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对物联网设备的旁路攻击及防御方法的研究
1
作者 何乐生 冯毅 +2 位作者 岳远康 杨崇宇 胡崇辉 《通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6-175,共10页
物联网设备通常使用计算能力受限的微控制器来实现,因而只能采用轻量级对称加密算法来保证其数据安全,且其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只能被部署在开放环境中,极易遭受旁路攻击。针对这一问题,在基于自主设计的旁路攻击验证平台上开展实验,并提... 物联网设备通常使用计算能力受限的微控制器来实现,因而只能采用轻量级对称加密算法来保证其数据安全,且其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只能被部署在开放环境中,极易遭受旁路攻击。针对这一问题,在基于自主设计的旁路攻击验证平台上开展实验,并提出了安全密钥管理方案及改进的S盒设计,作为旁路攻击防御方法。验证平台由两级差分放大器和抗干扰有限冲激响应(FIR)滤波器构成,能够捕捉微弱的功耗变化,并设计了针对轻量级加密算法的两轮相关能量攻击。通过获取正确密钥相关系数置信度的评估方法,在对PRESENT算法的3 000条功耗曲线进行10 000次攻击后,成功率超过96%,正确密钥的相关性均值均超过0.6,在95%的置信水平下,拥有狭窄的置信区间,而采用改进后的算法进行相同实验时,攻击成功率仅为9.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安全 轻量级密码 旁路攻击 相关能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跨模态超图优化学习的多模态情感分析
2
作者 蒋昆 赵征鹏 +3 位作者 普园媛 黄健 谷金晶 徐丹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10-217,共8页
多模态情感分析旨在从文本、音频和视觉等多种模态信息中检测出更准确的情感表达。以往的研究通过图神经网络来捕获跨模态和跨时间的节点情感交互,从而获得高度表达的情感信息。但图神经网络只能实现二元信息交互,这限制了对模态间复杂... 多模态情感分析旨在从文本、音频和视觉等多种模态信息中检测出更准确的情感表达。以往的研究通过图神经网络来捕获跨模态和跨时间的节点情感交互,从而获得高度表达的情感信息。但图神经网络只能实现二元信息交互,这限制了对模态间复杂情感交互信息的利用,多模态数据中更需要挖掘这种潜在的情感交互信息。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跨模态超图神经网络的多模态情感分析框架,利用超图结构可以连接多个节点的特性,充分利用模态内和模态间的复杂情感交互信息,以挖掘数据间更深层次的情感表征。此外,提出了一种超图自适应模块来优化学习原始超图的结构。超图自适应网络通过点边交叉注意力、超边采样和节点采样来发现潜在的隐式连接,并修剪冗余的超边以及无关的事件节点,对超图结构进行更新与优化。相对于初始结构,更新后的超图结构能够更准确、更完整地表述数据间的潜在情感关联性,以达到更好的情感分类效果。最后,在两个公开的CMU-MOSI和CMU-MOSEI数据集上进行了广泛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框架相对于其他先进算法在多个性能指标上提升了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情感分析 超图神经网络 超图优化 自适应网络 点边信息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解耦扩散模型的零样本风格迁移
3
作者 雷松林 赵征鹏 +3 位作者 阳秋霞 普园媛 谷金晶 徐丹 《图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27-738,共12页
零样本风格迁移旨在将给定源图像的风格转换至目标文本所描述的风格域,而无需风格图像的指导。现有的零样本风格迁移方法大部分需要耗时在微调和优化过程,而其他无需微调和优化的方法不能很好地实现内容和风格的对齐。借助扩散模型Unet... 零样本风格迁移旨在将给定源图像的风格转换至目标文本所描述的风格域,而无需风格图像的指导。现有的零样本风格迁移方法大部分需要耗时在微调和优化过程,而其他无需微调和优化的方法不能很好地实现内容和风格的对齐。借助扩散模型Unet去噪网络的特性,提出了一种无需训练和优化的双支路框架,可以实现内容和风格对齐的零样本风格迁移。首先,该网络通过在内容支路上将噪声图像进行去噪,提取内容支路采样过程中的内容特征以保持源域的内容结构;然后,在风格支路上使用梯度引导的方式从目标文本提示中获取风格信息,并将获取到的风格信息传递到去噪图像中,提取风格支路采样过程中Unet网络的跳连接特征作为风格特征以传递目标风格信息。这种双支路的设计实现了风格迁移过程中内容和风格特征的解耦,避免了单一风格迁移网络中内容和风格特征的纠缠。最后,设计了一个特征调制模块(FMM)来调制和融合来自内容支路和风格支路的内容和风格特征,以实现内容和风格特征的对齐,从而在传递风格的同时最小化影响内容。通过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无需训练和优化的前提下,可以在任意内容图像上实现高质量的风格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格迁移 扩散模型 骨干特征 跳连接特征 特征调制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卷积复运算和神经网络的调制识别方法
