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步还原法回收DETA沉铑后液中的贵金属 被引量:1
1
作者 王亚雄 吴跃东 +5 位作者 董海刚 赵家春 范云鹏 童伟锋 张纯熹 杨一滨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7-153,共7页
针对DETA沉铑后液中的贵金属置换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二步还原回收工艺。先加入二价锡盐对溶液中的贵金属进行还原活化,再加入置换金属进行二次还原置换。研究了酸度、温度、时间、活化金属和置换金属加入量对最终贵金属置换回收率的影响... 针对DETA沉铑后液中的贵金属置换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二步还原回收工艺。先加入二价锡盐对溶液中的贵金属进行还原活化,再加入置换金属进行二次还原置换。研究了酸度、温度、时间、活化金属和置换金属加入量对最终贵金属置换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2,温度80~90℃,活化时间60~120 min,SnCl_(2)·2H_(2)O与贵金属质量比m(Sn)/m=10,置换温度80~100℃,锌粉与贵金属质量比m(Zn)/m=50条件下,铂、钯、铑合计置换回收率>99.5%,铂、钯、铑合计总含量>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TA 还原 置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18Cr-10Pt合金靶材结构及性能研究
2
作者 唐可 巢云秀 +3 位作者 李思勰 顾剑锋 沈月 闻明 《贵金属》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8-64,共7页
通过熔炼、热轧、冷轧及均匀化退火处理制备得到Ni-10Pt合金靶材和Ni-18Cr-10Pt合金靶材。采用金相、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等手段研究Cr的添加对NiPt合金结构、力学性能以及物理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向NiPt合... 通过熔炼、热轧、冷轧及均匀化退火处理制备得到Ni-10Pt合金靶材和Ni-18Cr-10Pt合金靶材。采用金相、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等手段研究Cr的添加对NiPt合金结构、力学性能以及物理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向NiPt合金中加入Cr后,平均晶粒尺寸从67.26μm下降到10.24μm,发生明显的晶粒细化;屈服强度从201.31MPa大幅度提高到520.11MPa,均匀延伸率仅从39.22%下降到了31.94%。同时,Cr的添加还降低了合金在室温下的热膨胀系数,并且使合金的铁磁性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 NiPt合金靶材 晶粒细化 磁透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V/Cu扩散焊接头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
3
作者 彭海 李靖宇 +3 位作者 唐可 闻明 李思勰 王传军 《焊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9-137,共9页
针对NiV合金靶材高质量绑定的需要,研究了在固定压力为20 MPa和时间为1 h条件下,不同温度下NiV合金和无氧铜的无中间层真空热压扩散焊接.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显微硬度仪、扫描电子显微(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X射线衍射... 针对NiV合金靶材高质量绑定的需要,研究了在固定压力为20 MPa和时间为1 h条件下,不同温度下NiV合金和无氧铜的无中间层真空热压扩散焊接.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显微硬度仪、扫描电子显微(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X射线衍射仪(X-ray diffractometer,XRD)和电子背散射衍射(electron backscattering diffraction,EBSD)表征了焊接前后的组织结构变化、界面元素分布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真空热压能实现NiV合金与Cu的直接扩散焊接,随着焊接温度升高,界面处发生元素间的互扩散,抗剪强度与焊合率均有所提高,在650℃时达到109.59 MPa的抗剪强度及100%的焊合率.对NiV合金的金相、溅射面XRD和EBSD测试分析表明,在温度为650℃的焊接参数下的扩散焊接对NiV合金的晶粒尺寸均匀性和晶体结构产生的影响很小,不影响NiV合金靶材的溅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V/Cu连接 扩散焊接 抗剪强度 焊合率 溅射靶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热压烧结工艺对RuTi合金微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许彦亭 沈月 +4 位作者 赵琪 赵宗彦 王传军 施晨琦 闻明 《贵金属》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5-71,共7页
