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稀贵金属材料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杨筱筱 罗蓉丽 +5 位作者 王应武 周颖 熊凯 种晓宇 安正源 黄琳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9,16,共10页
材料基因工程是一种通过大数据技术、机器学习、数据挖掘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快速处理分析及挖掘应用材料计算、高效实验与表征、生产工艺、服役与失效评价等全部或部分材料数据,从而达到提高新材料研发或改良效率、降低材料研发或改良... 材料基因工程是一种通过大数据技术、机器学习、数据挖掘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快速处理分析及挖掘应用材料计算、高效实验与表征、生产工艺、服役与失效评价等全部或部分材料数据,从而达到提高新材料研发或改良效率、降低材料研发或改良成本目的的一种新研发模式。近年来,美国等发达国家加快布局材料基因工程计划,并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推动了材料基因组理念、技术的发展。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材料基因工程,云南稀贵金属材料基因工程总体建设布局、创新平台建设及配套关键技术研发、新材料研发及工程化应用示范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结合稀贵金属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要求,提出了稀贵金属材料基因工程未来重点工作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贵金属材料 基因工程 高通量计算 高通量实验 材料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金属在GaN、SiC欧姆接触中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李靖宇 李鑫 +2 位作者 闻明 李思勰 王传军 《贵金属》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2-82,共11页
氮化镓(Ga N)和碳化硅(SiC)是第三代宽禁带半导体的两种核心材料,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耐高温性能以及高热导率,在高频功率器件、光电子器件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欧姆接触是实现半导体器件应用的基础,在提高器件性能、减小电阻损... 氮化镓(Ga N)和碳化硅(SiC)是第三代宽禁带半导体的两种核心材料,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耐高温性能以及高热导率,在高频功率器件、光电子器件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欧姆接触是实现半导体器件应用的基础,在提高器件性能、减小电阻损耗、增强稳定性和可靠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贵金属在GaN和SiC欧姆接触中的研究进展,讨论了贵金属在欧姆接触中的制备工艺、性能优化方法以及电学、热学等性质间的关系,详细介绍了几种典型贵金属如金、银、铂等在Ga N和SiC欧姆接触中的应用和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禁带半导体 欧姆接触 贵金属 微观结构 接触电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金属材料在隐身涂层中的应用概述
3
作者 张晓琴 韦克川 +3 位作者 王献 王学航 陈登权 魏燕 《贵金属》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8,共8页
隐身涂层在服役过程中常常需应对雷达与红外双重探测手段的威胁,其关键问题在于高频吸波性能不足及高温红外发射率失稳。贵金属材料(Au、Ag、Pt等)凭借高电导率、可调介电特性及热稳定性,促进实现多频谱隐身。贵金属材料通过界面极化与... 隐身涂层在服役过程中常常需应对雷达与红外双重探测手段的威胁,其关键问题在于高频吸波性能不足及高温红外发射率失稳。贵金属材料(Au、Ag、Pt等)凭借高电导率、可调介电特性及热稳定性,促进实现多频谱隐身。贵金属材料通过界面极化与磁-介电协同增强雷达吸波效率,结合高反射特性实现高温低红外发射率。通过对贵金属单质、合金以及复合体系的分层设计,结合梯度阻抗设计与热辐射管理,实现雷达红外兼容隐身。本文分析了贵金属隐身机制,分析多种体系下的设计原理,探讨优化策略与实际应用,揭示其仍面临着厚度-性能-成本的综合提升问题,并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金属材料 隐身涂层 兼容隐身 梯度阻抗设计 热辐射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形粉制备技术及其在贵金属领域中的应用
