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省马铃薯食味性状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王颖 卢丽丽 +5 位作者 黄文静 祖春会 李燕山 邓梅 苏应熙 杨琼芬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90-97,共8页
为明确影响马铃薯食味品质的指标,对6个马铃薯品种的食味性状进行评价,并测定淀粉、蛋白质、还原糖、VC、铁、锌、磷、钾、钙和镁含量,同时分析块茎质构及蒸后滋味,研究马铃薯营养成分、质地及滋味与蒸熟后的食味关系。结果显示:在食味... 为明确影响马铃薯食味品质的指标,对6个马铃薯品种的食味性状进行评价,并测定淀粉、蛋白质、还原糖、VC、铁、锌、磷、钾、钙和镁含量,同时分析块茎质构及蒸后滋味,研究马铃薯营养成分、质地及滋味与蒸熟后的食味关系。结果显示:在食味评价中,开花洋芋的品尝前薯香味4.65分,块茎易断性5.00分,硬度2.88分,粉面性5.00分,湿黏性3.06分,品尝后薯香味4.60分,云薯702具有与开花洋芋类似的食味特点;马铃薯食味性状与块茎中的淀粉、蛋白质、铁、锌、磷及钾含量具有相关性,其中淀粉含量与食味综合评分呈显著正相关,蛋白质、铁、锌、磷及钾含量与食味综合评分呈显著负相关;马铃薯块茎的矿质元素之间存在相关性,因此根据矿质元素含量的相关性来间接改良品种是加速马铃薯品质育种的有效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食味性状 矿质元素 营养成分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马铃薯育种研究概况与建议 被引量:8
2
作者 白建明 姚春光 +2 位作者 李燕山 普红梅 隋启君 《中国马铃薯》 2016年第6期372-375,共4页
叙述了云南省马铃薯育种体系的建立和运行情况,并介绍了云南省马铃薯新品种的选育及应用情况。根据云南省马铃薯产业发展的优势,针对当前生产对马铃薯品种多样化的需求和马铃薯育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云南省马铃薯育种工作的建... 叙述了云南省马铃薯育种体系的建立和运行情况,并介绍了云南省马铃薯新品种的选育及应用情况。根据云南省马铃薯产业发展的优势,针对当前生产对马铃薯品种多样化的需求和马铃薯育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云南省马铃薯育种工作的建议,积极引进马铃薯种质资源,并进行马铃薯种质资源创新;针对不同育种目标选配杂交组合;加强马铃薯育种体系和推广体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马铃薯 育种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马铃薯饲用情况调查 被引量:2
3
作者 包丽仙 卢丽丽 +5 位作者 刘凌云 桑月秋 周俊 李文娟 隋启君 谢开云 《中国马铃薯》 2014年第4期247-252,共6页
选择云南省大春马铃薯主产区昭通、曲靖、昆明的10个县市和冬小春马铃薯的3个主产县为样本,对2013年农户马铃薯的生产及饲用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大春马铃薯的饲用比例平均为32%,冬小春马铃薯的饲用比例平均为5%。基于调... 选择云南省大春马铃薯主产区昭通、曲靖、昆明的10个县市和冬小春马铃薯的3个主产县为样本,对2013年农户马铃薯的生产及饲用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大春马铃薯的饲用比例平均为32%,冬小春马铃薯的饲用比例平均为5%。基于调查结果推测,云南省马铃薯饲用的平均比例为26.7%,总量为320万t,占全省饲料总量的8.5%。发现在大春作区,马铃薯饲用比例较大,其中,饲用比例在30%以上的区域,主要在昭通市;饲用比例在10%至30%之间的区域,主要为曲靖、昆明的县市;饲用比例在10%以下的区域,主要是冬小春作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省 马铃薯 饲料 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9—2011年云南省连旱对马铃薯生产的影响
4
作者 徐宁生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21期260-262,共3页
