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大理地区胡蜂人工养殖常见问题分析
被引量:3
- 1
-
-
作者
曹荣昌
刘喜雨
黄建新
陈富珍
朱正飞
-
机构
云南大理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云南祥云县爱丰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
-
出处
《中国蜂业》
2020年第2期20-22,共3页
-
基金
2018年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资金项目资助(2018JS699).
-
文摘
一、大理地区胡蜂人工养殖情况云南是全国最早开展胡蜂人工养殖的省份,养殖规模占全国一半以上。据调查,截止2017年底,全省16州(市)注册登记的胡蜂养殖团体共384家,占全国数量的57%[1]。其中,保山市以92家的养殖数量占全省的24%;昆明、临沧、红河、曲靖、楚雄、文山六个州(市)的养殖数量均在30家以上。
-
关键词
人工养殖
处女王
常见问题分析
-
分类号
S894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
-
题名大理地区胡蜂人工养殖技术
- 2
-
-
作者
曹荣昌
刘喜雨
黄建新
陈富珍
朱正飞
-
机构
云南大理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云南祥云县爱丰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
-
出处
《中国蜂业》
2020年第4期24-26,共3页
-
基金
2018年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资金项目资助(2018JS699)。
-
文摘
胡蜂,又称马蜂、葫芦蜂、黄蜂等,种类较多,国内外已知的胡蜂品种有6000多种,国内有200多种,已记载分布于云南的有122种[1].目前人工养殖的胡蜂主要有三大类:树蜂(常筑巢在树干或房屋等),以凹纹胡蜂(又称葫芦蜂,黄脚胡蜂,吊包蜂等)较为常见,适应能力、捕食能力较强,不同蜂群可集中饲养,蜂巢大小不一,有的蜂巢重量可达20kg;土蜂(常筑巢于地下土洞中),以金环虎头蜂为主,体型较大,生性凶猛,蜂蛹产量较高,有的蜂巢重量可达100kg,但同一饲养区域一般仅饲养一群;夜食蜂,与常见的树蜂和土蜂生活习性不同,蜂群主要在晚上活动、采食,目前人工养殖不多,主要用于蔬菜大棚的生物除虫,因错开了白天的人群活动高峰,对人的攻击伤害较小[2].
-
关键词
人工养殖
捕食能力
蔬菜大棚
蜂巢
蜂蛹
胡蜂
活动高峰
大理地区
-
分类号
S894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