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夜光遥感对云南省能耗水平与城市生态-发展系统耦合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何孟琦 汪承平 +1 位作者 王建雄 韦彦玲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57-365,共9页
[目的]了解云南省能耗水平与城市生态-发展系统间的协调程度,以便有效地为云南省优化城市发展以及合理资源分配提供一定的研究基础与科学参考。[方法]基于研究区2013—2019年夜间灯光NPP/ⅦRS数据与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建立灯光数据与能... [目的]了解云南省能耗水平与城市生态-发展系统间的协调程度,以便有效地为云南省优化城市发展以及合理资源分配提供一定的研究基础与科学参考。[方法]基于研究区2013—2019年夜间灯光NPP/ⅦRS数据与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建立灯光数据与能源消耗量间的相关性,并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了2013—2019年云南省各州市能耗水平和城市生态-发展系统耦合协调时空特征。[结果](1)随着2013—2019年发展,云南省整体能耗水平与城市生态-发展耦合协调发展状况总体呈缓慢上升趋势,2013—2015年增长了44.51%,2015—2019年增长了4.8%,增幅有所放缓;(2)以昆明为中心的东部城市更早进入协调发展阶段,其余大部分州市耦合协调指数为0.2~0.5,耦合协调水平较低;(3)滇中城市群的耦合协调程度最高,滇西北和滇东北城市长期处于失调阶段,云南省整体上发展仍不平衡,耦合协调发展仍有很大空间;(4)各地区能耗水平与发展综合评价指数变化对耦合协调度影响较大,存在地区响应的差异,能耗水平与城市生态及发展系统间是相互作用与制约的。[结论]云南省能耗水平与地区发展密切相关,未来应加强城市协调发展的观测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PP/ⅦRS 能耗水平 城市生态-发展系统 耦合协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DVI的云南省植被覆盖变化的研究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学林 冯祥 《现代化农业》 2022年第10期63-66,共4页
云南省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大部处于低纬度高海拔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有明显的区域性。因此,植被覆盖度月变化与其他地区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文章选取2011、2014、2017、2020年,每年的12个月的MODIS13Q1-NDVI数据进行处理分析,通过趋势分... 云南省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大部处于低纬度高海拔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有明显的区域性。因此,植被覆盖度月变化与其他地区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文章选取2011、2014、2017、2020年,每年的12个月的MODIS13Q1-NDVI数据进行处理分析,通过趋势分析,发现云南省的NDVI指数在10、11月为最大值;在6月值最小。因此,植被的覆盖度在10、11月最大;6月最小,通过对处理的数据线性拟合2011~2020年总体的趋势上云南省的植被覆盖率呈线性增长的趋势。文章得出的结论,可以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植被覆盖度时空分布和云南省植被物候期监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VI 植被覆盖度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多光谱遥感的山原红壤主要养分含量的反演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李亚强 杨栋淏 +1 位作者 刀剑 王建雄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1年第9期63-67,82,共6页
