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解磷菌对玉米生长及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温绍福 江润海 +3 位作者 朱城强 张梅 王春雪 侯秀丽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51-661,共11页
为探究解磷菌乙酸钙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calcoaceticus)对铅污染玉米根际土壤性质及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机制,采用盆栽试验在玉米根际分别施加无菌水(CK)、LB培养基(T1)、乙酸钙不动杆菌菌液(T2)和乙酸钙不动杆菌发酵液(T3),研... 为探究解磷菌乙酸钙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calcoaceticus)对铅污染玉米根际土壤性质及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机制,采用盆栽试验在玉米根际分别施加无菌水(CK)、LB培养基(T1)、乙酸钙不动杆菌菌液(T2)和乙酸钙不动杆菌发酵液(T3),研究了乙酸钙不动杆菌对玉米根际土壤铅的固定、转移及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的影响及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施加LB培养基、乙酸钙不动杆菌菌液及发酵液显著提高玉米根际土壤硝态氮(NO3--N)含量、磷酸酶(ACP)活性。与CK相比,施加乙酸钙不动杆菌菌液使玉米根际土壤有效磷(AP)、残渣态铅含量分别增加43.47%、15.13%。所有处理均改变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OTU数目及优势菌属相对丰度。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NO3-N含量是影响玉米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关键因子。与CK相比,施加LB培养基、乙酸钙不动杆菌菌液及发酵液均能降低玉米叶中丙二醛(MDA)含量,其中,乙酸钙不动杆菌菌液使玉米叶中MDA含量降低37.65%。与此同时,乙酸钙不动杆菌菌液及发酵液使玉米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降低;乙酸钙不动杆菌菌液使玉米株高、地上及地下部干重显著升高,同时叶和根中铅含量分别下降78.03%和44.07%。施加乙酸钙不动杆菌菌液能有效降低土壤中离子交换态铅含量,增加土壤中残渣态铅含量,减轻土壤铅对玉米的胁迫,降低铅在玉米植株中的累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铅污染 解磷菌 土壤微生物 铅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尾矿基矿山复垦基质土在矿山生态修复中的应用分析
2
作者 谷守玉 赵漫茹 +6 位作者 侯翠红 王孟来 杜令攀 郭永杰 肖亚楠 苗俊艳 关红玲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83-192,共10页
昆阳磷矿地处云南省昆明市滇池水质保护流域,矿山复垦及生态修复对滇池水域环境保护意义重大。以昆阳磷矿浮选产生的大量磷尾矿进行矿山复垦基质土改良,通过土柱淋溶试验提出有效生态修复方法,并在中试试验中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昆阳磷矿地处云南省昆明市滇池水质保护流域,矿山复垦及生态修复对滇池水域环境保护意义重大。以昆阳磷矿浮选产生的大量磷尾矿进行矿山复垦基质土改良,通过土柱淋溶试验提出有效生态修复方法,并在中试试验中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为流域矿山复垦提供新思路与方向。在实验室研究阶段,以磷尾矿为基质,选取黑页岩、填料、堆肥、固磷剂、团粒剂为改良剂,探究改良剂对基质土入渗率、pH值、容重及饱和含水量等性质的影响因素,明确各改良剂不同添加量与基质土上述性质变化的关联;设计土柱淋溶试验模拟降雨环境,探究改良剂对磷尾矿磷含量的改良效果。经实验数据对比分析,当填料SZ添加量为15%、堆肥为12%、固磷剂FP-1为0.15%、团粒剂为0.02%时,淋滤液磷酸盐含量仅为0.18 mg/L(以P计),相较于对照处理CK,磷含量大幅下降97.8%,入渗率从7.464 mm/h提升至8.508 mm/h,pH值从6.87调整为7.23,EC值从2.625 mS/cm降低至0.961 mS/cm。