以Ru粉和Ti粉为原料,采用真空热压烧结工艺制备了RuTi合金,研究了烧结温度对RuTi合金的物相组成及分布、微观形貌、晶粒尺寸、密度和硬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不同烧结温度制备的RuTi合金均由Ru,α-Ti,RuTi和少量β-Ti相组成。随着烧... 以Ru粉和Ti粉为原料,采用真空热压烧结工艺制备了RuTi合金,研究了烧结温度对RuTi合金的物相组成及分布、微观形貌、晶粒尺寸、密度和硬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不同烧结温度制备的RuTi合金均由Ru,α-Ti,RuTi和少量β-Ti相组成。随着烧结温度的提高,RuTi相占比逐渐增多;由于制备工艺的限制,RuTi合金无法通过改变烧结温度实现单相组织。RuTi合金中晶粒尺寸、密度和硬度随烧结温度的提高都实现了增大,RuTi金属间化合物生成的强化效果大于细晶强化效果。热压烧结温度为1100℃时获得的RuTi合金性能最优,此时RuTi合金平均晶粒尺寸小于10.68μm,相对密度为92.78%,硬度可达HV(606.37±54.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互连 扩散阻挡层 RuTi合金 靶材 粉末冶金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原料对钨钛合金微观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许彦亭 赵琪 +4 位作者 沈月 赵宗彦 王传军 施晨琦 闻明 《粉末冶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7-324,共8页
分别采用氢化钛粉、不规则形状Ti粉和球形Ti粉为钛源,与纯钨粉混合为原料粉末,通过高能球磨与真空热压烧结相结合的方法获得钨钛合金。通过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维氏硬度仪等设备测量和分析钨钛合金的相组成、微观形貌、晶粒尺寸、... 分别采用氢化钛粉、不规则形状Ti粉和球形Ti粉为钛源,与纯钨粉混合为原料粉末,通过高能球磨与真空热压烧结相结合的方法获得钨钛合金。通过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维氏硬度仪等设备测量和分析钨钛合金的相组成、微观形貌、晶粒尺寸、相对密度及硬度。结果表明:三种钛原料制备的钨钛合金中均只观察到黑色的富钛相(β1(Ti,W))分布于灰色的富钨相(β_(2)(Ti,W))中,合金样品的相对密度均超过99%,达到了常规高性能靶材致密的要求。由于钛原料物化特性的差异,导致其所制备的钨钛合金微观组织中β1(Ti,W)的分布及粒径尺寸存在差别,其中以氢化钛粉为钛原料制备的钨钛合金性能最佳,其β1(Ti,W)分布均匀且晶粒尺寸细小,钨、钛之间的互扩散速率更高,进而固溶度更高,合金相对密度和力学性能最好,相对密度为99.66%,硬度为HV(678.88±15.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钛合金 钛原料 靶材 相组成 晶粒尺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二氧化硅载体的铝基催化剂中铂的加压碱溶富集研究
6
作者 陈明军 熊庆丰 +5 位作者 李春辉 袁锐玲 吴喜龙 王欢 张天琦 付豪 《贵金属》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10,共4页
采用加压碱熔法处理Al_(2)O_(3)为基体的异构化含铂失效催化剂,当原料中含有SiO_(2)时,载体溶解率降低,富集率低。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加压碱溶过程各因素的影响,得到的适宜实验条件为:对SiO_(2)含量为20%的催化剂,将氢氧化钠用量降低至... 采用加压碱熔法处理Al_(2)O_(3)为基体的异构化含铂失效催化剂,当原料中含有SiO_(2)时,载体溶解率降低,富集率低。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加压碱溶过程各因素的影响,得到的适宜实验条件为:对SiO_(2)含量为20%的催化剂,将氢氧化钠用量降低至催化剂量的100%,甲酸钠加入量为2%,反应温度170℃,保温时间2.5 h,液固比5:1。载体溶解率从改进前的81.9%提升至94.9%,提高了富集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铂催化剂 氧化铝载体 二氧化硅 加压碱熔 溶解率 富集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变速率和温度对Ir-W-Th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
7
作者 李奇颖 张健康 +5 位作者 付全 姚亮 张文林 刘毅 戴华 魏燕 《贵金属》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2-27,36,共7页
研究了应变速率和温度对Ir-W-Th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表征分析不同应变速率和温度下拉伸断裂的铱合金断口形貌。结果表明:铱合金在低应变速率(2.5×10^(-3) s^(-1))下,当试验温度从25℃升高到1600℃时,抗拉强度从386.27 MPa降低到127... 研究了应变速率和温度对Ir-W-Th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表征分析不同应变速率和温度下拉伸断裂的铱合金断口形貌。结果表明:铱合金在低应变速率(2.5×10^(-3) s^(-1))下,当试验温度从25℃升高到1600℃时,抗拉强度从386.27 MPa降低到127.47 MPa,延伸率从4.20%升高到40.00%;随着温度升高,断裂方式由混合模式(穿晶断裂、沿晶断裂)转变为韧性穿晶断裂。在600℃、应变率为800 s^(-1)时铱合金只发生变形,不会发生拉伸断裂。当温度25~910℃范围内,1200 s^(-1)速率拉伸下,随着温度升高,抗拉强度逐渐降低,与低应变速率抗拉强度相比,高应变速率下抗拉强度提升超过1.1倍,断裂方式为沿晶断裂和穿晶断裂,随着温度升高铱合金塑性增加,说明铱合金具有应变率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r-W-Th合金 应变速率 温度 抗拉强度 延伸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沉淀法制备Mo-Ru钎料粉末的组织结构及钎焊性能研究