通过分析土壤的主要养分含量与无人机遥感影像之间的关系,对于遥感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有重要意义。选取了昆明市云南农业大学后山试验田为研究区域,用无人机挂载多光谱相机获取研究区多光谱遥感影像。采集0~20 cm的土壤样本,并检测了土... 通过分析土壤的主要养分含量与无人机遥感影像之间的关系,对于遥感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有重要意义。选取了昆明市云南农业大学后山试验田为研究区域,用无人机挂载多光谱相机获取研究区多光谱遥感影像。采集0~20 cm的土壤样本,并检测了土壤的理化性质及主要养分含量。通过多光谱影像不同光谱反射率及合成指数值对土壤主要养分含量进行相关性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单一波段无法建立较好的回归模型,通过波段合成指数可以有效提高建模的精度。其中OSAVI、DVI、NDVI指数与K的三次方曲线的反演效果较好,R^(2)=0.641,RMSE=49.74。表明该反演模型有较高的精度和稳定性,这为遥感技术在土壤养分含量的快速测定提供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主要养分 多光谱遥感 合成光谱 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遥感技术的玉米长势监测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陈成 杨栋淏 +2 位作者 李亚强 辛京达 王建雄 《湖北农业科学》 2022年第20期179-181,210,共4页
利用大疆P4 Multispectral无人机对云南省昆明市安宁市3块种植不同品种玉米的试验地获取该区域玉米整个生长周期的光谱数据并对其进行长势监测,基于光谱数据构建玉米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来... 利用大疆P4 Multispectral无人机对云南省昆明市安宁市3块种植不同品种玉米的试验地获取该区域玉米整个生长周期的光谱数据并对其进行长势监测,基于光谱数据构建玉米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来评价玉米的长势情况。结果表明,玉米5个不同生长阶段中,试验地块1的玉米品种LD556要优于另外2个试验地块的玉米品种(XL、JD16),其中试验地块1NDVI均值与最大值均高于另外2个试验地块。通过多光谱无人机对玉米的生长监测试验,相比较传统的地面监测要更加快捷与高效,能很大程度上减少财力与人力成本,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精准农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无人机遥感技术 多光谱 长势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遥感影像的植被提取方法对比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华键 岳东 +2 位作者 李柏霖 何紫玲 王建雄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177-185,199,共10页
利用Gram-Schmidt、NND、主成分分析法(PCA)、Brovey 4种融合方法分别进行了Landsat8、GF1BCD和Sentinel-2A多光谱影像与GF-1BCD全色影像融合,结果表明:GF-1BCD全色影像和多光谱影像融合选用NND变换法最佳、GF-1BCD全色影像和Landsat 8... 利用Gram-Schmidt、NND、主成分分析法(PCA)、Brovey 4种融合方法分别进行了Landsat8、GF1BCD和Sentinel-2A多光谱影像与GF-1BCD全色影像融合,结果表明:GF-1BCD全色影像和多光谱影像融合选用NND变换法最佳、GF-1BCD全色影像和Landsat 8多光谱影像融合选用GS变换法最佳,GF-1BCD全色影像和Sentinel-2A多光谱影像融合选用主成分分析法(PCA)最佳。基于这3种最佳影像对其进行了ISODATA算法、最大似然法、最小距离法、马氏距离法和基于规则的面向对象植被分类方法,结果表明:GF_NND融合影像下的分类方法的总体分类精度和Kappa系数效果均较好,其中马氏距离法和基于规则的面向对象分类方法精度最高且质量最好,总体分类精度和Kappa系数分别为92.00%、91.60%和0.8363、0.8274。研究结果可对多源影像融合方法的选择与融合影像的植被提取方法等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影像融合 植被提取 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植被覆盖对PM2.5时空分布的影响
6
作者 冯祥 张学林 王建雄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2年第10期148-154,共7页
以2001—2020年云南省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tial Vegetation Index,NDVI)和县级PM_(2.5)栅格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Sen趋势分析法与Mann-Kendall显著性检验,分析云南省PM_(2.5)浓度与NDVI的时空分布特征,利用Pearson相关... 以2001—2020年云南省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tial Vegetation Index,NDVI)和县级PM_(2.5)栅格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Sen趋势分析法与Mann-Kendall显著性检验,分析云南省PM_(2.5)浓度与NDVI的时空分布特征,利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云南省PM_(2.5)污染与植被覆盖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近20年植被覆盖在整体上呈上升趋势,面积为338190.56 km^(2),占比达85.81%。