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喀斯特断陷盆地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水分动态变化
被引量:12
- 1
-
-
作者
孙永磊
周金星
庞丹波
刘玉国
肖桂英
张清
-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
云南酋建水县林业技术推广所
-
出处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4-112,共9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C0502500,2016YFC05025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500583)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CAFYBB2014ZD006,CAFYBB2016QB020).
-
文摘
[目的]以喀斯特断陷盆地小流域中典型植被恢复模式,即桉树(Eucalyptus maideni)林、冲天柏(Cupressus duclouxiana)林、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以及天然次生灌丛、高盖度车桑子(Dodonaea viscosa)灌丛和低盖度车桑子灌丛为研究对象,探究断陷盆地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水分时空变异规律,为该地区植被生态恢复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利用自动气象观测系统和土壤水分传感器同步监测2016年5月—2017年4月期间小流域降雨量与各林地土壤水分,采用变异系数与克里金插值分析方法,对6种植被恢复模式林地的土壤水分时空异质性以及持续干旱条件下土壤水分衰减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同一植被类型不同土层雨季和旱季土壤体积含水量垂直变化趋势相同,且雨季土壤水分含量显著高于旱季(P<0.05),均为中等变异(Cv:12.88%28.66%)。(2)同一乔木林雨季和旱季的土壤活跃层与次活跃层垂直分布不同,但同一灌丛雨季和旱季分布相同。(3)6种植被恢复模式土壤体积含水量均在降雨量较充足的8—9月达到最大值,其变化范围介于26.25%44.08%之间,在降雨量明显不足的3—4月达到最小值,土壤体积含水量介于9.48%17.47%之间。(4)3种乔木林0 30 cm土层、3种灌丛0 10 cm土层充分降雨后约10 d土壤水分恢复为降雨前1 d水平,低盖度和高盖度车桑子灌丛10 30 cm土层土壤水分降雨后15 d恢复为降雨前1 d水平,并且接近植物萎蔫系数。[结论]不同植被恢复模式间雨季、旱季和月均土壤体积含水量均表现为桉树林>天然次生灌丛>冲天柏林>马尾松林>高盖度车桑子灌丛>低盖度车桑子灌丛。喀斯特断陷盆地季节性干旱和临时性干旱问题严峻,乔木林和灌丛经充足降雨,达到田间持水量后,在连续放晴天气下林地土壤水分可供植物10 15 d的消耗。
-
关键词
断陷盆地
土壤水分
时空变异
变异系数
水分衰减特征
-
Keywords
faulted basins
soil moisture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water attenuation characteristics
-
分类号
S714.7
[农业科学—林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