从2009—2011年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和其他资料看,虽然3年连旱对于马铃薯生产有影响,但还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该种旱情有可能常态化,而且云南省水利设施的储水量占降雨量的比例明显偏低,因此对云南省干旱不能掉以轻心。建... 从2009—2011年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和其他资料看,虽然3年连旱对于马铃薯生产有影响,但还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该种旱情有可能常态化,而且云南省水利设施的储水量占降雨量的比例明显偏低,因此对云南省干旱不能掉以轻心。建议加强水利建设、加大抗旱作物马铃薯等的发展,除应对可能会加重的干旱外,也充分地运用云南省的光热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旱 马铃薯 影响 应对措施 云南省 2009-2011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地方马铃薯品种‘伽马2号’的肥料需求 被引量:1
5
作者 田应金 徐宁生 +1 位作者 桑月秋 李先平 《中国马铃薯》 2014年第5期295-300,共6页
‘伽马2号’是云南省种植面积较大、鲜食品质较好的马铃薯地方品种,本研究对该品种的肥料需求规律进行了研究。采用"3414"设计方法探索该品种的最佳施肥量,以达到节本高效生产的目的。结果表明,在施农家肥的情况下,不施化学... ‘伽马2号’是云南省种植面积较大、鲜食品质较好的马铃薯地方品种,本研究对该品种的肥料需求规律进行了研究。采用"3414"设计方法探索该品种的最佳施肥量,以达到节本高效生产的目的。结果表明,在施农家肥的情况下,不施化学钾肥导致产量偏低,每667m2产量仅为1 000 kg左右;合理施肥可获得较为满意的产量,在不防治晚疫病的条件下,较低的施肥量,即每667m2施农家肥1 000 kg,纯N 6 kg,P2O5 4 kg,K2O 5 kg,可以保证每667m2收获2 t的产量;进一步加大施肥量只有在配合晚疫病防治的情况下才能发挥作用而获得更高的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伽马2号 肥料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马铃薯水肥一体化施肥技术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肖石江 吴琼芬 +6 位作者 梁淑敏 普红梅 邵艳 高森 季寿堂 隋启君 李燕山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7-72,共6页
为了探索冬马铃薯水肥一体化的优化施肥方案,在膜下滴灌条件下,以陆良县多年多点早春马铃薯"3414"试验确定的推荐施肥量为基础,设置5个施肥处理进行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冬马铃薯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 为了探索冬马铃薯水肥一体化的优化施肥方案,在膜下滴灌条件下,以陆良县多年多点早春马铃薯"3414"试验确定的推荐施肥量为基础,设置5个施肥处理进行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冬马铃薯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膜下滴灌及肥料相同用量条件下,与常规施肥处理(T1)相比,采用滴灌施肥的T2、T3、T4和T5处理马铃薯生育期提前、出苗率高、长势好、单株结薯数和单株薯重高,增产增效明显。其中以配方肥70%做基肥+苗期滴单质肥料15%+现蕾期滴单质肥料15%和配方肥50%做基肥+苗期滴水溶肥25%+现蕾期滴水溶肥25%处理效果最好,比常规施肥处理出苗率提高了1.5%~4.7%、单株结薯数增加了0.7个以上、单株薯重显著增加了33.6~47.3 g、商品薯率提高了0.2%~0.5%,同时在产量上与常规施肥处理之间有极显著差异,分别显著增产10.7%和9.3%,增效15.6%和9.7%。在实际生产中,可以优先选择应用这两种施肥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下滴灌 冬马铃薯 水肥一体化 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育种现状及发展对策 被引量:4
7
作者 包山敏 王崇进 +4 位作者 向成轶 王颖 白建明 隋启君 杨万林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21期8-12,共5页
