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省迪庆州农村居民艾滋病知识与态度现况调查 被引量:5
1
作者 何寸英 《中国健康教育》 2008年第2期131-132,共2页
目的了解迪庆州农村居民艾滋病相关知识及态度状况,为开展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用无记名问卷方式,随机对迪庆州部分农村居民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和态度的调查。结果268例调查者中,农村居民对艾滋病相关知识回答正确率... 目的了解迪庆州农村居民艾滋病相关知识及态度状况,为开展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用无记名问卷方式,随机对迪庆州部分农村居民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和态度的调查。结果268例调查者中,农村居民对艾滋病相关知识回答正确率介于20.45%~66.20%之间,对"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近距离说话会传染艾滋病吗"回答正确率最高(66.20%),对"是否可以避免艾滋病病毒感染妇女所生的小孩感染艾滋病"回答正确率最低(20.45%)。总平均知晓率(总答对题数与总答题数之比)为40.45%。50.20%被调查者表示感染者应得到社会的同情与关爱,48.25%被调查者不同意感染者的家人与正常人一起劳动,58.35%被调查者不同意感染者的子女与其他孩子一起上学,52.10%被调查者表示如果熟人感染后将减少与他们的往来,有25.35%被调查者表示要与他们断绝往来。在过去一年内,农民获取艾滋病相关知识的途径主要为电视(80.35%),其次分别为报纸、杂志、书籍(55.62%)、听朋友讲(40.45%)、宣传画、折页(32.20%)。结论对于艾滋病传播途径的认识水平显著影响农村居民的相关态度和行为。农村居民对艾滋病的认识尚处于"广泛听说但缺乏深入了解"的表浅阶段。艾滋病防治工作在农村地区更紧迫并难度更大,应该利用电视等传播媒介,加强农村居民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知识 态度 农村居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6年云南省迪庆州流行性腮腺炎疫情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何寸英 《中国健康教育》 2008年第1期61-62,共2页
目的了解2006年迪庆州流行性腮腺炎疫情动态,为预防控制腮腺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06年迪庆州流行性腮腺炎的疫情特点。结果2006年迪庆州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2589例,发病率为691.44/10万,占2006年所报告... 目的了解2006年迪庆州流行性腮腺炎疫情动态,为预防控制腮腺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06年迪庆州流行性腮腺炎的疫情特点。结果2006年迪庆州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2589例,发病率为691.44/10万,占2006年所报告丙类传染病的54.15%,病例分布于全州三县,主要发病地区为维西县,报告发病2111例,占所报告病例数的81.54%;发病年龄高峰为10~15岁,共发病1540例,占所报告病例数的59.48%;发病主要人群为学生,共发病2364例,占91.31%;发病主要时间为9~11月,共发病1754例,占67.75%。报告流行性腮腺炎所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1起,全部发生在学校。结论腮腺炎发生以学生为主,应在各学校建立晨检和疫情报告制度,搞好环境卫生及消毒等预防控制措施,同时做好腮腺炎相关知识宣传,接种腮腺炎疫苗,提高人群免疫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腮腺炎 疫情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西部地区宿主和媒介感染伯氏疏螺旋体的基因多样性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何志海 和仙 +11 位作者 孙毅 蒋宝贵 邵宗体 张云 李玉琼 浦恩念 姚明国 王帆 别双双 高子厚 江佳富 杜春红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8-213,共6页
目的了解云南省西部地区宿主动物和媒介蜱感染伯氏疏螺旋体的基因多样性,为进一步掌握该地区莱姆病菌株的特性奠定基础。方法对采用伯氏疏螺旋体5S~23S rRNA间隔区基因筛查阳性的云南西部地区采集的家畜、小型兽类、蜱虫样本,进行伯氏... 目的了解云南省西部地区宿主动物和媒介蜱感染伯氏疏螺旋体的基因多样性,为进一步掌握该地区莱姆病菌株的特性奠定基础。方法对采用伯氏疏螺旋体5S~23S rRNA间隔区基因筛查阳性的云南西部地区采集的家畜、小型兽类、蜱虫样本,进行伯氏疏螺旋体鞭毛蛋白基因(FLA基因)和16S rRNA基因的检测,综合分析病原体的基因信息,了解当地流行株的生物学特性及流行特征。结果共检测301份样本,共检出7种基因型伯氏疏螺旋体,其中宿主动物共检出5种:B.afzelii(阿弗西尼疏螺旋体)、B.garinii(伽氏疏螺旋体)、B.burgdorferi s.s.(狭义伯氏疏螺旋体)、B.japonica(日本疏螺旋体)、B.valaisiana(法雷斯疏螺旋体);媒介蜱检出7种:B.afzelii(阿弗西尼疏螺旋体)、B.garinii(伽氏疏螺旋体)、B.burgdorferi s.s.(狭义伯氏疏螺旋体)、B.japonica(日本疏螺旋体)、B.valaisiana(法雷斯疏螺旋体)、B.sinica(中华基因型伯氏疏螺旋体)及未定种Borrelia sp.。B.afzelii、B.garinii和B.burgdorferi s.s.为优势流行株,占总阳性的85.04%(256/301)。不同地区、不同来源的相同基因型株基因序列存在种内差异,同一地区的宿主和媒介中检出的相同基因型螺旋体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和较近的遗传进化关系。结论云南西部地区宿主和媒介感染伯氏疏螺旋体基因型具有较高的多样性特征,存在多种致病基因型,给当地人群的健康造成一定危害,需加强防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西部 伯氏疏螺旋体 宿主动物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