(2)近20年的PM_(2.5)污染在整体上呈下降趋势,面积为348480.88 km^(2),占比达88.42%。在NDVI低值区的PM_(2.5)污染较轻,较严重污染主要集中在NDVI的高值区。(3)在2001—2014年间,NDVI总体较低而PM_(2.5)浓度总体较高;2014—2020年植被覆盖面积快速上升,而PM_(2.5)污染在不断减少。(4)植被覆盖与PM_(2.5)污染整体表现为负相关,局部呈不相关,极少区域呈正相关,其中负相关面积为242854.38 km^(2),占比达61.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污染 植被指数 Sen趋势分析 MANN-KENDALL检验 Pearson相关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近13年NDVI植被覆盖时空变化及驱动因子分析
7
作者 李亚强 陈成 +3 位作者 杨栋淏 辛京达 刀剑 王建雄 《湖北农业科学》 2022年第20期45-51,共7页
为探究影响NDVI植被覆盖变化的多重因素,选取MODIS13Q1数据集利用均值法合成云南省13年的NDVI年均值、季均值、月均值,并且NDVI年均值通过变异系数CV的稳定性检验。2006—2018年云南省的NDVI年均值为0.641,平均增长速率为0.002 26/10年;... 为探究影响NDVI植被覆盖变化的多重因素,选取MODIS13Q1数据集利用均值法合成云南省13年的NDVI年均值、季均值、月均值,并且NDVI年均值通过变异系数CV的稳定性检验。2006—2018年云南省的NDVI年均值为0.641,平均增长速率为0.002 26/10年;4季的NDVI值中只有夏季呈现负相关趋势,波动范围明显;在13年的NDVI月均值中,NDVI在6—7月达到最低。将NDVI和DEM及气象因子分析后结果表明,NDVI在<3 000 m的占比最大为91.51%,此区域植被覆盖最好。NDVI在10°~15°区域占比达到最大,而且随着坡度的增大,NDVI是先上升后下降。NDVI在北坡占比最大,其余各坡占比基本无差异,植被生长状态较好。NDVI与气温在海拔上表现出更好的相关性,NDVI在坡度、坡向方面主要受降水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省 NDVI DEM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DVI的水稻产量遥感估测 被引量:16
8
作者 刘珊珊 牛超杰 +3 位作者 边琳 刀剑 王建雄 张辅霞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第3期193-198,共6页
以云南省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水稻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基于时间序列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水稻估产模型。利用2000—2013年各月NDVI影像数据和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水田分布区域,分析研究区NDVI年月变化特征;然后,通过对比不同月份NDVI组... 以云南省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水稻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基于时间序列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水稻估产模型。利用2000—2013年各月NDVI影像数据和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水田分布区域,分析研究区NDVI年月变化特征;然后,通过对比不同月份NDVI组合均值与水稻平均产量的皮尔逊积矩相关系数(Pearson)显著性,确定进行估产所使用的NDVI影像数据;最后,根据水稻年平均产量与NDVI均值建立不同估产模型,通过对比决定系数(R^2)、绝对及相对误差、平均偏差(ME)、均方根误差(RMSE)、纳什(Nash-Sutcliffe)效率系数(NSE)和符合指数(IA),分析各模型估产精度,最终确定最佳估产模型。结果表明,研究区水田NDVI大致从6—8月处于增长阶段,之后到次年5月处于下降阶段。每年6、7、8月的NDVI均值与水稻产量的相关系数为0.690,显著性最高,为0.006。多项式估产模型的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平均值仅为210.431 kg/hm^2、3.602%;平均偏差、均方根误差计算结果中,多项式的值最小,Nash-Sutcliffe效率系数、符合指数最接近1的模型为多项式函数模型,其中符合指数高达0.921,预测结果较准确。基于时间序列NDVI的多项式估产模型预测产量精度最高,能够实现对水稻产量的遥感估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一化植被指数 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 水稻 估产模型 精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DIS NDVI的西双版纳植被覆盖变化趋势研究 被引量:19