本文基于马铃薯现阶段的育种工作情况,总结分析了其有待进一步提升的环节,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现阶段,马铃薯育种主要依据其无性繁殖特性进行,具有简便、有效和确保薯种纯度等优点,同时做好薯种脱毒、病虫害防治和田间管理等工作;育... 本文基于马铃薯现阶段的育种工作情况,总结分析了其有待进一步提升的环节,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现阶段,马铃薯育种主要依据其无性繁殖特性进行,具有简便、有效和确保薯种纯度等优点,同时做好薯种脱毒、病虫害防治和田间管理等工作;育种过程中,需进一步提升马铃薯品种资源收集、种薯生产能力、种薯生产技术、脱毒种薯质量以及马铃薯产品加工能力。提出马铃薯育种工作发展对策,包括建立良好的育种环境、科学引进马铃薯品种、创新马铃薯育种方式以及更新生产设备及生产技术,为促进马铃薯产业的规范化和合理化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马铃薯育种 脱毒种薯 马铃薯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肥模式对马铃薯云薯401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李燕山 姚春光 +5 位作者 普红梅 张磊 杨琼芬 白建明 桑月秋 隋启君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608-1611,共4页
【目的】研究相同施肥量下不同施肥模式对马铃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为建立适宜云薯401高产优质栽培的较佳施肥模式提供参考。【方法】以云薯401为研究对象开展田间试验,以50%N+100%P+100%K做基肥,苗期追施50%N处理为对照,另设苗期和蕾期... 【目的】研究相同施肥量下不同施肥模式对马铃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为建立适宜云薯401高产优质栽培的较佳施肥模式提供参考。【方法】以云薯401为研究对象开展田间试验,以50%N+100%P+100%K做基肥,苗期追施50%N处理为对照,另设苗期和蕾期分期施肥等6个不同NPK配比施肥处理,各处理基础施肥量相同,均按尿素300kg/ha、普钙1125 kg/ha、硫酸钾600 kg/ha施用,测定各处理生长及产量指标。【结果】苗期追施50%N+30%K处理的马铃薯株高最高,为91.0 cm,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1,下同);各处理间马铃薯主茎数、分枝数和差异均不显著(P>0.05,下同);分期施肥处理与对照处理之间单株结薯数差异不显著;苗期追施50%N+50%P+30%K处理的茎粗(1.15cm)显著低于其他处理(P<0.05,下同);苗期追施50%N+30%P+30%K的处理茎粗为1.61 cm,显著高于对照处理;苗期追施50%N+30%P+30%K的处理产量最高(43311.0 kg/ha),其次是分苗期追肥(50%N+50%K)和蕾期追肥(20%N+20%K)的处理(41809.5kg/ha),两个处理产量均显著高于常规对照处理。【结论】云薯401可以在苗期追施少量磷肥,在苗期或苗期和蕾期分次进行氮肥和钾肥的追施都有利于提高其产量和商品率。苗期追50%N+30%P+30%K的施肥以及苗期追肥(50%N+50%K)、蕾期追肥(20%N+20%K)模式可作为云南省滇东北马铃薯主产区及其类似生态区云薯401高产高效栽培的施肥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施肥模式 生长 产量 云薯401 Yunshu40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灌水量对膜下滴灌冬马铃薯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20
9
作者 李燕山 白建明 +5 位作者 许世坤 普红梅 王云华 季寿堂 谢富生 隋启君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13,共6页
通过田间试验,设置1350 m3·hm^(-2)、1650 m3·hm^(-2)、1950 m3·hm^(-2)、2250 m3·hm^(-2)4个灌水量和1个常规沟灌为对照,研究膜下滴灌对马铃薯的生长、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膜下滴灌马铃薯生长发育... 通过田间试验,设置1350 m3·hm^(-2)、1650 m3·hm^(-2)、1950 m3·hm^(-2)、2250 m3·hm^(-2)4个灌水量和1个常规沟灌为对照,研究膜下滴灌对马铃薯的生长、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膜下滴灌马铃薯生长发育快,株高、单株茎叶鲜重、单株结薯数、单株块茎鲜重高于常规沟灌,膜下滴灌较沟灌增产6 416.08 kg·hm^(-2),增产21.29%,水分利用率高79.5 kg·hm^(-2)·mm-1。