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县域经济包容性增长“双向三化一体”发展路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刘荣 杨志银 何敬中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9-93,共5页
中国共产党"十六大"把县域经济作为经济发展模式,县域经济发展自此从自发行为转向集体自觉行为,中国县级行政体制设置制度的特性决定了县域经济所具有的特殊性,县域经济发展应走包容性增长"双向三化一体"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 县域经济 特殊经济体 双向三化一体 发展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城镇化进程及耕地保护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罗宏翔 曹阳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08年第4期100-104,共5页
云南省的城镇化已经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城镇建设用地规模不断增加,并已成为耕地面积减少的重要原因。通过分析近10年来城市化发展与耕地面积的变化状况,提出了城市化发展中的耕地保护对策。
关键词 云南省 城镇化 耕地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区域经济影响的乘数、反馈与溢出效应 被引量:10
3
作者 全诗凡 武亚斌 罗宏翔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4-83,共10页
本文针对2010年区域间投入产出表数据,运用区域内乘数效应、区域间溢出效应和区域间反馈效应方法,从区域层面和产业层面探索京津冀区域产业发展和联系的情况和特征。实证结果表明,京津冀区域产业联系表现为单向性,即北京对天津、北京对... 本文针对2010年区域间投入产出表数据,运用区域内乘数效应、区域间溢出效应和区域间反馈效应方法,从区域层面和产业层面探索京津冀区域产业发展和联系的情况和特征。实证结果表明,京津冀区域产业联系表现为单向性,即北京对天津、北京对河北、天津对河北的单向联系,意味着北京和天津的发展更多地使用着河北的产品,而且河北通过反馈效应再次带动区内自身发展的能力也低于京、津两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 乘数效应 溢出效应 反馈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田水利供给的有效性分析——以云南省为例 被引量:6
4
作者 叶文辉 孙莉莉 姚永秀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73-80,共8页
农田水利建设是保障粮食生产、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对工程性缺水严重、旱灾频发的云南省更有着重要的意义。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省及各州市在农田水利供给上存在资金投入不足、水利供给效率低下、多数州市水利投入产出趋于无效状态、... 农田水利建设是保障粮食生产、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对工程性缺水严重、旱灾频发的云南省更有着重要的意义。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省及各州市在农田水利供给上存在资金投入不足、水利供给效率低下、多数州市水利投入产出趋于无效状态、农田水利投入总体上缺乏效率等问题,应从加大投入规模、提高供给效率方面提升云南省农田水利供给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水利 有效供给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财政支农对农民收入动态冲击效应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缪小林 姚永秀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07年第5期85-90,共6页
运用1978~2005年云南省的相关时间序列数据,采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S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方法,分别从财政支农总量和结构两方面分析了云南省财政支农与农民收入的关系。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省财政支农总量没有形成农民收入... 运用1978~2005年云南省的相关时间序列数据,采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S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方法,分别从财政支农总量和结构两方面分析了云南省财政支农与农民收入的关系。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省财政支农总量没有形成农民收入增长的关键因素,主要是由于财政支农中的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和农业基本建设支出正向冲击对农民收入均具有正的长期效应,但其支出比重较低;而财政支农中的支农支出正向冲击对农民收入产生效应不明显,但其支出比重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财政支农 农民收入 结构向量自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地区公共产品有效供给探析——以云南为例 被引量:4
6
作者 叶文辉 姚永秀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9-123,共5页
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是政府重要的资源配置职能。西部特别是云南存在事权与财力的不均衡格局,承担了较多的供给全国性公共产品的责任。应根据功能区规划构建云南的地方政府组织,中央政府转移支付的基本目标是激励地方政府生产更多的优效... 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是政府重要的资源配置职能。西部特别是云南存在事权与财力的不均衡格局,承担了较多的供给全国性公共产品的责任。应根据功能区规划构建云南的地方政府组织,中央政府转移支付的基本目标是激励地方政府生产更多的优效品,并实现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化。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要努力实现各级政府的事权与财力匹配,促进公共产品供给向"(社区)居民偏好"的转变,促进各种社会力量完善公共产品的供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产品 有效供给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与发展:一个分析框架的形成与演变 被引量:6
7
作者 白廷斌 Geoffrey Wall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3-19,共7页
20世纪50年代后半个多世纪的旅游研究是建立在发展话语体系之中的,在理论化的前沿,发展成为解释旅游现象的指导性概念;在实践中和学术界,旅游代表了获得发展的有效手段。在发展思想影响下,对旅游的研究相应地经历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 20世纪50年代后半个多世纪的旅游研究是建立在发展话语体系之中的,在理论化的前沿,发展成为解释旅游现象的指导性概念;在实践中和学术界,旅游代表了获得发展的有效手段。在发展思想影响下,对旅游的研究相应地经历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的早期研究、70年代到80年代中期功能主义的旅游影响研究和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全面发展的分析研究3个不同时期。不同领域的研究者在各个时期从各自的专业角度贡献着自己的思想,使旅游与发展的分析框架逐步形成,并成为当代多数旅游研究无论研究尺度大小和方法异同都脱离不了的共同范式。这一范式是对旅游现象和发展问题进行理解和分析,对旅游研究的状况进行认识和把握的基本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研究 分析框架 发展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宗教经济为和谐社会建设献力——以云南为例
8
作者 杨志银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07年第6期85-89,共5页
