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贸易便利化、产业集聚与地区产业增长 被引量:17
1
作者 李波 赵鑫铖 李艳芳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6,共16页
利用中国2005—2010年地区产业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非线性计量模型,以产业集聚为视角,实证研究了贸易便利化对地区产业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贸易便利化显著促进了地区产业增长,尤其是促进集聚程度较高产业的增长;贸易便利化是通过出... 利用中国2005—2010年地区产业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非线性计量模型,以产业集聚为视角,实证研究了贸易便利化对地区产业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贸易便利化显著促进了地区产业增长,尤其是促进集聚程度较高产业的增长;贸易便利化是通过出口规模经济效应、出口资源配置效应、进口竞争效应、进口知识技术转移效应、水平效应、垂直效应、成本节约效应等渠道促进地区产业增长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聚 贸易便利化 影响机制 产业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年龄结构对消费的影响:中国城镇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朱翠萍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4-63,共10页
文章在生命周期理论基础上,使用CHIP1988年、1995年、2002年和2007年社会调查城镇家庭微观数据,将人口年龄结构转变的消费效应分解为出生组效应和年龄效应,实证研究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消费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不同出生组在同一年... 文章在生命周期理论基础上,使用CHIP1988年、1995年、2002年和2007年社会调查城镇家庭微观数据,将人口年龄结构转变的消费效应分解为出生组效应和年龄效应,实证研究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消费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不同出生组在同一年龄时的消费行为差异很大,越年轻组别在消费上表现出越大的组效应,即年轻出生组比老年出生组显示出更高的消费率。文章的政策含义是:提高居民消费,短期需要关注老年人消费,长期需要防止年轻人消费过度,并考虑中长期保持甚至提升储蓄率的必要性,以避免10~20年之后陷入欧美发达国家包括日本所面临的储蓄率过低的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年龄结构 消费行为 组效应 年龄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如何吸引企业投资:来自中国和印度的证据
3
作者 朱翠萍 万广华 Kala Seetharam Sridhar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2-40,共9页
利用世界银行提供的企业数据,探讨中国和印度大中小不同类型城市如何吸引企业投资。有序逻辑(ordered 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规模较大的省会城市并不具有吸引企业投资的绝对优势。其中,中国和印度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在选址时往往会避开... 利用世界银行提供的企业数据,探讨中国和印度大中小不同类型城市如何吸引企业投资。有序逻辑(ordered 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规模较大的省会城市并不具有吸引企业投资的绝对优势。其中,中国和印度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在选址时往往会避开大中城市。在中国,有原材料供应且与之距离更近的城市对企业投资更具吸引力。在印度,城市有无原材料供应对吸引企业投资也有重要影响,但不同的是改革之后企业建厂更多集中在大城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规模城市 企业投资 有序逻辑模型 中国 印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太”战略对东盟在亚太区域合作中“中心地位”的影响 被引量:14
4
作者 刘务 刘成凯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3-140,共8页