膜下滴灌下不同灌水量马铃薯水分利用率随灌水量增加呈降低趋势,产量和耗水量随灌水量增加而增加,滴灌1950 m3·hm^(-2)的产量最高,为39 732.0 kg·hm^(-2),当灌水量增加到2250 m3·hm^(-2)时,产量较滴灌1950 m3·hm^(-2)处理的下降6 624.5 kg·hm^(-2),下降16.67%。从产量提高和节水方面考虑,在生育期间有效降雨量在70 mm左右时,灌水量在1650~1950 m3·hm^(-2)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膜下滴灌 灌水量 水分利用率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个马铃薯品种淀粉的理化特性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颖 潘哲超 +4 位作者 梁淑敏 杨琼芬 李先平 白建明 隋启君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11期24-28,共5页
为选育出适合食品工业加工的优良品种,促进马铃薯产业发展,利用快速黏度测定仪、粒度仪等测定4个马铃薯品种的淀粉性质。结果表明:4个马铃薯品种淀粉的粒径均呈双峰状分布;云薯606的透明度最好,黏度和热糊稳定性较好,其透明度、黏度和... 为选育出适合食品工业加工的优良品种,促进马铃薯产业发展,利用快速黏度测定仪、粒度仪等测定4个马铃薯品种的淀粉性质。结果表明:4个马铃薯品种淀粉的粒径均呈双峰状分布;云薯606的透明度最好,黏度和热糊稳定性较好,其透明度、黏度和破损值分别为61.37%、(1 630±21.13)cP和(94±6.51)cP;紫云1号的淀粉糊冻融稳定性最好,其析水率最大,为12.88%,不易发生凝沉,72h后,上清液体积为7.25mL,其黏度最大,为(3 956±27.78)cP,冷糊稳定性最好,其回生值为(87±6.11)cP,且易糊化,糊化温度73℃。紫云1号和云薯606适合应用于食品工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淀粉 理化性质 食品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脱毒原原种基质栽培研究概况 被引量:12
11
作者 刘凌云 包丽仙 +3 位作者 卢丽丽 普红梅 王颖 杨琼芬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89-91,共3页
综述了基质筛选、移栽密度、营养配比以及生长调节剂使用4个方面对基质栽培生产马铃薯脱毒原原种的影响及所取得的研究结果。基质栽培中,基质选择要因地制宜,本着低成本、高效益的原则;移栽密度需与营养配比相结合,以保证植株光合作用,... 综述了基质筛选、移栽密度、营养配比以及生长调节剂使用4个方面对基质栽培生产马铃薯脱毒原原种的影响及所取得的研究结果。基质栽培中,基质选择要因地制宜,本着低成本、高效益的原则;移栽密度需与营养配比相结合,以保证植株光合作用,提高结薯粒数;生长调节剂的使用上,需注意基质残留等问题对原原种生产造成影响。未来研究要注意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机理,特别是其植物生理和分子生物学原理,以提高基质栽培生产马铃薯脱毒原原种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脱毒原原种 基质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个栽培密度对6个马铃薯基因型微型薯繁育种薯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梁淑敏 李燕山 +7 位作者 杨琼芬 王颖 白建明 李先平 姚春光 潘哲超 孙文祥 隋启君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454-2460,共7页
【目的】研究不同密度对6个基因型马铃薯产量和大中小薯个数的影响。【方法】在大田条件下,采用4种密度(主处理)和6个不同用途基因型马铃薯(副处理)两因素裂区设计,通过方差分析、线性拟合、多重比较显著性检验和相关性分析进行研究。... 【目的】研究不同密度对6个基因型马铃薯产量和大中小薯个数的影响。【方法】在大田条件下,采用4种密度(主处理)和6个不同用途基因型马铃薯(副处理)两因素裂区设计,通过方差分析、线性拟合、多重比较显著性检验和相关性分析进行研究。【结果】不同基因型对产量、大中小薯个数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不同密度对中薯个数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对产量、大小薯个数的影响达显著水平(Duncan多重比较)。密度和不同基因型之间不存在互作。