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金属高温结构材料的强化及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胡昌义 魏燕 +3 位作者 袁晓虹 蔡宏中 陈力 王献 《贵金属》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0-78,共9页
铂族金属具有高熔点、高温抗氧化性、高的抗腐蚀性能及较高的高温强度等一系列性能特点,作为高温抗氧化耐腐蚀结构材料具有重要应用。基于对50余篇文献的分析,综述了铂族金属高温结构材料的强化机制及应用研究进展,并对未来铂族金属高... 铂族金属具有高熔点、高温抗氧化性、高的抗腐蚀性能及较高的高温强度等一系列性能特点,作为高温抗氧化耐腐蚀结构材料具有重要应用。基于对50余篇文献的分析,综述了铂族金属高温结构材料的强化机制及应用研究进展,并对未来铂族金属高温结构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铂族金属 高温材料 结构材料 强化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片状金粉的还原法制备及共烧特性研究
2
作者 张晓杰 幸七四 +2 位作者 姚志强 朱俊宇 李文琳 《贵金属》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1-76,共6页
在水溶液中,以阿拉伯树胶为保护剂,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ia)为结构导向剂,组氨酸(His)还原HAu Cl4制备片状金粉。研究了用量(摩尔比)、温度、初始p H对金粉尺寸和形貌的影响。得到制备二维微米片状金粉的最佳条件:n_(His):n_(Au)=1:1,... 在水溶液中,以阿拉伯树胶为保护剂,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ia)为结构导向剂,组氨酸(His)还原HAu Cl4制备片状金粉。研究了用量(摩尔比)、温度、初始p H对金粉尺寸和形貌的影响。得到制备二维微米片状金粉的最佳条件:n_(His):n_(Au)=1:1,n_(Dia):n_(Au)=3:2,温度40℃,反应液初始p H=1.2,得到片径3~4μm,厚度100~300 nm的六边形和三角形片状金粉。与国产LTCC生料带共烧,该片状金粉表现出优异的烧结匹配性和低电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状金粉 制备 组氨酸 LTCC 共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Ni/SiO_(2)催化碳五石油树脂加氢性能研究
3
作者 张孟旭 刘强 倪晶晶 《石油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8-324,共7页
以硅溶胶为硅源、硝酸镍为镍源,采用共沉淀法并与丙三醇修饰改性相结合制备了高镍含量Ni/SiO_(2)催化剂,通过N2吸附-脱附、XRD、H_(2)-TPR、H_(2)-TPD、SEM、FTIR等方法对催化剂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丙三醇的添加有效减... 以硅溶胶为硅源、硝酸镍为镍源,采用共沉淀法并与丙三醇修饰改性相结合制备了高镍含量Ni/SiO_(2)催化剂,通过N2吸附-脱附、XRD、H_(2)-TPR、H_(2)-TPD、SEM、FTIR等方法对催化剂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丙三醇的添加有效减少了Ni/SiO_(2)催化剂上镍活性组分的团聚,促进孔结构的增大,使镍晶粒与载体间具有更强的相互作用力。添加丙三醇的镍催化剂对碳五石油树脂的加氢性能比同类型商用催化剂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五石油树脂 Ni/SiO_(2)催化剂 丙三醇 加氢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材料基因工程的铂基高温合金数据库建设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王献 魏燕 +3 位作者 蔡宏中 胡昌义 张贵学 胡晋铨 《贵金属》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29-36,共8页
贵金属铂价格昂贵,采用传统的“试错法”进行研究,试验周期长、成本高。材料基因工程将高通量计算、高通量实验和数据库相结合,使新材料研发速度提高一倍、成本降低一半,为铂基高温合金的研发提供了新的思路。基于材料基因工程思想,详... 贵金属铂价格昂贵,采用传统的“试错法”进行研究,试验周期长、成本高。材料基因工程将高通量计算、高通量实验和数据库相结合,使新材料研发速度提高一倍、成本降低一半,为铂基高温合金的研发提供了新的思路。基于材料基因工程思想,详细介绍了目前课题组在铂基高温合金高通量计算、高通量实验和数据库建设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旨在为其他贵金属合金产品的研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基因工程 铂基合金 第一性原理 高通量实验 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材料基因工程的超高温热障涂层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梁迎雪 余威 +7 位作者 周云轩 干梦迪 魏燕 张健康 陈永泰 叶波 种晓宇 冯晶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98-112,共15页
材料基因工程作为材料领域的变革性前沿技术,极大地缩短了材料从设计到应用的进程、提高研发效率、降低研发成本,成为一种全新的材料研发模式。主要介绍了运用材料基因工程技术对超高温热障涂层体系进行的前期研究,包括超高温稀土钽酸... 材料基因工程作为材料领域的变革性前沿技术,极大地缩短了材料从设计到应用的进程、提高研发效率、降低研发成本,成为一种全新的材料研发模式。主要介绍了运用材料基因工程技术对超高温热障涂层体系进行的前期研究,包括超高温稀土钽酸盐陶瓷隔热层和Pt-Ir基高温合金黏结层的研发,同时对材料基因工程技术在超高温热障涂层研发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基因工程 稀土钽酸盐 Pt–Ir基高温合金 第一性原理计算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膜电极组件研究进展综述 被引量:8
