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影剧本中的对话艺术与情感表达 被引量:2
1
作者 杨锡 曹博鑫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45-50,共6页
电影剧本中的对话艺术与情感表达在电影叙事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话与视觉元素的互动,以及对情感的传递,可增强观众的情感体验。同时,对话的构成与设计不仅能够揭示剧情发展,还能通过情感词汇、语气、语调等细节,调节并强化情感强度,... 电影剧本中的对话艺术与情感表达在电影叙事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话与视觉元素的互动,以及对情感的传递,可增强观众的情感体验。同时,对话的构成与设计不仅能够揭示剧情发展,还能通过情感词汇、语气、语调等细节,调节并强化情感强度,使观众产生共鸣。通过使用文学手法与个性化对话,可令电影角色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进而提升电影的整体艺术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剧本 对话艺术 情感表达 情感层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舞台服装设计对舞台美术艺术效果的影响——评《服装设计基础教程》
2
作者 蹇宜珊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I0003-I0004,共2页
舞台服装设计是舞台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能够通过服装的色彩、款式、材质等元素,为角色塑造独特的形象,增强舞台视觉效果,进而提升观众的艺术体验。舞台服装设计需要与舞台布景、灯光、音效等各个元素相互配合,共同营造出符合剧本主... 舞台服装设计是舞台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能够通过服装的色彩、款式、材质等元素,为角色塑造独特的形象,增强舞台视觉效果,进而提升观众的艺术体验。舞台服装设计需要与舞台布景、灯光、音效等各个元素相互配合,共同营造出符合剧本主题的舞台氛围。舞台服装设计通过合理的色彩搭配、图案设计等方式,与舞台美术形成和谐统一的视觉效果,增强舞台的整体美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案设计 色彩搭配 服装设计基础 舞台美术 整体美感 舞台布景 视觉效果 角色塑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尼族丧礼中“哈巴惹”的戏剧特征探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曾静 郑宇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6-101,共6页
哈尼族丧礼中的"哈巴惹"具备诗、歌、观演、剧场等核心戏剧要素,在多重文化功能交织的剧场空间中,一方面,艺人创造性地综合运用模拟、扮演、程式技巧等,再现了史诗经典片段;另一方面,通过对现实人物的代言催生了激烈的竞技表... 哈尼族丧礼中的"哈巴惹"具备诗、歌、观演、剧场等核心戏剧要素,在多重文化功能交织的剧场空间中,一方面,艺人创造性地综合运用模拟、扮演、程式技巧等,再现了史诗经典片段;另一方面,通过对现实人物的代言催生了激烈的竞技表演,打破了静观戏剧的观演对立,体现了"哈巴惹"嵌入社会生活的独特实践性、互动性和趣味性。民族戏剧的挖掘和研究因而必须回到当地人的现实生活本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尼哈巴 口头艺术 戏剧 竞技 表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戏剧探索中“田野”知识谱系的建构 被引量:3
4
作者 曾静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8-96,共9页
起源于人类学的“田野”,立足于戏剧实质性知识获取的角度,可将戏剧的“田野”界定为戏剧发生、存在或产生影响的所到之处。基于此,戏剧探索中的“田野”知识谱系包括,从时间史上经历了从文本到剧场,从剧场到环境的演变;在空间史上主要... 起源于人类学的“田野”,立足于戏剧实质性知识获取的角度,可将戏剧的“田野”界定为戏剧发生、存在或产生影响的所到之处。基于此,戏剧探索中的“田野”知识谱系包括,从时间史上经历了从文本到剧场,从剧场到环境的演变;在空间史上主要从中心位移到边缘,又从边缘位移到中心;在内涵变化上,从兼顾地点与方法论的双重性,发展为由多种关系复合建构的“方位”或“场所”。由此,戏剧探索中的“田野”,可以在传统戏剧所制造的“他者”和戏剧实存之处寻找,进而开展具有戏剧学学科属性的“田野写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 田野 建构 知识谱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象征主义戏剧的生命意识和话语策略 被引量:2
5
作者 严程莹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7-151,共5页
象征主义戏剧借助于总体性借喻、暗示性意象和结构性对比三种话语策略,着力表现了从无助、无力到自欺的生命意识。象征主义戏剧相信真理的存在,却又不相信可以理性的表达,欲言又止,含而不露,注重渲染与暗示,这就是象征派戏剧的典型话语... 象征主义戏剧借助于总体性借喻、暗示性意象和结构性对比三种话语策略,着力表现了从无助、无力到自欺的生命意识。象征主义戏剧相信真理的存在,却又不相信可以理性的表达,欲言又止,含而不露,注重渲染与暗示,这就是象征派戏剧的典型话语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征主义戏剧 生命意识 话语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影视解说短视频符号互动系统研究
