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自然传承 被引量:3
1
作者 黄凌飞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9-62,共4页
作者对云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地方性自然传承和当今本土社会的几种传承模式进行了梳理,从中寻找值得借鉴的理论与实践资源,为当今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在学校这一现代教育体系中的有效传承寻求更为合理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 少数民族 音乐文化 自然传承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乐器保养与修复中的化学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王静 《应用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9-140,共2页
中华民族的传统乐器绚丽多姿,技艺精湛,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传统乐器多以木、竹、金属等天然材料制成,在使用和收藏过程中难免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需要科学的保养和修复。传统乐器的保护与传承对于延续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中华民族的传统乐器绚丽多姿,技艺精湛,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传统乐器多以木、竹、金属等天然材料制成,在使用和收藏过程中难免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需要科学的保养和修复。传统乐器的保护与传承对于延续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传统乐器的保护工作受到多重因素制约:修复工艺后继无人、修复材料质量不一、保护设施亟待改善。化学分析方法和材料技术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这些现代科学手段不仅可以指导修复实践,也为传统技艺的传承提供了新的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乐器 现代科学 化学分析方法 天然材料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修复材料 修复工艺 技艺精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脑音乐系统在高等音乐院校和声课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张岚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03年第2期51-53,共3页
随着时代的发展,音乐教育在其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与发展。电脑音乐系统的不断完善及其在高校音乐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既为高校音乐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为高校音乐理论教学的改革带采了机遇,音乐理论课教师... 随着时代的发展,音乐教育在其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与发展。电脑音乐系统的不断完善及其在高校音乐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既为高校音乐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为高校音乐理论教学的改革带采了机遇,音乐理论课教师自身的素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探讨了新世纪高校和声课教学如何充分利用电脑音乐系统和相关软件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拓宽教学视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同时探索音乐理论课教师的自身素质如何适应21世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音乐院校 和声课教学 电脑音乐系统 应用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爱德华·汉斯立克音乐表演美学观念的当代体现 被引量:1
4
作者 罗宇佳 颜峻 石青 《电影评介》 2013年第5期93-95,共3页
爱德华·汉斯立克是19世纪著名的音乐美学家,从汉斯立克早期观点"乐音的运动形式是音乐仅有的内容和对象",到晚期"要使作品充满灵性与生命感,关键不在于创作,而是乐曲的再现形式——演奏,才能使情感直接表露在乐音中... 爱德华·汉斯立克是19世纪著名的音乐美学家,从汉斯立克早期观点"乐音的运动形式是音乐仅有的内容和对象",到晚期"要使作品充满灵性与生命感,关键不在于创作,而是乐曲的再现形式——演奏,才能使情感直接表露在乐音中",我们不难看出汉斯立克观点的转变。随着时代的变迁,汉斯立克的音乐表演美学观念也会依据不同时期人们的不同理解重新诠释出新的内涵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斯立克 音乐表演 美学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西方高等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
5
作者 范琴雯 《电影评介》 2014年第3期104-107,共4页
一、西方早期音乐教育 西方音乐教育机构起源于中世纪(Middle Ages,公元476-1453)教会的附属教会学校.“中世纪时期,学校教育基本上由教会、教堂和修道院所垄断,罗马人追随古希腊柏拉图等先哲们的教育思想,把音乐与文法、修辞、逻辑、... 一、西方早期音乐教育 西方音乐教育机构起源于中世纪(Middle Ages,公元476-1453)教会的附属教会学校.“中世纪时期,学校教育基本上由教会、教堂和修道院所垄断,罗马人追随古希腊柏拉图等先哲们的教育思想,把音乐与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一起(并称‘七艺’)作为各级学校教育的基础学科在学校教育中贯彻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教育 汉诺威 艺术教育 音乐表演专业 音乐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妈妈,我又梦见了你