4
作者 韦克川 张晓琴 +3 位作者 王献 陈力 武海军 魏燕 《贵金属》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72-81,共10页
金属增材制造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材料制备技术正快速发展,粉末作为金属增材制造的关键原料,其性能对增材制造成形件的质量和应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贵金属球形粉的制备是贵金属增材制造技术的研究热点,本工作聚焦分析金属球形粉的国... 金属增材制造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材料制备技术正快速发展,粉末作为金属增材制造的关键原料,其性能对增材制造成形件的质量和应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贵金属球形粉的制备是贵金属增材制造技术的研究热点,本工作聚焦分析金属球形粉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介绍当下制备金属球形粉的制备工艺,包括雾化法、球化法等,简要总结这些技术的优缺点及讨论其在贵金属材料上的应用。低制备成本、球形度高、损耗率低、杂质含量少及粒径小的贵金属球形粉制备技术会是未来贵金属球形粉的重要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形粉末 雾化法 制备技术 贵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步还原法回收DETA沉铑后液中的贵金属 被引量:1
5
作者 王亚雄 吴跃东 +5 位作者 董海刚 赵家春 范云鹏 童伟锋 张纯熹 杨一滨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7-153,共7页
针对DETA沉铑后液中的贵金属置换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二步还原回收工艺。先加入二价锡盐对溶液中的贵金属进行还原活化,再加入置换金属进行二次还原置换。研究了酸度、温度、时间、活化金属和置换金属加入量对最终贵金属置换回收率的影响... 针对DETA沉铑后液中的贵金属置换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二步还原回收工艺。先加入二价锡盐对溶液中的贵金属进行还原活化,再加入置换金属进行二次还原置换。研究了酸度、温度、时间、活化金属和置换金属加入量对最终贵金属置换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2,温度80~90℃,活化时间60~120 min,SnCl_(2)·2H_(2)O与贵金属质量比m(Sn)/m=10,置换温度80~100℃,锌粉与贵金属质量比m(Zn)/m=50条件下,铂、钯、铑合计置换回收率>99.5%,铂、钯、铑合计总含量>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TA 还原 置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贵金属球形微细粉末的制备技术研究及应用
6
作者 王建强 巫小飞 +5 位作者 赵君 张晓波 张耀文 张鑫梅 徐明玥 谢明 《贵金属》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61-66,共6页
稀贵金属球形微细粉末是粉末钎焊材料、粉末冶金电接触材料等的原材料,惰性气体雾化技术是制备球形微细粉末的重要方法之一。论文围绕优化喷嘴雾化过程、喷嘴结构参数、雾化气体压力等关键参数,为提高微细粉末收得率、改善粉末球形度、... 稀贵金属球形微细粉末是粉末钎焊材料、粉末冶金电接触材料等的原材料,惰性气体雾化技术是制备球形微细粉末的重要方法之一。论文围绕优化喷嘴雾化过程、喷嘴结构参数、雾化气体压力等关键参数,为提高微细粉末收得率、改善粉末球形度、开发新材料新技术等,研究了惰性气体雾化制粉技术;开展了提高微细球形Ag粉、AgCu合金粉、Ni基合金粉末收得率的实验,并成功制备了球形微细纯Ag粉、Ag-28Cu合金粉、Ni-15Cr-5B合金粉、Ni-7Cr-5Si-3B合金粉、Ni-5Si-3B合金粉、Ni-3Si-2B合金粉等,分析了其粒度分布、微细粉收得率、球形度等性能的变化规律,以及与316L不锈钢焊接时的润湿性能和剪切强度;为连续惰性气体雾化生产、降低制粉成本和提高粉末质量,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形微细粉末 稀贵金属 惰性气体雾化 粉末收得率 粉末形貌 粉末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金属均相催化剂催化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酸研究进展