随着西太平洋和印度洋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中国和印度的快速崛起,"印太"地区的重要性不断上升。"印太"战略既是相关国家为了分享"印太"地区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红利,也是为了遏制快速崛起的中国。... 随着西太平洋和印度洋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中国和印度的快速崛起,"印太"地区的重要性不断上升。"印太"战略既是相关国家为了分享"印太"地区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红利,也是为了遏制快速崛起的中国。在亚太区域合作机制中居于"中心地位"的东盟本可成为"印太"战略的重要支柱,但因该战略遏制中国的目的与东盟的宗旨存在矛盾以及东盟运行模式的原因,使其并未成为"印太"战略的重要支柱。不过,鉴于东盟在"印太"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印太"战略还是力图把东盟部分国家纳入其中。"印太"战略企图越过以东盟为中心的亚太区域合作机制来围堵和防范中国,一方面它会加重地区紧张局势,弱化东盟在亚太区域合作机制中的"中心地位",另一方面它将加剧东盟内部的分歧和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太”战略 地缘政治 地缘经济 东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价值链下的中欧制造业贸易隐含碳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兰天 夏晓艳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1-123,共13页
为了避免中间品反复跨境导致的传统贸易重复统计问题,选取2000—2011年14个中欧制造业数据,使用基于增加值分解的总贸易核算法测算中欧制造业贸易隐含碳,实证考察GVC参与度对中欧贸易隐含碳及中国生产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欧制造... 为了避免中间品反复跨境导致的传统贸易重复统计问题,选取2000—2011年14个中欧制造业数据,使用基于增加值分解的总贸易核算法测算中欧制造业贸易隐含碳,实证考察GVC参与度对中欧贸易隐含碳及中国生产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欧制造业贸易隐含碳主要来源于中国出口隐含碳且集中在中低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解下的碳排放责任分担认为在消费者责任下欧盟要为中欧制造业贸易隐含碳承担主要排放责任,第三国家承担次要排放责任;复杂嵌入模式下的中国制造业GVC参与度提升能显著降低中国生产碳和中欧贸易隐含碳排放,简单嵌入模式下的中国制造业GVC参与度提升会增加中欧贸易隐含碳排放,降低中国生产碳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欧制造业贸易 GVC参与度 总贸易核算法 隐含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污染规避的中国出口产业结构优化研究——一个贸易、环境政策协调的CGE分析框架 被引量:2
6
作者 兰天 海鹏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9-47,共9页
本文构建一个贸易与环境政策CGE模型分析征收环境税、R&D补贴,以及两种政策协调作用对中国出口产业结构及经济发展、污染排放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单一的征收环境税或进行R&D补贴虽然都能够优化出口产业结构,但有各自的弊端;... 本文构建一个贸易与环境政策CGE模型分析征收环境税、R&D补贴,以及两种政策协调作用对中国出口产业结构及经济发展、污染排放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单一的征收环境税或进行R&D补贴虽然都能够优化出口产业结构,但有各自的弊端;如果两种政策协调作用,就能够在不影响或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做到最大限度的污染减排,且出口产业结构的优化程度比单一政策作用时更高。因此,中国可以考虑使用环境税与R&D补贴政策的组合实现对出口产业结构的优化,在发展对外贸易的同时,尽可能地规避环境污染问题,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贸易与环境政策 CGE模型 污染减排 出口产业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革与突围:谈判联盟形成与发展的内生逻辑探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刘稚 李致斐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3-122,共20页
近年来全球经济秩序不稳定性增强,国际贸易规则重构成为焦点,各国通过谈判联盟争夺改革主导权。在国际权力格局、国际组织制度环境、成员利益偏好和身份认同共同影响下,形成了志同道合者联盟、议题联盟,以及区域联盟三种常见类型。早期... 近年来全球经济秩序不稳定性增强,国际贸易规则重构成为焦点,各国通过谈判联盟争夺改革主导权。在国际权力格局、国际组织制度环境、成员利益偏好和身份认同共同影响下,形成了志同道合者联盟、议题联盟,以及区域联盟三种常见类型。早期,谈判联盟主要在国际组织内活动,未对权威机制造成威胁。但随着传统国际谈判通道受阻,多边贸易机制改革落后于社会预期,联盟重心逐渐转向地区替代性制度建设。在全球供应链受到冲击、大国地缘政治竞争回归的当下,确保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切实推进,以此为平台维护亚太供应链完整性,构建平等、公正的贸易规则与合作框架应是中国开展经济外交、构建谈判联盟、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重点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谈判联盟 国际贸易机制改革 竞争性多边主义 区域贸易协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丝绸之路:重塑亚洲生产网络的契机与区域公共物品供给的新框架 被引量:2