8
作者 陈南光 庄滇湘 +5 位作者 刘泽光 郑国伟 左杨 施宏宇 卢应孟 杨军 《贵金属》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27,共5页
采用水合三氯化钌和钼酸铵在红外灯下化学共沉淀反应、通氢还原制备Mo-Ru粉末钎料。利用扫描电镜、能谱仪、X射线衍射及差热分析等技术,研究粉末的形貌、成分、熔化温度、钎料与钼片、多孔钨的钎焊性能。结果表明:用化学沉淀法制备粉末... 采用水合三氯化钌和钼酸铵在红外灯下化学共沉淀反应、通氢还原制备Mo-Ru粉末钎料。利用扫描电镜、能谱仪、X射线衍射及差热分析等技术,研究粉末的形貌、成分、熔化温度、钎料与钼片、多孔钨的钎焊性能。结果表明:用化学沉淀法制备粉末大部分是MoRu化合物颗粒、少量Mo、Ru单质粉末及微量SiO_(2),粉末粒度D_(80)≤6μm,熔化后与钼片及阴极多孔钨基体浸润性良好,熔化温度为1959.7~1969.6℃,与相图上MoRu共晶钎料的熔化温度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 化学沉淀法 Mo-Ru钎料粉末 粉末粒度 显微组织 钎焊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清洗对Cu/Al引线键合焊点表面状态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9
作者 李晓 杜亚红 +4 位作者 高丽茵 袁晓虹 周文艳 康菲菲 刘志权 《焊接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19,共6页
等离子清洗作为一种前处理工艺广泛应用在引线键合、铜-铜键合和混合键合等半导体领域,基于微观表征、统计分析和性能测试等方法研究了等离子清洗对引线键合焊点表面状态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经过处理后,焊盘表面水滴接触角由96... 等离子清洗作为一种前处理工艺广泛应用在引线键合、铜-铜键合和混合键合等半导体领域,基于微观表征、统计分析和性能测试等方法研究了等离子清洗对引线键合焊点表面状态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经过处理后,焊盘表面水滴接触角由96°降低至12.6°,每个焊盘表面平均污染颗粒数量由18.7±9.9个下降至3.7±1.6个,平均剪切力由165.6±5.9mN提升至179.3±3.9 mN.另外随着处理时间的适当延长可以提高焊球剪切力和稳定性,对经过3次回流+高温存储测试后失效的焊点(试验前未进行等离子处理)进行分析,发现裂纹萌生于铝焊盘和铜焊球界面处,裂纹沿着CuAl2界面拓展并导致键合失效,分析原因是焊盘表面有机污染促进了界面处柯肯达尔空洞的形成,进而在热机械应力的影响下形成裂纹并失效.结果表明,等离子清洗可以有效提高焊盘表面清洁度并提升键合可靠性,可在引线键合工艺中优化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线键合 等离子清洗 表面污染 剪切力 失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ynthesis,crystal structure and photo-physical properties of tris(4-methyl-2,5-diphenylpyridine)iridium for OLED
10
作者 FENG Yangyang XU Mingming +4 位作者 WANG Hongyou ZHU Yunyao LUO Yuan LEI Huaidong CHEN Honglai 《贵金属》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32,共5页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OLEDs)have important applications in the field of next-generation displays and lighting,and phosphorescent iridium complexes are an important class of electroluminescent phosphorescent ma...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OLEDs)have important applications in the field of next-generation displays and lighting,and phosphorescent iridium complexes are an important class of electroluminescent phosphorescent materials.In this paper,Ir(bmppy)_(3),tris(4-methyl-2,5-diphenylpyridine)iridium,was synthesized and elvaluted for photo-physical characteristics.Single crystals suitale for X-ray diffraction(XRD)were grown from a mixture solvent of dichloromethane and absolute ethanol.The composition and structur of Ir(bmppy)_(3)were determined by element analysis,NMR spectra and XRD.The complex crystallizes in the monoclinic symmetry with the space