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萃取相黄果茄果实乙醇提取物的生物活性比较分析
1
作者 李学玲 樊竹青 +3 位作者 罗银玲 孙体杰 王菲儿 许苑南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73-79,共7页
为探究不同萃取相黄果茄果实乙醇提取物的生物活性,本试验采用自由基清除法、D-半乳糖衰老模型、热板法和小鼠耳廓肿胀模型分别检测了黄果茄果实乙醇提取物石油醚萃取相(PFSX)、二氯甲烷萃取相(DFSX)、乙酸乙酯萃取相(EFSX)、正丁醇萃取... 为探究不同萃取相黄果茄果实乙醇提取物的生物活性,本试验采用自由基清除法、D-半乳糖衰老模型、热板法和小鼠耳廓肿胀模型分别检测了黄果茄果实乙醇提取物石油醚萃取相(PFSX)、二氯甲烷萃取相(DFSX)、乙酸乙酯萃取相(EFSX)、正丁醇萃取相(NFSX)和水萃取相(WFSX)五个部位的抗氧化活性、镇痛活性和抗炎活性。结果显示,不同极性部位对DPPH·的清除能力为EFSX>NFSX>DFSX>WFSX>PFSX,各相均能提高D-半乳糖衰老模型小鼠血清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给药30 min后,DFSX、NFSX和WFSX显著提高小鼠的痛阈值(P<0.05或P<0.01),给药60 min后,PFSX、DFSX、NFSX和WFSX显著提高小鼠的痛阈值(P<0.05或P<0.01),并且对热板所致疼痛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P<0.05或P<0.01);PFSX、DFSX和EFSX能极显著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P<0.01),WFSX能显著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P<0.05);WFSX、DFSX和EFSX能极显著降低组织中COX-2含量(P<0.01),DFSX和EFSX极显著降低组织中TNF-α和IL-6含量(P<0.01)。结果表明,不同萃取相黄果茄果实乙醇提取物均具有抗氧化、镇痛和抗炎活性,其中EFSX的抗氧化活性最好,DFSX和EFSX具有良好的抗炎活性。本试验结果为黄果茄果实的药理研究与产品研发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果茄 生物活性 抗氧化 抗炎 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入侵程度两种菊科植物化学计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桔红 陈文 +3 位作者 彭玉姣 崔现亮 李佳维 黄龙军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69-1480,共12页
资源分配与养分策略是外来植物入侵性的重要体现。为探究入侵植物的资源分配格局、吸收利用策略以及与入侵性的关系,该研究以2种菊科入侵植物假臭草(Praxelis clematidea)和金腰箭(Synedrella nodiflora)为研究对象,测定了不同入侵程度... 资源分配与养分策略是外来植物入侵性的重要体现。为探究入侵植物的资源分配格局、吸收利用策略以及与入侵性的关系,该研究以2种菊科入侵植物假臭草(Praxelis clematidea)和金腰箭(Synedrella nodiflora)为研究对象,测定了不同入侵程度的植物构件生物量以及各器官碳(C)、氮(N)、磷(P)含量,分析了植物各器官N、P分配格局和化学计量特征及其与土壤营养元素的关系。结果表明:(1)随假臭草入侵程度的加重,土壤速效氮(AN)含量显著降低;随金腰箭入侵程度的加重,土壤N、P、AN含量显著降低;假臭草入侵生境土壤N含量(0.696~2.701 g·kg^(-1))显著大于金腰箭入侵生境(0.189~0.337 g·kg^(-1)),土壤C、P、AN、速效磷(AP)含量小于金腰箭入侵生境。(2)3种入侵程度的假臭草和金腰箭N分配为叶>茎>根;P较多地分配至茎(假臭草)、茎和叶(金腰箭);轻度入侵的假臭草(根、茎)和金腰箭(叶)较重度入侵有低的C∶P值和N∶P值,2种植物入侵初期有较快的相对生长速率;2种植物N∶P值均为叶>根、茎,其根和茎具有较快的生长能力。