7
作者 刘梓妍 孙奥雪 +4 位作者 尹辉 安正源 蒋云波 白鑫 张爱敏 《贵金属》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3-99,共7页
将二氧化碳(CO_(2))通过热化学加氢转化生成甲酸(FA)是实现二氧化碳循环利用,降低排放的重要途径,同时也可以解决氢能的储运问题。影响二氧化碳转化效率和甲酸选择性的关键要素是催化剂,贵金属催化剂因具有优异的活化氢的能力,成为众多... 将二氧化碳(CO_(2))通过热化学加氢转化生成甲酸(FA)是实现二氧化碳循环利用,降低排放的重要途径,同时也可以解决氢能的储运问题。影响二氧化碳转化效率和甲酸选择性的关键要素是催化剂,贵金属催化剂因具有优异的活化氢的能力,成为众多加氢反应的研究热点与焦点。基于对近10余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的分析,综述以钌、铱、铑为主要催化活性组分的均相催化剂在催化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酸中的应用研究进展,重点分析溶剂、配体等因素对催化性能的影响,发现溶剂体系可以改变反应环境,影响反应方向;而配体修饰则可以对反应机理、稳定性和催化过程产生影响,从而改善催化剂性能。最后提出均相贵金属催化剂研究时面临的挑战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酸 贵金属 均相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金属异相催化剂在CO_(2)加氢合成甲醇反应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尹辉 安正源 +3 位作者 唐若晨 陈力 张爱敏 黄建国 《贵金属》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6-95,共10页
随着大气中CO_(2)浓度不断增加,温室效应等一系列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通过CO_(2)捕集并进行加氢反应合成具有附加值的化学原料和能源载体是CO_(2)循环利用的有效途径,不仅可以降碳减碳,还可以实现碳循环,在环保、能源等领域具有重要意... 随着大气中CO_(2)浓度不断增加,温室效应等一系列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通过CO_(2)捕集并进行加氢反应合成具有附加值的化学原料和能源载体是CO_(2)循环利用的有效途径,不仅可以降碳减碳,还可以实现碳循环,在环保、能源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CO_(2)加氢可以生成甲酸、甲醇、甲烷、二甲醚等酸、醇、烃、醚有机化合物,其中甲醇作为CO_(2)加氢的重要产物和重要工业化学品,是当前环保、能源和化工领域研究的焦点。而要将该方法工业化的关键是研发高性能的催化剂,使其高效地将CO_(2)转化为CH_(3)OH。本文在介绍CO_(2)加氢制备CH_(3)OH的反应机理基础上,主要按元素分类综述了Ru、Rh、Pd、Ag、Ir、Pt、Au七种贵金属异相催化剂在CO_(2)加氢制CH_(3)OH反应中的最新研究进展,以及活性金属组分、载体等对催化剂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 二氧化碳加氢 贵金属 异相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掺杂对PdM/ZnO催化CO_(2)加氢制甲醇性能的影响
9
作者 生学良 李娘修 +5 位作者 金建飞 何建云 李世民 张潇 刘锋 蒋云波 《贵金属》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8,25,共10页