group P21/c with a slightly distorted octahedral configuration.As measured by UV-Visible and photoluminescence spectra,Ir(bmppy)_(3) displays a maximum emission at at 527 nm at ambient temperature,a typical green-emitting profile.The complex has potential for application in the OLED indust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LED iridium complex phosphorescent material crystal structure photo-physical properties Ir(bmppy)_(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P-MS法测定镍铂合金中17个杂质元素
11
作者 赵万春 李秋莹 +2 位作者 朱武勋 李玉萍 马媛 《贵金属》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1-87,共7页
试样以盐酸-硝酸溶解,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镍铂合金中17个杂质元素的方法。采用标准模式测定Mg、Al、Ti、Cr、Mn、Co、Zn、Cu、Zr、Pd、Ag、Sn、Sm、和Pb,氨气反应模式测定Si和Fe(氨气流速分别为0.2和0.25mL/min)... 试样以盐酸-硝酸溶解,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镍铂合金中17个杂质元素的方法。采用标准模式测定Mg、Al、Ti、Cr、Mn、Co、Zn、Cu、Zr、Pd、Ag、Sn、Sm、和Pb,氨气反应模式测定Si和Fe(氨气流速分别为0.2和0.25mL/min);氦气反应模式测定V(氦气流速为5mL/min,考察了基体效应对测定结果的影响,采用内标校正提高分析的准确性,其中Mg、Al、Ti、Cr、V、Mn、Fe、Co、Zn和Si以Sc为内标,Cu、Zr、Pd、Ag和Sn以Y为内标,Sm和Pb以Re为内标。测定各元素的线性相关系数(r)不小于0.9996,方法检出限为0.0025~0.78ng/mL。对NiPt5、NiPt15、NiPt60样品中17个杂质元素进行测定,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86%~13.07%,加标回收率89.0%~116.5%,方法满足镍铂合金靶材的测定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化学 靶材 镍铂合金 杂质元素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 反应池技术(DRC) 碰撞池技术(KE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铂合金催化网及其在氨氧化法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
12
作者 罗仙慧 谭志龙 +3 位作者 黎玉盛 秦庆彦 王兴宇 巫小飞 《贵金属》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8-95,共8页
铂合金催化网具有化学稳定性好、催化活性和目标物选择性高、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在氨氧化法制备硝酸和氢氰酸等化工原料中难以替代。本文概述了铂合金催化网从合金化到网面编织的制备加工技术,并分别介绍了氨氧化法合成硝酸和氢氰酸的反... 铂合金催化网具有化学稳定性好、催化活性和目标物选择性高、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在氨氧化法制备硝酸和氢氰酸等化工原料中难以替代。本文概述了铂合金催化网从合金化到网面编织的制备加工技术,并分别介绍了氨氧化法合成硝酸和氢氰酸的反应机理和反应诱导催化网表面变化的研究进展,最后探讨了氨氧化法及铂合金催化网的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铂合金 催化网 氨氧化 HNO3制备 HCN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脲析出-自动光度滴定法测定钯化合物中钯
13
作者 金娅秋 陶赛祥 +5 位作者 付仕梅 孙祺 张航波 汪原伊 何姣 杨辉 《贵金属》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5-80,共6页
用硫脲选择性析出钯-EDTA中的钯,用自动光度滴定法滴定与钯等量的EDTA,实现钯化合物中含钯量的测定。对方法测定波长、硫脲用量、终点突跃ΔE值、共存离子影响重要条件,以及常规滴定条件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测定19%~60%钯含量,方... 用硫脲选择性析出钯-EDTA中的钯,用自动光度滴定法滴定与钯等量的EDTA,实现钯化合物中含钯量的测定。对方法测定波长、硫脲用量、终点突跃ΔE值、共存离子影响重要条件,以及常规滴定条件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测定19%~60%钯含量,方法相对标准偏差(RSD,n=11)为0.11%~0.19%,加标回收率为99.64%~100.27%,测定结果与相关标准方法吻合。采用硫脲代替丁二肟,解决了丁二肟钯絮状沉淀包裹光度电极表面影响测定,以及采用自动光度滴定法有效解决钯棕红色影响目视终点准确判定的问题,实现钯含量的自动快速测定,提高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化学 络合滴定-自动光度滴定法 硫脲析出 EDT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通量制备AgCu系合金钎料的组织与性能研究