随着密度的增加产量、大中小薯个数增加,但薯块平均重量在降低。【结论】为了获得数量多的小整薯个数不同的品种有最适宜的密度。不同密度对不同基因型马铃薯块茎大小分布呈规律的数学模型,根据数学模型可以很好的预测马铃薯大中小薯块茎个数和总薯个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密度 基因型 繁育种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马铃薯块茎色素初步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山云 隋启君 +3 位作者 杨琼芬 卢丽丽 李文鹏 李先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4-89,共6页
提取四个彩色马铃薯新品系皮和肉中的色素,对色素液进行紫外及可见光谱分析、感官分析及薄层层析分析。结果表明,彩色马铃薯色素主要为花青素类色素,其在酸性条件下比在碱性条件下稳定,紫色马铃薯中含有的花色苷种类比红色马铃薯多,层... 提取四个彩色马铃薯新品系皮和肉中的色素,对色素液进行紫外及可见光谱分析、感官分析及薄层层析分析。结果表明,彩色马铃薯色素主要为花青素类色素,其在酸性条件下比在碱性条件下稳定,紫色马铃薯中含有的花色苷种类比红色马铃薯多,层析系统7(正丁醇∶冰乙酸∶水=3∶1∶3)对色素的分离效果最好。根据色素层析的Rf值和色素的紫外-可见光谱特点,参考已有相关资料,初步判断在紫色马铃薯中的色素主要是锦葵色素衍生物,而红色马铃薯中的色素主要是天竺葵色素衍生物。研究结果可以为食品工业天然色素源的探索和彩色马铃薯的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马铃薯 块茎 色素 薄层层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杀菌剂及组合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控效果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凌云 姚春光 +6 位作者 卢丽丽 包丽仙 张天芝 孙文祥 李文娟 隋启君 杨琼芬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646-1650,共5页
试验采用不同杀菌剂、组合及不同喷施间隔天数对3个马铃薯品种的晚疫病防控效果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大生(代森锰锌)、瑞凡(嘧菌环胺)及组合(山德生+金雷+达科宁+富帅得)对晚疫病防控效果较好,和对照相比达显著水平(P〈0.0... 试验采用不同杀菌剂、组合及不同喷施间隔天数对3个马铃薯品种的晚疫病防控效果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大生(代森锰锌)、瑞凡(嘧菌环胺)及组合(山德生+金雷+达科宁+富帅得)对晚疫病防控效果较好,和对照相比达显著水平(P〈0.05),但它们之间差异不显著;施用瑞凡杀菌剂的单产均值达到33 766.5 kg/hm2,其次是银法利(氟吡菌胺+霜霉威盐酸盐),Agrifos600(亚磷酸)的防控效果较差;杀菌剂组合的防治效果产量达到30 177 kg/hm2,增产8%~41%;杀菌剂组合间隔14 d喷药的防控效果优于间隔7 d喷药。从参试的品种防治效果看,在云南省大春季节的种植时,合作88采用瑞凡进行防治效果较好,陇薯6号采用银法利进行晚疫病防治效果较好,而费乌瑞它较感晚疫病,各种药剂的防控效果均不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晚疫病 杀菌剂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进彩色马铃薯资源的鲜食和炸片品质评价 被引量:5
15
作者 包丽仙 李山云 +3 位作者 李先平 白建明 隋启君 杨琼芬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902-1909,共8页
文章对引自国际马铃薯中心的50份彩色马铃薯资源的蒸食品质和炸片品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炸片品质综合评分达到60分合格以上的材料38份,其中14份70分及70分以上的材料可作为薯片材料直接推广和作为薯片加工型品种育种资源利用;红色薯... 文章对引自国际马铃薯中心的50份彩色马铃薯资源的蒸食品质和炸片品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炸片品质综合评分达到60分合格以上的材料38份,其中14份70分及70分以上的材料可作为薯片材料直接推广和作为薯片加工型品种育种资源利用;红色薯肉的资源经油炸加工后颜色鲜艳诱人,可作为特色薯片品种加工利用;筛选出16份在蒸食品质和炸片品质方面都表现优良的材料,这些材料可以直接进行新品种试验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马铃薯 引进资源 加工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马铃薯新品种-‘云薯603’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燕山 徐宁生 隋启君 《中国马铃薯》 2018年第1期61-62,共2页