4
作者 李丽文 鲁进 刘浩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211-2218,共8页
针对现有的调制识别研究存在的低信噪比下识别率低、算法的特征单一、缺乏互补信息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卷积复运算网络的多融合调制识别方法。提取幅度/相位的复数特征,与同相/正交的互补特征进行融合,送入多层残差网络中对融合特征进行... 针对现有的调制识别研究存在的低信噪比下识别率低、算法的特征单一、缺乏互补信息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卷积复运算网络的多融合调制识别方法。提取幅度/相位的复数特征,与同相/正交的互补特征进行融合,送入多层残差网络中对融合特征进行充分挖掘,再由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聚合上下文信息,并设计了通道和空间注意力网络来捕捉关键特征。在RML2018.01a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信噪比为6 dB时的平均识别率为90.35%,优于其它深度学习方法,改善了高阶QAM调制的混淆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制识别 深度学习 卷积复运算网络 多融合 残差网络 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分支小波卷积自编码器和数据增强的深度聚类方法
5
作者 安瑞 鲁进 杨晶晶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9-137,共9页
基于自编码器的深度聚类是无监督学习的代表算法,近年来在计算机视觉领域获得了诸多关注。相较于传统算法,自动编码器隐藏层紧凑的表示空间为聚类任务提供了更为灵活的条件。现有的自编码器聚类大多使用单分支编码器网络,而采用多个网... 基于自编码器的深度聚类是无监督学习的代表算法,近年来在计算机视觉领域获得了诸多关注。相较于传统算法,自动编码器隐藏层紧凑的表示空间为聚类任务提供了更为灵活的条件。现有的自编码器聚类大多使用单分支编码器网络,而采用多个网络结合的双编码器结构还有较大的探索空间。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分支小波卷积自编码器和数据增强的深度聚类方法DB-WCAE-DA(Deep Clustering Method Based on Dual-Branch Wavelet Convolutional Autoencoder and Data Augmentation)。首先,融合小波变换设计了一种双分支的卷积自编码器结构,将数据映射到低维特征空间进行聚类。其次,在一个分支上采用VMF混合模型构建聚类软分配,保留数据的几何结构和方向信息;在另一个分支上引入数据增强技术,并在嵌入空间中添加噪声,提高编码器对特征的学习能力。通过这种双分支嵌套式优化过程不断提炼数据特征,使得聚类结果更加可靠。最后,在多个基准数据集上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监督学习 深度聚类 数据增强 小波变换 双分支自编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对比学习和多视角CLIP的多模态图文情感分析
6
作者 叶佳乐 普园媛 +3 位作者 赵征鹏 冯珏 周联敏 谷金晶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224-230,共7页
