜栖息地主要分布在盈江县西北部和西南部边缘、瑞丽市西南部,总面积约305 km2。刀切法显示,影响冠斑犀鸟分布最主要的因子是坡向、最干燥月份的降水(Bio14)以及最冷月份的最低温度(Bio6);影响双角犀鸟分布最主要的因子是年降水量(Bio12)、Bio14以及坡度;影响花冠皱盔犀鸟分布最主要的因子是坡向和Bio6。综合来看,此次调查结果有助于促进德宏3种犀鸟的实地调查、保护规划和未来的科学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斑犀鸟 双角犀鸟 花冠皱盔犀鸟 适宜栖息地 MaxEnt模型 云南德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WR降尺度的哀牢山2000-2020年降水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13
作者 汪红 严乔顺 +2 位作者 赵祖军 陈大祥 张志明 《高原气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43-656,共14页
高质量的降水数据是进行山区生态水文和气候变化研究的重要前提。然而,哀牢山地形复杂,地面观测站点稀少且空间分布不均,对该山区降水时空变化特征的认识不足。本研究使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将GSMaP-Guage降水产品的空间分辨率从0.1... 高质量的降水数据是进行山区生态水文和气候变化研究的重要前提。然而,哀牢山地形复杂,地面观测站点稀少且空间分布不均,对该山区降水时空变化特征的认识不足。本研究使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将GSMaP-Guage降水产品的空间分辨率从0.1°降尺度为30 m,并使用气象站点数据对降尺度后的降水数据进行精度验证,基于此进行了哀牢山降水量长时间序列(2000-2020年)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1)降尺度后的GSMaP-Guage降水数据精度可靠(R2=0.77,Bias=-0.01),且降尺度后的降水数据空间细节得到极大丰富。(2)哀牢山年降水从北向南递增,且随着海拔的升高先增加后降低;哀牢山存在明显的干湿季节交替特征,5-9月的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74.74%;月降水量从2-12月先增加后下降,在7月达到峰值。(3)在时间上,2000-2020年的年降水量的平均值呈下降趋势;在空间上24.19%的区域降水量呈增加趋势。对于不同的月份,1月降水显著增加,5月降水显著减少,而其他月份降水的变化不显著。本研究发现GWR降尺度方法是获取高分辨率降水数据的有效方法,是明晰山区降水时空分布特征、并为生态水文过程研究和区域水资源管理提供关键基础数据的可靠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加权回归 降水量 降尺度 时空变化 复杂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空竹属6种竹材纤维形态及结构研究
14
作者 刘庆贺 许祖昌 +1 位作者 杨荣聪 李海龙 《中国造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9-68,共10页
本研究以我国空竹属6种竹材为研究对象,借助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二维广角X射线衍射仪(2D WAXD)等现代仪器对其纤维形态及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6种竹材的解剖结构均不含纤维股,维管束类型均是典型的紧腰型;纤维形态整体形... 本研究以我国空竹属6种竹材为研究对象,借助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二维广角X射线衍射仪(2D WAXD)等现代仪器对其纤维形态及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6种竹材的解剖结构均不含纤维股,维管束类型均是典型的紧腰型;纤维形态整体形貌相似,较硬挺,其中真麻竹纤维的长度(2.25 mm)最大,且长度>3.20 mm的纤维占比高;6种竹材纤维的微纤丝角均在8.46°~14.79°之间,其中真麻竹纤维的微纤丝角(14.79°)最大;6种竹材纤维的零距抗张指数差异不大,其中小空竹(干法0.212 kN·m/g,湿法0.193 kN·m/g)最大,真麻竹(干法0.189 kN·m/g,湿法0.173 kN·m/g)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竹属 解剖结构 纤维形态 微纤丝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拉沙山黑白仰鼻猴群体规模对冬春季日移动距离和活动时间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浩然 李延鹏 +5 位作者 管振华 任国鹏 杨歆 黄志旁 崔亮伟 肖文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19,共9页