中试试验深入实施阶段,对基质土进行物化性质分析,包括pH值、EC值、有机质、养分、重金属等检测指标,均达到《绿化种植土壤》(CJ/T 340—2016)行业标准;渗滤液水质分析表明,pH值、EC值、磷酸盐、氟化物、重金属等重要检测指标均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国家标准;各试验区内植物生长态势良好,验证了磷尾矿基矿山复垦基质土与种植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尾矿 基质土 生态修复 矿山复垦 重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镁磷土壤调理剂配施生物菌剂对设施红壤酸化消减效果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耿川雄 马心灵 +7 位作者 杨景华 武建林 周敏 陈安强 郭永杰 周金华 孔垂思 郑毅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56-1062,共7页
【目的】通过田间小区试验,探究钙镁磷土壤调理剂对设施红壤酸化消减效果及作物生长的影响。【方法】以意大利生菜为材料,在设施红壤上进行田间小区试验,设置5个处理:对照(当地常规施肥)、处理T1(当地常规施肥+钙镁磷土壤调理剂1500 kg/... 【目的】通过田间小区试验,探究钙镁磷土壤调理剂对设施红壤酸化消减效果及作物生长的影响。【方法】以意大利生菜为材料,在设施红壤上进行田间小区试验,设置5个处理:对照(当地常规施肥)、处理T1(当地常规施肥+钙镁磷土壤调理剂1500 kg/hm^(2))、处理T2(当地常规施肥+钙镁磷土壤调理剂3000 kg/hm^(2))、处理T3(当地常规施肥+钙镁磷土壤调理剂6000 kg/hm^(2))、处理MT3(当地常规施肥+钙镁磷土壤调理剂6000 kg/hm^(2)+生物菌剂),每个处理重复3次。测定收获期生菜的农艺性状和品质指标以及土壤pH、有机质等理化性质和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结果】处理T3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全磷、有效磷和交换性钙含量,尤以对全磷含量提高最为显著,增幅22.56%;与CK相比,处理T3 pH、盐基饱和度和生菜Vc含量分别显著提高0.7个单位、257.14%和14.40%,交换性酸、交换性铝和有效锰含量分别显著降低600.00%、75.00%和37.27%;与处理T3相比,处理MT3水解性氮含量、阳离子交换量和生菜株高分别显著提高44.56%、4.01%和11.29%;影响设施生菜地主要细菌群落(门水平)的关键环境因子分别为有机质(29.8%)、pH(24.9%)和速效钾(16.3%)。【结论】施用6000 kg/hm^(2)钙镁磷土壤调理剂,可提高设施红壤pH,降低土壤交换性酸和交换性铝含量,消减土壤酸化,提高土壤肥力,改善细菌群落结构,其配施微生物菌剂可提高生菜株高和Vc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调理剂 酸性障碍 土壤团粒结构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磷微生物协同磷矿粉强化植物修复铅污染土壤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温绍福 朱城强 +3 位作者 江润海 汪雨蓉 侯秀丽 王春雪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73-180,共8页
植物修复重金属铅(Pb)污染土壤已成为矿区生态恢复的重要途径之一,解磷微生物、磷矿粉强化植物对重金属的修复机理已成为土壤生态恢复的研究热点。基于此,本文综述了解磷微生物的解磷机制及其固化土壤Pb的生物化学过程,分析了磷矿粉施... 植物修复重金属铅(Pb)污染土壤已成为矿区生态恢复的重要途径之一,解磷微生物、磷矿粉强化植物对重金属的修复机理已成为土壤生态恢复的研究热点。基于此,本文综述了解磷微生物的解磷机制及其固化土壤Pb的生物化学过程,分析了磷矿粉施用改变土壤重金属Pb存在形态的化学过程,剖析了解磷微生物—磷矿粉协同作用对植物促生作用及改变Pb形态提高植物耐性的生物化学过程。(1)解磷微生物通过生物吸附和生物转化方式将Pb与土壤中游离的磷酸根(PO_(4)^(3-))结合形成沉淀,降低Pb在土壤中的迁移,缓解重金属毒害;(2)解磷微生物分泌有机酸、磷酸酶、植酸酶和C-P裂解酶等将磷矿粉转化为可溶性磷酸盐与Pb结合,强化对Pb的钝化;(3)磷矿粉通过沉淀、吸附络合和离子交换的方式改变Pb在土壤中的形态;同时磷矿粉游离出的PO_(4)^(3-)被植物吸收后可以改变Pb^(2+)在植物细胞内的形态与分布,以磷酸盐沉淀的形式分布于根系表面细胞壁或液泡内,减少植物地上部Pb^(2+)的累积;(4)总结了解磷微生物协同磷矿粉与植物修复土壤Pb污染的共存体系优势,并对今后相关研究的深入开展进行展望,旨在为我国Pb污染土壤修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污染 解磷微生物 磷矿粉 植物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粉体造粒研究文献计量与可视化分析