9
作者 许婧 刘飞鹏 +1 位作者 王建雄 边琳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45-153,共9页
西双版纳作为中国特有的热带雨林生物多样性保护热点地区,分析其植被覆盖变化意义重大。基于MODIS NDVI遥感数据,利用M-K检验和方差评价法,在时间和空间上对2001—2015年西双版纳植被覆盖变化进行趋势分析。结果表明:月变化呈典型底部... 西双版纳作为中国特有的热带雨林生物多样性保护热点地区,分析其植被覆盖变化意义重大。基于MODIS NDVI遥感数据,利用M-K检验和方差评价法,在时间和空间上对2001—2015年西双版纳植被覆盖变化进行趋势分析。结果表明:月变化呈典型底部单峰式分布,年迹变化趋势呈波动上升,季节变化与植物生长期一致;空间分布受气候条件、经济价值、生态恢复等影响,东部地区植被覆盖高于西部,中、东部地区覆盖变化波动明显;研究区植被指数年迹、季节、月变化特征基本符合当地植被生长季节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双版纳 NDVI 遥感 植被 变化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资源一号”02D数据的植被提取效果对比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郑舒元 海燕 +1 位作者 何孟琦 王建雄 《航天返回与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2-103,共12页
基于“资源一号”02D卫星高光谱影像数据在可见光波段连续成像以及光谱信息丰富的特点,通过自适应波段选择的方法选取计算可见光植被指数的最佳波段,探究在经过波段优选后不同种可见光植被指数对植被的提取效果。利用Otsu’s阈值法对可... 基于“资源一号”02D卫星高光谱影像数据在可见光波段连续成像以及光谱信息丰富的特点,通过自适应波段选择的方法选取计算可见光植被指数的最佳波段,探究在经过波段优选后不同种可见光植被指数对植被的提取效果。利用Otsu’s阈值法对可见光植被指数计算结果中的植被覆盖区域进行提取,并利用同幅影像进行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监督分类得到验证数据,建立混淆矩阵,利用提取结果与监督分类结果进行植被提取精度的量化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文章研究选取的8种可见光植被指数中,以超红指数(EXR)的提取效果最佳,其制图精度为88.23%,用户精度为90.50%,总体精度为87.71%,Kappa系数为0.7482,像元错分漏分现象都处于较低水平,在研究区内提取植被的效果优于其他7种指数,然而超红指数无法正确区分研究区内的植被与水体,后续对其改进中应着重进行增大水体与植被区分度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一号”02D数据 高光谱影像 可见光影像 可见光植被指数 遥感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多光谱与地面高光谱遥感的土壤主要养分含量估测 被引量:9
11
作者 杨栋淏 李亚强 +1 位作者 刀剑 王建雄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78-186,共9页
耕地土壤作为农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农业生产的基本资源与保障条件。山原红壤作为云南典型的土壤类型,在云南的农业生产与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多光谱与高光谱遥感结合技术,对山原红壤主要养分含量的高光谱特性进行... 耕地土壤作为农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农业生产的基本资源与保障条件。山原红壤作为云南典型的土壤类型,在云南的农业生产与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多光谱与高光谱遥感结合技术,对山原红壤主要养分含量的高光谱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研究了土壤主要养分含量的多高光谱特性、筛选出了各养分含量的特征波段。而后,通过多光谱波段变换、植被指数合成、构建高光谱土壤指数,与山原红壤主要养分含量进行了相关分析。通过分析得出,多光谱拟合模型效果整体不佳,仅钾元素与合成光谱存在相关性,拟合模型R^(2)大于0.5,有良好的拟合意义。高光谱指数相关性及拟合模型效果较多光谱都有所提升。其中,支持向量机拟合模型效果最佳,R^(2)均在0.75以上,适合用于土壤养分含量估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养分 多光谱 植被指数 高光谱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东南地区PM_(2.5)的时空分布与土地利用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学林 冯祥 王建雄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2年第9期156-161,共6页
