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临沧市古茶园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组成与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3
- 1
-
-
作者
奎玲
王子君
李国荣
张广辉
周玲
-
机构
云南农业大学生物大数据学院
江苏大学药学院
云南聚乐文化投资有限公司
临沧市茶叶科学研究所
云南农业大学龙润普洱茶学院
-
出处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307-2321,共15页
-
基金
云南省科技厅项目(202002AA100007)
江苏大学高级人才基金资助项目(20JDG47)。
-
文摘
在古茶园特殊的生态系统中,环境与地理因子,以及人为管理对茶园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变化和茶树的生长以及茶叶的品质、产量都产生一定的影响,探索在这些因素作用下古茶园中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的组成与结构,以阐明主要影响因素与土壤微生物之间的关系,可以为后期茶树育种和资源保护提供理论依据。选取茶树起源地之一的临沧市8个县区(临翔、双江、耿马、沧源、镇康、永德、云县和凤庆)101个古茶园的448份土壤样品中的细菌和真菌群落,基于16S和IT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不同pH、经纬度和海拔等因素对古茶园土壤细菌和真菌的群落结构组成和多样性的影响。结果发现,pH和海拔的变化对真菌群落相对丰度的影响较细菌的更显著,并且其在随pH和海拔的变化中呈现不同的变化模式。pH对细菌群落的丰度和多样性的影响相比于真菌更大,且细菌群落的α多样性在pH为4.5—5.0和海拔2 200 m组中均为最高,而真菌的则在pH为4.0—5.5和海拔900 m组中最高。不同海拔地区茶园结果显示,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的α多样性最高的分别是在海拔2 200 m和900 m。细菌和真菌群落的OTUs数在海拔1 400 m和1 800 m组中分别最高,所有分组间共有2 869个细菌OTUs序列,但仅共有453个真菌OTUs序列。相对丰度占据绝对优势的Ascomycota和Basidiomycota在所有8个县区都是优势真菌门,其中Basidiomycota的相对丰度在沧源中相对于其他7个县区呈最高且差异显著。环境与地理因子与土壤微生物相关性分析显示,土壤微生物在不同的环境和地理因子中具有类似的模式,进一步关联发现纬度与海拔对细菌群落的组成与结构的影响比真菌群落更大。综上,古茶园生态系统中主要发生人为活动对茶园土壤真菌群落做出的"选择",而生活环境对细菌群落的"压力"相对于人为活动更强烈。
-
关键词
大叶种茶
古茶园
土壤微生物
16S和ITS
rRNA
环境
地理因子
人为活动
-
Keywords
Camellia sinensis var.assamica
ancient tea plantations
soil microorganisms
16S and ITS rRNA
environment
geographical factors
human activities
-
分类号
S181
[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X171.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