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虚拟现实技术在心血管外科手术教学培训中的初步应用研究 被引量:33
1
作者 李林林 于振坤 +1 位作者 樊红光 郑哲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89-294,共6页
目的:基于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数据制作部分类型先天性心脏病的虚拟现实(VR)教材,使学员能够对部分先天性心脏病的病理性解剖结构产生直观而准确的认识。方法:选取部分先天性心脏病病种的典型CT图像(包括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法乐... 目的:基于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数据制作部分类型先天性心脏病的虚拟现实(VR)教材,使学员能够对部分先天性心脏病的病理性解剖结构产生直观而准确的认识。方法:选取部分先天性心脏病病种的典型CT图像(包括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法乐四联症、肺动脉闭锁、右心室双出口),将图像导入到影通和Unity3D软件中。经过阈值调节、三维重建、分割、渲染等操作构建心脏3D模型。将3D模型通过影通VR软件输出到头戴式显示器(HMD)中,学员佩戴HMD即可全方位观看心脏的解剖结构。在系统地学完VR课程后,学员填写一份调查问卷以评价VR教材的教学效果。结果:我们成功构建了先天性心脏病的VR教材,共有18名学员体验了VR课程。问卷结果显示教材有着良好的交互性和沉浸感。18位学员问卷的平均分为44.6分,标准差为3.7分,平均分显著高于持中立态度的分值(t=16.9,P<0.01),学员对学习效果的评价倾向于积极。所有学员均未出现视觉和位置觉相关的不适。结论:基于VR的教学方式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制作的VR教材精确地展现了心脏的解剖结构,能够满足心血管外科学的培训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心血管外科 教学 手术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脂滴代谢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及应用前景
2
作者 徐小翠 蒋韶辉 +1 位作者 官雪 杨文慧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197-1201,共5页
心肌代谢过程中利用大量脂肪酸作为底物提供能量,其中储存于脂滴中的中性脂质是心肌代谢主要能量来源。脂滴主要由中性脂质和磷脂单层分子膜构成,表面镶嵌脂滴相关蛋白(LDAP)以调节细胞内脂质代谢。心肌代谢过程中,若脂肪酸摄取和氧化... 心肌代谢过程中利用大量脂肪酸作为底物提供能量,其中储存于脂滴中的中性脂质是心肌代谢主要能量来源。脂滴主要由中性脂质和磷脂单层分子膜构成,表面镶嵌脂滴相关蛋白(LDAP)以调节细胞内脂质代谢。心肌代谢过程中,若脂肪酸摄取和氧化不平衡,过量脂滴积累,可能导致心肌脂毒性,影响心脏功能。本文就近年来对脂滴及LDAP调节的脂质稳态在心肌代谢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心肌代谢与脂滴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探讨心肌脂滴代谢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以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代谢 脂滴 脂滴相关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卵圆孔未闭封堵术后残余分流对偏头痛及隐源性脑卒中的影响
3
作者 廖陆枭 张顺利 +3 位作者 谢彩婵 张石龙 陈永昆 王小啟 《海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675-682,共8页
目的:评估卵圆孔未闭(PFO)封堵术后残余分流程度对合并偏头痛及隐源性脑卒中(CS)患者术后症状缓解程度及有无再发脑卒中的影响。方法:分析2021年6月~2023年2月间于海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行经皮卵圆孔未闭封堵术的73例PFO合并偏头痛... 目的:评估卵圆孔未闭(PFO)封堵术后残余分流程度对合并偏头痛及隐源性脑卒中(CS)患者术后症状缓解程度及有无再发脑卒中的影响。方法:分析2021年6月~2023年2月间于海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行经皮卵圆孔未闭封堵术的73例PFO合并偏头痛和73例PFO合并CS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在术后通过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结合右心声学造影(ASCE)对残余分流程度进行评估,再通过反常性栓塞量表(RoPE)、偏头痛失能程度评估问卷(MIDAS)等测试问卷分别评估脑卒中与反常性栓子的关系及偏头痛程度,根据术后残余分流量大小分别对两类不同合并症的患者进行分组:无残余分流组、轻度残余分流组、中度及以上残余分流组,比较各自3组不同术后残余分流量的患者脑卒中诱发及偏头痛程度的差异。结果:卵圆孔未闭封堵术后无残余分流或轻度残余分流合并偏头痛的100%患者的偏头痛症状有效改善,67.1%的患者偏头痛症状完全消除,所有隐源性脑卒中患者在术后均无再发脑卒中且术前伴随的相关脑梗后遗症均得到改善。结论:卵圆孔未闭合并偏头痛、隐源性脑卒中的患者在经皮卵圆孔未闭封堵术后即使存在残余分流也可达到治疗目的。术后无残余分流可能是偏头痛负担完全消除的独立预测因子。偏头痛先兆症状中视物模糊可能是术后产生残余分流现象的一个关联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圆孔未闭 残余分流 偏头痛 隐源性脑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动脉导管未闭介入封堵术后三尖瓣严重脱垂外科干预二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穆纯杰 闫军 +5 位作者 潘湘斌 马润伟 王强 宋怡 汤吟 徐金宏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026-1029,共4页