以往的多模态图文情感分析模型大多采用不同的编码器结构分别对图像和文本进行特征编码,重点关注探索不同的模态特征融合方法来实现情感分析。但由于独立提取的特征具有语义空间差异性,在交互时无法有效地捕捉到不同特征之间的语义关联... 以往的多模态图文情感分析模型大多采用不同的编码器结构分别对图像和文本进行特征编码,重点关注探索不同的模态特征融合方法来实现情感分析。但由于独立提取的特征具有语义空间差异性,在交互时无法有效地捕捉到不同特征之间的语义关联和互补性,进而降低了情感分析的准确性。针对上述问题,文中提出了混合对比学习和多视角CLIP的多模态图文情感分析方法。具体来说,多视角CLIP特征编码模块采用CLIP对图像和文本进行联合编码表示,以提升特征的语义一致性,从图像、文本和图文交互等多个视角进行多模态情感分析。此外,通过混合对比学习模块使模型提取更具有情感特性以及有效信息的特征,提升模型的鲁棒性。其中,在图文交互时为了去除冗余信息,采用CNN和Transformer级联的融合策略,充分利用图文局部和全局信息来提高特征表示能力。最后,在3个公开数据集上进行综合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优越性,通过消融实验证明了所提方法各组件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 CLIP 对比学习 预训练模型 情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维混沌映射的复合型部分随机测量矩阵构造算法
7
作者 陈兴兰 鲁进 张亚楠 《数据采集与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8-272,共15页
测量矩阵的构造是影响压缩感知技术重构性能的重要环节。针对随机性测量矩阵高存储成本以及确定性矩阵较难满足约束等距性(Restricted isometric property,RIP)特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混沌映射构造测量矩阵的改进方法,将随机高斯矩... 测量矩阵的构造是影响压缩感知技术重构性能的重要环节。针对随机性测量矩阵高存储成本以及确定性矩阵较难满足约束等距性(Restricted isometric property,RIP)特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混沌映射构造测量矩阵的改进方法,将随机高斯矩阵、确定性矩阵和混沌序列相结合,充分利用随机高斯矩阵少量测量数和混沌映射较低相关性的优势。同时,分析了混沌序列的相空间特性、测量矩阵的RIP特性、以及构造优化测量矩阵的计算复杂度。最后,仿真实验对比了随机高斯矩阵、托普利兹矩阵和现有的复合型矩阵。结果表明,在一维随机信号的相对误差、成功重构概率及信噪比的指标上,所提优化测量矩阵均优于其他3种矩阵;在二维图像的重构时间复杂度、峰值信噪比、结构相似性指数和平均结构相似性指数的指标上,所提优化测量矩阵也均有一定的提升,表现出更好的重构性能和良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感知 混沌映射 约束等距性 测量矩阵 信号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CNN的FMCW雷达实时跌倒检测方法
8
作者 罗彬 常俊 +1 位作者 孙江黎 李栋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5-43,共9页
针对现有的雷达跌倒检测方法存在计算复杂度过高、参数量庞大的问题,本文提出了轻量级自适应卷积神经网络——LACNN。首先,从FMCW雷达采集到的人体活动回波信号中提取出微多普勒特征。其次,使用改进的轻量级ShuffleNet网络对特征进行初... 针对现有的雷达跌倒检测方法存在计算复杂度过高、参数量庞大的问题,本文提出了轻量级自适应卷积神经网络——LACNN。首先,从FMCW雷达采集到的人体活动回波信号中提取出微多普勒特征。其次,使用改进的轻量级ShuffleNet网络对特征进行初步提取。然后,使用轻量级通道-空间注意力模块与高效的不对称卷积核并行多尺度特征提取模块对特征进行精细化处理。为了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模型中嵌入了卷积批量归一化AconC模块。最后,融合的特征被送入全连接层进行检测。与其他网络模型的比较结果显示,所提出的模型F1分数达到了99.33%,提高了0.61%~4.10%,同时保持更低的计算成本,FLOPs仅为1.047 M,模型参数量仅为69.09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MCW雷达 实时跌倒检测 网络轻量化 LACNN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esNet-DNN的滤波器组多载波系统信道估计与检测
9
作者 卢中奎 常俊 +1 位作者 王义元 刘俊虹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7-152,共6页