选取了2000—2020年滇东南地区21个县(市)的PM_(2.5)浓度数据和土地利用数据,运用时间序列分析法、克里金插值法、土地转移矩阵、桑基图、相关性分析法等,分析了PM_(2.5)时空分布和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并对两者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 选取了2000—2020年滇东南地区21个县(市)的PM_(2.5)浓度数据和土地利用数据,运用时间序列分析法、克里金插值法、土地转移矩阵、桑基图、相关性分析法等,分析了PM_(2.5)时空分布和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并对两者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2000—2020年滇东南地区PM_(2.5)浓度整体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研究区21年间PM_(2.5)浓度变化较大区域呈现集中块状分布,研究区北部的PM_(2.5)浓度明显低于研究区南部的。滇东南地区PM_(2.5)浓度的变化主要受林地变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_(2.5) 土地利用 相关性分析 滇东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指数的阳宗海流域影像分类提取 被引量:1
13
作者 冯祥 张学林 王建雄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3年第9期80-87,共8页
基于哨兵2号MSI多光谱数据产品,利用NDVI和MNDWI遥感指数分别提取分类样本区掩膜,在掩膜上构建样本来比较6种监督学习方法的分类效果,并统计分类地物像元所占面积和比例。结果显示:(1)较为复杂的情况下,MNDWI指数提取水体信息的效果要优... 基于哨兵2号MSI多光谱数据产品,利用NDVI和MNDWI遥感指数分别提取分类样本区掩膜,在掩膜上构建样本来比较6种监督学习方法的分类效果,并统计分类地物像元所占面积和比例。结果显示:(1)较为复杂的情况下,MNDWI指数提取水体信息的效果要优于NDWI指数。(2)从整体上看,马氏距离法和最大似然法可以很好地区分和识别裸土与建筑像元的特征;除平行六面体法外的其他5种分类法均对植被的分类效果表现较优;水体分类效果最好的是马氏距离法;建筑分类效果最好的是最大似然法;裸土分类效果最优的是马氏距离法。(3)马氏距离法的精度和Kappa系数均为最高,分别是98.93%、0.9767;生产者精度和用户精度最高的分别为最大似然法和马氏距离法;平行六面体法的总体精度、Kappa系数、生产者精度和用户精度均为最低。(4)在阳宗海流域地区,裸土、植被和建筑面积分别为80.28、67.82和6.82 km2,建筑面积占比最小,阳宗海流域人口密度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指数 影像分类 NDVI NDWI MNDWI Kappa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土壤光谱特性的土壤类型区分研究
14
作者 辛京达 陈成 +1 位作者 刀剑 王建雄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07-212,共6页
选取云南农业大学某试验地为研究区域,一方面利用无人机挂载多光谱相机获取研究区域的多光谱遥感影像,通过对比多光谱单波段反射率以及多光谱影像发现,绿光和红光波段对3类土壤较为敏感,且反射率具有明显差异,对多光谱数据进行8种合成... 选取云南农业大学某试验地为研究区域,一方面利用无人机挂载多光谱相机获取研究区域的多光谱遥感影像,通过对比多光谱单波段反射率以及多光谱影像发现,绿光和红光波段对3类土壤较为敏感,且反射率具有明显差异,对多光谱数据进行8种合成指数计算后发现,红绿比值指数(RG)对3种土壤的区分效果最优;另一方面利用美国ASD公司的FS4 NG地物光谱仪对获取的土壤样本进行多光谱测定,通过主成分分析对土壤样本进行区分,一阶微分变换后主成分分析前5个主成分提供了85%的光谱信息,而二阶微分变换后主成分分析前5个主成分提供了95%的光谱信息,且后者区分效果优于前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光谱 高光谱 植被指数 主成分分析 土壤类型区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的洱海流域建成区范围及生态质量变化分析
15
作者 郑舒元 陈星宇 +1 位作者 海燕 王建雄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2期199-204,共6页