1临床资料病例一,患儿女性,2岁4个月,因动脉导管未闭(PDA)封堵术后三尖瓣关闭不全1年入院。患儿出生时超声心动图提示PDA、卵圆孔未闭,1岁4个月时外院行经皮PDA介入封堵术(PDA直径主动脉侧5.0 mm,左肺动脉侧2.3 mm,长4.2 mm,术中封堵装... 1临床资料病例一,患儿女性,2岁4个月,因动脉导管未闭(PDA)封堵术后三尖瓣关闭不全1年入院。患儿出生时超声心动图提示PDA、卵圆孔未闭,1岁4个月时外院行经皮PDA介入封堵术(PDA直径主动脉侧5.0 mm,左肺动脉侧2.3 mm,长4.2 mm,术中封堵装置具体型号不详),手术时体重:7.6 kg,出院时超声心动图提示三尖瓣大量反流,反流面积4.8 cm^2,未予特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导管未闭 介入封堵 三尖瓣脱垂 三尖瓣成形 婴幼儿 超声心动图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在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诊断及外科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9
5
作者 李慕子 李维君 +5 位作者 李健 王强 章良 张恒 沈艳 骆志玲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99-304,共6页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诊断及外科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期间外科治疗的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患者21例,分析其术前超声心动图特点、解剖分型,评估...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诊断及外科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期间外科治疗的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患者21例,分析其术前超声心动图特点、解剖分型,评估肺动脉发育及体肺侧支动脉情况,并与CT结果相对比。术中经食道超声心动图监测,术后随访超声心动图评估手术效果。结果:超声心动图对肺动脉闭锁的诊断分型、右肺动脉及McGoon比值的测量结果与CT测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左肺动脉测值及Nakata指数较CT测值小(P均<0.05)。术中经食道超声心动图示3例室间隔开窗患儿室水平示右向左或双向分流。术后患者左右肺动脉内径及Nakata指数或新建肺动脉指数均较术前增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超声心动图可以对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患儿的肺动脉发育进行初步评估,结合心血管造影检查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术中及术后可用于随访评价手术疗效,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胸超声心动图 经食道超声心动图 术中 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在西南地区危重先天性心脏病产前及产后诊疗中的临床经验 被引量:17
6
作者 李慕子 王强 +7 位作者 张恒 章良 骆志玲 王浩 李丽 董云兴 梁超 沈艳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904-909,共6页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用于危重先天性心脏病的产前及产后诊断、手术方案决策、术中及围术期监测,以及术后随访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19年8月在胎儿期确诊为危重先天性心脏病并于出生后50天内手术治疗的新生儿及小婴儿15...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用于危重先天性心脏病的产前及产后诊断、手术方案决策、术中及围术期监测,以及术后随访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19年8月在胎儿期确诊为危重先天性心脏病并于出生后50天内手术治疗的新生儿及小婴儿15例,男7例,女8例。分析患儿的产前及产后超声心动图特点,与术后诊断相对比。术中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引导经胸球囊扩张术及术中监测。术后随访评价心功能及手术疗效。结果:所有患儿产后超声心动图诊断均与手术探查相符。产前诊断中1例患儿确诊主动脉瓣狭窄,但无法评价瓣膜结构;1例主动脉弓发育不良患儿产前诊断为单纯主动脉缩窄;1例混合型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C)产前诊断为心内型TAPVC;1例梗阻性心上型TAPVC胎儿期未发现梗阻;余产前诊断均与术后诊断相符。所有患儿于出生后50天内进行手术治疗。术中超声心动图及术后超声心动图随访示手术效果满意。结论:超声心动图在产前及产后一体化诊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产前及产后诊断危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使其出生后得到及时救治,选择最佳手术时机及策略;术中超声心动图可以引导经胸球囊扩张术以及评价矫治术后疗效;围术期超声心动图监测为围术期管理提供多方面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一体化管理 先天性心脏病 外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带状疱疹患者外周血和疱液中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被引量:9
7
作者 莫小辉 林飞燕 +7 位作者 杨连娟 梁豫琳 章楚光 余茜 吴飞 李瑾 郭怡 谭飞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33-136,共4页
