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制度创新对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的影响研究——基于国家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准自然实验
1
作者 熊德平 孙一磊 杨梦源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8-110,共13页
区域金融协调发展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与关键支撑,但长期以来,如何推动区域金融协调发展未得到充分重视。基于此,在明晰区域金融协调发展内涵的基础上,结合“诱致性技术-制度创新理论”,使用2005—2022年中国29个省份层面的... 区域金融协调发展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与关键支撑,但长期以来,如何推动区域金融协调发展未得到充分重视。基于此,在明晰区域金融协调发展内涵的基础上,结合“诱致性技术-制度创新理论”,使用2005—2022年中国29个省份层面的宏观数据进行研究,发现国家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设立能够促进区域金融协调发展,即制度创新能够推动区域金融协调发展,多项稳健性检验均支持该结论。异质性分析表明,在东部地区和市场规模较大地区,制度创新推动区域金融协调发展更为显著。进一步分析表明,提高要素市场化水平能够增强制度创新对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创新 区域金融协调发展 诱致性技术-制度创新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金融错配与农业企业绩效
2
作者 卢艺文 杜林丰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87-90,共4页
本文以2007—2022年中国农业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考察其对农业企业绩效的影响,并分析金融错配在其中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显著提高了农业企业绩效;对其中的影响机制检验发现,乡村振兴战略能... 本文以2007—2022年中国农业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考察其对农业企业绩效的影响,并分析金融错配在其中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显著提高了农业企业绩效;对其中的影响机制检验发现,乡村振兴战略能够降低农业企业的金融错配程度,进而有助于改善企业绩效;区分不同产权性质的影响,研究发现相比于国有企业,乡村振兴战略对非国有企业的绩效提升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金融错配 农业企业绩效 产权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基于云南省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孙文军 黄倩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28-135,共8页
发展良好的金融体系有利于储蓄的增加、储蓄向投资的有效转化以及生产效率的提高,从而推动经济增长。然而,金融抑制和金融过度又会损害经济增长。运用1990~2009年20年的云南数据,通过最小二乘回归模型(OLS)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检测云南的... 发展良好的金融体系有利于储蓄的增加、储蓄向投资的有效转化以及生产效率的提高,从而推动经济增长。然而,金融抑制和金融过度又会损害经济增长。运用1990~2009年20年的云南数据,通过最小二乘回归模型(OLS)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检测云南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实证研究表明:云南省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具有正相关关系,技术进步是云南省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云南省经济的增长主要来源于资本投入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实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民族地区金融排斥态势与金融普惠机制的建构 被引量:4
4
作者 章林 何晓夏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31-132,共2页
云南民族地区金融发展的症结集中表现为这些地区的金融排斥态势日趋加剧,进一步使其金融发展从宏观到微观都呈现出弱势格局。表现为金融产品供给不足、金融机构供给不足、金融资源流失严重。因而其金融普惠机制的建构就显得急切和必要。
关键词 金融排斥 云南民族 民族地区 地区金融发展 产品供给 金融机构 资源流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金融发展、对外开放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研究——基于1985~2009年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吴永兴 李国疆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5-111,共7页
运用云南省1985~2009年金融发展、对外开放以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数据,通过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和格兰杰因果检验作出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金融发展和对外开放都显著地扩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随后对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 运用云南省1985~2009年金融发展、对外开放以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数据,通过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和格兰杰因果检验作出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金融发展和对外开放都显著地扩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随后对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发展 对外开放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普惠金融发展与经济包容性增长——基于云南省120个县域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6
6
作者 黄倩 李政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2-66,共15页
