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随钻参数的隧道围岩智能分级预测模型
1
作者 林志 吴逸飞 +3 位作者 杨滢 瞿培栋 苟小英 罗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6510-6519,共10页
围岩分级是隧道工程建设中的核心要素。随着中国机械化和智能化建造技术的迅速发展,基于随钻参数的围岩智能分级方法已成为推动隧道智能化机械施工的关键保障。尤其在西部山区,由于地形复杂、施工难度大,再加上山区隧道机械化施工经验不... 围岩分级是隧道工程建设中的核心要素。随着中国机械化和智能化建造技术的迅速发展,基于随钻参数的围岩智能分级方法已成为推动隧道智能化机械施工的关键保障。尤其在西部山区,由于地形复杂、施工难度大,再加上山区隧道机械化施工经验不足,且现有智能围岩分级方法实用性有限,机械化建造对提升工程质量和有效控制施工风险至关重要。提出一种基于随钻测量参数的智能隧道围岩分级预测方法。以多条特长隧道为研究对象,采集现场随钻参数并进行围岩力学性能测试,构建随钻参数样本库,并通过支持向量回归(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SVR)和粒子群优化-反向传播(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back propagation,PSO-BP)智能算法构建围岩智能分级预测模型。研究表明,随钻参数与围岩分级指标的相关系数绝对值|r_(s)|>0.6,显示出显著相关性,其中扭矩和旋转速度与围岩分级指标的相关性最强。使用数据清洗工具建立了包含574份理想样本的标准化参数指标数据库。对比分析智能算法的预测精度,结果表明PSO-BP预测模型的表现最佳。经瞬变电磁(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TEM)和隧道地震(tunnel seismic prediction,TSP)超前地质预报验证,基于PSO-BP神经网络的围岩智能分级预测模型能够准确预测围岩分级,为隧道机械化开挖提供可靠的分级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岩分级 随钻参数 相关性 机器学习 PSO-BP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工程全生命周期安全保障“24”字方针 被引量:9
2
作者 刘浩 武强 +1 位作者 李万宝 苏建坤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75-82,共8页
我国隧道工程建设技术发展迅速,未来隧道建设将向"更深、更长、更多、更复杂"的趋势发展。目前隧道工程全寿命周期安全保障主要集中于隧道安全管理及评价方面,对于隧道全生命周期安全保障技术方法的系统研究还不完善。针对此... 我国隧道工程建设技术发展迅速,未来隧道建设将向"更深、更长、更多、更复杂"的趋势发展。目前隧道工程全寿命周期安全保障主要集中于隧道安全管理及评价方面,对于隧道全生命周期安全保障技术方法的系统研究还不完善。针对此,借鉴煤矿巷道多年的建设及处治经验,对隧道工程规划设计、建设、运营过程中采取的安全保障技术方法及手段进行归纳,总结出隧道全生命周期安全保障"24"字方针,即"多源评价、超前探测、妥当处置、精细检测、监测预警、应急救援",建立隧道工程全生命周期安全保障体系,掌握隧道周边地质及建设情况,降低事故发生机率,提高灾后应急处治能力,保障隧道及地下工程全生命周期安全永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全生命周期 “24”字方针 安全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雷达三维成像技术在隧道超前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姜文涛 吴勇 +2 位作者 范明坤 邱子娟 叶云龙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2期120-122,共3页
隧道超前预报中,传统的二维成像技术应用普遍,但二维成像结果只能识别不良地质体,无法对其进行定位及定量判断。介绍了三维成像技术原理及数据采集方法,并通过在云南某隧道中的成功应用,证明了三维成像技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具有可操作性... 隧道超前预报中,传统的二维成像技术应用普遍,但二维成像结果只能识别不良地质体,无法对其进行定位及定量判断。介绍了三维成像技术原理及数据采集方法,并通过在云南某隧道中的成功应用,证明了三维成像技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具有可操作性,探测结果直观可靠,可有效地对不良地质体进行定位及量化分析,可为隧道支护提供指导性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成像 超前预报 地质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扩散路径的宾汉姆流体渗透注浆机制 被引量:22