Pd催化剂可用于CO_(2)加氢制甲醇。采用浸渍沉淀法制备了不同负载量的x%Pd/ZnO(x=1,3,5),并制备了系列掺杂催化剂PdM/ZnO(M=In,Zn,Bi),研究其催化性能并对使用前后催化剂的形貌结构和化学形态进行分析表征。TEM表征结果显示,Pd以3.5 nm... Pd催化剂可用于CO_(2)加氢制甲醇。采用浸渍沉淀法制备了不同负载量的x%Pd/ZnO(x=1,3,5),并制备了系列掺杂催化剂PdM/ZnO(M=In,Zn,Bi),研究其催化性能并对使用前后催化剂的形貌结构和化学形态进行分析表征。TEM表征结果显示,Pd以3.5 nm的PdO形态负载于纳米ZnO表面,反应后催化剂表面的Pd由PdO转化为Pd^(0)和PdZn。催化性能评价对比结果显示,较低的温度条件(250℃)更有利于甲醇的生成,负载量较低的1%Pd/ZnO催化剂性能较佳;加入In、Zn、Bi金属掺杂有助于钯颗粒的均匀分散,抑制副反应发生,其中掺杂Bi后转化率和选择性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加氢制甲醇 催化剂 PdM/ZnO Pd负载量 金属掺杂 化学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基材料抗真菌机制、应用与挑战
10
作者 柳知莹 刘冉冉 +2 位作者 朱元琦 常桥稳 姜婧 《贵金属》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58-163,共6页
抗真菌材料的发展对应对微生物耐药性至关重要。贵金属基材料凭借其高催化活性和可调光学性质,在该领域展现出独特优势。本综述聚焦银、金、铂等材料的抗真菌机制与应用进展。研究表明,贵金属材料可通过多靶点协同发挥作用,例如银基材... 抗真菌材料的发展对应对微生物耐药性至关重要。贵金属基材料凭借其高催化活性和可调光学性质,在该领域展现出独特优势。本综述聚焦银、金、铂等材料的抗真菌机制与应用进展。研究表明,贵金属材料可通过多靶点协同发挥作用,例如银基材料实现离子与自由基的协同释放,金基异质结通过能带工程增强光催化活性。纳米形貌调控是关键增强手段,有效提升了材料的生物膜穿透能力与光热转化效率。在应用层面,功能化设计如靶向识别与智能缓释系统,在提升抗真菌效能的同时显著降低了生物毒性。针对环境问题,表面修饰与可控降解策略进一步改善了其生态相容性。这些成果为设计高效、安全的下一代抗真菌材料提供了明确方向与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 贵金属材料 抗真菌机制 多靶点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铂族金属铁合金碱焙烧脱硅预处理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何啟涛 赵雨 +3 位作者 张纯熹 赵家春 杜文晶 董海刚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7-62,共6页
针对含铂族金属铁合金结构复杂、难以溶解的问题,开展碱焙烧脱硅预处理研究以破坏稳定致密的合金结构。经试验验证,适宜的焙烧条件为:碱料质量比1.4、焙烧温度600℃、焙烧时间2.0 h,此条件下合金相完全分解,转化为NaFeO_(2)和Na_(4)SiO_... 针对含铂族金属铁合金结构复杂、难以溶解的问题,开展碱焙烧脱硅预处理研究以破坏稳定致密的合金结构。经试验验证,适宜的焙烧条件为:碱料质量比1.4、焙烧温度600℃、焙烧时间2.0 h,此条件下合金相完全分解,转化为NaFeO_(2)和Na_(4)SiO_(4),Na_(4)SiO_(4)经水浸脱除,所得水浸渣中硅含量降至0.84%。脱硅预处理后物料结构疏松、活性较高,易于酸溶除铁,有利于铂族金属精炼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铂族金属 铁捕集 含铂族金属铁合金 碱焙烧 脱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20Sn贵金属钎料箔材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12
作者 王春琴 付全 +5 位作者 张灵严 张安强 虞坤 宋薇 罗靖然 刘毅 《贵金属》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2-68,共7页
采用多层复合及扩散合金化工艺制备Au-20Sn贵金属钎料箔材,研究箔材的化学成分、熔化特性、力学性能、物相组成、组织形貌和微区成分,并采用真空钎焊工艺对所制备钎料箔材的钎焊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多层复合及扩散合金化工艺制... 采用多层复合及扩散合金化工艺制备Au-20Sn贵金属钎料箔材,研究箔材的化学成分、熔化特性、力学性能、物相组成、组织形貌和微区成分,并采用真空钎焊工艺对所制备钎料箔材的钎焊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多层复合及扩散合金化工艺制备的Au-20Sn钎料箔材脆性明显改善,能够在室温下冷冲裁加工成特定尺寸的预成型焊片;钎料箔材的化学成分和杂质含量符合设计要求,显微组织由连续且均匀分布的(AuSn)和(Au5Sn)两相组成;钎料熔程仅为3.1℃,在铜基材上润湿性和铺展性良好,钎焊铜接头力学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20Sn 钎料箔材 多层复合 性能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取代基团修饰苯基吡啶类铱磷光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光物理性能 被引量:6
