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镇康南捧河省级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区域绿孔雀栖息地共栖鸟兽多样性研究
1
作者 江卓韵 杨梅 +3 位作者 何映成 叶祖建 刘福河 姚舜禹 《林业调查规划》 2025年第4期93-100,共8页
镇康南捧河省级自然保护区是以绿孔雀等为主要保护对象的中型自然保护区。本研究利用红外相机首次对保护区及其周边区域的绿孔雀栖息地开展鸟兽多样性调查。2023年4—12月,在保护区及周边区域的2个绿孔雀栖息地布设30台红外相机,累积拍... 镇康南捧河省级自然保护区是以绿孔雀等为主要保护对象的中型自然保护区。本研究利用红外相机首次对保护区及其周边区域的绿孔雀栖息地开展鸟兽多样性调查。2023年4—12月,在保护区及周边区域的2个绿孔雀栖息地布设30台红外相机,累积拍摄3045个有效工作日,共记录鸟类15种,兽类12种,国家级保护动物13种。相对多度指数最高的前5种依次为绿孔雀(32.512)、赤麂(24.039)、豹猫(5.123)、野猪(3.842)和红原鸡(3.153)。生态位宽度指数最高的前5种依次为赤麂(11.625)、豹猫(10.953)、绿孔雀(8.426)、红原鸡(7.040)和野猪(6.393)。鸟类多样性指数均低于兽类。从不同斑块角度分析,鸟类多样性指数勐堆区低于勐捧区,兽类多样性则相反;两个斑块间鸟类群落无明显差异,兽类则差异显著,而赤麂是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物种。通过Spearman相关分析,鸟类相对多度和多样性指数、兽类多样性指数与人为干扰强度不存在显著相关性,而兽类相对多度与人为干扰强度存在显著正相关。目前保护区绿孔雀栖息地内的人为干扰强度对鸟类和兽类均无显著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兽多样性 绿孔雀栖息地 人为干扰强度 生态位宽度 镇康南捧河省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茎泽兰覆盖度对次生林林下植物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方曾红 陈鹏 +6 位作者 蒋华 文亦芾 王莹 冯丹 李灿雯 冯志伟 李浩然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21,28,共6页
为了探讨紫茎泽兰种群扩散蔓延对次生林林下的植物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的影响,以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边缘紫茎泽兰入侵的次生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生态学调查和数据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不同紫茎泽兰盖度对次生林林下植物群落结... 为了探讨紫茎泽兰种群扩散蔓延对次生林林下的植物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的影响,以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边缘紫茎泽兰入侵的次生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生态学调查和数据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不同紫茎泽兰盖度对次生林林下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物种多样性影响。结果显示:(1)随着紫茎泽兰盖度的增大,次生林林下优势物种由地毯草、荩草、头花蓼逐渐演变成紫茎泽兰、荩草、狗尾草;(2)同时林下层植物植株密度、物种丰富度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物种均匀度指数显著下降,而紫茎泽兰的株高、分蘖数和地上生物量显著增加。结果表明:紫茎泽兰凭借其生长迅速、分蘖性强、繁殖力强、传播距离广等生物学特性,其一旦定植,能迅速生长,在生态位抢占先机,然后通过其自身分泌的化感物质进一步排挤其他草本和灌木,形成大面积的单优群落,导致林下物种多样性显著降低,对森林生态系统造成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生林 紫茎泽兰 群落结构 物种多样性 种群数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川区草地蝗虫多样性与当地环境之间的关系
3
作者 冯加德 王鹏 +3 位作者 王艺璇 冯丹 袁瑞玲 陈鹏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7-132,141,共7页