滤波器组多载波(FBMC)系统因频谱灵活性高以及高频谱效率受到广泛关注。针对FBMC系统存在固有的虚部干扰,导致信道估计困难,提出基于残差神经网络的两种FBMC系统信道估计与检测方案,方案一中采用残差神经网络对信道估计模块进行建模,完... 滤波器组多载波(FBMC)系统因频谱灵活性高以及高频谱效率受到广泛关注。针对FBMC系统存在固有的虚部干扰,导致信道估计困难,提出基于残差神经网络的两种FBMC系统信道估计与检测方案,方案一中采用残差神经网络对信道估计模块进行建模,完成稀疏信道时频响应矩阵到真实信道时频响应的逼近。方案二中采用残差神经网络对信道估计、信道均衡、OQAM解调及判决模块进行建模和集成。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两种方案进行信道估计与检测相比传统信道估计算法有更好的误码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波器组多载波 虚部干扰 残差神经网络 信道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联网中基于麻雀搜索算法的计算卸载策略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超 王宗山 +2 位作者 聂仁灿 丁洪伟 李波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共7页
针对车联网场景下的边缘计算系统中MEC服务器负载不均衡,紧急任务无法得到优先处理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麻雀搜索算法的计算卸载策略(COSSA)。以最小化VEC系统的任务计算时延和MEC资源服务费为目标建立数学模型,利用层次分析法根据任务... 针对车联网场景下的边缘计算系统中MEC服务器负载不均衡,紧急任务无法得到优先处理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麻雀搜索算法的计算卸载策略(COSSA)。以最小化VEC系统的任务计算时延和MEC资源服务费为目标建立数学模型,利用层次分析法根据任务的属性为每个需要卸载任务分配优先级,运用麻雀搜索算法根据目标函数找出最优的卸载决策,实现服务器负载均衡。实验结果表明,与Random、ALP和OMP策略相比,COSSA策略可以有效地降低系统开销、均衡MEC服务器负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联网 边缘计算 计算卸载 麻雀搜索算法 层次分析法 任务优先级分配 负载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LIP和双空间自适应归一化的图像翻译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田芳 普园媛 +2 位作者 赵征鹏 徐丹 钱文华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29-240,共12页
现有的图像翻译方法大多依赖数据集域标签来完成翻译任务,这种依赖往往限制了它们的应用范围。针对完全无监督图像翻译任务的方法能够解决域标签的限制问题,但是普遍存在源域信息丢失的现象。为了解决上述2个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对比学习... 现有的图像翻译方法大多依赖数据集域标签来完成翻译任务,这种依赖往往限制了它们的应用范围。针对完全无监督图像翻译任务的方法能够解决域标签的限制问题,但是普遍存在源域信息丢失的现象。为了解决上述2个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对比学习语言-图像预训练(CLIP)的无监督图像翻译模型。首先,引入CLIP相似性损失对图像的风格特征施加约束,以在不使用数据集域标签的情况下增强模型传递图像风格信息的能力和准确性;其次,对自适应实例归一化(AdaIN)进行改进,设计一个新的双空间自适应归一化(DSAdaIN)模块,在特征的风格化阶段添加网络的学习和自适应交互过程,以加强对内容源域信息的保留;最后,设计一个鉴别器对比损失来平衡对抗网络损失的训练和优化过程。在多个公开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与Star GANv2、Style DIS等模型相比,该模型可在准确传递图像风格信息的同时保留一定的源域信息,且在定量评估指标FID分数和KID分数上分别提升了近3.35和0.57×102,实现了较好的图像翻译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翻译 生成对抗网络 对比学习语言-图像预训练模型 自适应实例归一化 对比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美感增强的图像任意风格迁移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鑫 普园媛 +2 位作者 赵征鹏 李煜潘 徐丹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9-139,共11页
