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省部分猪场贾第虫分子检测与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石莲琴 冯云 +4 位作者 吴杰 晏云涛 杨建发 邹丰才 赵国洪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8年第7期19-21,共3页
贾第虫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肠道寄生虫,可感染人和多种家畜。为获悉云南省猪场的贾第虫感染情况,采用巢式PCR,对4个猪场的129份猪粪便样品进行贾第虫TPI基因序列扩增、测序,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有2个样本为贾第虫阳性,阳性率为1.... 贾第虫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肠道寄生虫,可感染人和多种家畜。为获悉云南省猪场的贾第虫感染情况,采用巢式PCR,对4个猪场的129份猪粪便样品进行贾第虫TPI基因序列扩增、测序,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有2个样本为贾第虫阳性,阳性率为1.55%(2/129),均为人兽共患的集聚体B型。该结果说明:云南省猪场内存在贾第虫感染;虽然感染率不高,但存在散播风险。因此,需要加强猪场卫生防疫,做好猪粪便的无害化处理,避免因粪便污染造成疫病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第虫 TPI序列 分子检测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宾川县养猪业现状及建议
2
作者 郑杰 李桂珠 +1 位作者 吴定宇 邹丰才 《养殖与饲料》 2017年第4期109-110,共2页
通过对云南省宾川县的生猪养殖情况进行调查,阐述了该县生猪养殖现状,分析了造成宾川县生猪存栏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对宾川县养猪业存在的前期投入成本高、圈舍养殖环境差等问题提出了解决建议。
关键词 生猪养殖 现状 发展建议 云南宾川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猴间日疟原虫感染的血清学调查
3
作者 何紫薇 张玉林 +3 位作者 吴杰 杜娟娟 杨建发 杨国琴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17-321,共5页
为了解实验猴间日疟原虫感染的基本情况,为猕猴属动物或其他非人类灵长类实验动物间日疟原虫病的防治提供参考。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的检测方法,对采自云南昆明某灵长类研究中心的3种实验猴(恒河猴、豚尾猴、食蟹猴)的血清样品... 为了解实验猴间日疟原虫感染的基本情况,为猕猴属动物或其他非人类灵长类实验动物间日疟原虫病的防治提供参考。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的检测方法,对采自云南昆明某灵长类研究中心的3种实验猴(恒河猴、豚尾猴、食蟹猴)的血清样品进行间日疟原虫抗原检测。结果,3种实验猴的间日疟原虫血清阳性率平均为1. 62%,其中,豚尾猴的血清阳性率最高为5. 62%,其次恒河猴的血清阳性率为0. 94%,食蟹猴的血清阳性率为0%,3种实验猴的血清阳性率有显著差异(P=0. 004 <0. 05);从性别分析,公猴(2. 89%)和母猴(0. 94%)的血清阳性率之间无显著差异(P=0. 101> 0. 05);从年龄分析,青年猴(≤4岁)血清阳性率为3. 07%,成年猴(> 4岁)血清阳性率为0%,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 007 <0. 05)。从回归分析结果来看,品种因素是引起实验猴感染间日疟原虫的主要风险因子(P=0. 004 <0. 05)。结果表明,该灵长类研究中心的实验猴存在间日疟原虫感染,带虫猴会成为潜在的内部感染源。饲养人员需要加强对实验猴的饲养管理及间日疟原虫的防治工作,提高实验猴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猴 间日疟原虫 ELISA检测 血清阳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晋中和晋南肉牛捻转血矛线虫的核酸检测
4
作者 贺渊惠 刘亚亚 +5 位作者 马志雅 郑文斌 谢世臣 刘卿 朱兴全 高文伟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1-144,共4页
