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木瓜属(Chaenomeles Lindl.)植物的民族植物学初步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高富 裴盛基 +2 位作者 杨立新 闵康 孙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3950-3954,共5页
蔷薇科(Rosaceae)木瓜属(Chaenomeles)植物共有5种,我国全产。该属为重要观赏植物和果品,世界各地均有栽培。木瓜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是重要的中药材品种。云南木瓜属植物4种,种下品种较多,大多品质优良,具有较高的药用、营养保健开发... 蔷薇科(Rosaceae)木瓜属(Chaenomeles)植物共有5种,我国全产。该属为重要观赏植物和果品,世界各地均有栽培。木瓜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是重要的中药材品种。云南木瓜属植物4种,种下品种较多,大多品质优良,具有较高的药用、营养保健开发潜力。云南民族民间利用植物于医疗保健、生态防护和增加经济收入方面均十分看好木瓜资源的潜力;但与其他发达地区相比,在品种培育、产业开发方面仍然有一定的差距。进一步加快调查、整理、发掘云南民族民间开发利用木瓜资源的传统知识体系,与现代化学分析手段相结合,发挥木瓜传统栽培模式的生态和经济效益,促进云南木瓜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技术进步,将会在农业结构调整中,为云南山区农业生态环境改善、农民增收、民族地区繁荣与和谐发展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瓜属 植物资源利用 传统知识 民族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杂粮在云南农业产业化中的作用探讨 被引量:4
2
作者 张建华 肖植文 +5 位作者 杨晓洪 米艳华 张金渝 金航 尹小怀 和卫泽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4期513-517,共5页
针对国际小杂粮市场的需求和发展,系统地分析了云南小杂粮的地位、资源特色、生态、区位、品牌和产业基础等优势;指出云南小杂粮产业化存在着科技含量低、盲目性大、技术落后、无名牌效应等问题。提出了云南小杂粮产业化发展必须统一规... 针对国际小杂粮市场的需求和发展,系统地分析了云南小杂粮的地位、资源特色、生态、区位、品牌和产业基础等优势;指出云南小杂粮产业化存在着科技含量低、盲目性大、技术落后、无名牌效应等问题。提出了云南小杂粮产业化发展必须统一规划和布局,重点建立绿色或无公害生产基地,积极推广名牌战略,充分应用现代高新技术拓展小杂粮的研发和利用途径等。以期使小杂粮在云南农业产业化中充分发挥作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杂粮 产业化 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马铃薯粉痂病的发生与危害调查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赵彬 刘霞 +9 位作者 丰加文 陈吉 斯纳七皮 张宽华 杨雄 李贵吉 杨俐 和平根 卢春玲 杨艳丽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00-206,共7页
粉痂病严重影响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是我国马铃薯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为进一步探明马铃薯粉痂病在云南省的发生、分布及危害情况,本研究于2018年-2019年,在云南省内马铃薯不同生态种植区,开展了马铃薯粉痂病的发生与危害... 粉痂病严重影响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是我国马铃薯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为进一步探明马铃薯粉痂病在云南省的发生、分布及危害情况,本研究于2018年-2019年,在云南省内马铃薯不同生态种植区,开展了马铃薯粉痂病的发生与危害情况调查。调查范围涉及19个县(区)、涵盖了19个当地马铃薯主栽品种(系)。调查结果显示:粉痂病在云南发生普遍,发病率在0%~51.72%,平均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分别为15.01%和5.32。其中春作区马铃薯粉痂病的发生较为普遍,平均发病率为25.08%,病情指数为8.24。冬作区马铃薯粉痂病在部分产区有发生,平均发病率为4.93%,病情指数为2.39。与2004年-2008年云南省粉痂病调查数据相比,粉痂病发病率下降,病害有所减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产区 粉痂病 发病率 病情指数 病害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