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特长公路隧道单斜井双正洞通风新技术
1
作者 侯江 刘建海 《绿色科技》 2025年第2期228-233,246,共7页
以永德-耿马高速公路帮福隧道为研究对象,旨在制定合理通风方案。分析了隧道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大量的有害气体和粉尘等有害因素,初选单斜井双正洞通风方案,结合洞内最多工作人员数量、允许最低风速、排除爆破炮烟、同时工作的最多内燃... 以永德-耿马高速公路帮福隧道为研究对象,旨在制定合理通风方案。分析了隧道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大量的有害气体和粉尘等有害因素,初选单斜井双正洞通风方案,结合洞内最多工作人员数量、允许最低风速、排除爆破炮烟、同时工作的最多内燃设备以及高山地区等条件,理论计算出单斜井与二正洞施工中的最大需风量和通风总阻力,通过对不同风机的性能参数及特性曲线的分析对比,选出最优风机型号。确定了采用压入式供风和射流式供风相结合的方式,最终选定使用4台SDF(C)NO12.5轴流压入式风机、8台SDS112F-4P-37射流风机进行巷道式供风。这对降低炮烟污染,改善施工作业环境、保障作业人员职业健康具有明显效果,还有效地减少隧道施工的投入,保证了良好的通风效果。该方法不仅满足特长公路隧道安全施工的通风需求,还节约了施工通风成本,较好地解决了特长公路隧道的施工通风问题,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长公路隧道 单斜井双正洞 压入式供风 射流式供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环境下隧道楔形掏槽合理延期时间优化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刘浩杉 侯江 +2 位作者 张智宇 黄永辉 赵文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16-123,共8页
为探究楔形掏槽不同延期起爆时间对地表振动影响规律,采用基于ANSYS/LS-DYNA的流固耦合算法对楔形掏槽爆破参数进行优化,分析掏槽孔微差爆破对掏槽区域破碎效果的影响与地表振速响应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掏槽区域岩石爆破效果受延期时间... 为探究楔形掏槽不同延期起爆时间对地表振动影响规律,采用基于ANSYS/LS-DYNA的流固耦合算法对楔形掏槽爆破参数进行优化,分析掏槽孔微差爆破对掏槽区域破碎效果的影响与地表振速响应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掏槽区域岩石爆破效果受延期时间影响较大且存在1个阈值,延期时间超过5 ms后自由面方向的掏槽区域内岩石破碎程度未贯通。同时,相较于同时起爆,隧道地表监测点在不同微差时间下降振率变化范围为14%~68%,变化速率呈先快后慢的趋势。而边墙与底板测点降振率受微差时间影响较小。在满足爆破效果的基础上,选择产生最小振动峰值的延期时间5 ms进行现场试验,现场实测峰值与数值模拟得出结果误差在10.32%,说明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爆破振动是合理可行的。研究结果可为相关隧道掏槽孔爆破延期时间选择提供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掘进 掏槽爆破 延期时间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隧道穿越超大型溶洞快速施工技术
3
作者 侯江 余润桐 《绿色科技》 2025年第12期226-234,共9页
在高速公路建设向复杂地质区域推进的背景下,为解决隧道穿越超大型溶洞的工程难题,实现快速施工,综合运用超前地质预报手段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精确探测溶洞位置与规模并建立三维仿真模型;针对具体溶洞特征制定专项施工方案,经专家论证... 在高速公路建设向复杂地质区域推进的背景下,为解决隧道穿越超大型溶洞的工程难题,实现快速施工,综合运用超前地质预报手段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精确探测溶洞位置与规模并建立三维仿真模型;针对具体溶洞特征制定专项施工方案,经专家论证确定缓冲层+护拱+SF5c复合式衬砌结合溶洞填筑等方案;在施工过程中优化护拱浇筑施工工艺与回填作业。以木老1号隧道右线为例,成功解决了穿越长52 m、宽58 m、高45 m超大型溶洞的难题,与原方案对比,工期提前2个月完成施工任务。提出的一系列创新关键技术,为同类工程提供了宝贵实践经验与技术参考,有力推动了高速公路在复杂岩溶地质区域的建设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隧道 超大型溶洞 三维激光扫描 处治方案 复合模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