为探究草地蝗虫的多样性特征,以东川区的高山和河谷6个不同海拔(1 050、1 155、1 250、1 350 m、2 220及3 100 m)的草地作为采样地,通过野外随机网捕的方法对草地蝗虫进行采样,进行种类鉴定和数据分析。结果显示:东川区草地蝗虫为东洋区... 为探究草地蝗虫的多样性特征,以东川区的高山和河谷6个不同海拔(1 050、1 155、1 250、1 350 m、2 220及3 100 m)的草地作为采样地,通过野外随机网捕的方法对草地蝗虫进行采样,进行种类鉴定和数据分析。结果显示:东川区草地蝗虫为东洋区系,共有4科15属19种;高山区的草地蝗虫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高于河谷;河谷地区的不同海拔带中,多样性指数最高的是海拔1 155 m区域,均匀度指数最高的是海拔1 250 m区域;高山地区的不同海拔带中,多样性指数最高的是海拔2 220 m区域,均匀度指数最高的是海拔1 350 m区域。结果表明:东川区的草地蝗虫虫口密度低(平均0.08头/m2),处于有虫不成灾的状态,证明当地草原的生态系统相对稳定,其中高山区域的草地蝗虫多样性指数较高,应加强对高山地区草地的蝗虫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川区 草地蝗虫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入侵植物藿香蓟在云南的分布、扩散趋势与风险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王莹 陈鹏 +3 位作者 方曾红 李灿雯 史鸿飞 冯丹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9-196,共8页
为明确藿香蓟在云南省的分布格局、扩散趋势和入侵危害风险,以藿香蓟研究对象,通过在云南全省范围内踏查和样地调查,获得藿香蓟发生位点,基于最大熵生态位模型(MaxEnt),预测其在云南省的分布格局和扩散趋势。并根据国家林业局“林业危... 为明确藿香蓟在云南省的分布格局、扩散趋势和入侵危害风险,以藿香蓟研究对象,通过在云南全省范围内踏查和样地调查,获得藿香蓟发生位点,基于最大熵生态位模型(MaxEnt),预测其在云南省的分布格局和扩散趋势。并根据国家林业局“林业危害性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指标体系”分析云南藿香蓟入侵危害风险。结果显示:(1)藿香蓟广泛分布在云南省内15个州(市)72个县(区),主要分布在德宏、临沧、西双版纳、普洱、红河等边境区域和怒江和金沙江干热河谷区;(2)MaxEnt预测结果显示,在气候变化条件下,藿香蓟有向滇中昆明、楚雄、玉溪、红河等高海拔区域扩散的趋势,最潮湿季节降水量、降水量季节性变化、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共4个气候因子是影响藿香蓟未来适生区分布的主要限制因素;(3)风险分析结果表明,藿香蓟在云南属于高度危险的入侵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藿香蓟 适生区 最大熵生态位模型 风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DNA技术在鱼类生态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李苗 陈小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6951-6967,共17页
全球渔业衰退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为了有效地遏制鱼类资源的衰退,精确的鱼类生态调查是其首要任务。传统的鱼类监测以渔获物采集与形态学鉴定为主,往往耗时耗力且效果不佳,已无法满足现阶段大尺度上的精确调查。环境DNA(eD... 全球渔业衰退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为了有效地遏制鱼类资源的衰退,精确的鱼类生态调查是其首要任务。传统的鱼类监测以渔获物采集与形态学鉴定为主,往往耗时耗力且效果不佳,已无法满足现阶段大尺度上的精确调查。环境DNA(eDNA)技术作为一种近年来新兴的鱼类生态调查方法,其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灵敏度高、经济高效、采样受限小且对生态系统无干扰的优势,目前其已被广泛地应用于鱼类物种监测、多样性调查、生物量评估以及繁殖活动监测等方面的研究。然而,eDNA技术在鱼类生态学研究的具体应用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将会影响其监测结果的精确性,诸如操作流程的不规范、基因数据库的不完善以及eDNA在环境中生态学过程的不明确等。鉴于上述原因,首先对eDNA技术的发展历程、分析流程以及eDNA技术在鱼类生态学研究领域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而后着重分析了eDNA技术的发展当前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最后对eDNA技术未来在鱼类生态学研究领域中的发展趋势做出了展望。通过本研究,以期能够为eDNA技术在鱼类生态学领域中的准确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DNA 鱼类 生物多样性 物种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野生动物医学人才培养建议 被引量:4
6
作者 魏懿鑫 段凯文 +2 位作者 李宁 曾智 马驰 《山东畜牧兽医》 2023年第10期72-76,共5页