为了解山西省部分地区肉牛捻转血矛线虫的感染类型和感染率,从山西省晋中(祁县、太谷区)和晋南(稷山县)3个地区采集431份肉牛粪便样本,对捻转血矛线虫ITS-2部分序列进行扩增、测序及鉴定,分析山西省部分地区肉牛捻转血矛线虫的感染情况... 为了解山西省部分地区肉牛捻转血矛线虫的感染类型和感染率,从山西省晋中(祁县、太谷区)和晋南(稷山县)3个地区采集431份肉牛粪便样本,对捻转血矛线虫ITS-2部分序列进行扩增、测序及鉴定,分析山西省部分地区肉牛捻转血矛线虫的感染情况。结果显示,在431份检测样品中,7份粪便样品中扩增出捻转血矛线虫ITS-2序列,且序列完全一致,总感染率为1.62%;阳性样品均来源于6~12月龄公牛,晋中地区肉牛感染率为2.43%(5/206),晋南地区肉牛感染率为0.89%(2/225);晋中地区阳性样品均来源于祁县,来源于太谷区的样品中无阳性。序列比对结果显示,扩增出的序列与GenBank中来源于羊的捻转血矛线虫序列相似度为99.62%,说明感染牛与羊的捻转血矛线虫为同一种。表明山西两地区均存在捻转血矛线虫感染,感染率较低,感染牛的捻转血矛线虫为羊种捻转血矛线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牛 捻转血矛线虫 ITS-2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ISPR/Cas系统作用机制及其在寄生虫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宋海洋 吴杰 +1 位作者 邹丰才 刘洋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08-213,共6页
CRISPR/Cas系统是一种存在于细菌和古细菌的免疫系统,该系统包括能靶向入侵宿主的病毒或外源DNA核酸片段的RNA和切割该片段的Cas9核酸酶。与其他基因编辑技术相比,该系统更易操作,效率更高,成本更低,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基因工程领域。作... CRISPR/Cas系统是一种存在于细菌和古细菌的免疫系统,该系统包括能靶向入侵宿主的病毒或外源DNA核酸片段的RNA和切割该片段的Cas9核酸酶。与其他基因编辑技术相比,该系统更易操作,效率更高,成本更低,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基因工程领域。作者综述了CRISPR/Cas系统的作用机制及其在寄生虫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SPR/Cas系统 Cas9核酸酶 基因编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弓形虫致密颗粒蛋白的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郑晓楠 李婷婷 +2 位作者 王金磊 郑文斌 朱兴全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345-3357,共13页
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gondii)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寄生原虫,具有中间宿主广泛、生活史复杂、传播方式多样、呈全球性分布等特点,可感染几乎所有的恒温动物,导致人兽共患的弓形虫病。弓形虫慢性感染约1/3的世界人口,对免疫缺陷患者、... 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gondii)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寄生原虫,具有中间宿主广泛、生活史复杂、传播方式多样、呈全球性分布等特点,可感染几乎所有的恒温动物,导致人兽共患的弓形虫病。弓形虫慢性感染约1/3的世界人口,对免疫缺陷患者、孕妇、孕畜的健康更是造成严重威胁。致密颗粒蛋白是由致密颗粒(弓形虫的一种亚细胞分泌器官)分泌的蛋白质,它们可通过操控宿主(细胞)基因表达、信号通路进而调控宿主细胞的免疫反应和细胞周期,并在蛋白质的转运和定位、营养物质的摄取、纳米管网络(IVN)的形成与稳定性的维持、逸出、慢性感染等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综述弓形虫致密颗粒蛋白基本生物学功能的最新研究进展,旨在为深入研究弓形虫的致病机制、鉴定新的抗弓形虫潜在药物靶点和疫苗候选分子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 弓形虫病 致密颗粒蛋白 生物学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畜间布鲁氏菌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52
7
作者 杨勇 段博芳 +3 位作者 董国栋 曾邦权 段纲 张应国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0年第4期76-83,共8页