以洱海流域为研究区,借助Google Earth Engine云平台,利用Landsat 8 OLI系列影像,合成研究区域的增强的指数型建筑指数(EIBI)并对洱海流域建成区进行提取,再对研究区域遥感生态指数进行合成,通过对建成区范围与流域范围内遥感生态指数... 以洱海流域为研究区,借助Google Earth Engine云平台,利用Landsat 8 OLI系列影像,合成研究区域的增强的指数型建筑指数(EIBI)并对洱海流域建成区进行提取,再对研究区域遥感生态指数进行合成,通过对建成区范围与流域范围内遥感生态指数进行空间相关分析,从而对2014—2021年洱海流域及其建成区进行生态评估。结果表明,EIBI可有效增强建筑信息,使用EIBI可有效、准确地提取研究区域建成区,经过EIBI提取,洱海流域2014—2021年建成区扩张面积共14.712 km2;2014—2021年洱海流域生态明显改善,遥感生态指数增加0.008,其上升速率为0.001/年,流域内超过65%的区域生态得到改善;洱海流域建成区与生态未得到改善区域大致匹配,建成区经过生态修复后生态质量未见显著提升,且建成区生态质量呈逐年下降趋势,说明建成区对环境改善具有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洱海流域 增强的指数型建筑指数 遥感生态指数 Google Earth Engine 流域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波段多光谱相机在作物长势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边琳 叶飞 +1 位作者 刘珊珊 王建雄 《南方农机》 2017年第22期36-36,共1页
无人机低空遥感数据具有机动性好、时效性强,受大气辐射影响小,空间分辨率高、数据量大、数据质量好的特点,是传统卫星遥感所无法比拟的,在探测和识别地表的物质种类、评价和测量光谱所反映出来的物质含量、描绘地物空间分布、监测地物... 无人机低空遥感数据具有机动性好、时效性强,受大气辐射影响小,空间分辨率高、数据量大、数据质量好的特点,是传统卫星遥感所无法比拟的,在探测和识别地表的物质种类、评价和测量光谱所反映出来的物质含量、描绘地物空间分布、监测地物变化等应用领域具有较强的优势。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遥感已成为精准农业中农田信息获取的重要手段,也是地块面积量算、作物种类识别、长势分析等工作的重要数据来源,由于无人机低空遥感数据具有机动性好、时效性强、空间分辨率高的特点,主要应用于绘制低空大比例尺地图、监测自然灾害等[1]。受传感器单一导致的光谱分辨率低的限制,目前在精准农业领域的应用才刚刚起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波段多光谱相机 监测 作物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趋势法的宁夏长时序植被变化分析 被引量:42
17
作者 康雄 曹俊涛 +2 位作者 陈成 杨杰 王建雄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3-27,共5页
宁夏地处黄土高原,植被变化趋势直接影响其生态保护。本文应用2005—2015年的MODIS NDVI月合成产品,并采用最大合成法得到年NDVI数据,分别利用一元线性回归法和Sen+Mann-Kendall法对宁夏11年间植被变化趋势和空间差异进行研究分析。结... 宁夏地处黄土高原,植被变化趋势直接影响其生态保护。本文应用2005—2015年的MODIS NDVI月合成产品,并采用最大合成法得到年NDVI数据,分别利用一元线性回归法和Sen+Mann-Kendall法对宁夏11年间植被变化趋势和空间差异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在月际变化上,月NDVI均值呈高斯分布,7—9月是植被长势最好的阶段;在年际变化上,2005—2007年NDVI值明显增长,2008—2012年NDVI值呈稳定性增长,2013—2015年NDVI值有下降趋势;在变化趋势上,一元线性回归法与Sen+MannKendall法得到的植被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表现为北部植被整体改善,但局部城区植被退化较为严重;中部地区轻微改善,局部存在明显改善;南部植被有明显改善且植被改善面积较大;通过差异性分析二者差异性仅为22.95%,且Sen+Mann-Kendall法能更好地监测轻微变化区域,变化趋势更加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 NDVI 最大合成法 一元线性回归 Sen+Mann-Kendal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西南植被覆盖度动态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21
18
作者 陈成 杨栋淏 +2 位作者 王建雄 李亚强 辛京达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98-206,共9页