6
作者 孙伯翰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1-25,共5页
在快餐化的互联网时代,影视解说短视频取代了其所指向的作品成为观众了解影视作品的重要手段。解说短视频不等于电影作品,而是一种文本再建构,短视频依照自己的传播规律在哔哩哔哩、抖音、快手等平台吸引了一大批观众,并在当下引发巨大... 在快餐化的互联网时代,影视解说短视频取代了其所指向的作品成为观众了解影视作品的重要手段。解说短视频不等于电影作品,而是一种文本再建构,短视频依照自己的传播规律在哔哩哔哩、抖音、快手等平台吸引了一大批观众,并在当下引发巨大争议。观众互动的加入更使互联网解说短视频的符号文本建构模式有了全新的特征。只有了解此类短视频的符号建构与互动方式,才能维护影视艺术圈更为健康的生存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视解说 短视频 叙事重构 符号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等教育改革的借鉴与思考——以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为例 被引量:7
7
作者 张晓辉 张天欣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10-12,共3页
在高等教育日趋国际化的背景下,如何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经验,探究教育改革的有效途径,推进"双一流"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需要深入研究和思考的重要命题。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在顶层设计思路、专业建设策略、优秀师资打造、... 在高等教育日趋国际化的背景下,如何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经验,探究教育改革的有效途径,推进"双一流"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需要深入研究和思考的重要命题。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在顶层设计思路、专业建设策略、优秀师资打造、课程创新发展等方面,为我国高等教育加强内涵建设提供了经验。我国的高等教育实现内涵式发展需要加强顶层设计,推进专业建设,优化人才引进和评价标准,实施课堂革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洋理工大学 本科教育教学 顶层设计 专业建设 师资引培 课程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国外成功的真人秀节目看我国此类节目的现状与发展 被引量:12
8
作者 王倩 隋冰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99-100,共2页
当今社会,电视节目收视的特点有两方面特别突出:一是受众从收视新闻直播节目中获得第一手的新闻信息;二是受众通过收视综艺娱乐节目,解除压力、缓解内心的焦虑。所以,新闻性和综艺娱乐性节目在当今社会备受百姓青睐,成为电视节目的两... 当今社会,电视节目收视的特点有两方面特别突出:一是受众从收视新闻直播节目中获得第一手的新闻信息;二是受众通过收视综艺娱乐节目,解除压力、缓解内心的焦虑。所以,新闻性和综艺娱乐性节目在当今社会备受百姓青睐,成为电视节目的两个收视重点。在此背景下,综艺娱乐节目中新近产生的新元素真人秀节目在越来越受到欢迎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引起了人们对现状与发展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人秀节目 背景 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梁智强电影作品的伦理叙事与文化认同 被引量:3
9
作者 王泽君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52-55,共4页
电影作品的创作核心是人物形象和情节冲突的艺术构建,本质上反映着伦理叙事问题。每一个人物都是承担伦理内涵的直接节点,而主角遭遇的矛盾冲突往往也是电影最想要表达的伦理观。新加坡导演梁智强作为东南亚电影行业的领军人物,他的作... 电影作品的创作核心是人物形象和情节冲突的艺术构建,本质上反映着伦理叙事问题。每一个人物都是承担伦理内涵的直接节点,而主角遭遇的矛盾冲突往往也是电影最想要表达的伦理观。新加坡导演梁智强作为东南亚电影行业的领军人物,他的作品已成为新加坡文化的一个典型表征。新加坡电影协会主席陈继贤评价道:“他的电影可能是商业的,但它们是新加坡文化的代表。在发展电影业中,我们想开发一些明显新加坡的东西——而智强的影片正是如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节冲突 电影作品 新加坡电影 东南亚电影 伦理叙事 文化认同 艺术构建 伦理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耳“阿Q”的后现代生活——简析影片《耳朵大有福》
10
作者 卞轶男 金淑娟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59-60,共2页