(3)3种入侵程度的假臭草根、茎N∶P值,根、茎C∶P值均小于金腰箭,金腰箭叶N∶P值、C∶P值均显著小于假臭草,即假臭草根、茎具有较快的相对生长速率并增大入侵性,金腰箭则整体具有更快的相对生长速率,其入侵潜力更强。(4)假臭草和金腰箭各器官N、P分配及相对生长速率分别受土壤AN、AP含量和土壤N、P含量的影响,其相对生长速率分别随土壤AN、AP、N、P含量的增加而增大。该研究结果对深入了解外来植物对资源分配和利用策略以及入侵潜力的预测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植物 生态化学计量学 氮磷分配 营养策略 入侵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入侵程度肿柄菊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3
作者 罗娅婷 王春琪 +1 位作者 崔现亮 字应伟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47-1354,共8页
【目的】研究不同入侵程度下肿柄菊植株不同器官及根际土壤化学计量特征,剖析肿柄菊资源利用和分配策略,为肿柄菊入侵防控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在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郊区公路边选取有肿柄菊入侵至少4年的研究样地,设15个试验区,包括5... 【目的】研究不同入侵程度下肿柄菊植株不同器官及根际土壤化学计量特征,剖析肿柄菊资源利用和分配策略,为肿柄菊入侵防控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在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郊区公路边选取有肿柄菊入侵至少4年的研究样地,设15个试验区,包括5个重度入侵区(肿柄菊盖度占70%以上)、5个中度入侵区(肿柄菊盖度占30%~70%)和5个轻度入侵区(肿柄菊盖度占30%以下),分别采集肿柄菊根、茎、叶样品及根际土壤样品,检测植株和土壤中全磷(TP)、全氮(TN)和有机碳(SOC)含量,并分析化学计量特征。【结果】随入侵程度的增加,肿柄菊生境土壤TN和SOC含量呈显著降低趋势(P<0.05,下同),而TP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下同);从轻度入侵到重度入侵,TN含量下降54.2%,SOC含量下降53.1%,肿柄菊入侵地土壤SOC和TN贫乏。3种入侵程度的肿柄菊各器官TP和TN含量均为叶>根>茎,SOC含量为根>叶>茎。重度入侵有利于肿柄菊植株TP含量积累,轻度入侵有利于肿柄菊茎TN含量积累。从轻度入侵到重度入侵,肿柄菊根、茎C∶N显著升高,根、茎C∶P显著降低,茎N∶P显著降低;同一入侵程度的肿柄菊C∶N和C∶P均为茎>根>叶;N∶P在轻度入侵为叶>茎>根,在中度和重度入侵为叶>根>茎。入侵程度对肿柄菊TN和TP含量及C∶N、N∶P具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P<0.01,下同),不同器官对肿柄菊SOC、TN和TP含量及C∶N、C∶P、N∶P均具有极显著影响;器官与入侵程度交互作用仅对N∶P有极显著影响,对其他指标无显著影响。肿柄菊根、茎与土壤的TP、TN和SOC含量及化学计量比之间部分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结论】肿柄菊入侵对研究样地的土壤产生一定影响,土壤的改变同时反馈于肿柄菊。肿柄菊将N、P元素更多分配给叶,C元素更多分配给根,生长受到N元素限制;肿柄菊的根和叶具有相对快速的生长能力,以扩张种群、增大入侵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柄菊 入侵程度 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资源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入侵程度白花鬼针草碳氮磷化学计量干湿季节动态特征 被引量:7
4
作者 崔现亮 王桔红 +2 位作者 罗娅婷 赵利坤 郭洁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550-1561,共12页