5
作者 傅晓旋 任韬宇 +4 位作者 胡家慧 陈路路 肖亚楠 王芳 黄成东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867-1874,共8页
造粒在粉体加工领域是常见的技术,将微小粉粒转变为结构更稳定的大颗粒,提升产品质量,便于运输和储存,为领域的粉体造粒工艺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利用VOSviewer软件对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WoSCC)中相关... 造粒在粉体加工领域是常见的技术,将微小粉粒转变为结构更稳定的大颗粒,提升产品质量,便于运输和储存,为领域的粉体造粒工艺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利用VOSviewer软件对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WoSCC)中相关粉体造粒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对粉体造粒的研究进程、主要研究力量、研究热点及前沿3个方面进行重点分析。自2013年起,粉体造粒领域年发文量波动上升,显示研究深入发展。美国以高校为中心形成突出实力网络;中国发文量全球第一。粉体造粒研究领域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具有巨大的研究潜力,备受关注的工艺参数与添加助剂的优化、模型构建与大数据算法的引入以及绿色可持续发展等在今后会是该领域研究的重点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体造粒 文献计量分析 可视化分析 WoSCC VOSview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铅污染矿区中耐铅解磷菌对玉米的促生及根际铅的固化效应 被引量:3
6
作者 江润海 温绍福 +4 位作者 朱城强 张梅 杨润玲 王春雪 侯秀丽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1-300,共10页
矿产资源的开采、冶炼活动造成了一定的生态环境问题,土壤中可溶性重金属随着地表径流和地下渗透造成矿区和周边农田重金属污染。而矿区中土壤微生物对重金属具有一定耐性,研究微生物对植物根际微生态环境的改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在矿... 矿产资源的开采、冶炼活动造成了一定的生态环境问题,土壤中可溶性重金属随着地表径流和地下渗透造成矿区和周边农田重金属污染。而矿区中土壤微生物对重金属具有一定耐性,研究微生物对植物根际微生态环境的改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在矿区废弃地土壤中筛选耐铅(Pb)解磷菌的基础上,将含有菌株分泌物的上清液、菌液、发酵液(上清液+菌株)分别施用到玉米(Zea mays L.)根际土壤中,对比三者对玉米的促生效果及根际土壤铅的形态变化,探究解磷菌对玉米的促生机制及其对土壤铅的固化作用。所筛菌株被鉴定为巴氏克雷伯菌(Klebsiella pasteurii),其通过分泌乙酸、乳酸、酒石酸和草酸对Ca3(PO4)2的溶磷率为26.5%,并能分泌生长素(IAA)。在玉米根际土壤中施用菌株的上清液、菌液和发酵液后,较对照组玉米株高、茎直径、地上与地下生物量均显著增加,其中施用发酵液组增幅最高,较对照组分别增加了128%,216%、266%、147%。同时,3个处理组中玉米地上生物量中铅含量分别降低68.6%、58.1%、70.1%,地下部铅含量分别降低119%、36.7%、39.5%。施用菌株上清液、菌液和发酵液后均使玉米根际土壤中可溶态的铅向稳定态铅转化,这可能是巴氏克雷伯菌在解离土壤磷素的过程中,其解离的磷可能与铅形成稳定态的磷铅化合物,进而降低植物对铅的吸收。由此可以得出,在铅污染土壤中巴氏克雷伯菌能够显著固化重金属铅并抑制玉米对铅的吸收,对玉米具有促生作用,因此,巴氏克雷伯菌在土壤重金属修复和保障农作物食品安全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的固化 铅污染矿区 解磷菌 促生 铅的形态 重金属 土壤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长年限多花木蓝对磷矿山边坡土壤养分变化的影响