目前的研究表明,通用风格迁移取得了显著成功,即能将任意视觉风格迁移到内容图像。然而,在图像任意风格迁移的评价维度中,只考虑语义结构的保留度和风格图案的多样性是不全面的,还应将艺术美感纳入考量范围。现有方法普遍存在艺术美感... 目前的研究表明,通用风格迁移取得了显著成功,即能将任意视觉风格迁移到内容图像。然而,在图像任意风格迁移的评价维度中,只考虑语义结构的保留度和风格图案的多样性是不全面的,还应将艺术美感纳入考量范围。现有方法普遍存在艺术美感不自然的问题——表现为风格化图像中会出现不和谐的图案和明显的伪影,很容易与真实的艺术作品区分开来。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艺术美感增强的图像任意风格迁移方法。首先,设计了一个多尺度艺术美感增强模块,通过提取不同尺度的风格图像特征,改善了风格化图案不和谐的问题;同时,设计了一个美感风格注意力模块,使用通道注意力机制,根据艺术美感特征的全局美感通道分布自适应地匹配并增强相应的风格特征;最后,提出了一个协方差变换融合模块,将增强后的风格特征的二阶统计数据迁移到对应的内容特征上,在很好地保留内容结构的同时实现了美感增强的风格迁移。通过与4种最新的风格迁移方法进行定性比较,同时进行消融实验,分别验证了所提模块与所加损失函数的有效性;在5项定量指标的对比中,有4项取得最优分数。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生成艺术美感更和谐的风格迁移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风格迁移 艺术美感 通道注意力 协方差变换 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字形约束和注意力的艺术字体风格迁移 被引量:1
13
作者 吕文锐 普园媛 +2 位作者 赵征鹏 张衡 阳秋霞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06-317,共12页
艺术字体的风格迁移是一项非常有趣但又十分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具体来说就是将目标字体的艺术风格通过某种映射方式迁移到源字体上。现有方法在字形风格迁移方面存在鲁棒性有限的不足,且当2种不同风格的字形相差较大时不能很好地将风格... 艺术字体的风格迁移是一项非常有趣但又十分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具体来说就是将目标字体的艺术风格通过某种映射方式迁移到源字体上。现有方法在字形风格迁移方面存在鲁棒性有限的不足,且当2种不同风格的字形相差较大时不能很好地将风格内容迁移到目标字体上。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端到端的通用网络框架模型,并在模型中引入自注意力机制和自适应实例归一化,用于实现在给定的多个文本效果域之间进行任意字体的艺术风格迁移。该模型主要包括1个生成器和2个鉴别器,还有1个额外的风格编码器。为了更好地做到字形约束以及提升网络的性能,设计几种损失函数来优化生成对抗网络(GAN)的训练。为了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采用了FET-GAN任务中公开的艺术字体数据集。实验对比了6种先进的方法,并从定量和定性2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能够实现带有字体变换的字形图像风格迁移,迁移结果能够保持很好的字形结构,并且FID值为72.355,低于对比实验中最好的结果91.4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字体风格迁移 自注意力 自适应实例归一化 生成对抗网络 字形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检测残差消除的CP-OTFS系统信号检测算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明映成 常俊 +2 位作者 唐红刚 杨川 潘润勇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共6页
正交时频空(OTFS)调制技术因其高抗频率色散的性能,有望成为6G中高移动性场景下通信的关键技术。通过在OTFS系统发送端加入循环前缀(CP),可克服信道多径效应导致的码间干扰。针对当前CP-OTFS系统信号检测算法计算复杂度高的问题,提出一... 正交时频空(OTFS)调制技术因其高抗频率色散的性能,有望成为6G中高移动性场景下通信的关键技术。通过在OTFS系统发送端加入循环前缀(CP),可克服信道多径效应导致的码间干扰。针对当前CP-OTFS系统信号检测算法计算复杂度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检测残差消除的信号检测算法。采用时频域低复杂度初始检测后,结合系统时延-时间域的输入-输出关系计算初始检测残差。以检测残差为迭代变量,通过计算反馈值更新检测信号,并在时延-多普勒域进行逐符号最大似然检测。在迭代计算过程中逐步消除检测残差,并给出了算法停止准则。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信噪比为15 dB时误码性能比线性最小均方差算法提升了2.79 dB,比消息传递算法提升了1.76 dB,并且具有更好的收敛性和更低的计算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时频空 循环前缀 计算复杂度 检测残差 信号检测 误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P-OTFS系统信道估计的帧平均算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川 常俊 +1 位作者 刘夕龙 潘润勇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1-7,共7页