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简称布病)呈世界性流行,全球有超过170个国家有布病报告。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布病呈回升趋势,进入21世纪后疫情更加严峻;感染途径由主要的职业接触感染扩展到非职业的食源性感染,发病区域由北方牧区逐步向周边... 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简称布病)呈世界性流行,全球有超过170个国家有布病报告。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布病呈回升趋势,进入21世纪后疫情更加严峻;感染途径由主要的职业接触感染扩展到非职业的食源性感染,发病区域由北方牧区逐步向周边的半农半牧区和农区扩散,并向南方传播扩散。大多数患者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受感染的动物或动物产品感染,大多数动物感染是从患病动物、受污染的饲料和饮水点摄入病原体所致。目前,布病检测方法较多且各有其特点,其中细菌分离培养是"金标准",补体结合试验(CFT)是OIE公认的确诊试验。疫苗免疫是布病最为有效的控制措施,但目前尚未有国际认可的用于人的布病疫苗,动物疫苗也存在安全性差、免疫期短等多种缺陷。未来需要加强布病监测并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开展多学科、多部门、多领域的携手合作,共同推动布病的预警、监督和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流行情况 风险因素 诊断 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岭牛毕氏肠微孢子虫和芽囊原虫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梁霞霞 邹扬 +6 位作者 李涛善 陈红 曹富琼 杨建发 邹丰才 孙晓林 朱兴全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5-82,共8页
为了探究云南省云岭牛毕氏肠微孢子虫和芽囊原虫的感染情况,从云南省昆明市和楚雄市随机采集云岭牛粪便样品391份。基于毕氏肠微孢子虫核糖体RNA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和芽囊原虫的SSU rRNA基因序列,应用PCR扩增粪便DNA并对阳性产物进... 为了探究云南省云岭牛毕氏肠微孢子虫和芽囊原虫的感染情况,从云南省昆明市和楚雄市随机采集云岭牛粪便样品391份。基于毕氏肠微孢子虫核糖体RNA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和芽囊原虫的SSU rRNA基因序列,应用PCR扩增粪便DNA并对阳性产物进行测序,确定样品毕氏肠微孢子虫和芽囊原虫的感染情况。结果显示:共有17份样品为毕氏肠微孢子虫阳性,总感染率为4.35%(17/391);序列分析鉴定出2种已知基因型(1份为BEB8,16份为J);统计学分析显示云岭牛毕氏肠微孢子虫的感染率在不同年龄段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通过对芽囊原虫的检测,108份粪便样品为芽囊原虫阳性,总感染率达27.62%(108/391);经测序和序列比对,共发现4种芽囊原虫的基因亚型,分别为:ST1(n=4)、ST5(n=15)、ST10(n=84)、ST14(n=5),其中ST10为优势基因亚型;统计学分析发现,芽囊原虫的感染率与年龄(P<0.01)和性别(P<0.05)显著相关。本研究是国内外首次对云岭牛毕氏肠微孢子虫和芽囊原虫感染情况的调查和基因分型的研究,研究结果不仅扩展了毕氏肠微孢子虫和芽囊原虫的宿主范围,也为预防和控制云岭牛的这两种肠道原虫病提供了基础科学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岭牛 毕氏肠微孢子虫 芽囊原虫 感染率 基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嘴鸥源致病性大肠杆菌毒力基因检测及致病性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娟 杨勇 +7 位作者 李朝 鲁红林 王研 段纲 曾邦权 段博芳 代飞燕 秦莉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2-65,共4页