建立普惠金融发展与经济包容性增长理论模型,基于云南省120个县域经济数据,实证分析普惠金融发展的包容性增长效应。考虑到普惠金融发展对不同经济发达程度县域以及不同收入阶层的影响存在异质性,进一步采用分层比较研究和工具变量分位... 建立普惠金融发展与经济包容性增长理论模型,基于云南省120个县域经济数据,实证分析普惠金融发展的包容性增长效应。考虑到普惠金融发展对不同经济发达程度县域以及不同收入阶层的影响存在异质性,进一步采用分层比较研究和工具变量分位数回归方法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表明:推动普惠金融发展有助于县域居民减贫增收,并改善县域内部收入分配格局,更重要的是,在不考虑极少数富裕群体的情况下,贫困群体的普惠金融发展边际报酬率最高,这说明普惠金融发展能够促进包容性增长。此外,对于内部收入差距越大的县域,普惠金融发展对缩小其收入差距的力度愈加有效,因此,普惠金融发展显著提高了经济体系的包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普惠金融 包容性增长 增长效应 分配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农村金融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6
7
作者 王智勇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4期110-114,共5页
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是中国经济持续增长,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为积极推进国家这一重大战略,西部地区的云南省需要投入巨大的资金,处于经济心脏地位的金融业应该发挥主力军的作用。本文通过对云南省农村金融现... 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是中国经济持续增长,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为积极推进国家这一重大战略,西部地区的云南省需要投入巨大的资金,处于经济心脏地位的金融业应该发挥主力军的作用。本文通过对云南省农村金融现状的分析,找出影响云南省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制约因素,并提出具有创新性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省 农村金融 以工促农 以城带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民币跨境流通对边境银行业金融安全的影响及相关对策——以云南边境为例 被引量:4
8
作者 樊永勤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16-119,123,共5页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国家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人民币汇率的不断升值,人民币在边境一线广泛使用,已逐渐成为周边国家持币及边贸结算货币首选,人民币跨境流通已呈现出区域化的雏形及不断扩展的态势。人民币的跨境流通给我国经...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国家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人民币汇率的不断升值,人民币在边境一线广泛使用,已逐渐成为周边国家持币及边贸结算货币首选,人民币跨境流通已呈现出区域化的雏形及不断扩展的态势。人民币的跨境流通给我国经济金融业带来诸多积极影响的同时,也给我国的经济金融业带来一定的风险。文章主要以云南边境为例,通过对人民币跨境流通的相关理论及实地调研获得的相关资料的分析整理,从云南边境人民币跨境流通的现状及特点,人民币跨境流通存在的问题给银行业带来的风险及风险防范的措施几个方面对论题进行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币跨境流通 边境银行业的风险 防范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头堡战略下云南省农村金融发展的深入思考 被引量:2
9
作者 唐青生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2-98,共7页
面对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两强一堡"战略决策,云南省农村金融如何适应?对云南省农村金融未来如何发展从七个方面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以使云南省农村金融尽可能满足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加快实现云南省城乡一体化进程。
关键词 农村金融 体制机制 资源配置 发展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金融对农户可持续生计的影响 被引量:10
10
作者 黄倩 刘泽慧 熊德平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8-118,共21页
提升农户可持续生计能力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这一过程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基于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构建农户可持续生计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检验数字金融改善农户可持续生计的实现机制与空间溢出效应。研... 提升农户可持续生计能力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这一过程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基于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构建农户可持续生计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检验数字金融改善农户可持续生计的实现机制与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可以显著改善农户可持续生计,主要通过提高信贷可得性、增强信息关注度、改善收入分配机制实现,且对风险偏好型、高收入、高生计水平、高生计多样性及高劳动力质量农户可持续生计的改善作用更为显著。此外,数字金融对农户可持续生计的改善作用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应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数字金融服务力度,促进地区间数字金融合作联动发展,差异化促进不同类型农户使用数字金融以实现可持续生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农户可持续生计 生计资本 生计策略 生计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金融、家庭债务与金融整治——基于P2P网贷风险专项整治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马彧菲 王媛媛 熊德平 《金融发展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4-72,共9页