13
作者 常桥稳 张柯 +6 位作者 黄光英 李诺楠 刘伟平 白福全 晏彩先 冯洋洋 左川 《无机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5-244,共10页
为研究取代基对铱磷光配合物光物理性质的影响,以2,4-二(2,4-二取代基苯基)吡啶[2,4-(2,4-2R-phenyl)2py,R=甲基(HL1)、甲氧基(HL2)、氟(HL3)、三氟甲基(HL4)]为主配体,即在主配体上2个苯基的2位和4位同时引入4个相同的甲基、甲氧基、... 为研究取代基对铱磷光配合物光物理性质的影响,以2,4-二(2,4-二取代基苯基)吡啶[2,4-(2,4-2R-phenyl)2py,R=甲基(HL1)、甲氧基(HL2)、氟(HL3)、三氟甲基(HL4)]为主配体,即在主配体上2个苯基的2位和4位同时引入4个相同的甲基、甲氧基、氟或三氟甲基,同时以乙酰丙酮(Hacac)为辅助配体,合成出4个铱磷光配合物(Ln)2Ir(acac)[n=1(Ir1)、2(Ir2)、3(Ir3)、4(Ir4)]。通过元素分析、核磁共振谱(1H NMR和13C NMR)和单晶X射线衍射表征了铱磷光配合物的组成、空间结构和分子堆积。通过溶液和固态光致发光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寿命和理论计算对铱磷光配合物的光物理性能进行了深入和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4个铱磷光配合物均呈稍微扭曲的八面体构型,中心IrⅢ分别与2个主配体的C和N原子配位形成五元螯合环,同时和辅助配体acac-的2个氧原子配位形成稳定的六元螯合环。配合物Ir1、Ir2、Ir3和Ir4在溶液状态下的发射波长分别为537、515、514和553 nm,溶液中量子产率分别为68%、83%、88%和81%,荧光寿命分别为26.75、163.93、64.50和330.39 ns。4个铱磷光配合物具有不同的电子云分布特征,取代基能够调控电子云在苯环上的分布,进一步实现发射波长、发光颜色,荧光寿命和分子堆积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铱(Ⅲ)配合物 磷光材料 取代基 苯基吡啶 光物理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铝碱性废液资源化利用制备活性氧化铝载体
14
作者 李骞 韩雨琪 +3 位作者 张雁 杨永斌 董海刚 杜安睿 《矿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63-572,共10页
从废铝基催化剂中回收贵金属时,会产生大量的高铝碱性废液,废液的直接排放不仅会造成铝资源的严重浪费,还可能因其强碱性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目前,关于高铝碱性废液的资源化利用的研究较少,本文对某废铝基催化剂回收过程中产生的高铝... 从废铝基催化剂中回收贵金属时,会产生大量的高铝碱性废液,废液的直接排放不仅会造成铝资源的严重浪费,还可能因其强碱性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目前,关于高铝碱性废液的资源化利用的研究较少,本文对某废铝基催化剂回收过程中产生的高铝碱性废液(Al质量浓度6.594 g/L)进行资源化利用研究。首先,采用碳化法将废液中Al元素转化为拟薄水铝石;然后,将拟薄水铝石样品焙烧制成氧化铝载体。结果表明:通过调整废液中磷的质量分数为2%~3%、溶液苛性比(氧化钠与氧化铝摩尔比)为1.5后,拟薄水铝石的比表面积和胶溶指数显著提高。此外,预成型的拟薄水铝石在温度为450℃、恒温3.5 h、升温速率为100℃/h条件下焙烧,可获得符合指标的活性氧化铝载体。该工艺可实现高铝碱浸液的资源化利用,且环境友好、无三废产生,具有较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铝基催化剂 高铝碱性废液 拟薄水铝石 活性氧化铝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黄绿色铱磷光材料的高效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15
作者 常桥稳 张柯 +4 位作者 黄光英 晏彩先 刘伟平 冯洋洋 侯文明 《贵金属》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23,共7页