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快速发展以及迫切的物种保护需求下,野生动物医学人才已成为野生动物保护的关键力量。目前,我国野生动物医学人才紧缺,培养一批高质量的野生动物医学人才有助于促进保护事业的发展。但是,培养此类人才仍有许多困难,... 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快速发展以及迫切的物种保护需求下,野生动物医学人才已成为野生动物保护的关键力量。目前,我国野生动物医学人才紧缺,培养一批高质量的野生动物医学人才有助于促进保护事业的发展。但是,培养此类人才仍有许多困难,未系统学习野生动物医学专业课,缺乏动手实践的机会,以及野生动物保护专业的学生无法参加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等。克服这些困难需要结合动物医学专业和野生动物保护类专业的优势和特点,本文从课程设置、校企合作实习以及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等方面为野生动物医学人才培养提出了建设性意见,旨在为我国野生动物医学人才培养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野生动物 动物医学 野生动物医学人才 执业兽医资格考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比木——云南茶茱萸科一新记录种 被引量:1
7
作者 司马永康 武力 +6 位作者 李锦宇 李园园 李紫嘉 柴勇 赵灿军 杨天俊 李万平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72-174,共3页
报道了茶茱萸科假柴龙树属的1个云南新记录种:马比木,提供了其标本和活植物照片以及云南假柴龙树属植物种类检索表。该种新发现于云南弥渡县和漾濞县。
关键词 马比木 云南 新分布 茶茱萸科 假柴龙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墨脱厚嘴苇莺的分布新记录
8
作者 单鹏飞 岩道 +3 位作者 高建云 吴飞 袁兴海 杨晓君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35-535,共1页
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墨脱县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受山体走向以及印度洋暖湿气流影响,气候垂直带完整,海拔由低到高包含热带雨林到寒带高山草甸等多种山地植被类型,生物多样性复杂丰富,属全球36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的喜马拉雅山地(郑作... 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墨脱县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受山体走向以及印度洋暖湿气流影响,气候垂直带完整,海拔由低到高包含热带雨林到寒带高山草甸等多种山地植被类型,生物多样性复杂丰富,属全球36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的喜马拉雅山地(郑作新等,1983;Myers et al.,2000;王恺,20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马拉雅山地 郑作新 高山草甸 山地植被 墨脱县 生物多样性 垂直带 西藏墨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热河谷优良乡土草种三芒草驯化应用研究
9
作者 常恩福 庞静 +7 位作者 刘婉瑜 王藜颖 周云 张梅 李品荣 丁玉雄 普文富 石忠强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7-54,共8页
为选育野生三芒草的栽培驯化品种,采用群体选育的方法,以株高、穗长为其表型选择性状进行野生三芒草优异群体的筛选,并开展相应的田间试验。结果显示:栽培驯化可在保证其优良性状的前提下有效促进三芒草的生长,提高其结实性能及种子发芽... 为选育野生三芒草的栽培驯化品种,采用群体选育的方法,以株高、穗长为其表型选择性状进行野生三芒草优异群体的筛选,并开展相应的田间试验。结果显示:栽培驯化可在保证其优良性状的前提下有效促进三芒草的生长,提高其结实性能及种子发芽率,基于栽培驯化后不同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可考虑将株高作为单一选择性状进行优势个体的选择标准;栽培驯化后二次选择出的优选群体,表现出了较好的遗传稳定性,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强、生物量大及生态修复效果好的特点。生产应用栽培条件下,其子代种植3个月时的株高、叶长、分蘖数、生殖枝数、穗长、小穗数及小穗种子数可达102.1 cm、27.1 cm、10.8枝、7.5枝、25.1 cm、10.9枝和16.5粒,地上及地下部分的鲜生物量则达16.44 t/hm^(2)和4.53 t/hm^(2);从种植(播种)到覆盖度达到75%所需要的时间仅为40 d,较野生群体可提前20 d达到满足水土保持所需的盖度,生态修复效果良好,可作为野生驯化品种在我省干热和半干旱的亚热带季风地区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芒草 干热河谷 二次选择 驯化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