对云南省普洱市郊区5年废弃耕地内入侵植物白花鬼针草(Bidens alba),在轻度入侵(盖度<30%)、重度入侵(盖度> 60%)两种入侵程度下,测定各器官(根、茎、叶)和根际土壤中有机碳(TOC)、全氮(TN)、全磷(TP)在干、湿两季的含量,探查不... 对云南省普洱市郊区5年废弃耕地内入侵植物白花鬼针草(Bidens alba),在轻度入侵(盖度<30%)、重度入侵(盖度> 60%)两种入侵程度下,测定各器官(根、茎、叶)和根际土壤中有机碳(TOC)、全氮(TN)、全磷(TP)在干、湿两季的含量,探查不同入侵程度、不同季节的白花鬼针草各器官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剖析其资源分配特征。结果表明:1)白花鬼针草种群轻度和重度入侵地根际土壤C、N、P含量在干季时均不同程度高于湿季;白花鬼针草重度入侵地根际土壤C、N含量较轻度入侵地高,湿季表现明显,干季差异变小。2)干湿季节对白花鬼针草根、茎和叶的C含量、根和茎的P含量、叶N含量均有显著影响,植株中的N元素在干、湿季均更多分配给叶;P元素分配存在季节变化,湿季更多分配给叶,而干季则分配给茎和叶;重度入侵白花鬼针草茎N含量为干季显著高于湿季;入侵程度显著影响在湿季生长的白花鬼针草叶P、茎N含量。3)白花鬼针草不同器官间的N:P具有显著差异(叶>根>茎);在湿季时不同器官的C:N (茎>根>叶)、C:P (根>茎>叶)有显著差异,而到了干季这种差异变得不明显。在湿季,茎C:N表现为重度入侵>轻度入侵,叶C:P、N:P表现为轻度入侵显著大于重度入侵。4)白花鬼针草植株元素与根际土壤元素间的相关性受到季节的影响,在湿季,叶C含量、茎N含量与根际土壤中的N含量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茎C含量、茎N含量与根际土壤C含量间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白花鬼针草茎P含量与根际土壤P含量间、叶P含量与根际土壤N含量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白花鬼针草植株C、N、P含量、C:N、N:P可受到不同季节和入侵程度综合影响,干、湿季节差异明显,这主要是其对外部环境适应的结果,这些适应策略保证了白花鬼针草在竞争中获得优势而存活下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鬼针草 生态化学计量 季节 入侵程度 根际土壤 资源分配 入侵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照对糯扎渡自然保护区27种路边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崔现亮 邱其伟 +1 位作者 李孙洋 罗娅婷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92-701,共10页
以糯扎渡自然保护区27种路边植物种子为研究对象,在光/暗12 h/12 h、24 h黑暗2个光照条件下进行萌发试验,研究分析27种植物种子在两种光照条件下的萌发差异以及相对光萌发率、相对光萌发开始时间与种子大小的关系。结果表明,1)从萌发率... 以糯扎渡自然保护区27种路边植物种子为研究对象,在光/暗12 h/12 h、24 h黑暗2个光照条件下进行萌发试验,研究分析27种植物种子在两种光照条件下的萌发差异以及相对光萌发率、相对光萌发开始时间与种子大小的关系。结果表明,1)从萌发率来看,有12个物种种子萌发对光依赖性较强,15个物种种子萌发对光不敏感;光有利于种子萌发开始时间显著提前的物种有2种,光显著推迟种子萌发开始时间的物种有9种(P<0.05),光照条件对萌发开始时间无影响的物种有16种。2)相关性分析显示,整体上小种子的萌发率对光的依赖性更强,光能促进小种子提前开始萌发;生活型为灌木、果实类型为蒴果的植物随着种子大小增加萌发率对光的依赖性均显著降低,而生活型为草本、果实类型为瘦果、荚果、浆果的植物种子萌发率对光的需求与种子大小无关;光能促进草本植物、果实类型为瘦果植物小种子提前开始萌发,对生活型为灌木、果实类型为蒴果、浆果和荚果植物种子的萌发开始时间没有影响。3)光照条件对生活型为草本,果实类型为瘦果、蒴果和坚果的植物种子平均萌发率均有显著影响,需光性更强。综上表明,种子大小、生活型、果实类型均能不同程度地影响种子萌发对光照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型 果实类型 相对光萌发率 相对光萌发开始时间 需光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入侵程度紫茎泽兰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马筱 王桔红 +2 位作者 罗娅婷 崔现亮 段富院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064-2074,共11页