彩色马铃薯新品种‘云薯603’系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2001年以‘昆引6号’作母本,‘转心乌’作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2014年6月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生育期116 d左右,产量在23 000~35 000 kg/hm2。... 彩色马铃薯新品种‘云薯603’系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2001年以‘昆引6号’作母本,‘转心乌’作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2014年6月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生育期116 d左右,产量在23 000~35 000 kg/hm2。薯形扁圆、薯皮略麻、红皮白肉维管束红色,有时维管束内薯肉微红,芽眼浅,商品薯率85.80%。干物质含量24.90%,淀粉含量15.80%,粗蛋白含量2.66%,维生素C含量19.30 mg/100g鲜薯,还原糖含量0.41%。‘云薯603’植株抗晚疫病、感轻花叶病毒病和重花叶病毒病。该品种适宜在云南1 900 m以上中高海拔区域大春种植及周边气候类似的区域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新品种 彩色 云薯60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病广适、鲜食型马铃薯新品种-‘云薯505’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燕山 陈际才 +2 位作者 罗有卫 徐宁生 隋启君 《中国马铃薯》 2018年第3期191-192,共2页
鲜食型马铃薯新品种‘云薯505’系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与德宏州农业科学研究所,2001年用‘Serrana’作母本、‘Yakhant’作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2011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中晚熟,冬作生育期80 ... 鲜食型马铃薯新品种‘云薯505’系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与德宏州农业科学研究所,2001年用‘Serrana’作母本、‘Yakhant’作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2011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中晚熟,冬作生育期80 d左右,大春作生育期110 d左右;块茎扁圆、薯皮略麻、白皮白肉、芽眼浅。产量在30 000~62 000 kg/hm2。干物质含量21.90%,淀粉含量14.70%,还原糖含量0.19%,粗蛋白含量2.36%,维生素C含量28.00 mg/100g鲜薯。‘云薯505’植株抗晚疫病、中抗轻花叶病毒病(PVX)、感重花叶病毒病(PVY)。该品种适宜在云南省滇中、滇西北、滇东北大春作区及马铃薯冬作区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新品种 抗病 广适 鲜食 云薯50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遮光处理和喷施叶面肥对春季马铃薯原原种繁育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凌云 卢丽丽 +3 位作者 包丽仙 普红梅 李燕山 杨琼芬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10期66-68,共3页
