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花山玉兰组织培养外植体的选择及其消毒方法 被引量:12
1
作者 唐军荣 高柱 +2 位作者 刘腾云 赵晓洁 李伟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42-45,共4页
为筛选出红花山玉兰组织培养适宜的外植体类型及其消毒方法,为红花山玉兰的无性繁殖提供技术支持,对灭菌时间、外植体类型和取材时间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茎段和顶芽的存活率分别为40.0%和33.33%,较叶片和叶柄的存活率高,且茎段和顶芽... 为筛选出红花山玉兰组织培养适宜的外植体类型及其消毒方法,为红花山玉兰的无性繁殖提供技术支持,对灭菌时间、外植体类型和取材时间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茎段和顶芽的存活率分别为40.0%和33.33%,较叶片和叶柄的存活率高,且茎段和顶芽的存活率较叶片的存在显著差异,二者的死亡率均与叶柄和叶片的存在显著差异;茎段和顶芽为适宜的外植体。茎段在6月取材优于12月,且采用0.1%的升汞消毒10min,其存活率为40.0%;顶芽在6月和12月取材均可,消毒后去除托叶能够有效地降低顶芽的污染率,提高其存活率。最佳消毒组合:先用75%的酒精表面喷洒预处理,再用0.1%的升汞消毒10min,之后去除顶芽的托叶。该方法污染率和死亡率低,存活率最高,依次分别为6.67%、7.78%和85.55%,且芽启动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山玉兰 外植体消毒 消毒方法 存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疯树不同种源种子特性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田斌 唐军荣 +2 位作者 孙正海 李伟 辛培尧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7-28,共2页
对10个不同种源麻疯树种子的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0个不同种源中,红河种源麻疯树的种子百粒重最大,元谋种源麻疯树的种子出仁率最高,双柏、攀枝花、双江3个种源麻疯树的种子含油率均较高,双柏、永仁、会泽3个种源麻疯树的种仁含油... 对10个不同种源麻疯树种子的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0个不同种源中,红河种源麻疯树的种子百粒重最大,元谋种源麻疯树的种子出仁率最高,双柏、攀枝花、双江3个种源麻疯树的种子含油率均较高,双柏、永仁、会泽3个种源麻疯树的种仁含油率均较高。研究结果为麻疯树种子的收购及加工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疯树 种源 种子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红枫种子育苗技术 被引量:11
3
作者 李家孔 王玉英 +1 位作者 曾德禄 李枝林 《西南园艺》 2006年第4期45-46,共2页
关键词 种子育苗技术 美国 红枫 生长速度 土壤类型 绿化品种 绿化树种 落叶乔木 生长季节 椭圆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种木本花卉栽培基质的理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陈德生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10年第2期92-94,共3页
对泥炭1#(M1)、泥炭2#(M2)、蔗渣(M3)、蛭石+珍珠岩(V:V=1:1)(M4)、泥炭+珍珠岩(V:V=1:1)(M5)、泥炭+珍珠岩+蔗渣(V:V:V=1:1:1)(M6)6种木本花卉栽培基质的理化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6种基质都有良好的孔隙度和保水能力、容重适度... 对泥炭1#(M1)、泥炭2#(M2)、蔗渣(M3)、蛭石+珍珠岩(V:V=1:1)(M4)、泥炭+珍珠岩(V:V=1:1)(M5)、泥炭+珍珠岩+蔗渣(V:V:V=1:1:1)(M6)6种木本花卉栽培基质的理化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6种基质都有良好的孔隙度和保水能力、容重适度,有一定的缓冲能力。除基质M4外,5种基质的N、P、K含量均较高,其他矿质元素的含量也很丰富,符合无土栽培基质要求。混合基质较单一基质的理化性质为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本花卉 栽培基质 理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发射光谱法快速测定叶面肥7种矿质元素含量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德生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11年第3期63-65,共3页
采用等离子发射光谱法即ICP-AES法测定叶面肥中的硼、钙、铜、铁、镁、锰、锌等7种矿质元素含量,并对其测定效应作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准确度及精密度。其各矿质元素的加标回收率为98.89%~104.36%,标准偏差(RSD)为0.78%... 采用等离子发射光谱法即ICP-AES法测定叶面肥中的硼、钙、铜、铁、镁、锰、锌等7种矿质元素含量,并对其测定效应作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准确度及精密度。其各矿质元素的加标回收率为98.89%~104.36%,标准偏差(RSD)为0.78%~1.74%。与国标GB/T 17420-1998方法的测定结果相比较,该方法操作简便,测试时间短,数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P-AES法 叶面肥 矿质元素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丁香非试管智能化快繁技术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杨晓琴 王程熹 +1 位作者 童亚丽 熊丽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10年第4期69-73,共5页
滇丁香是一种具有较高开发价值的园林观赏树种,利用植物非试管智能化快繁技术进行其扦插苗的规模化快繁,具有生根快、生根率高、移栽成活率好的优势。试验结果证明,滇丁香扩繁最佳的扦插方法是采用其半木质化枝条作为插条,用200 mg/kg的... 滇丁香是一种具有较高开发价值的园林观赏树种,利用植物非试管智能化快繁技术进行其扦插苗的规模化快繁,具有生根快、生根率高、移栽成活率好的优势。试验结果证明,滇丁香扩繁最佳的扦插方法是采用其半木质化枝条作为插条,用200 mg/kg的ABT2处理2 h后扦插;其次是用200 mg/kg的NAA或国光生根处理2 h后扦插。在规模化生产中,采用国光生根2 000 mg/kg快速沾根2~5 m in的方法,也可达到生根率90%左右的效果;同时电磁场处理苗床具有杀菌及提高生根率的作用。用非试管扦插快繁方法将未生根植株进行回插,1个月后仍可获得90%以上的生根效果,该特点与其他树种扦插苗的表现显著不同,有利于提高滇丁香扦插苗的生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丁香 非试管智能化 快繁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