紫茎泽兰(Ageratina adenophora)是一种生态危害性较大的入侵植物。为探讨不同入侵程度下紫茎泽兰的化学计量特征,进一步揭示其营养策略与入侵机制,该研究以紫茎泽兰及其本土伴生种条叶猪屎豆(Crotalaria linifolia)为对象,测定研究了... 紫茎泽兰(Ageratina adenophora)是一种生态危害性较大的入侵植物。为探讨不同入侵程度下紫茎泽兰的化学计量特征,进一步揭示其营养策略与入侵机制,该研究以紫茎泽兰及其本土伴生种条叶猪屎豆(Crotalaria linifolia)为对象,测定研究了轻度入侵、中度入侵和重度入侵下紫茎泽兰根、茎、叶中碳(C)、氮(N)、磷(P)化学计量特征与其入侵地土壤养分状况,并进一步比较了紫茎泽兰和条叶猪屎豆的C、N、P化学计量特征。结果表明:(1)3种入侵程度下,紫茎泽兰叶N、P含量均显著大于根和茎N、P含量,将更多的N和P分配至叶,增加资源获取,以利快速生长。(2)3种入侵程度下,紫茎泽兰茎N∶P<根N∶P<叶N∶P,且茎N∶P在中度入侵下显著大于轻度入侵,在入侵过程中其茎呈现出较高的生长速率,可促进其获取更多环境资源,增强生长竞争优势。(3)与本土种条叶猪屎豆相比,紫茎泽兰具有更高的根P、茎P含量,根和茎C∶P、N∶P均显著小于条叶猪屎豆,各器官C∶N均显著大于条叶猪屎豆,显示出较高的养分利用效率及较低的资源需求量。(4)紫茎泽兰茎C和叶C、茎N和叶N均呈显著正相关,茎C∶P与根C∶P存在极显著负相关,说明对能量和资源的分配在生长和贮存之间存在权衡。研究认为,紫茎泽兰在入侵过程中采取增加地上部分的资源分配与利用以利于快速生长,同时具有较高的资源获取能力及较低的资源需求量,进而提高竞争能力,成为一种重要的入侵策略,促进其成功入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茎泽兰 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入侵程度 营养利用策略 弃耕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申遗背景下景迈山传统村落民居建筑保护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白雷钢 林永 苏志龙 《现代园艺》 2020年第13期106-108,共3页
民居建筑是文化景观遗产的重要物质载体。以云南省普洱景迈山古茶林为例,探讨了在申报世界文化景观遗产背景下对遗产区内的传统村落民居建筑进行保护的措施。为维持文化景观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采用分级保护、政策引导、... 民居建筑是文化景观遗产的重要物质载体。以云南省普洱景迈山古茶林为例,探讨了在申报世界文化景观遗产背景下对遗产区内的传统村落民居建筑进行保护的措施。为维持文化景观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采用分级保护、政策引导、经济扶持、宣传教育等措施对当地民居建筑进行保护和修缮,极大地促进了景迈山民居建筑的保护与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申遗 民居建筑 保护管理 景迈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质及种子大小对普洱地区14种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罗娅婷 邱其伟 崔现亮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959-966,共8页