6
作者 江南(词) 艾梅(词) 邓波(曲)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20,共4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乐内心听觉与美感训练探析 被引量:3
7
作者 业原 吴渝林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72-174,共3页
音乐内心听觉训练与音乐美感训练是视唱练耳教学中不可忽略的两个重要环节。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与研究经验,笔者认为,在视唱练耳教学过程中,如果机械地强调音准、节奏、旋律及和声的技术技巧练习,忽视内心听觉与音乐美感训练将抹杀学生... 音乐内心听觉训练与音乐美感训练是视唱练耳教学中不可忽略的两个重要环节。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与研究经验,笔者认为,在视唱练耳教学过程中,如果机械地强调音准、节奏、旋律及和声的技术技巧练习,忽视内心听觉与音乐美感训练将抹杀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音乐表现能力和音乐品鉴能力。本文旨在对音乐内心听觉训练与音乐感知训练的理论与实践做简要探讨,以有助于学界对此问题作更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唱练耳 音乐内心听觉 音乐美感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音乐与电子计算机音乐的发展历程及其现状评介与远景展望——选自《电子音乐与电子计算机音乐概论》 被引量:1
8
作者 杨衡展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51-60,共10页
本文是根据他的毕业论文《电子音乐与电子计算机音乐概论》一文的绪论与结语整理而成的.该论文共五万余字,以电子音乐与电子计算机音乐的发展轨迹为线索,对二者的分支及其基本制作技术、设备和其他与之有关的问题,进行了较为充分的探讨... 本文是根据他的毕业论文《电子音乐与电子计算机音乐概论》一文的绪论与结语整理而成的.该论文共五万余字,以电子音乐与电子计算机音乐的发展轨迹为线索,对二者的分支及其基本制作技术、设备和其他与之有关的问题,进行了较为充分的探讨;同时,详尽地分析、评价了某些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电子音乐、电子计算机音乐作品及其作曲程序;此外,作者还就自己应用电子计算机进行音乐理论研究的体会,对使用这一工具的目的、方法和结果作了较全面的阐释;并对电子音乐与电子计算机音乐相互渗透乃至融为一体的发展趋势和前景,进行了一定的思考.本文的主旨在于:为人们在电子音乐和电子计算机音乐以及有关的领域中进一步深入探究,提供一些必要的知识和可供参照的信息.《电子音乐与电子计算机音乐概论》的第六章《和声统一场及其教学模型与分析软件包》已在本刊今年第2期现代音乐专号刊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音乐 电子音乐 电子计算机 发展历程 电子乐器 电子音响合成器 作曲家 具体音乐 音乐实验室 音乐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音乐学 被引量:1
9
作者 苏毅苗 陈海韵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7-93,I0004,共8页
语言音乐学是语言学和音乐学的交叉学科,早期虽有国内外学者对于语言和音乐的关系进行逐步探究,但将其系统性提出并形成“语言音乐学”学科概念始于20世纪60年代。经历了萌芽期、形成期和发展期近60年的发展,语言音乐学的学科概念逐渐... 语言音乐学是语言学和音乐学的交叉学科,早期虽有国内外学者对于语言和音乐的关系进行逐步探究,但将其系统性提出并形成“语言音乐学”学科概念始于20世纪60年代。经历了萌芽期、形成期和发展期近60年的发展,语言音乐学的学科概念逐渐明晰、研究范畴和视角不断扩大,研究方法日渐丰富,正在逐步形成该学科研究范式和话语建构,在理论体系构建、研究内容多元化和研究方法规范化等方面尚需进一步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音乐学 民族音乐 语言与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音乐本体升华至人文诉求的《哟吙吙》
10
作者 孙波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67-171,共5页
本文从中国当代歌曲创作精品工程"听见中国听见你"入选歌曲《哟吙吙》的音乐本体出发,在研究其音乐形态"表象"的基础之上,力争透视其音响背后的人文诉求。
关键词 音乐本体 人文诉求 哟吙吙 听见中国听见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风琴轮指演奏技术的训练及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廖一瑄 史春丽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5-149,共5页
手风琴轮指演奏技术以触键及指法设计范畴划分,包括顺向轮指技术、逆向轮指技术、顺向与逆向混合轮指技术、带保持音的轮指技术、左手键钮轮指技术。各项轮指技术当中分别或共同包含触点和手形改变两项重点问题,对每一个技术环节作具... 手风琴轮指演奏技术以触键及指法设计范畴划分,包括顺向轮指技术、逆向轮指技术、顺向与逆向混合轮指技术、带保持音的轮指技术、左手键钮轮指技术。各项轮指技术当中分别或共同包含触点和手形改变两项重点问题,对每一个技术环节作具体的分析研究,明确各项技术形式中的重点问题位置,对其进行剖析并设计与创建与之对应的技术训练方法,同时应用于音乐作品的实际演奏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风琴 轮指技术 训练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抖音APP的社交互动与文化功能之思 被引量:2
12
作者 谢青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1-104,共4页