以10株红嘴鸥源大肠杆菌云南省分离株为研究对象,采用PCR菌株进行毒力基因测定并进行小鼠致病性试验。PCR性率依次为astA(60%6株)、fuyA(60%6株)、Iss(50%5株)、iucD(50%5株)、tsh(40%4株)、Vat(30%3株)、papC(30%3株)、kpsⅡ(30%3株)、... 以10株红嘴鸥源大肠杆菌云南省分离株为研究对象,采用PCR菌株进行毒力基因测定并进行小鼠致病性试验。PCR性率依次为astA(60%6株)、fuyA(60%6株)、Iss(50%5株)、iucD(50%5株)、tsh(40%4株)、Vat(30%3株)、papC(30%3株)、kpsⅡ(30%3株)、hlyE(20%2株)、irp2(20%2株)、fimH(10%1株),小鼠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携带毒力基因数量多的菌株致病力越强,小鼠发病时间死亡时间越短。结果说明:10株分离菌株均携带不同的毒力基因,不同毒力基因的组合与小鼠的致病力密切相关。不同毒力基因的组合对小鼠相关致病机理有一定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嘴鸥 致病性大肠杆菌 毒力基因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seq技术在寄生虫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于馨 杨艳 +2 位作者 胡双 杨建发 邹丰才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909-2914,共6页
转录组测序(RNA-seq)是通过高通量测序方法全面快速的获悉特定组织或细胞的特定发育阶段或功能状态下所有RNA序列信息的技术。该技术以其准确和高通量等特征,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医学和农学等基础性研究。寄生虫在体外发育、感染入侵... 转录组测序(RNA-seq)是通过高通量测序方法全面快速的获悉特定组织或细胞的特定发育阶段或功能状态下所有RNA序列信息的技术。该技术以其准确和高通量等特征,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医学和农学等基础性研究。寄生虫在体外发育、感染入侵和体内繁殖等不同阶段,发生着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变化。采用RNA-seq技术筛选寄生虫发育、感染和繁殖等不同阶段的差异表达基因,阐明其功能,获悉寄生虫—宿主互作的分子调控机制等研究是目前的研究重点和热点。基于此,作者对RNA-seq技术在寄生虫研究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组测序 差异表达基因 寄生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滇池红嘴鸥粪便细菌分离鉴定与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娟 杨勇 +7 位作者 李朝 鲁红林 肖望成 黄翠琴 段纲 曾邦权 段博芳 代飞燕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1-126,共6页
2017年1月,在昆明滇池越冬的红嘴鸥排黄色、白色水样稀便,本研究无菌采集红嘴鸥粪便在实验室进行细菌分离培养、染色镜检、提取分离到的菌株核酸进行鉴定、生化鉴定,从10份腹泻红嘴鸥粪便中共分离到70株细菌,根据菌落形态可分为6类细菌... 2017年1月,在昆明滇池越冬的红嘴鸥排黄色、白色水样稀便,本研究无菌采集红嘴鸥粪便在实验室进行细菌分离培养、染色镜检、提取分离到的菌株核酸进行鉴定、生化鉴定,从10份腹泻红嘴鸥粪便中共分离到70株细菌,根据菌落形态可分为6类细菌,分别从每一类细菌中挑出1株代表性菌株进行鉴定,结果鉴定出这6株细菌分别为大肠杆菌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屎肠球菌、志贺氏菌、粘质沙雷氏菌、产酸克雷伯菌。选取氨苄西林、头孢氨苄、头孢拉啶、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四环素、氯霉素、环丙沙星、恩诺沙星、磺胺异恶唑、头孢曲松钠药敏纸片,对分离菌株进行耐药性分析,发现细菌对各种抗生素成不同程度敏感性。野鸟携带的条件致病菌,可能会对野生动物健康造成威胁,本研究对腹泻红嘴鸥粪便中携带的条件致病菌及其耐药性进行研究,以期为野鸟携带的细菌的耐药机制提供研究理论依据,同时对野生动物疫病的监测与防控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嘴鸥 粪便细菌 分离鉴定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技术在寄生虫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常江艳 李朝 +2 位作者 非绍江 杨建发 邹丰才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294-3299,共6页