以普洱地区14种常见植物种子为材料,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其在白光、黑暗、红光和蓝光条件下的萌发特性,并分析了种子大小与萌发率、萌发速率、萌发开始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光质对四方蒿、沙针、尖子木、藿香蓟种子萌发率和萌发速率... 以普洱地区14种常见植物种子为材料,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其在白光、黑暗、红光和蓝光条件下的萌发特性,并分析了种子大小与萌发率、萌发速率、萌发开始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光质对四方蒿、沙针、尖子木、藿香蓟种子萌发率和萌发速率均有显著影响(P<0.05)。光质对大叶斑鸠菊、云南山枇花、臭灵丹、车桑子、光萼猪屎豆、葫芦茶、云南地桃花、西南宿苞豆、岗柃、中国宿苞豆10个物种的种子萌发率和萌发速率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以上物种中除中国宿苞豆外,其他物种种子萌发率均在20%以下,处于休眠状态。四方蒿种子在白光(89.9%)和红光(84.7%)下萌发率最高,红光下种子萌发最快(4.93),蓝光下种子萌发开始时间最晚(11.3d);沙针种子在白光下萌发率最高(80.4%)、萌发速率最快(2.71),在黑暗和蓝光下萌发率较低(43.9%和38%)、萌发速率最慢(0.73和0.85),白光、红光下萌发开始最早(11d),黑暗条件下萌发开始最晚(21.7d);尖子木种子萌发率在白光、黑暗、蓝光下均在86%以上,而红光下仅32%且萌发速率最慢(1.29),在蓝光下萌发开始时间最晚(13d);藿香蓟种子萌发率和萌发速率在红光下最高(分别为71.3%和6.46),黑暗条件下最低(分别为42.5%和2.62);大叶斑鸠菊萌发开始时间在黑暗条件下最早(6d),其次是白光下(7d),蓝光和红光下较晚,分别为8d和7.7d。14个物种种子的萌发率与种子大小间均有显著负相关关系;种子萌发速率、萌发开始时间与种子大小间也有负相关关系,但不显著;种子大小与萌发率、萌发速率和萌发开始时间的关系不会随着光质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质 蓝光 红光 萌发 种子大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花野茼蒿种子的萌发特性 被引量:2
9
作者 崔现亮 罗娅婷 +1 位作者 王桔红 李孙洋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16期143-145,共3页
研究不同温度、不同光照条件,以及不同储藏方式、储藏时间对蓝花野茼蒿种子萌发能力的影响,以期为其生态入侵预防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蓝花野茼蒿种子属于需光发芽种,且在不同储藏条件、储藏时间下均能有64%以上的萌发率。冷藏时间对... 研究不同温度、不同光照条件,以及不同储藏方式、储藏时间对蓝花野茼蒿种子萌发能力的影响,以期为其生态入侵预防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蓝花野茼蒿种子属于需光发芽种,且在不同储藏条件、储藏时间下均能有64%以上的萌发率。冷藏时间对4℃冷藏种子的萌发开始时间无显著影响;室温和-20℃储藏种子的萌发开始时间随着储藏时间的增加均有先推迟再提前的趋势;到储藏200 d后,3个储藏条件种子均在第4天开始萌发。且50和100 d储藏种子的萌发开始时间在3个储藏条件间有显著差异。不同储藏条件下,种子储藏100 d后均可达到最高的萌发率(室内储藏种子和-20℃储藏种子的萌发率达100%,显著高于4℃冷藏种子的78.67%),但随着储藏时间增加到200 d,萌发率又降低(室内储藏的86.47%,显著高于4℃储藏的64%和-20℃储藏的66%)。3个储藏条件的种子,在储藏50 d时的萌发速率均比未储藏的显著降低;随着储藏时间增加到100 d,萌发速率均又显著升高;但随着储藏时间达到200 d,室内储藏种子的萌发速率继续加快,而4和-20℃储藏又有降低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光照 种子储藏 萌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G-6000模拟干旱对土荆芥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崔现亮 王桔红 罗娅婷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14期165-165,171,共2页