4
作者 路乔 杨智超 +9 位作者 杨志全 于荣霞 朱颖彦 杨溢 张碧华 王仁超 方迎潮 余东亮 刘浩 苏建坤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85-394,共10页
浆液在多孔介质中的扩散路径对渗透扩散范围和注浆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采用理论分析,以分形特征与宾汉姆流体在多孔介质中的渗流运动方程为基础,揭示了考虑扩散路径的宾汉姆流体渗透注浆机制,并利用团队前期开展的渗透注浆试验对... 浆液在多孔介质中的扩散路径对渗透扩散范围和注浆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采用理论分析,以分形特征与宾汉姆流体在多孔介质中的渗流运动方程为基础,揭示了考虑扩散路径的宾汉姆流体渗透注浆机制,并利用团队前期开展的渗透注浆试验对其进行了验证。分析了多孔介质孔隙率、宾汉姆水泥浆液水灰比、多孔介质渗透系数、注浆压力、地下水压力等对扩散半径的影响变化规律。同时,基于Comsol Multiphysics平台,采用计算机编程技术二次开发得到了考虑扩散路径的宾汉姆流体渗透注浆机制的渗透注浆三维数值模拟程序,并以此开展了宾汉姆水泥浆液在多孔介质中渗透扩散形态效果的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与不考虑扩散路径的宾汉姆流体渗透注浆球形扩散公式获得的扩散半径理论计算值相比,采用考虑扩散路径的宾汉姆流体渗透注浆机制得到的扩散半径理论计算值更接近试验值。该研究成果可为实践注浆工程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介质 扩散路径 宾汉姆流体 渗透注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地电磁测深法探测山区深埋隧道隐伏构造——以安石隧道探测为例 被引量:11
5
作者 范祥泰 张志厚 +3 位作者 苏建坤 丁可 刘鹏飞 石泽玉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6211-6220,共10页
隧道掌子面前方与上方存在的隐伏构造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具有极强的致灾性。针对云南凤庆安石隧道具有长、大、深埋,且其地表起伏大的特点,采用大地电磁测深法对隧道上方隐伏构造进行探测。首先对观测数据进行静态效应校正等预处理;随后... 隧道掌子面前方与上方存在的隐伏构造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具有极强的致灾性。针对云南凤庆安石隧道具有长、大、深埋,且其地表起伏大的特点,采用大地电磁测深法对隧道上方隐伏构造进行探测。首先对观测数据进行静态效应校正等预处理;随后进行带地形的基于光滑约束最小二乘反演,得到了隧道轴线及平行轴线的视电阻率剖面图;最后利用反演结果并结合研究区的区域地质构造、岩性特征以及水文地质条件等,揭示出与隧道斜交的两条隐伏构造的空间展布,该成果与后期钻探结果吻合,表明大地电磁测深法可以有效地探测出山区深埋隧道前方与上方隐伏构造的位置与姿态,为隧道安全施工与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电磁测深法 山区深埋隧道 隐伏构造 工程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厚度煤层AVO特征分析
6
作者 滑玉琎 董守华 +3 位作者 程彦 刘黎 刘玉 吴海波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5-49,共5页
我国煤田的煤层厚度大都在2-10m之间,用地震波的波长来衡量属于薄层。煤层厚度变化对振幅的影响很大,是AVO技术应用的一大障碍。介绍了利用射线追踪法对不同厚度煤层进行AVO正演模拟,分析了AVO特征曲线的截距P值和梯度G值随煤层厚度变... 我国煤田的煤层厚度大都在2-10m之间,用地震波的波长来衡量属于薄层。煤层厚度变化对振幅的影响很大,是AVO技术应用的一大障碍。介绍了利用射线追踪法对不同厚度煤层进行AVO正演模拟,分析了AVO特征曲线的截距P值和梯度G值随煤层厚度变化的规律,并且讨论了利用AVO特性预测煤层厚度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厚度 预测 AVO技术 射线追踪 正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