生态限制模型(Ecological constraints model)认为随种群规模增加,灵长类种群会增加日移动距离、移动时间和取食时间,减少休息时间。果食性灵长类为取食斑块分布的高质量食物资源(如果实)而存在群内分摊竞争(Within-group scramble comp... 生态限制模型(Ecological constraints model)认为随种群规模增加,灵长类种群会增加日移动距离、移动时间和取食时间,减少休息时间。果食性灵长类为取食斑块分布的高质量食物资源(如果实)而存在群内分摊竞争(Within-group scramble competition),很好地验证了生态限制模型。为了检验温带叶食性灵长类是否适用于生态限制模型,于2018年12月—2019年5月,在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拉沙山采用20 min瞬时扫描取样法收集猴群日活动时间分配,每隔30 min在地形图(1∶50 000)上记录猴群活动位点收集其日移动距离数据,比较了同域分布的黑白仰鼻猴较大群(170只)和较小群(100只)冬春季的日移动距离和活动时间分配差异。结果表明,春季和冬季黑白仰鼻猴较大群比较小群的日移动距离更远;虽然春季较大群减少了社交时间、增加了移动时间,但是冬季两群活动时间分配无差异。此外,春季,较大群相比较小群的成年和青少年个体减少了社交时间,成年雌性增加了移动时间;冬季,较大群仅成年雌性增加了休息时间,其他不同年龄—性别组的活动时间分配无差异。本研究证实了黑白仰鼻猴群内存在分摊竞争,且春季分摊竞争的强度更高,符合生态限制模型。此外,群体规模对成年雌性的活动时间分配影响较大,这与其妊娠期相对高的营养和能量需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白仰鼻猴 时间分配 日移动距离 生态限制模型 群体规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对云南盈江北部高黎贡白眉长臂猿鸣叫行为的影响
16
作者 朱永亮 周佳 +5 位作者 李金发 杨国韬 张利祥 李彭 崔亮伟 管振华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00-406,共7页
2017年12月—2018年11月,首次对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北部7个高黎贡白眉长臂猿Hoolock tianxing家庭和2只独猿开展了连续1年的鸣声监测。共记录352次鸣叫,高黎贡白眉长臂猿平均鸣叫起始时间在日出后117.97 min±67.1 mi... 2017年12月—2018年11月,首次对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北部7个高黎贡白眉长臂猿Hoolock tianxing家庭和2只独猿开展了连续1年的鸣声监测。共记录352次鸣叫,高黎贡白眉长臂猿平均鸣叫起始时间在日出后117.97 min±67.1 min(n=352),鸣叫持续时间平均为21.52 min±12.8 min(n=352),独猿和家庭的日鸣叫频次分别为1.1次/天和0.424次/天。广义线性混合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日最低温度对高黎贡白眉长臂猿的鸣叫行为有显著影响,长臂猿在低温月份会推迟鸣叫起始时间,但日最低温度对鸣叫持续时间和日鸣叫频次的影响不显著;监测结果表明占据领域的独猿的鸣叫频次高于其他家庭。本研究反映了在生境破碎化栖息地中,低温对高黎贡白眉长臂猿鸣叫行为有显著影响,建议未来开展持续性种群监测和栖息地恢复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黎贡白眉长臂猿 鸣叫行为 日最低温度 配对状态 盈江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线观测 智慧保护
17
作者 《云南林业》 2020年第3期36-37,共2页
为进一步加快德宏州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步伐,全力打造七彩云南之“绿色德宏”生态名片,充分展示德宏生物多样性。德宏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2018年以来,由瑞丽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工管委综合办支持项目经费99.8万元,云南铜壁关省级自... 为进一步加快德宏州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步伐,全力打造七彩云南之“绿色德宏”生态名片,充分展示德宏生物多样性。德宏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2018年以来,由瑞丽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工管委综合办支持项目经费99.8万元,云南铜壁关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和德宏传媒集团国际互联网德宏新闻中心联合负责实施了德宏珍稀野生动物智慧在线观测建设项目,并收集素材,积极打造德宏“网上动物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稀野生动物 在线观测 国际互联网 省级自然保护区 铜壁关 建设项目 生态文明建设 项目经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野生植物保护的意义、现状及管理措施