为了探究滇西南植覆盖度动态变化及与气候因子的关系,以便于推动滇西南植被资源保护以及可持续发展。基于滇西南2000—2020年MODIS NDVI数据以及同期气象数据,运用像元二分法、转移矩阵、线性趋势分析、相关分析和残差分析等方法进行了... 为了探究滇西南植覆盖度动态变化及与气候因子的关系,以便于推动滇西南植被资源保护以及可持续发展。基于滇西南2000—2020年MODIS NDVI数据以及同期气象数据,运用像元二分法、转移矩阵、线性趋势分析、相关分析和残差分析等方法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滇西南近21 a低植被覆盖度逐渐向高植被覆盖度转化,2000—2020年滇西南植被覆盖度整体呈现改善趋势。(2)滇西南近21 a年累计降水量以94.18 mm/10 a的趋势减少;年均气温以0.78℃/10 a的趋势上升。(3)滇西南植被覆盖度主要与气温变化关系更密切,其中FVC与气温正、负相关面积占整个研究区比例分别为58.47%,41.53%;与降水量正、负相关面积占整个研究区域比例分别为41.22%,58.78%。(4)气温驱动为滇西南植被覆盖度的主要驱动因素,占研究区域面积的2.94%;降水量驱动区域所占1.76%;受气温和降水量共同驱动区域所占2.66%。(5)近21 a滇西南残差值以0.021/10 a的速率波动上升。2000—2020年滇西南人类活动对植被的影响由负到正,其中2009年为由负到正的转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西南 植被覆盖度 趋势分析 相关性分析 人类活动 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NDVI与EVI再合成的植被指数算法 被引量:20
19
作者 杨杰 张莹莹 +2 位作者 王建雄 康雄 曹俊涛 《遥感信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7-133,共7页
针对单独使用NDVI、EVI对植被覆盖变化分析出现的饱和问题,提出了植被指数再合成法。本研究基于EVI与NDVI中国合成产品在时间上通过植被指数归一化再合成、空间上通过植被指数向量分析法对云南省月植被覆盖变化进行趋势分析并进一步利... 针对单独使用NDVI、EVI对植被覆盖变化分析出现的饱和问题,提出了植被指数再合成法。本研究基于EVI与NDVI中国合成产品在时间上通过植被指数归一化再合成、空间上通过植被指数向量分析法对云南省月植被覆盖变化进行趋势分析并进一步利用方差、标准差、变异系数、回归分析等方法对单一植被指数与合成植被指数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NDVI与EVI月趋势变化呈显著负相关;基于EVI mean与NDVI max再合成指数VI的方差、标准差均最大,相对其他单一植被指数(NDVI、EVI)而言,其变异系数VC最大为0.551,回归分析结果k值为0.039,对描述植被覆盖在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上的变化情况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化趋势 植被指数 时序变化分析 归一化再合成 向量分析 相关分析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北区域土地利用类型及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动态变化 被引量:10
20
作者 陈成 李亚强 +2 位作者 杨栋淏 王建雄 辛京达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01-107,共7页
以位于云南省北部的昆明市、曲靖市、昭通市、楚雄彝族自治州为研究区域,依据土地利用数据和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归一化植被指数数据(MODIS-NDVI),应用像元二分模型提取滇北2000—2020年植被覆盖度;采用核密度分析、土地利用动态度、土... 以位于云南省北部的昆明市、曲靖市、昭通市、楚雄彝族自治州为研究区域,依据土地利用数据和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归一化植被指数数据(MODIS-NDVI),应用像元二分模型提取滇北2000—2020年植被覆盖度;采用核密度分析、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像元二分模型、泰尔森中位数和曼-肯德尔(Sen+MK)趋势分析法,分析滇北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时空变化,结合植被覆盖度分析耕地、草地、林地近21 a的空间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滇北区域整体以林地为主,近21 a,耕地和草地有一定减少,建设用地大面积增加。耕地主要分布特征由“个体式”演变为“组团式”,其中高密度主要分布在昭通市、曲靖市北部地区;草地主要分布在曲靖市、昆明市东北部区域,整体上曲靖市草地存在一定退化;林地主要集中在楚雄市、昭通市,呈“连片式”向周围扩展;建筑用地高密度集中在各州市核心区域。近21 a,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为0.08%,说明滇北的土地利用类型相互转化比较平稳,但内部转换频繁。近21 a,草地、耕地、林地植被覆盖度(F_(VC)),分别以0.77%/a、0.29%/a、0.52%/a的速率呈现上升趋势,3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植被覆盖度均以改善趋势为主,草地改善趋势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植被覆盖度 时空动态变化 滇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