8
作者 杨怡爽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51-156,共6页
要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样一个如此宏大的多元化合作机制,首先必须对其进行准确的定位,同时探讨它在新的历史环境和新的国际体系中可能的作用、路径和机制。海上丝绸之路是一个国际性的贸易经济体系,它具有多元性、多样性、多中心... 要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样一个如此宏大的多元化合作机制,首先必须对其进行准确的定位,同时探讨它在新的历史环境和新的国际体系中可能的作用、路径和机制。海上丝绸之路是一个国际性的贸易经济体系,它具有多元性、多样性、多中心的鲜明特征。它产生的互联互通和国际直接投资的效应,将激励亚洲的国际分割生产和生产网络的发展,这也正是"建设命运共同体"所具有的内涵。因此,在推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合作机制建设的过程中,除了更加积极地供给公共产品和负起地区大国责任之外,中国也应当始终坚持"多元性、多样化、开放性"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丝绸之路 贸易网络 亚洲生产网络 国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外部排名看苏西诺执政以来印尼的内部变化
9
作者 刘鹏 胡潇文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6-90,共25页
2004年以来,苏西诺执政下的印尼经济出现了较快的增长,其经济增长速度并未受到2008年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这使各方对印尼发展的乐观预期大为流行。本文试图超越单一维度的经济发展速度评价,引入评价一国发展的其他量化指标和排名... 2004年以来,苏西诺执政下的印尼经济出现了较快的增长,其经济增长速度并未受到2008年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这使各方对印尼发展的乐观预期大为流行。本文试图超越单一维度的经济发展速度评价,引入评价一国发展的其他量化指标和排名,从外部排名的变化看苏西诺时期印尼的发展变化。本文认为印尼虽然在苏西诺时期取得了一些进步,但印尼的国内安全稳定、反腐和发展仍然任重道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尼 苏西诺 排名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太”的经济逻辑辨析 被引量:12
10
作者 杨怡爽 《国际展望》 CSSCI 2019年第2期84-105,152,共23页
对"印太"的诠释多将印度洋经济重要性的上升和印度洋—太平洋地区之间不断增强的经济联系作为"印太"概念的经济基础。但通过对这一观点的检视,我们发现无法断言印度洋经济重要性的上升或两洋经济联系已经改变了地... 对"印太"的诠释多将印度洋经济重要性的上升和印度洋—太平洋地区之间不断增强的经济联系作为"印太"概念的经济基础。但通过对这一观点的检视,我们发现无法断言印度洋经济重要性的上升或两洋经济联系已经改变了地缘经济格局。在"印太"概念的成型和推广中,真正起到关键作用的因素是中国在这一地区经济影响力的上升,这被"印太"概念的主推者认为对现有地区力量均势构成了挑战。有效应对这一进程,是美澳日印四方利益诉求的重合之处。但是,由于存在经济利益和投入权重的差异,四国在"印太"框架下的经济议程各不相同,美国与澳日印之间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同时,目前"印太"在经济合作的实践层面较为空泛,而且对于亚太现有的区域机制来说,"印太"本身缺乏建设新机制的能力,因此这一概念是否能满足澳日印经济议程的需求尚待观察。经济逻辑的薄弱、经济议程上的差异和经济内容的空泛导致,"印太"概念很难成为安全与经济的双轮驱动,在应对和评估"印太"概念的提出所造成的影响时,这些因素值得考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太”战略构想 地缘经济 地缘政治 经济议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极治理:地缘政治博弈与国际制度合作 被引量:5
11
作者 朱翠萍 吕嘉欣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78-92,共15页