纳米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新兴发展起来的核心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生命医学、光电化工等领域。纳米技术与寄生虫病的试剂仪器诊断、药物治疗及疫苗防控环节有机结合,全面应用于纳米金标检测试纸条、试剂盒和仪器设备、纳米载体靶向驱虫药... 纳米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新兴发展起来的核心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生命医学、光电化工等领域。纳米技术与寄生虫病的试剂仪器诊断、药物治疗及疫苗防控环节有机结合,全面应用于纳米金标检测试纸条、试剂盒和仪器设备、纳米载体靶向驱虫药物、新型纳米疫苗佐剂的研发制备等方面,深入渗透到医学领域并广泛应用到寄生虫学中。作者着眼于当前纳米技术在寄生虫学中的应用,重点阐述了其在寄生虫病的检测诊断、驱虫药物和疫苗佐剂中的应用情况,包括胶体金标记免疫亲和层析、微粒材料合成、生物传感等纳米技术在寄生虫病检测诊断中的应用,总结了新型纳米驱虫药物脂质载体、化学合成药、草本中药研发的进展,并对疫苗佐剂研发中的热点,如纳米脂质体、聚合物颗粒、细胞因子的相关进展进行了概述。本文旨在为纳米技术在寄生虫学中的深入应用和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技术 寄生虫学 纳米金标记 药物载体 疫苗佐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鸟类弓形虫基因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朝 石莲琴 +3 位作者 何紫薇 晏云涛 杨建发 邹丰才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0-66,84,共8页
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是一种世界性分布、广泛寄生于人和温血动物有核胞内的顶复门原虫(Apicom-plexan),由于宿主、地域分布等因素,其种群结构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目前,关于鸟类弓形虫株基因型的研究报道和综述论文相对较少。... 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是一种世界性分布、广泛寄生于人和温血动物有核胞内的顶复门原虫(Apicom-plexan),由于宿主、地域分布等因素,其种群结构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目前,关于鸟类弓形虫株基因型的研究报道和综述论文相对较少。本文综述了世界已经报道的关于家养禽类、观赏鸟类、野生珍稀鸟类的弓形虫基因型,为研究鸟类弓形虫病流行病学及虫株种群结构等生物学信息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 鸟类 基因型 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绿鹭源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勇 段博芳 +4 位作者 曾邦权 肖望成 曾维欢 黄翠琴 代飞燕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65-473,共9页
为了解野生水禽绿鹭(Butorides striata)中分离到的1株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striated heron/Yunnan/2018)的生物学特性;对其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扩增、测序、进化分析;序列分析显示:该分离株HA、NA基因位于Y280-like分支、PB2、M基因位于G... 为了解野生水禽绿鹭(Butorides striata)中分离到的1株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striated heron/Yunnan/2018)的生物学特性;对其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扩增、测序、进化分析;序列分析显示:该分离株HA、NA基因位于Y280-like分支、PB2、M基因位于G1-like分支、PA、PB1、NP、NS基因位于F98-like分支,分别与H9、H7、H10等多种亚型的AIV同源性较高,该分离株不同基因片段来源较复杂。