14
作者 赖忠 张耀文 +5 位作者 何广贵 张加学 周丕云 金国成 张鑫梅 谢明 《贵金属》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49-52,共4页
采用高通量6通道真空熔炼技术一步法制备了Ag-28Cu、Ag-49Cu-5Ga、Ag-27Cu-11In、Ag-28Cu-1Ni、Ag-30Cu-10Sn、Ag-28Cu-2Ti合金铸锭棒材。采用金相显微镜,DSC差热分析仪,C、S分析仪,万能电子实验机等研究了合金的显微组织,各元素含量分... 采用高通量6通道真空熔炼技术一步法制备了Ag-28Cu、Ag-49Cu-5Ga、Ag-27Cu-11In、Ag-28Cu-1Ni、Ag-30Cu-10Sn、Ag-28Cu-2Ti合金铸锭棒材。采用金相显微镜,DSC差热分析仪,C、S分析仪,万能电子实验机等研究了合金的显微组织,各元素含量分布,熔化温度,碳和硫含量,焊接强度及清洁性和溅散性等。结果表明,6种AgCu系合金的组织均匀,C和S的含量低,合金与纯铜的焊接强度高,合金的清洁性达到I级、溅散性达到A级。采用该工艺制备熔点差别不大的AgCu系合金钎料,制备效率大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熔炼 AgCu系合金 组织结构 力学性能 焊接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CuNi合金的加工及组织性能研究
15
作者 高勤琴 张晓波 +5 位作者 赵通明 张耀文 张加学 杨有才 张鑫梅 谢明 《贵金属》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45-48,共4页
采用定向凝固技术制备了Ag-28Cu-xNi(x=0,0.5,1.0,2.0)系成分呈分布式的四种合金棒材,采用感应加热技术进行了连续热处理,采用扫描电镜和显微硬度仪研究了合金的显微组织结构和硬度。结果表明,定向凝固制备的Ag-28Cu合金的显微组织为竖... 采用定向凝固技术制备了Ag-28Cu-xNi(x=0,0.5,1.0,2.0)系成分呈分布式的四种合金棒材,采用感应加热技术进行了连续热处理,采用扫描电镜和显微硬度仪研究了合金的显微组织结构和硬度。结果表明,定向凝固制备的Ag-28Cu合金的显微组织为竖直生长的柱状晶组织,Ag-28Cu-0.5Ni合金的显微组织为不同方向生长的树枝晶组织,Ag-28Cu-1Ni和Ag-28Cu-2Ni合金的显微组织为块状+花瓣状枝晶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28Cu-xNi合金 制备技术 连续热处理 组织结构 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底类型对磁控溅射银薄膜的微观结构及电学性能的影响
16
作者 刘晏兵 闻明 +1 位作者 巢云秀 李思勰 《贵金属》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21,共6页
银在高性能薄膜材料领域被广泛地应用。通过在非晶态石英玻璃和(100)取向单晶本征硅片基底上分别溅射沉积金属银薄膜,探究了溅射基底对所镀薄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规律。采用掠入射X射线衍射(GIXRD)、原子力显微镜(AFM)及场发射扫描电子... 银在高性能薄膜材料领域被广泛地应用。通过在非晶态石英玻璃和(100)取向单晶本征硅片基底上分别溅射沉积金属银薄膜,探究了溅射基底对所镀薄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规律。采用掠入射X射线衍射(GIXRD)、原子力显微镜(AFM)及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表征了银薄膜的微观结构及表面形貌,采用四探针测试仪对薄膜电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随溅射时间增加,两种基底上的薄膜择优取向变化趋势、薄膜膜厚、表面粗糙度、沉积速率、颗粒尺寸等微观结构及电学性能并未存在明显差异。但薄膜生长择优取向会受到基底类型及取向影响,在非晶态基底上的薄膜更倾向于Ag(111)面择优取向。银薄膜表面颗粒尺寸随溅射过程的进行逐渐增大,在单晶硅片基底上还出现了颗粒团聚现象。银薄膜电学性能对应于薄膜形成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微观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控溅射 Ag薄膜 基底 微观结构 电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亚铁电位滴定法测定钛网剥离渣中铱含量
17
作者 杨梅英 王丹 +5 位作者 杨辉 林波 姚艳波 周羿 程山 梁洁 《贵金属》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01-203,共3页
研究了硫酸亚铁电位滴定法测定钛网剥离渣中铱含量,对试样的溶解方法及操作条件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试样经过氧化钠融熔,盐酸酸化后处理成清亮的溶液,用盐酸-过氧化氢密闭加热处理转化后,可使铱价态统一为Ir(Ⅳ),,用溴酸钠去除钌,再用... 研究了硫酸亚铁电位滴定法测定钛网剥离渣中铱含量,对试样的溶解方法及操作条件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试样经过氧化钠融熔,盐酸酸化后处理成清亮的溶液,用盐酸-过氧化氢密闭加热处理转化后,可使铱价态统一为Ir(Ⅳ),,用溴酸钠去除钌,再用硫酸亚铁电位滴定法测定。方法的测定范围10%~70%,加标回收率98.42%~100.20%,精密度均在0.18%~0.22%之间,满足钛网剥离渣中铱含量测定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化学 电位滴定 钛网剥离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