影片《耳朵大有福》讲述的是铁路工人王抗美退休后第一天的生活故事,从影片开始时的"光荣退休欢送会",到结尾时王抗美骑车行进在深夜的集安市街道上,整部影片覆盖的时间也不过是三十几个小时,在这样一个集中的时段和零碎的空... 影片《耳朵大有福》讲述的是铁路工人王抗美退休后第一天的生活故事,从影片开始时的"光荣退休欢送会",到结尾时王抗美骑车行进在深夜的集安市街道上,整部影片覆盖的时间也不过是三十几个小时,在这样一个集中的时段和零碎的空间里,导演和演员通过展示若干个大家再熟悉不过的生活片段,缓缓地给予观众一个格外丰满且深刻的小人物。也正是这些看似"平常"的片段和那个看起来有些可笑的"小人物",让观众一品再品,越品越有味道,有些凄凉,有些温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Q 后现代生活 小人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生管理实践中的能力化倾向批判——基于“道德应得”的视角 被引量:2
11
作者 肖李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6-38,44,共4页
公正是人类社会的首要德性,学生管理的公正是教育公正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教师在学生管理的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能力化倾向,即只关注能力表现突出的学生,由此人为地拉开了学生之间的差距。为了恪守教育公正,以道德应得的视角来反思此倾... 公正是人类社会的首要德性,学生管理的公正是教育公正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教师在学生管理的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能力化倾向,即只关注能力表现突出的学生,由此人为地拉开了学生之间的差距。为了恪守教育公正,以道德应得的视角来反思此倾向,是教育公正的应然诉求。通过深入分析其现实表征及其背后的原因,并从观念重塑、考试体系、沉默现象、班级制等多方面入手,在学生管理中为个体创造一个公正的生活环境,才能促进教育公正的具体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管理 道德应得 能力化倾向 教育公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小津安二郎电影中的家庭伦理观 被引量:3
12
作者 豆耀君 《电影评介》 2011年第4期7-9,共3页
自1936年小津在《独生子》一片中确立自己的电影空间风格和关注家庭的主题后,小津几乎是一成不变地将这种风格形态贯穿在其后的所有电影中,他在电影语言上的固定长镜头、仰拍、稳定的景别和他始终如一地将电影场景固定在日本榻榻米床为... 自1936年小津在《独生子》一片中确立自己的电影空间风格和关注家庭的主题后,小津几乎是一成不变地将这种风格形态贯穿在其后的所有电影中,他在电影语言上的固定长镜头、仰拍、稳定的景别和他始终如一地将电影场景固定在日本榻榻米床为基准线的"家庭"空间中,使得小津影片被打上了深深的小津风格烙印,这种独特的影片表达方式使小津成为全世界独一无二地将自己固置于自己所创建的"家"的空间内的唯一且杰出的电影导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津 家庭 父性权威 嫁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秋刀鱼之味》看小津安二郎电影的剧作模式 被引量:1
13
作者 豆耀君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111-112,共2页
影片《秋刀鱼之味》完成于1962年11月,时隔一年1963年12月12日小津导演在他60岁生日那天离开了人世,《秋刀鱼之味》终成为小津安二郎先生的绝笔之作,本片也是小津电影生涯中的集大成之作,对于研究小津安二郎导演来说这部作品可能有着更... 影片《秋刀鱼之味》完成于1962年11月,时隔一年1963年12月12日小津导演在他60岁生日那天离开了人世,《秋刀鱼之味》终成为小津安二郎先生的绝笔之作,本片也是小津电影生涯中的集大成之作,对于研究小津安二郎导演来说这部作品可能有着更为非同寻常的意义,国内可见的小津研究中多侧重于小津电影镜头语言的分析,本文抛开视听语言不谈而从影片剧作角度入手,对该片剧作运用的重要元素进行聚焦剖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津 非戏剧化 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奖励实践的批判性反思 被引量:1
14
作者 国建文 肖李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4-7,共4页
当前的教师奖励实践中弥散着奖励性惩罚,其表征方式是从奖励的初始、过程与结果阶段显现,即奖励内含惩罚、奖励变为惩罚、奖励造成惩罚等方式导致奖励性惩罚现象的实践发生。其原因在于当前教师奖励实践的现实困境,即奖励起点中人性光... 当前的教师奖励实践中弥散着奖励性惩罚,其表征方式是从奖励的初始、过程与结果阶段显现,即奖励内含惩罚、奖励变为惩罚、奖励造成惩罚等方式导致奖励性惩罚现象的实践发生。其原因在于当前教师奖励实践的现实困境,即奖励起点中人性光辉的遗落、奖励过程中实用主义的泛滥与奖励结果中奖惩对立观念的固着。为超越此困境,教师的奖励实践须要在初始阶段践行奖励权力的省思与释放,在过程阶段设定奖励时间的适时与滞后,在结果阶段消解奖励对象的嫉妒与纷争,以此积极促进奖励性惩罚的整体转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奖励 奖励实践 奖励性惩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技术下电影场景中的美学重构与传播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郑莹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17-21,共5页