7
作者 周金华 余浪 +3 位作者 王奕舒 肖亚楠 朱尤龙 李云驹 《中国水土保持》 2022年第4期38-41,共4页
为探究多花木蓝的生长对磷矿山土壤环境的改善作用及机理,以同一坡位未生长多花木蓝的土壤为对照,测定了生长年限为1、2、3、4、5 a的多花木蓝根区土壤的性质指标(pH值、电导率、含水量、阳离子交换量)及养分指标(有机质、全氮、水解性... 为探究多花木蓝的生长对磷矿山土壤环境的改善作用及机理,以同一坡位未生长多花木蓝的土壤为对照,测定了生长年限为1、2、3、4、5 a的多花木蓝根区土壤的性质指标(pH值、电导率、含水量、阳离子交换量)及养分指标(有机质、全氮、水解性氮、铵态氮、硝态氮、有效磷、速效钾等含量),结果显示:多花木蓝的生长可稳定土壤pH值和电导率至中性,生长年限为5 a的多花木蓝使土壤有机质增加148.6%,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提高216.6%,并且促进了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等养分含量的提高。因此,多花木蓝可作为磷矿山排土场边坡修复的优选先锋树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花木蓝 根瘤固氮 土壤改良 保水保肥 磷矿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肿病菌侵染时期与浓度对寄主生长特性及抗性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周金华 肖亚楠 +1 位作者 来航线 李云驹 《生物灾害科学》 2021年第2期136-145,共10页
【目的】为探讨根肿病菌接种浓度与时期对寄主发病的交互作用及根肿病菌侵染后寄主的抗性响应。【方法】通过苗期盆栽试验,系统地研究了接种根肿病菌浓度(105、106、107、108 cfu/mL)及时期(0、10、20 d)对白菜发病率及防御酶活性的影... 【目的】为探讨根肿病菌接种浓度与时期对寄主发病的交互作用及根肿病菌侵染后寄主的抗性响应。【方法】通过苗期盆栽试验,系统地研究了接种根肿病菌浓度(105、106、107、108 cfu/mL)及时期(0、10、20 d)对白菜发病率及防御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病率及病情指数与接种根肿病菌浓度呈正相关,108 cfu/mL为最佳侵染浓度,白菜幼苗出现第一片真叶后10 d接种侵染效果最佳。根肿病侵染后,根肿病发病程度与呼吸速率和气孔导度呈正相关,根系活力随病情指数先升高后降低,植株受根肿病侵染后光合作用降低,呼吸作用增强,植物生长受抑制;防御酶POD、PAL、PPO与发病率呈负相关,丙二醛含量与发病率呈正相关,植株抵抗病害能力降低。【结论】研究为根肿病的侵染和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染浓度 侵染时期 发病率 光合作用 抗性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矿山不同海拔梯度对不同树种蒸发量及碳汇的影响
9
作者 罗安荣 杨植 +4 位作者 刘娉 郭兴隆 史鑫 肖亚楠 王春雪 《山东林业科技》 2023年第1期15-20,共6页
综合国内外碳汇核算方法,围绕矿山地形地貌与植被分布特征,试验采用国际先进的热比法茎流仪与水分利用效率模型相结合的技术方法,对昆阳磷矿矿山生态修复区进行植被固碳释氧量监测计量。选取生态复垦区12个位点的优势树种作为试验研究对... 综合国内外碳汇核算方法,围绕矿山地形地貌与植被分布特征,试验采用国际先进的热比法茎流仪与水分利用效率模型相结合的技术方法,对昆阳磷矿矿山生态修复区进行植被固碳释氧量监测计量。选取生态复垦区12个位点的优势树种作为试验研究对象,结果表明随着海拔的升高,不同树种的蒸腾速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植株的液流速率与蒸腾速率呈显著相关性。不同海拔高度与树种对植株碳汇量有显著影响,滇朴的单位面积碳汇量最高,干香柏、旱冬瓜、鹅掌楸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而雪松的单位面积碳汇量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汇核算 液流速率 蒸腾速率 碳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