为缩短春季马铃薯原原种繁育的生长周期,提高结薯数量,针对不同马铃薯品种,采取遮光和喷施叶面肥的组合处理开展试验研究。研究结果,在云南省滇中地区海拔1 600~2 000 m繁育马铃薯原原种,遮光处理对不同马铃薯品种的匍匐茎萌发时间和块... 为缩短春季马铃薯原原种繁育的生长周期,提高结薯数量,针对不同马铃薯品种,采取遮光和喷施叶面肥的组合处理开展试验研究。研究结果,在云南省滇中地区海拔1 600~2 000 m繁育马铃薯原原种,遮光处理对不同马铃薯品种的匍匐茎萌发时间和块茎膨大时间的影响差异显著,而喷施叶面肥处理对所有供试马铃薯品种的匍匐茎萌发时间和块茎开始膨大时间均没有影响。具体表现为遮光处理5 h/d能使S03-921的匍匐茎萌发时间比对照提早10 d,但对其块茎膨大的开始时间却没有影响,所有处理均在全生育期80 d内开始结薯;遮光处理5 h/d、3 h/d能使云薯401的匍匐茎萌发时间比对照提早10 d,遮光处理5 h/d、3 h/d、1 h/d均能使云薯401的块茎膨大时间比对照提早10 d;遮光处理对云薯107的匍匐茎萌发时间没有影响,但随着遮光时间延长,云薯107的块茎膨大时间比对照提早10~20 d;所有遮光处理对云薯505匍匐茎萌发与块茎膨大的时间均没有影响,该品种均是处理后10 d内形成匍匐茎,20 d内块茎膨大,即在全生育期60 d内就开始结薯。.遮光处理和喷施叶面肥对单株结薯数的影响也因品种而不同;S03-921的结薯性最好,结薯数最高的是遮光3 h/d+0.2%K_2SO_4的处理,平均结薯达9.6个/株;云薯401结薯性差,所有处理平均结薯数均没有超过3个/株;云薯107结薯最好处理为遮光1 h/d+0.2%KH_2PO_4,平均结薯数达4.9个/株;云薯505结薯最好的处理为遮光3 h/d+0.2%K_2SO_4,平均结薯数达6.6个/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遮光处理 喷施叶面肥 平均单株结薯 马铃薯 原原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东北大春马铃薯产业情况调研与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姚春光 张磊 隋启君 《中国马铃薯》 2015年第6期374-377,共4页
为充分了解滇东北地区马铃薯产业的现状,促进马铃薯产业又快又好的发展,调研了滇东北马铃薯主产区的生产情况、栽培模式、地膜覆盖、产销情况及马铃薯主食化情况,全面分析了当前滇东北大春马铃薯种植中存在的问题,并从4个方面提出了相... 为充分了解滇东北地区马铃薯产业的现状,促进马铃薯产业又快又好的发展,调研了滇东北马铃薯主产区的生产情况、栽培模式、地膜覆盖、产销情况及马铃薯主食化情况,全面分析了当前滇东北大春马铃薯种植中存在的问题,并从4个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滇东北 产业 间套作 地膜覆盖 主食化 种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冬作马铃薯育种效率的探索 被引量:4
20
作者 隋启君 梁淑敏 +7 位作者 白建明 姚春光 杨妍 康桂辉 谢家华 文建斌 洪健康 范汝明 《中国马铃薯》 2023年第6期489-497,共9页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马铃薯常规育种体系主要以夏作为主,冬作马铃薯育种在2003年前未见报道,也没有完善系统的冬马铃薯育种体系。因得天独厚的立体气候优势,云南省可以一年四季生产马铃薯。云南省冬马铃薯因错季上市,不仅满足国内鲜食市...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马铃薯常规育种体系主要以夏作为主,冬作马铃薯育种在2003年前未见报道,也没有完善系统的冬马铃薯育种体系。因得天独厚的立体气候优势,云南省可以一年四季生产马铃薯。云南省冬马铃薯因错季上市,不仅满足国内鲜食市场反季需求,薯农的比较效益也高。但目前冬作生产上使用的品种为生育期长的‘合作88’和‘丽薯6号’,冬作马铃薯专用品种缺乏,产生冬马铃薯市场品种单一,上市集中等问题,亟需系统完善的育种体系选育新品种,这些新品种不仅要具有高产、抗病的特点,而且在口感和风味上还要能迎合消费者的多样化喜好。新的高效冬作马铃薯育种方法,采用大春筛选出的68个优良品系,2016~2020年在云南省建水县连续开展4个冬季试验,实施过程中采取促进成熟期晚的品种(系)提早成熟的栽培技术。筛选出了5个适合冬作的品系,分别定名为‘云薯114’(S13-592)、‘云薯115’(S12-1528)、‘云薯116’(S12-1496)、‘云薯703’(S12-1998)和‘云薯608’(S10-843),该5个品种4年平均产量均在45000 kg/hm^(2)以上,与露地相比,经过促早熟栽培技术产量两年平均提高3145 kg/hm^(2)。该研究探索夏冬作联合评价的育种模式,形成了冬作马铃薯育种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作育种 马铃薯 育种效率 夏冬作马铃薯育种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