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3年、2015年、2017年和2019年四期数据,构建Probit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数字金融对家庭债务的影响,并基于近年来金融整治的一个典型样本——P2P网贷风险专项整治,构建强度DID模型探讨实行金融整治政策... 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3年、2015年、2017年和2019年四期数据,构建Probit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数字金融对家庭债务的影响,并基于近年来金融整治的一个典型样本——P2P网贷风险专项整治,构建强度DID模型探讨实行金融整治政策能否有效降低家庭债务。研究发现:(1)数字金融的使用显著提高了家庭负债概率和债务水平;(2)金融整治之后,使用数字金融家庭的债务水平出现显著降低;(3)异质性分析显示,金融整治政策对使用数字金融的家庭的债务缓解作用,在中西部地区、贫困家庭和农村家庭中更为显著,在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中发挥了有益作用。研究结论对我国规范发展数字金融、防范金融风险、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家庭债务 金融整治 脱贫攻坚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支持视角下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可持续脱贫路径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杨梦源 李辉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07-113,共7页
在众多扶贫方式中,金融扶贫是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基于云南省少数民族贫困地区金融扶贫的现状,在金融支持视角下探讨了金融扶贫过程中在金融专项资金、易地搬迁、脱贫意识、风险控制及监管等多方面存在的问题,构建了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脱贫... 在众多扶贫方式中,金融扶贫是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基于云南省少数民族贫困地区金融扶贫的现状,在金融支持视角下探讨了金融扶贫过程中在金融专项资金、易地搬迁、脱贫意识、风险控制及监管等多方面存在的问题,构建了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贫困-脱贫-返贫-脱贫-可持续脱贫"的新路径。对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可持续脱贫提出加大金融专项资金投入、强化贫困人口脱贫意识、建立风险机制及完善金融脱贫监管机制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支持 可持续脱贫 路径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老龄化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
13
作者 杨国辉 张太平 孙霞 《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6-95,共10页
在我国人口老龄化持续加深的背景下,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冲击,对于商业银行的风险防范至关重要。从商业银行视角出发,选取2007—2022年中国369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研究了人口老龄化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 在我国人口老龄化持续加深的背景下,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冲击,对于商业银行的风险防范至关重要。从商业银行视角出发,选取2007—2022年中国369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研究了人口老龄化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人口老龄化会导致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加重,该结论在采用人口死亡率和医疗水平作为工具变量检验后仍然成立;(2)异质性分析表明,人口老龄化会导致地方性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加重,但对全国性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没有显著影响;(3)机制分析表明,人口老龄化主要通过增加存贷业务盈利压力、增大流动性错配程度、降低贷款质量的渠道加重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因此,商业银行应该充分重视人口老龄化对其风险承担的影响,在经营管理中纳入人口老龄化的风险管理分析,以更有效地提升商业银行防范风险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银行风险承担 存贷业务盈利压力 流动性错配 贷款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的减贫效应及其传导机制 被引量:413
14
作者 黄倩 李政 熊德平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90-101,共12页
基于2011~2015年的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贫困减缓的影响,并从收入增长和收入分配双重视角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减缓贫困的内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总体上有利于贫困减缓,其中,账户覆盖率、个人支付和小... 基于2011~2015年的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贫困减缓的影响,并从收入增长和收入分配双重视角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减缓贫困的内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总体上有利于贫困减缓,其中,账户覆盖率、个人支付和小微信贷的作用较为显著;相较于富裕群体,贫困群体能够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中获益更多,这意味着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改善了居民内部的收入不均等。进一步研究发现,收入增长和收入分配的改善是数字普惠金融促进减贫的重要机制,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可以兼顾效率与公平,实现包容性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贫困减缓 收入分配 包容性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风险视角下金融杠杆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7
15
作者 黄倩 李江城 熊德平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8-94,共17页
基于中国2005—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金融杠杆对经济增长和金融风险的影响,并从“银行信贷渠道”和“资产价格渠道”检验金融风险对金融杠杆与经济增长的门槛效应。研究表明:宏观杠杆率与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与金... 基于中国2005—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金融杠杆对经济增长和金融风险的影响,并从“银行信贷渠道”和“资产价格渠道”检验金融风险对金融杠杆与经济增长的门槛效应。研究表明:宏观杠杆率与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与金融风险存在显著的“U”型关系,且杠杆率波动加大会减缓经济增速并加大金融风险;不同部门和地区金融杠杆水平及其合理杠杆区间有较大差异;金融风险具有门槛效应,当其累积超过一定水平后,杠杆率的上升对经济增长没有促进作用,反而会造成负向冲击。因此,金融杠杆调控应根据各部门和地区的实际情况采取动态和差异化的策略,防止金融杠杆波动过大引致经济下滑和金融不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杠杆 经济增长 金融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惠金融指数测度及减贫效应研究 被引量:115