法国哲学家德勒兹在他的回顾性概述中,对当下人工智能进入电影后的影像进行了总结,认为产生转变的三个节点:一是影像空间的转变,从单纯的影像到信息的汇聚;二是电影银幕的变化;三是受众对影像的感知延伸到触觉,这些变化使得电影场景中... 法国哲学家德勒兹在他的回顾性概述中,对当下人工智能进入电影后的影像进行了总结,认为产生转变的三个节点:一是影像空间的转变,从单纯的影像到信息的汇聚;二是电影银幕的变化;三是受众对影像的感知延伸到触觉,这些变化使得电影场景中的美学重构与传播方式发生了重大的改变。[1]事实上,电影是一个集合体,它有能力将作品中的各种不同元素组合成一个整体,以表达一种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场景 人工智能技术 影像空间 元素组合 美学重构 德勒兹 传播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视域下国产动画电影人物颠覆式改编策略探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恩鹏 周婧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7-93,共7页
一、新时代视域下国产动画电影的发展历程中国动画叙事策略的变革与时代背景,特别与国家政治改革的进程、文化思潮演变、艺术观念更新等外在因素紧密相连的。[1]21世纪以来,凭借政府的鼎力支持,中国动画电影不再是美、日等动画大国的附... 一、新时代视域下国产动画电影的发展历程中国动画叙事策略的变革与时代背景,特别与国家政治改革的进程、文化思潮演变、艺术观念更新等外在因素紧密相连的。[1]21世纪以来,凭借政府的鼎力支持,中国动画电影不再是美、日等动画大国的附属品,而开始着力打造专属IP产权的动画作品,一时间国产动画电影作品如雨后春笋般择地而出,为电影市场增添了一道道亮丽夺目的风景线,与进口动画影片形成分庭抗礼的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产动画电影 动画叙事 动画影片 动画作品 文化思潮 策略探析 观念更新 视域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版《暗恋·桃花源》中“假定性”的不同呈现
17
作者 许栩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70-71,共2页
戏剧和电影都离不开观、演双方所达成的一个"契约",这个"契约"也是演员和观众之间达成的一种约定俗成的规则,这个规则就是"假定性"。然而戏剧和电影毕竟是两个不同门类的艺术,无论是在表达上,还是在观众的接受心理上,都会有所不... 戏剧和电影都离不开观、演双方所达成的一个"契约",这个"契约"也是演员和观众之间达成的一种约定俗成的规则,这个规则就是"假定性"。然而戏剧和电影毕竟是两个不同门类的艺术,无论是在表达上,还是在观众的接受心理上,都会有所不同。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话剧和电影两版《暗恋·桃花源》,探寻"假定性"在戏剧和电影中的不同呈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恋·桃花源》 戏剧 电影 假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行的传承
18
作者 石丹丹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162-166,共5页
1.内景客厅夜(画外音)广播:今天是2020年,大年初一,给大家拜年了。今年的春节和以往不同,我们正面对着新冠病毒的侵扰,我们要坚定响应国家的号召,配合各部门各地区做好防疫工作,从自身做起,杜绝隐患。在这样的时刻,能够在家团聚的人是... 1.内景客厅夜(画外音)广播:今天是2020年,大年初一,给大家拜年了。今年的春节和以往不同,我们正面对着新冠病毒的侵扰,我们要坚定响应国家的号召,配合各部门各地区做好防疫工作,从自身做起,杜绝隐患。在这样的时刻,能够在家团聚的人是幸福的,这样的团聚得益于许多无法回家、艰苦奋战在一线的抗疫卫士,正是他们的义无反顾,我们才能安度新春佳节,正是他们的勇敢逆行,我们才能迎接美好的春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疫工作 画外音 逆行 义无反顾 团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禾下乘凉梦
19
作者 石丹丹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173-179,共7页
1.外景校园日字幕:2010年,春节。北方的冬天总是来得很早,寒风刮在脸上令人瑟瑟发抖,校园里已经开始挂上红灿灿的灯笼,新年的味道弥漫了整个校园。同学甲:于班长,又给咱们这小白楼挂红灯笼呢?你这年年不忘咱们这孤苦伶仃的小白楼哦。于... 1.外景校园日字幕:2010年,春节。北方的冬天总是来得很早,寒风刮在脸上令人瑟瑟发抖,校园里已经开始挂上红灿灿的灯笼,新年的味道弥漫了整个校园。同学甲:于班长,又给咱们这小白楼挂红灯笼呢?你这年年不忘咱们这孤苦伶仃的小白楼哦。于子昂:你呀,就知道打趣我。你快瞅瞅,看红灯笼挂正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灯笼 校园 小白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