面向车辆无线通信、卫星通信等高移动性场景,正交时频空(OTFS)调制具有适应快速时变无线信道的特性,使其成为6G的候选技术之一。针对零符号填充正交时频空系统(ZP-OTFS)嵌入式导频(EP)信道估计算法中导频及保护符号开销较大且没有充分... 面向车辆无线通信、卫星通信等高移动性场景,正交时频空(OTFS)调制具有适应快速时变无线信道的特性,使其成为6G的候选技术之一。针对零符号填充正交时频空系统(ZP-OTFS)嵌入式导频(EP)信道估计算法中导频及保护符号开销较大且没有充分利用时变信道特性的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导频嵌入零符号帧结构辅助的帧平均算法(FACEA)。采用时延时间域信号联合门限判决矩阵进行信道预估计,通过对连续多帧OTFS信号预估计矩阵的平均,得到时域信道矩阵。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终端用户高速移动场景下性能优于现有嵌入式导频辅助信道估计算法,且在不同快速时变信道下该算法也表现出较好的鲁棒性,在特定信道下实现了信道估计最佳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移动通信 正交时频空系统 零填充 嵌入式导频 信道估计 帧平均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细粒度自注意力的实例图像着色
16
作者 刘航 普园媛 +3 位作者 王成超 赵征鹏 朱朋杰 徐丹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69-1577,共9页
尽管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着色方法已取得显著效果,但仍存在冗余色斑、着色暗淡和颜色偏差三个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结合细粒度自注意力(fine-grain self-attention,FGSA)的实例图像着色方法。具体地,首先将提取的特征图分为颜色和空间位... 尽管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着色方法已取得显著效果,但仍存在冗余色斑、着色暗淡和颜色偏差三个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结合细粒度自注意力(fine-grain self-attention,FGSA)的实例图像着色方法。具体地,首先将提取的特征图分为颜色和空间位置,并结合两者拟合提高颜色和图像空间位置的对应关系,以缓解冗余色斑;其次,受光学摄影HDR原理的启发,利用感受野小的卷积核增强或抑制图像的颜色特征,并结合softmax对特征进行动态映射,从而提高对比度,缓解着色暗淡的问题;最后,组合不同的非线性基函数,增加网络对非线性颜色的表达,拟合出最接近真实图像的颜色分布,以解决颜色偏差。大量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实例图像着色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特别地,与当前较优的着色方法相比,该方法在特征感知评价指标LPIPS和FID上分别降低了4.1%和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着色 细粒度注意力机制 冗余色斑 着色暗淡 颜色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CA-VMD-CNN的输电线路覆冰重量预测模型 被引量:9
17
作者 李波 李鹏 +2 位作者 高莲 杨家全 包慧琪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16-222,共7页
为防止覆冰灾害危及电路安全,提出1种输电线路覆冰重量预测模型。首先对多个气象因素进行主成分分析提取气象因素中的有效信息,再对覆冰历史数据进行变分模态分解,获得具有不同特性的本征模态分量;然后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对具有不同时间... 为防止覆冰灾害危及电路安全,提出1种输电线路覆冰重量预测模型。首先对多个气象因素进行主成分分析提取气象因素中的有效信息,再对覆冰历史数据进行变分模态分解,获得具有不同特性的本征模态分量;然后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对具有不同时间尺度(周期性、波动性不同)的各个分量进行训练及预测,并将每个分量的预测结果相加。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某覆冰区域的输电线路监测数据进行实验仿真,研究所提出的覆冰重量预测模型有更高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主成分分析 变分模态分解 卷积神经网络 多步长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Retinex低照度图像清晰化处理 被引量:10