信教群众的宗教信仰实践产生了宗教消费需求,为满足宗教消费需求而提供宗教产品、宗教服务的宗教经济,是社会经济的组成部分。宗教经济与世俗经济之间的协调发展促进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之间的和谐,这在和谐社会建设,特别是在全民信教... 信教群众的宗教信仰实践产生了宗教消费需求,为满足宗教消费需求而提供宗教产品、宗教服务的宗教经济,是社会经济的组成部分。宗教经济与世俗经济之间的协调发展促进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之间的和谐,这在和谐社会建设,特别是在全民信教的少数民族地区的和谐社会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经济 世俗经济 和谐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研究的新视角——基于贸易的政治经济学范式的分析
9
作者 史协 张伟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08年第4期84-89,共6页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中国和东盟各国积极推进CAFTA的发展。CAFTA具有经济基础比较脆弱、非经济因素敏感和合作博弈愿望等特征,因此,推进CAFTA建设,政府的决策要综合考虑经济、政治和国家的战略目标,超越...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中国和东盟各国积极推进CAFTA的发展。CAFTA具有经济基础比较脆弱、非经济因素敏感和合作博弈愿望等特征,因此,推进CAFTA建设,政府的决策要综合考虑经济、政治和国家的战略目标,超越利益集团的要求;要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型体制的积极作用,发展产业内贸易。同时,CAFTA要分步骤、分层次发展,并且努力扩大经贸合作的规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贸易的政治经济学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区域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旅游经济的有智增长模式 被引量:14
10
作者 李庆雷 白廷斌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2-109,共8页
旅游业属于知识密集型产业。在科技创新与创意经济突飞猛进的时代背景下,新时期旅游经济应采取有智增长模式。旅游经济有智增长模式突破了资源、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的约束,强调知识、科技、智力、智慧的作用与潜力。该模式的三种具体... 旅游业属于知识密集型产业。在科技创新与创意经济突飞猛进的时代背景下,新时期旅游经济应采取有智增长模式。旅游经济有智增长模式突破了资源、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的约束,强调知识、科技、智力、智慧的作用与潜力。该模式的三种具体形式是旅游创新、创意旅游、智慧旅游,三种支撑是人才、科技与环境。应积极倡导旅游经济有智增长,加快旅游高等教育改革,提高旅游行业创新能力,规范发展旅游智力与科技服务业,探索旅游知识产权保护的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业 有智增长 旅游创新 创意旅游 智慧旅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制造业集聚:度量与显著性检验--基于集聚测量新方法 被引量:14
11
作者 赵果庆 罗宏翔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4-69,共6页
根据集聚分布的自身特点,本文提出了可以进行显著性检验的普适性产业集聚指数,并对我国28制造业1994年的860个样本和2004年800个样本进行测量和检验,我们的计算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的集聚强度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同时具有集聚和扩散双重... 根据集聚分布的自身特点,本文提出了可以进行显著性检验的普适性产业集聚指数,并对我国28制造业1994年的860个样本和2004年800个样本进行测量和检验,我们的计算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的集聚强度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同时具有集聚和扩散双重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 集聚 显著性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产品有效供给: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着力点 被引量:6
12
作者 叶文辉 姚永秀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78-181,共4页
中国城乡的二元体制,导致了城市的工业化与乡村小农经济的对峙局面,形成了城乡二元的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导致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严重不足。利用新农村建设的契机,从以下几方面着力,实现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建立统筹城乡公共产品供给的... 中国城乡的二元体制,导致了城市的工业化与乡村小农经济的对峙局面,形成了城乡二元的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导致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严重不足。利用新农村建设的契机,从以下几方面着力,实现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建立统筹城乡公共产品供给的制度安排,建设农村和谐社会,健全事权与财力匹配的体制,合理界定各层级政府的事权,增强基层政府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能力,创新乡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制度,提高农村公共服务人员的能力,建立科学的公共产品需求偏好表露机制,实现乡村(社区)居民自治的完善与"管理民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公共产品 有效供给 新农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财政基本建设支出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余可 朱启才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07年第2期7-11,共5页
运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对1998~2004年间中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地方财政基本建设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各地地方财政基本建设支出对地区短期经济增长影响有较为显著的负相关性,而对地区长期经济增长的影... 运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对1998~2004年间中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地方财政基本建设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各地地方财政基本建设支出对地区短期经济增长影响有较为显著的负相关性,而对地区长期经济增长的影响则不显著。根据这一结论,提出了其所隐含的地方财政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基本建设支出 地区经济增长 面板数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叶文辉 姚永秀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64-168,共5页
西部的新农村建设和新一轮的西部大开发应形成合力,两者互为契机。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是西部农村发展的基石,也是西部大开放的重要着力点。新农村建设推动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也将有力推动西部大开发取得更加坚实和可持续的成就。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新农村建设 农村公共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