16
作者 马彧菲 杜朝运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5-53,共9页
本文构建并测算中国各省级区域2005—2013年的普惠金融指数,并结合包容性增长指数,进行普惠金融对贫困减缓作用机制的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普惠金融总体上是有利于贫困减缓的,普惠金融指数的变化可以解释贫困减缓变化的15%,普惠金融三个... 本文构建并测算中国各省级区域2005—2013年的普惠金融指数,并结合包容性增长指数,进行普惠金融对贫困减缓作用机制的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普惠金融总体上是有利于贫困减缓的,普惠金融指数的变化可以解释贫困减缓变化的15%,普惠金融三个维度指数(宏观、银行、保险)的变化分别能够解释贫困减缓变化的15%、10%、13%。同时,普惠金融还通过促进包容性增长间接作用于贫困减缓,普惠金融对包容性增长会起到促进作用,而包容性增长的变化能够解释贫困减缓变化的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惠金融 贫困减缓 包容性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地区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研究——基于2001~2010年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5
17
作者 吴永兴 唐青生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0-87,共8页
运用西部地区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数据,通过OLS回归分析、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实证分析了西部地区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和... 运用西部地区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数据,通过OLS回归分析、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实证分析了西部地区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和财政投入与农村经济发展具有正向关系,而农村存款和农村贷款在短期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负面效应,长期内则具有正面效应;农村存款和农村贷款在短期与农村经济发展不具有格兰杰因果关系,长期则互为因果关系。以上结论说明西部地区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不能一概而论,改革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提高农村金融效率是促进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地区 农村金融 农村经济 协调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贷约束对家庭消费的影响——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30
18
作者 黄倩 尹志超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6-134,共9页
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微观数据,主要运用Heckman两步法研究了信贷约束对家庭消费行为的影响。为了克服信贷约束的内生性对估计结果产生的影响,引入工具变量进行两阶段估计。实证分析结果一致表明,信贷约束阻碍了家庭消费,使家庭... 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微观数据,主要运用Heckman两步法研究了信贷约束对家庭消费行为的影响。为了克服信贷约束的内生性对估计结果产生的影响,引入工具变量进行两阶段估计。实证分析结果一致表明,信贷约束阻碍了家庭消费,使家庭的实际消费低于理论上的最优消费。家庭总资产、总收入、家庭规模、学历、房产数量对家庭消费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风险厌恶对家庭消费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另外,那些总资产规模小、老年抚养比高、户主收入低、受教育程度低、身体状况一般的家庭受到信贷约束的概率显著提高。因此,改善金融环境和提高家庭可支配收入是促进家庭消费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贷约束 家庭消费 家庭收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斯兰金融体系形成的市场基础与金融特性研究 被引量:47
19
作者 巴曙松 刘先丰 崔峥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0-24,共5页
伊斯兰金融作为一种特殊的金融形式,有其产生和存在的宗教基础、政治基础和经济基础。目前,伊斯兰金融在全球呈现了差异化的发展趋势。伊斯兰银行类金融产品、伊斯兰债券、伊斯兰基金、伊斯兰保险等各类伊斯兰金融工具各具特色。
关键词 伊斯兰金融 伊斯兰金融工具 金融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地区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实证研究——基于主成分法的分析 被引量:21
20
作者 唐青生 周明怡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16-122,共7页
从农村金融资源的投入、产出两个方面设计8个指标,构建农村金融资源配置的指标评价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国西部各省市自治区(除西藏)的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进行了测度与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西部地区农村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较低,... 从农村金融资源的投入、产出两个方面设计8个指标,构建农村金融资源配置的指标评价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国西部各省市自治区(除西藏)的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进行了测度与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西部地区农村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较低,各省市之间配置效率也存在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地区 农村金融资源 配置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