南极治理经历了从权力政治到国家中心主义制度合作,再到以南极为中心的制度合作变迁。南极地缘政治存在脆弱的自然生态与国家间安全互动、南极治理所需才能与周边国家影响力、地缘政治知识化进程与国家科学议程三组对立统一关系。南极... 南极治理经历了从权力政治到国家中心主义制度合作,再到以南极为中心的制度合作变迁。南极地缘政治存在脆弱的自然生态与国家间安全互动、南极治理所需才能与周边国家影响力、地缘政治知识化进程与国家科学议程三组对立统一关系。南极治理和国际制度合作有如下发展态势:以最低和最高目标框定参与国行为限度,以信息共享与制度互动兼顾参与国的制度适应性和国家间行为趋同,以成员多层次准入平衡制度合作的代表性和国家履约能力,以设置程序屏障统筹消极保护与积极治理。中国应将南极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平台,将自身发展嵌入南极治理,与各国合作互补、降本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条约 国际制度 地缘政治 南极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斯里兰卡外债问题的生成逻辑与争议辨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艳芳 《国际展望》 CSSCI 2020年第1期108-130,157,158,共25页
2017年以来,印度与一些西方国家不断炒作斯里兰卡等国的外债问题,意欲通过“债务陷阱论”制造反华舆论,遏制中国地缘竞争力的上升并争夺“一带一路”沿线地区主导权。从经济指标和地缘竞争两个维度分析,2011年以来斯里兰卡外债负担虽然... 2017年以来,印度与一些西方国家不断炒作斯里兰卡等国的外债问题,意欲通过“债务陷阱论”制造反华舆论,遏制中国地缘竞争力的上升并争夺“一带一路”沿线地区主导权。从经济指标和地缘竞争两个维度分析,2011年以来斯里兰卡外债负担虽然不断扩大,但偿债风险预期可控。斯里兰卡外债问题主要由其生产、外贸、财政支出及债务管理等内部结构失衡所致,外部宏观环境及全球金融市场变化则进一步恶化了该国的增长、收入及偿债条件。来自中国的贷款对斯里兰卡外债危机影响不大,有关“债务陷阱”的指责也缺乏依据。将债务问题进行高度政治化解读并构陷中国,背后折射出深层次的地缘竞争关系。尽管“债务陷阱论”毫无依据,但可能对中斯关系以及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相关合作产生负面影响。对中国而言,除鼓励学者、企业在国际媒体上更多发声外,还应加强对斯里兰卡等国的债务风险评估,并积极构建更加开放、包容和多元化的地缘经济合作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里兰卡 债务陷阱 一带一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欧制造业产品内贸易对中国绿色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兰天 张哲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61-71,共11页
为分析贸易对绿色技术的传递作用,基于中间品贸易的技术溢出机制,选取2000—2019年中欧15个细分制造业数据,使用OECD环境技术专利数据库计算欧盟和中国绿色技术知识存量,从产品内贸易视角研究垂直专业化分工对中国绿色技术溢出的影响。... 为分析贸易对绿色技术的传递作用,基于中间品贸易的技术溢出机制,选取2000—2019年中欧15个细分制造业数据,使用OECD环境技术专利数据库计算欧盟和中国绿色技术知识存量,从产品内贸易视角研究垂直专业化分工对中国绿色技术溢出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产品内贸易具有显著正向溢出效应,且通过垂直专业化分工调节,绿色技术的行业溢出效应进一步放大;第二,相较于进口,产品内出口通过产业规模集聚表现出更为显著的出口学习效应,非物化型前沿环保技术更容易通过产品内出口向中国转移;第三,专业化分工对制造业内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的推动作用存在行业异质性。因此,中国应加强与环保技术领先国的产品内贸易,通过模仿学习不断吸收物化于产品中的环保工艺,从而推动本国绿色技术迭代和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内贸易 绿色技术溢出 垂直专业化分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政治理论在中国对外关系发展中的应用——评《国际政治概论》(第三版)
14
作者 宋泰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9-159,共1页
近年来,国际关系呈多元化发展态势,国际关系总体平稳,但局部动荡、战事不断,俄乌冲突持续,对中国战略布局产生了重大影响。国际政治理论可以指导中国发展对外关系,帮助缓和国际紧张局势,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本文结合《国际政治概论》(... 近年来,国际关系呈多元化发展态势,国际关系总体平稳,但局部动荡、战事不断,俄乌冲突持续,对中国战略布局产生了重大影响。国际政治理论可以指导中国发展对外关系,帮助缓和国际紧张局势,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本文结合《国际政治概论》(第三版)一书,关注国际最新发展态势,探索国际政治理论在中国对外关系发展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政治理论 中国对外关系 国际交流与合作 国际政治概论 战略布局 发展态势 第三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