18
作者 赵征鹏 李俊钢 普园媛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20-226,共7页
为了减小低照度图像在图像预处理过程中所造成的影响,提出一种HSV空间的基于巴特沃斯低通滤波(BLPF)的改进Retinex算法。把低照度图像从RGB各通道转换到HSV各通道,对饱和度分量进行自适应线性拉伸,对亮度分量进行基于BLPF的改进Retinex... 为了减小低照度图像在图像预处理过程中所造成的影响,提出一种HSV空间的基于巴特沃斯低通滤波(BLPF)的改进Retinex算法。把低照度图像从RGB各通道转换到HSV各通道,对饱和度分量进行自适应线性拉伸,对亮度分量进行基于BLPF的改进Retinex增强,不仅有效地降低噪声的干扰,在增强图像暗区亮度的同时抑制局部高亮区的"光晕",而且凸显图像细节,还原图像原有的色彩。通过大量测试,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TINEX理论 低照度图像 图像增强 改进Retinex算法 BLPF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Retinex低照度图像增强 被引量:4
19
作者 赵征鹏 李俊钢 普园媛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99-209,共11页
利用传统Retinex模型进行低照度图像分解和增强时,需要人工不断地进行参数调试以达到最优解,这会降低整个过程的效率。此外,现有的基于Retinex理论的低照度图像增强方法在进行图像增强时未能很好地兼顾反射分量和光照分量,会存在低照度... 利用传统Retinex模型进行低照度图像分解和增强时,需要人工不断地进行参数调试以达到最优解,这会降低整个过程的效率。此外,现有的基于Retinex理论的低照度图像增强方法在进行图像增强时未能很好地兼顾反射分量和光照分量,会存在低照度图反射分量噪点多、光照分量亮度低且细节不够突出的问题。基于此,提出了一种数据驱动的深层网络来学习低照度图像的分解和增强,通过端到端的网络训练来进行模型参数的学习。该网络先将低照度图分解为反射分量和光照分量,针对反射分量噪点多的问题,采用改进的去噪卷积神经网络(New Denoising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NDnCNN)模型进行去噪;针对光照分量亮度低、细节不够突出的问题,引入卷积块注意力模型(Convolutional Block Attention Model,CBAM)进行细节增强并指导网络进行光照分量的修正;最后用去噪后的反射分量和修正后的光照分量进行图像重建。经测试,增强后的低照度图亮度提升,细节突出,信息丰富,图像失真小且真实自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照度图像增强 RETINEX理论 卷积神经网络 改进的DnCNN模型 卷积块注意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D残差卷积注意力网络的跨域手势识别 被引量:1
20
作者 常俊 黄彬 武浩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8-52,共5页
针对现有WiFi单一场景下手势识别模型泛化能力差,跨域识别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3D残差卷积注意力网络(RAN)的信道状态信息(CSI)跨场景手势识别方法,通过提取与场景无关的特征人体坐标速度谱(BVP),并结合3D RAN来实现跨场景手势识别... 针对现有WiFi单一场景下手势识别模型泛化能力差,跨域识别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3D残差卷积注意力网络(RAN)的信道状态信息(CSI)跨场景手势识别方法,通过提取与场景无关的特征人体坐标速度谱(BVP),并结合3D RAN来实现跨场景手势识别。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具有较好的跨域手势识别效果,并且具有更好的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道状态信息 手势识别 人体坐标速度谱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