18
作者 杨雪莲 《农村科学实验》 2021年第32期193-195,共3页
野生植物是十分重要的自然资源,为经济、环境以及生态的研究提供重要依据。尽管国内野生植物种类与数量众多,但因不科学的开发与利用、保护不到位,使得很多植物遭受伤害,甚至濒临灭绝。因此,加强野生植物保护工作,将有助于维护生态环境... 野生植物是十分重要的自然资源,为经济、环境以及生态的研究提供重要依据。尽管国内野生植物种类与数量众多,但因不科学的开发与利用、保护不到位,使得很多植物遭受伤害,甚至濒临灭绝。因此,加强野生植物保护工作,将有助于维护生态环境,提高生物多样性,对于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本文先介绍了野生植物保护的意义,分析了野生植物保护工作现状及问题,如野生植物保护意识淡薄、野生植物保护工作不到位、资金投入不足、环境污染加重等,并提出了增强野生植物保护意识、加大资金与科研投入力度、加快法律法规体系完善等管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植物 保护 意义 问题 管理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行长臂猿鸣唱的声谱特征与性别差异
19
作者 郭亭妍 马海港 +8 位作者 韩普 王子荻 祝常悦 楚原梦冉 张利祥 李如雪 戚嘉儒 李家华 范朋飞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25,共12页
白眉长臂猿属(Hoolock)物种声音长期被认为不具有性二型,但是识别其声音的性别差异有助于该属物种的种群动态监测与行为学研究。本研究以天行长臂猿(Hoolock tianxing)作为研究对象,标注了11个个体的鸣声数据。我们通过k‑中心点聚类(k‑m... 白眉长臂猿属(Hoolock)物种声音长期被认为不具有性二型,但是识别其声音的性别差异有助于该属物种的种群动态监测与行为学研究。本研究以天行长臂猿(Hoolock tianxing)作为研究对象,标注了11个个体的鸣声数据。我们通过k‑中心点聚类(k‑medoids聚类)识别音节类型,基于音节组成和音句长度划分音句类型,并且识别了音节特征和音句使用上的性别差异。本研究识别出wa、oo、whoop、ow和eek 5种音节类型以及7种音句类型。雌性的wa和ow音节频率变化的幅度与速率比雄性更大;oo音节的各项频率指标比雄性更低;whoop音节频率变化的幅度与速率相比于雄性更小。在音句的使用上,独猿个体鸣叫的音句与合唱时各自性别贡献的部分更为相似,雄性极少唱主要由whoop音节与ow音节组成的音句G,雌性极少唱音句B(wa-whoop)和C(wa-oo-wawhoop)。本研究表明天行长臂猿的声音中存在性二型,该性别差异不仅有助于对天行长臂猿的监测,而且有助于理解不同声音类型及性别差异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眉长臂猿 声谱分析 声音通讯 鸣唱 性二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楚雄紫溪山鳞翅目昆虫调查及其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和玉华 尹发旺 +1 位作者 熊忠平 辛培尧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66-170,共5页
2016—2018连续3年,于每年6月末至7月初,通过灯诱、网捕的方法,在云南楚雄紫溪山进行鳞翅目昆虫标本采集,以形态特征为重要依据进行种类鉴定,并对该地鳞翅目昆虫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这些鳞翅目昆虫分属于15科74种,其中夜蛾科16种... 2016—2018连续3年,于每年6月末至7月初,通过灯诱、网捕的方法,在云南楚雄紫溪山进行鳞翅目昆虫标本采集,以形态特征为重要依据进行种类鉴定,并对该地鳞翅目昆虫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这些鳞翅目昆虫分属于15科74种,其中夜蛾科16种、天蛾科13种、大蚕蛾科11种、灯蛾科9种、尺蛾科6种、刺蛾科4种、粉蝶科3种、蛱蝶科3种、舟蛾科2种、凤蝶科2种,斑蝶科、斑蛾科、蠹蛾科、虎蛾科、箩纹蛾科各1种;夜蛾科、天蛾科、大蚕蛾科为优势类群,斑蝶科、斑蛾科、蠹蛾科、虎蛾科和箩纹蛾科为稀有类群。本研究填补了紫溪山鳞翅目昆虫资源及多样性调查的空白,为深入研究该林区鳞翅目昆虫奠定了基础,为其它类群昆虫的调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翅目昆虫 鉴定 多样性分析 楚雄紫溪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