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探究金耳子实体胶质(Naematelia aurantialba fruit body glial,简称NAG)对小鼠血清细胞因子及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分析NAG的成分和特征,并将其对正常小鼠进行为期21 d的灌胃处理,收集血清样本和粪便样本等,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为了探究金耳子实体胶质(Naematelia aurantialba fruit body glial,简称NAG)对小鼠血清细胞因子及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分析NAG的成分和特征,并将其对正常小鼠进行为期21 d的灌胃处理,收集血清样本和粪便样本等,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细胞因子含量,气-质联用(GC-MS)技术测定盲肠内容物短链脂肪酸(SCFAs)含量,16S rRNA测序技术分析小鼠粪便菌群并进行基因功能预测。结果显示:NAG主要营养成分为膳食纤维,其摄入使小鼠血清细胞因子TNF-α含量增加了1.21倍,IL-1β含量降低100%,IL-10含量增加了4.42倍;盲肠内容物中短链脂肪酸丁酸的含量显著增加(P<0.05);粪便中毛螺菌科(Lachnospiraceae)、瘤胃球菌科(Ruminococcaceae)相对丰度显著增加(P<0.05);肠道菌群基因功能中分泌系统、硫中继系统和谷氨酸能突触相对丰度显著增加(P<0.05),传染疾病、其他聚糖降解和脂多糖生物合成蛋白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表明NAG能够通过促进肠道益生菌群的增殖和短链脂肪酸丁酸的分泌,调节肠道菌群功能,使肠道微生态趋于健康,有助于提升免疫力、改善代谢和降低慢性病风险。展开更多
食用菌菌种不同性状直接关系到生产的成败,而菌种生产技术又决定着菌种的质量,金耳(Tremella au rantialba)子实体是由金耳菌丝和毛韧革菌菌丝组成,其营养需求、生长条件较复杂,导致生产使用的菌种质量难以保证.通过筛选母种生长所需的...食用菌菌种不同性状直接关系到生产的成败,而菌种生产技术又决定着菌种的质量,金耳(Tremella au rantialba)子实体是由金耳菌丝和毛韧革菌菌丝组成,其营养需求、生长条件较复杂,导致生产使用的菌种质量难以保证.通过筛选母种生长所需的碳源、氮源,并对几种较适宜的碳源、氮源进行优化组合筛选;原种配方及最适配方的碳氮比筛选,原种生长的pH、培养温度筛选,并进行变温处理,最后将几种不同性状的菌种进行出菇验证.结果 表明,母种的最适碳源为半乳糖,果糖、麦芽糖次之,最适氮源为酒石酸铵,酵母膏、氯化铵次之,最适碳源、氮源组合为半乳糖+酒石酸铵.原种最适pH值范围为5.5~6.5,原种适宜的恒温培养温度范围为18℃~22℃,变温培养时间为6d^9d,最优原种配方碳氮比为390∶1,其对应配方为木屑91.4%、玉米粉6.6%、石膏1%、糖1%.展开更多
文摘为了探究金耳子实体胶质(Naematelia aurantialba fruit body glial,简称NAG)对小鼠血清细胞因子及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分析NAG的成分和特征,并将其对正常小鼠进行为期21 d的灌胃处理,收集血清样本和粪便样本等,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细胞因子含量,气-质联用(GC-MS)技术测定盲肠内容物短链脂肪酸(SCFAs)含量,16S rRNA测序技术分析小鼠粪便菌群并进行基因功能预测。结果显示:NAG主要营养成分为膳食纤维,其摄入使小鼠血清细胞因子TNF-α含量增加了1.21倍,IL-1β含量降低100%,IL-10含量增加了4.42倍;盲肠内容物中短链脂肪酸丁酸的含量显著增加(P<0.05);粪便中毛螺菌科(Lachnospiraceae)、瘤胃球菌科(Ruminococcaceae)相对丰度显著增加(P<0.05);肠道菌群基因功能中分泌系统、硫中继系统和谷氨酸能突触相对丰度显著增加(P<0.05),传染疾病、其他聚糖降解和脂多糖生物合成蛋白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表明NAG能够通过促进肠道益生菌群的增殖和短链脂肪酸丁酸的分泌,调节肠道菌群功能,使肠道微生态趋于健康,有助于提升免疫力、改善代谢和降低慢性病风险。
文摘食用菌菌种不同性状直接关系到生产的成败,而菌种生产技术又决定着菌种的质量,金耳(Tremella au rantialba)子实体是由金耳菌丝和毛韧革菌菌丝组成,其营养需求、生长条件较复杂,导致生产使用的菌种质量难以保证.通过筛选母种生长所需的碳源、氮源,并对几种较适宜的碳源、氮源进行优化组合筛选;原种配方及最适配方的碳氮比筛选,原种生长的pH、培养温度筛选,并进行变温处理,最后将几种不同性状的菌种进行出菇验证.结果 表明,母种的最适碳源为半乳糖,果糖、麦芽糖次之,最适氮源为酒石酸铵,酵母膏、氯化铵次之,最适碳源、氮源组合为半乳糖+酒石酸铵.原种最适pH值范围为5.5~6.5,原种适宜的恒温培养温度范围为18℃~22℃,变温培养时间为6d^9d,最优原种配方碳氮比为390∶1,其对应配方为木屑91.4%、玉米粉6.6%、石膏1%、糖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