黄绿色铱磷光材料可用于白光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s)研制。以2,4-双(3,5-二甲基苯基)吡啶[2,4-(3,5-dmp)_(2)py]为主配体,乙酰丙酮(acac)为辅助配体,合成出铱磷光材料[2,4-(3,5-dmp)_(2)py]_(2)Ir(acac)。通过元素分析、核磁共振谱(包括^... 黄绿色铱磷光材料可用于白光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s)研制。以2,4-双(3,5-二甲基苯基)吡啶[2,4-(3,5-dmp)_(2)py]为主配体,乙酰丙酮(acac)为辅助配体,合成出铱磷光材料[2,4-(3,5-dmp)_(2)py]_(2)Ir(acac)。通过元素分析、核磁共振谱(包括^(1)H-NMR和^(13)C-NMR)以及单晶X射线衍射,对该材料的组成和空间结构进行了表征,光物理性能研究显示该铱磷光材料是一种潜在的黄绿光(565 nm)发射磷光材料(量子产率79%),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热分解温度为356℃,能够满足OLED使用要求。进一步以制备得到的铱磷光材料作为客体材料,制备了OLEDs器件。经过对铱磷光材料掺杂浓度的细致优化,发现在5%的掺杂浓度下,OLED器件的性能达到最优,实现了高效的黄绿光发射。该器件的电致发光波长为564 nm,在CIE色坐标的位置为(0.4856,0.5083)。该器件具有卓越的电致发光性能,在构建高性能互补色白光OLED器件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铱(Ⅲ)配合物 磷光材料 黄绿光 发光性能 OLEDs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专利和文献信息的氧化物强化铂基材料发展分析
16
作者 陈松 沈传志 +3 位作者 王塞北 宁德魁 徐明玥 谢明 《贵金属》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4-91,共8页
氧化物强化铂基材料是一种颗粒增强复合材料,广泛应用于玻纤漏板、光学玻璃和晶体生长中坩埚、测温热电偶、部分仪器以及汽车中的火花塞等领域中,是十分重要的基础关键材料。本文从专利分析、文献报道和发展历史角度,对国内外该材料的... 氧化物强化铂基材料是一种颗粒增强复合材料,广泛应用于玻纤漏板、光学玻璃和晶体生长中坩埚、测温热电偶、部分仪器以及汽车中的火花塞等领域中,是十分重要的基础关键材料。本文从专利分析、文献报道和发展历史角度,对国内外该材料的科研工作和专利技术的发展、进步和趋势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并给出该材料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铂基材料 氧化物 专利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酸钯基非均相催化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孙奥雪 郭淼鑫 +3 位作者 刘梓妍 安正源 尹辉 张爱敏 《贵金属》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2-98,共7页
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持续增长已经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利用催化剂催化CO_(2)加氢制甲酸为减少温室效应和生产高附加值化学品和燃料提供了一种很有前途的方法。在众多研究中,负载型非均相催化剂(尤其是Pd基催化剂)被认... 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持续增长已经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利用催化剂催化CO_(2)加氢制甲酸为减少温室效应和生产高附加值化学品和燃料提供了一种很有前途的方法。在众多研究中,负载型非均相催化剂(尤其是Pd基催化剂)被认为最具推广前景。本文概述了近10年来以Pd为主要活性组分的Pd基单金属和Pd基双金属非均相催化剂在CO_(2)加氢制取甲酸方面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影响催化活性的因素,并为今后设计出更高甲酸选择性和高活性的Pd基非均相催化剂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催化加氢 甲酸 非均相催化 Pd基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记录硬盘用L1_(0)-FePt薄膜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施晨琦 赵琪 +5 位作者 巢云秀 李思勰 沈月 许彦亭 王传军 闻明 《机械工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5-31,共7页