抖音APP平台的快速崛起,代表了我国短视频市场的蓬勃发展。但其中的文化现象、市场规律、盈利模式以及抖音APP平台的未来发展方向,都是值得探讨和深思的问题。如何规避发展限制,如何扩增盈利模式,如何打造正能量的社会舆论和文化路径,... 抖音APP平台的快速崛起,代表了我国短视频市场的蓬勃发展。但其中的文化现象、市场规律、盈利模式以及抖音APP平台的未来发展方向,都是值得探讨和深思的问题。如何规避发展限制,如何扩增盈利模式,如何打造正能量的社会舆论和文化路径,均为抖音APP未来发展中需要深度思考的关键问题。为此,本研究结合抖音APP平台的发展历程及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重大事件,解读了抖音APP的发展现状,并探讨了其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总要方向,提出了部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P 文化功能 交互 未来发展方向 市场规律 盈利模式 可持续发展 文化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技术下中国扬琴演奏法研究——评《中国扬琴乐器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静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I0001-I0002,共2页
扬琴作为一种外来器乐在十七世纪中叶由欧洲传入我国,发展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扬琴因其发音饱满有力、清脆响亮和音色华丽悠美,而备受世界各国人民的青睐,扬琴具有比较宽阔的音域,演奏起来悠扬动听。扬琴最早流行于十四世纪的欧洲... 扬琴作为一种外来器乐在十七世纪中叶由欧洲传入我国,发展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扬琴因其发音饱满有力、清脆响亮和音色华丽悠美,而备受世界各国人民的青睐,扬琴具有比较宽阔的音域,演奏起来悠扬动听。扬琴最早流行于十四世纪的欧洲,后经由阿拉伯和波斯等国家传入我国明代的广东一带,此后流行全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器法 扬琴演奏 广东一带 互联网 十七世纪 中国扬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逝去的歌者
14
作者 黄凌飞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8-121,共4页
本文从社会文化变迁的视角,以第一手田野调查资料为依据,描述彝族阿哲支系歌手范绍英所具有的阿哲传统音乐修养以及在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相遇中其生活态度和心理变化;通过对这位阿哲老歌手的描写与分析,揭示了传统文化使者在当今社... 本文从社会文化变迁的视角,以第一手田野调查资料为依据,描述彝族阿哲支系歌手范绍英所具有的阿哲传统音乐修养以及在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相遇中其生活态度和心理变化;通过对这位阿哲老歌手的描写与分析,揭示了传统文化使者在当今社会变迁中所形成表达的自我意识。侧重从社会文化变迁的角度,呈现出一个音乐同人类相互依存状态的个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哲人 歌手 传统文化 社会变迁 音乐人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歌曲《来香巴拉看太阳》的解读
15
作者 字舟云 《电影评介》 2009年第10期97-98,共2页
在"新时期"创作歌曲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下,云南省著名作曲家周国庆先生创作的歌曲《来香巴拉看太阳》以其独特的、极具个性化的艺术魅力而"备受追捧"。《来香巴拉看太阳》的创作特征体现为1、抒情气质,2、梦幻色彩,3... 在"新时期"创作歌曲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下,云南省著名作曲家周国庆先生创作的歌曲《来香巴拉看太阳》以其独特的、极具个性化的艺术魅力而"备受追捧"。《来香巴拉看太阳》的创作特征体现为1、抒情气质,2、梦幻色彩,3、词曲融合;在表现方式上用民族唱法来演绎会更具歌唱艺术的美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来香巴拉看太阳》 创作特征 理解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壮乡谣
16
作者 李树琼(词) 李娟(曲)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0-46,共7页
在云南文山的山水间,生活着一群神秘的壮族人,他们傍水而居,承袭千年耕作传统,与世无争,生生不息。在这里,有你未曾见过的美,更有你未曾感受过的淳朴和热情!亲爱的朋友,请到壮乡来,品一壶壮乡酒,赏一曲壮乡谣,尽情地沉醉于壮乡的美景之... 在云南文山的山水间,生活着一群神秘的壮族人,他们傍水而居,承袭千年耕作传统,与世无争,生生不息。在这里,有你未曾见过的美,更有你未曾感受过的淳朴和热情!亲爱的朋友,请到壮乡来,品一壶壮乡酒,赏一曲壮乡谣,尽情地沉醉于壮乡的美景之中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文山 山水间 亲爱的朋友 壮乡 生生不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相对论 被引量:1
17
作者 苏毅苗 陈海韵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8-123,共6页
文化相对论是文化人类学下历史特殊论学派的主要观点。文化相对论诞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批判古典进化论学派和传播学派所倡导的文化普遍主义思潮中,在对进化论思想、欧洲中心主义的驳斥中逐步成熟,促进了西方民族音乐学的发展。文化相... 文化相对论是文化人类学下历史特殊论学派的主要观点。文化相对论诞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批判古典进化论学派和传播学派所倡导的文化普遍主义思潮中,在对进化论思想、欧洲中心主义的驳斥中逐步成熟,促进了西方民族音乐学的发展。文化相对论传入中国后,引起了音乐学界较大的关注及不同的探讨,衍生了文化相对论的中国实践。笔者梳理文化相对论的诞生与发展及其对西方民族音乐学的影响,总结中国音乐学界对文化相对论的不同思考和反响以及文化相对论的中国实践,重新审视文化相对论的顺境与抵牾,为民族音乐学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相对论 相对主义 音乐文化 民族音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醒醒吧 歌剧《前进!前进!进!》之田汉的咏叹调
18
作者 徐畅海(词) 邓波(词/曲)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4-49,共6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