HA裂解位点氨基酸序列为333PSRSSR↓GL340,符合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LPAIV)氨基酸序列特征;S145N突变增加了一个糖基化位点,提示该位点出现可能会使毒株致病性提高,免疫原性发生改变;HA受体结合位点发生Q234L突变,表现出人流感病毒受体结合特性;NA基因出现第63—65位氨基酸缺失,M1发生N30D,T215A突变,M2发生S31N的突变,PB2、PB1、NS、NP、PA关键位点未发生变化,分析结果提示当前分离株已出现耐药性、致病性增强的变化。本研究表明该分离株呈现遗传演化的多样性及基因重组的复杂性,因此加强对野生水禽类禽流感病毒的监测和研究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鹭 禽流感病毒 H9N2亚型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氏志贺氏菌与蛔虫混合感染引起的池鹭死亡病例诊断 被引量:1
15
作者 肖望成 杨勇 +8 位作者 鲁红林 李娟 于鉴 李朝 段纲 曾成 曾邦权 段博芳 代飞燕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09-1014,共6页
2018年5月,有市民在西山区滇池边发现1只死亡池鹭,送于云南农业大学,为明确其死因进行剖检。无菌采集其肠道内容物进行细菌分离培养、生化鉴定、16SrDNA扩增片段同源性分析,确定致病细菌和其亲缘关系;剖检发现其肠道内有寄生虫,提取虫体... 2018年5月,有市民在西山区滇池边发现1只死亡池鹭,送于云南农业大学,为明确其死因进行剖检。无菌采集其肠道内容物进行细菌分离培养、生化鉴定、16SrDNA扩增片段同源性分析,确定致病细菌和其亲缘关系;剖检发现其肠道内有寄生虫,提取虫体DNA进行PCR扩增确定寄生虫类型。结果显示,分离到的致病菌为福氏志贺氏菌,命名为YNCL2018,寄生虫鉴定为蛔虫。诊断该池鹭为福氏志贺氏菌与蛔虫混合感染致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池鹭 福氏志贺菌 分离鉴定 蛔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谢组学技术及其在寄生虫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胡双 吴志蕾 +1 位作者 邹丰才 韩建强 《养殖与饲料》 2016年第9期10-12,共3页
代谢组学是继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蛋白组学之后,兴起的生物学的新分支,广泛地应用到各个领域,如疾病诊断、药物开发、营养科学和动植物代谢等方面的研究中,现在也逐步地应用于寄生虫学研究领域。寄生虫是危害人类和动物健康的主要病原... 代谢组学是继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蛋白组学之后,兴起的生物学的新分支,广泛地应用到各个领域,如疾病诊断、药物开发、营养科学和动植物代谢等方面的研究中,现在也逐步地应用于寄生虫学研究领域。寄生虫是危害人类和动物健康的主要病原体之一,把代谢组学技术应用于寄生虫学研究领域,这将为探究寄生虫与宿主互作及寄生虫的防控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组学 寄生虫学 核磁共振 色谱分析 质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泰国入境育肥婆罗门牛粪样寄生虫调查 被引量:1
17
作者 吴茂霞 钱永胜 +5 位作者 蔡纪芬 毕润 邹丰才 王涛 邓卫东 杨建发 《养殖与饲料》 2018年第7期3-4,共2页
随机采集新鲜粪样44份,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和自然沉淀法检测寄生虫虫卵和卵囊。检测结果显示,44份样品中,4份检出线虫卵,检出率9.1%;18份检出吸虫卵,检出率40.9%;1份同时检出两类虫卵,检出率2.3%。说明该牛场线虫感染率低,吸虫卵检出率... 随机采集新鲜粪样44份,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和自然沉淀法检测寄生虫虫卵和卵囊。检测结果显示,44份样品中,4份检出线虫卵,检出率9.1%;18份检出吸虫卵,检出率40.9%;1份同时检出两类虫卵,检出率2.3%。说明该牛场线虫感染率低,吸虫卵检出率较高,需加强驱除吸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婆罗门牛 寄生虫卵 粪样 泰国入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茎泽兰处理鸡球虫卵囊的免疫效果评价 被引量:7
18
作者 晏云涛 吕瑞青 +3 位作者 项勋 李朝 杨建发 段纲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第16期171-174,共4页