L1_(0)-FePt薄膜因具有高磁晶各向异性、高饱和磁化强度等优良的磁学性能及良好的化学稳定性,成为下一代超高密度磁记录存储介质的最佳候选者之一。介绍了磁控溅射法、分子束处延法和化学合成法等L1_(0)-FePt薄膜制备方法,阐述了薄膜的... L1_(0)-FePt薄膜因具有高磁晶各向异性、高饱和磁化强度等优良的磁学性能及良好的化学稳定性,成为下一代超高密度磁记录存储介质的最佳候选者之一。介绍了磁控溅射法、分子束处延法和化学合成法等L1_(0)-FePt薄膜制备方法,阐述了薄膜的理想结构和性能,综述了特殊热退火处理、添加隔离介质、制备多层膜结构等3种薄膜结构调控方法,总结了真空热压法、热等静压法和放电等离子烧结法等FePt合金靶材制备工艺,指出了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展望了高密度磁记录存储介质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1_(0)-FePt薄膜 FePt靶材 隔离介质 多层膜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稀土Ce对Ag-4Cu-0.5Ni摩擦磨损性能的研究
19
作者 马洪伟 方继恒 +5 位作者 谢明 王塞北 段云昭 刘国化 杨有才 宁德魁 《贵金属》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0-57,共8页
使用直径3 mm,长为10 mm的Ag-4Cu-0.5Ni和Ag-4Cu-0.5Ni-0.6Ce各一对;通过摩擦磨损试验对比两种合金在负载为8.3 N、转速为300 r/min、摩擦磨损时间为30 min的条件下,载流1、2、3、4 A对摩擦系数及磨损量的影响;在负载为8.3 N、转速为300... 使用直径3 mm,长为10 mm的Ag-4Cu-0.5Ni和Ag-4Cu-0.5Ni-0.6Ce各一对;通过摩擦磨损试验对比两种合金在负载为8.3 N、转速为300 r/min、摩擦磨损时间为30 min的条件下,载流1、2、3、4 A对摩擦系数及磨损量的影响;在负载为8.3 N、转速为300 r/min、载流为3、4 A条件下,磨损时间30、60、120 min对Ag-4Cu-0.5Ni-0.6Ce合金摩擦系数及磨损量影响。通过电子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及能谱(EDS)分析,发现稀土Ce的添加使得合金组织细化,球化,均匀化更明显;通过摩擦磨损试验,发现稀土Ce的添加使合金磨损量及摩擦系数相对减小,耐磨性上升;载流为3A时,Ag-4Cu-0.5Ni-0.6Ce合金耐磨性更好,摩擦磨损系数和磨损量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流 负载 摩擦系数 磨损量 Ag-4Cu-0.5Ni Ag-4Cu-0.5Ni-0.6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环辛二烯)二氯合铂(Ⅱ)单晶结构的研究
20
作者 刘冉冉 柳知莹 +2 位作者 朱元琦 常桥稳 姜婧 《贵金属》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94-197,共4页
针对病原真菌耐药性危机及现有抗真菌药物毒性大、种类少等问题,优化合成了具有显著抗真菌潜力的铂(Ⅱ)配合物Pt(1,5-COD)Cl_(2),并进行结构表征。以氯亚铂酸钾(K_(2)PtCl_(4))为起始原料,在冰醋酸体系中与1,5-环辛二烯(1,5-COD)加热反... 针对病原真菌耐药性危机及现有抗真菌药物毒性大、种类少等问题,优化合成了具有显著抗真菌潜力的铂(Ⅱ)配合物Pt(1,5-COD)Cl_(2),并进行结构表征。以氯亚铂酸钾(K_(2)PtCl_(4))为起始原料,在冰醋酸体系中与1,5-环辛二烯(1,5-COD)加热反应,获得目标化合物。通过X射线衍射法(XRD)测定(1,5-环辛二烯)二氯合铂的晶体结构。结构结果表明Pt(1,5-COD)Cl_(2)具有典型的平面正方形分子构型,中心离子Pt^(2+)与两个氯离子以及1,5-COD配体通过配位键稳定结合。1,5-COD配体以其π电子云与Pt^(2+)配位,在配合物中保持了相对稳定的碳骨架结构。晶体中分子内的原子通过这些特定的键长和键角关系,形成了稳定的几何构型,分子间则通过范德华力等弱相互作用进行堆积,构成了整个晶体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5-环辛二烯)二氯合铂 合成 表征 单晶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