采用0(CK)、5%、10%、15%和20%浓度的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测定不同干旱条件下土荆芥种子的萌发指标及幼苗的初生根与胚芽的长度指标,探讨了干旱胁迫对土荆芥种子在15~25℃、12 h光暗周期条件下的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土荆... 采用0(CK)、5%、10%、15%和20%浓度的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测定不同干旱条件下土荆芥种子的萌发指标及幼苗的初生根与胚芽的长度指标,探讨了干旱胁迫对土荆芥种子在15~25℃、12 h光暗周期条件下的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土荆芥种子能够耐受轻中度的干旱(5%和10%PEG-6000浓度),在CK、5%、10%PEG-6000浓度下的萌发率均>88%、发芽指数较高,萌发开始时间早(2 d以内),活力指数较高,达到最高日相对萌发率的时间早(第2天);随着干旱程度的增加,各萌发活力指标受到显著的抑制,但在20%PEG-6000浓度下的萌发率依然能达到23%。PEG-6000浓度处理对土荆芥种子的初生根和胚芽长度均具有低促高抑的作用。总体来看,土荆芥种子具有一定的抗旱能力,在干旱区具有生存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荆芥种子 干旱 萌发率 活力指数 PEG-6000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咖啡灭字脊虎天牛的取食对咖啡树的影响研究
11
作者 陶双凤 王发秀 +2 位作者 陈顺英 马剑 王睿芳 《农业与技术》 2019年第10期20-21,共2页
探究蛀干天牛对小粒种咖啡(Coffea arabica)的危害机制,为云南小粒种咖啡主产地普洱市的小粒种咖啡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蛀干害虫灭字脊虎天牛(Xylotrechus quadripes Chevrolat)为对象,研究了其蛀干后对小粒种咖啡树体的生理生化改变... 探究蛀干天牛对小粒种咖啡(Coffea arabica)的危害机制,为云南小粒种咖啡主产地普洱市的小粒种咖啡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蛀干害虫灭字脊虎天牛(Xylotrechus quadripes Chevrolat)为对象,研究了其蛀干后对小粒种咖啡树体的生理生化改变。结果表明,灭字脊虎天牛蛀干后显著提高了小粒种咖啡的树体内部的含水量(41. 5±0. 84,43. 4±0. 6),pH值差异不显著(5. 6±0. 00,5. 7±0. 01)。以上结果为进一步研究灭字脊虎天牛蛀干为害对咖啡树的致死机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咖啡灭字脊虎天牛 小粒种咖啡 含水量 pH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DIOSO从水溶液中萃取镉的研究
12
作者 李学玲 刘兴元 +1 位作者 赵锋 张建强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464-1471,共8页
为探究亚砜类化合物对水中重金属镉的萃取效率和萃取机理,报道了利用二异辛基亚砜(DIOSO)萃取水溶液中镉的情况,实验制备了DIOSO,以其为萃取剂探索其对水溶液中镉的萃取情况,得出最佳萃取条件,在此条件下最高萃取率为99.7%。为达到萃取... 为探究亚砜类化合物对水中重金属镉的萃取效率和萃取机理,报道了利用二异辛基亚砜(DIOSO)萃取水溶液中镉的情况,实验制备了DIOSO,以其为萃取剂探索其对水溶液中镉的萃取情况,得出最佳萃取条件,在此条件下最高萃取率为99.7%。为达到萃取剂的回收循环利用,实验研究了不同反萃剂对Cd(Ⅱ)的反萃情况,得出利用0.2 mol/L NaOH为反萃剂时能把有机相中的Cd上,结合光谱和热力学分析,DIOSO对Cd(Ⅱ)的萃取过程可能是离子间发生了缔合作用。DIOSO对水中Cd(Ⅱ)的成功萃取,可以为工业废水污染中Cd(Ⅱ)的处理提供重要理论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异辛基亚砜 溶剂萃取 回收 镉(Ⅱ) 废物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