为了评价紫茎泽兰对鸡柔嫩艾美尔球虫卵囊活性的抑制效果,采用不同浓度紫茎泽兰提取液处理新鲜的鸡球虫卵囊,计算各组的孢子化率,并将处理后的孢子化卵囊接种幼鸡,再进行攻毒保护试验,通过测克卵囊数(指1 g粪便中含有的卵囊数)、抗球虫... 为了评价紫茎泽兰对鸡柔嫩艾美尔球虫卵囊活性的抑制效果,采用不同浓度紫茎泽兰提取液处理新鲜的鸡球虫卵囊,计算各组的孢子化率,并将处理后的孢子化卵囊接种幼鸡,再进行攻毒保护试验,通过测克卵囊数(指1 g粪便中含有的卵囊数)、抗球虫指数等指标,综合评价紫茎泽兰对鸡球虫卵囊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紫茎泽兰处理组的球虫孢子化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对处理组幼鸡进行免疫攻毒,其存活率(100%)、抗球虫指数(186.6)、增质量率(99.6%)和病变记分(+0.7)均优于阳性对照组,且免疫组与阳性对照组抗球虫指数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表明紫茎泽兰可致弱鸡球虫卵囊活性,为紫茎泽兰研制成病原致弱剂或杀虫剂奠定了基础,也为球虫致弱和球虫基因缺失苗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球虫 紫茎泽兰 孢子化率 抗球虫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犀牛钩虫ITS1-5.8S-ITS2基因序列的对比分析
19
作者 李朝 李杨杨 +4 位作者 宋伟斌 杨玉钊 杨建发 邹丰才 刘永张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38-142,共5页
为了鉴定云南省昆明动物园非洲白犀牛(Ceratotherium simum)所感染的寄生虫种属,采集犀牛粪便、镜检、孵化幼虫,提取虫体DNA,PCR扩增ITS1-5.8S-ITS2序列,测序后用SeqMan11.1软件拼接。在线Blast比对分析,序列上传NCBI,将其与已公布的钩... 为了鉴定云南省昆明动物园非洲白犀牛(Ceratotherium simum)所感染的寄生虫种属,采集犀牛粪便、镜检、孵化幼虫,提取虫体DNA,PCR扩增ITS1-5.8S-ITS2序列,测序后用SeqMan11.1软件拼接。在线Blast比对分析,序列上传NCBI,将其与已公布的钩虫ITS1-5.8S-ITS2基因序列用MEGA6.06软件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在犀牛粪便中发现虫卵;PCR扩增其ITS1-5.8S-ITS2基因序列,测序结果显示,长度均为781bp,Blast比对显示,与Uncinaria cf.(HE962182)、Uncinaria sp.(HQ262066)同源性分别为99%和98%。因此确认从犀牛分离的钩虫属于钩虫科弯口属钩虫(Uncinaria)。研究结果可为野生珍稀动物的寄生虫病防控提供参考,也为粪便中钩虫的进一步分类、鉴定和遗传变异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口科 内转录间隔区核糖体DNA 非洲白犀牛 遗传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弓形虫卵囊感染小鼠的急性期与慢性期的脑组织蛋白质组变化
20
作者 付明 贺君君 +1 位作者 朱兴全 丛伟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56-566,共11页
弓形虫是一种呈世界性分布的机会性致病原虫,可引起致命性脑炎。人弓形虫病急性感染往往与弓形虫卵囊污染密切相关。探究弓形虫卵囊感染对宿主的致病机制和防控弓形虫病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研究利用iTRAQ技术,结合2D-LC-MS/MS分析弓形... 弓形虫是一种呈世界性分布的机会性致病原虫,可引起致命性脑炎。人弓形虫病急性感染往往与弓形虫卵囊污染密切相关。探究弓形虫卵囊感染对宿主的致病机制和防控弓形虫病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研究利用iTRAQ技术,结合2D-LC-MS/MS分析弓形虫PRU虫株卵囊急、慢性感染小鼠后,其脑组织蛋白质的差异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在急性感染期和慢性感染期小鼠脑组织中分别鉴定到85和51个差异表达的蛋白,而慢性感染期与急性感染期相比有114个蛋白差异表达。对差异表达蛋白进行功能分析发现其主要涉及到免疫、代谢过程等通路。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阐明弓形虫卵囊急慢性感染引起宿主脑组织损伤及致病机制提供了重要的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 ITRAQ 脑组织 蛋白质组学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