目的:分析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外周血在带状疱疹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30例初诊的带状疱疹患者的外周血和疱液标本,通过PCR的检测外周血细胞和疱液中带状疱疹病毒,并通过免疫荧光、免疫病理进行验证。结果:PCR检测结果显示,30... 目的:分析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外周血在带状疱疹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30例初诊的带状疱疹患者的外周血和疱液标本,通过PCR的检测外周血细胞和疱液中带状疱疹病毒,并通过免疫荧光、免疫病理进行验证。结果:PCR检测结果显示,30例患者外周血和疱液中带状疱疹病毒的核酸检测均为阳性。结论:PCR能检测外周血中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可用于带状疱疹的实验室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 聚合酶链反应 免疫组化 免疫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镜面人”合并B型主动脉夹层行腔内手术一例 被引量:3
8
作者 张雄 罗明尧 +1 位作者 朱凡 郭媛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030-1032,共3页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53岁,因"突发胸背部疼痛4日余"入院。患者入院4天前劳动后出现剧烈胸背部疼痛,当日就诊于当地医院,查主动脉CT提示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转入我院进一步治疗。既往病史:5年前曾患胃溃疡及甲状腺功能亢进...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53岁,因"突发胸背部疼痛4日余"入院。患者入院4天前劳动后出现剧烈胸背部疼痛,当日就诊于当地医院,查主动脉CT提示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转入我院进一步治疗。既往病史:5年前曾患胃溃疡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经消化内科及内分泌科规范治疗后治愈,现各项指标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面人 内脏反位 主动脉夹层 腔内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地区居民冠心病的相关基因表达差异性分析
9
作者 张顺利 谢彩婵 +3 位作者 廖陆枭 陈永昆 张石龙 王小啟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1期831-837,共7页
目的:探索冠心病相关基因与海南地区住院患者冠心病之间的相关性,为丰富海南地区冠心病高危人群筛选手段,优化防治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1月1日~2022年6月30日到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住院病人,海南籍贯、年龄大于3... 目的:探索冠心病相关基因与海南地区住院患者冠心病之间的相关性,为丰富海南地区冠心病高危人群筛选手段,优化防治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1月1日~2022年6月30日到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住院病人,海南籍贯、年龄大于30岁的成年人,将病人分为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使用PCR实时荧光定量测基因表达量,运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探讨冠心病基因表达量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结果:本研究共收集55位非冠心病人群全血样本(其中女性26名,男性29名),中位年龄为57岁,170位冠心病患者全血样本(其中女性44名,男性126名),中位年龄63.17。载脂蛋白B基因(ApoB)在冠心病组中显著高表达,P<0.0001;AGT基因(P=0.0158)、ApoE基因(P=0.0126)、FGB基因(P=0.005)、GNB基因(P=0.0151)、MTFHR基因(P=0.0119)、SELE基因(P=0.005)、TNF基因(P=0.0298)在非冠心病组显著高表达,NOS3基因(P=0.3047)、IL6基因(P=0.7239)、ACE基因(P=0.7852)在两组间的表达没有差异。冠心病与AGT基因呈负相关(r=−0.163,P=0.011,P<0.05)、APOB基因呈正相关(r=0.75,P=0,P<0.01)、FGB基因呈负相关(r=−0.163,P=0.011,P<0.05),GNB基因呈负相关(r=−0.165,P=0.011,P<0.05)、SELE基因呈负相关(r=−0.171,P=0.007,P<0.01)、MHTHR基因呈负相关(r=−0.210,P=0.001,P<0.01)、TNF基因呈负相关(r=−0.131,P=0.04,P<0.05),与APOE、NOS3、ACE、IL6等基因无相关性(P>0.05)。冠心病ApoB基因与甘油三酯呈负向相关,相关系数(r=−0.461,P=0.000),与年龄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173,P=0.009),与总胆固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r=0.499,P=0.000),与高密度脂蛋白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0.181,P=0.007),与低密度脂蛋白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0.143,P=0.031)。结论:(1)载脂蛋白B基因表达检测可能作为海南地区冠人群冠心病筛查的一个指标,可能通过影响总胆固醇的水平增加冠心病的发病风险,仍需要更大样本的研究。(2)AGT、ApoE、FGB、GNB、MTFHR、SELE、TNF等基因可能是海南非冠心病人群的保护基因,这些基因的高表达可能会降低冠心病的发生,仍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易感基因 热带海岛地区 海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