6
作者 鲍冰 刘锋 +5 位作者 段骁 栗云彦 唐玲 崔浩 陈家林 黄龙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3-82,共10页
燃料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利用率高和清洁安静等优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因能够在近常温条件下工作而备受关注,其中膜电极是燃料电池的核心部件。综述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膜电极组件的研究进展,从质子交换膜、催化层和气体扩散层3方面... 燃料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利用率高和清洁安静等优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因能够在近常温条件下工作而备受关注,其中膜电极是燃料电池的核心部件。综述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膜电极组件的研究进展,从质子交换膜、催化层和气体扩散层3方面阐述各部件在膜电极中的作用,及其对膜电极性能的影响,并讨论通过调控膜电极中不同部件的结构提高膜电极性能的方法,提高贵金属催化剂的利用率,降低膜电极组件中贵金属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s) 膜电极(MEA) 催化层(CL) 气体扩散层(GD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四核钯(Ⅱ)配合物的合成和晶体结构 被引量:2
7
作者 巨少英 张阳阳 +5 位作者 李雪 高安丽 姜婧 常桥稳 晏彩先 余娟 《贵金属》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1-46,共6页
合成了一种用作前驱体的、中性、具有冠状结构的新型水溶性四核钯配合物十一水·醋酸亚胺合钯([CH_(3)COO)_(4)Pd_(4)(NH_(2))_(4)]·11H_(2)O),用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仪(XRD)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用热重-差热(TG-TDA)测试... 合成了一种用作前驱体的、中性、具有冠状结构的新型水溶性四核钯配合物十一水·醋酸亚胺合钯([CH_(3)COO)_(4)Pd_(4)(NH_(2))_(4)]·11H_(2)O),用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仪(XRD)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用热重-差热(TG-TDA)测试其热分解特性。结果表明,该化合物为正交晶系、Pccn空间群,其晶体它的结构是以4个(CH_(3)COO)Pd片段分别和4个-NH2配体桥接,形成八原子的环状四核钯的配合物,也获得了该配合物的键长和键角等参数。TG-DTA测试显示化合物分解峰出现在231.4℃(低分解温度),该配合物中不含氯、膦和硝酸根,可作为新型的钯前驱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钯(Ⅱ)配合物 四核 冠状 合成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O2改性钌系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降解氨氮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宗亮 卢军 +5 位作者 崔浩 刘健 周皓 李世民 刘沁曦 刘锋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6-22,共7页
以RuO2和CuO为活性组分和辅助活性组分,添加CeO2作为助剂,采用硝酸盐浸渍法负载在分子筛载体上,焙烧制备Ru-Cu-Ce复合催化剂。采用比表面分析仪(BET)、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用静态实验评价氧化去除... 以RuO2和CuO为活性组分和辅助活性组分,添加CeO2作为助剂,采用硝酸盐浸渍法负载在分子筛载体上,焙烧制备Ru-Cu-Ce复合催化剂。采用比表面分析仪(BET)、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用静态实验评价氧化去除氨氮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Cu和Ce的添加能够提高Ru催化剂的性能,Ce可以抑制Cu的溶出损失。催化剂制备的最佳焙烧条件为300℃焙烧4.5 h。对200 mL初始浓度为205.8 mg/L的模拟氨氮废水,0.25%Ru-1%Cu-1%Ce催化剂常压氧化降解的最佳条件为:初始pH=10,温度80℃,30%双氧水添加量为处理水量的1/2000,氨氮去除率可达85.6%,催化剂重复使用7次性能无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催化氧化 钌氧化物 改性 氨氮废水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Pt-Ni体系相图的实验研究
9
作者 胡洁琼 谢明 +4 位作者 陈永泰 方继恒 杨有才 刘满门 王塞北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782-1795,共14页
Au-Pt-Ni体系在燃料电池催化剂领域具有较强的应用背景,然而关于体系合金相图的研究较少,制约了该体系催化剂的设计、开发及应用。通过研究Au-Pt-Ni合金体系的相图,明确多元合金催化剂在催化反应过程中的相平衡关系,以及合金相的形成对... Au-Pt-Ni体系在燃料电池催化剂领域具有较强的应用背景,然而关于体系合金相图的研究较少,制约了该体系催化剂的设计、开发及应用。通过研究Au-Pt-Ni合金体系的相图,明确多元合金催化剂在催化反应过程中的相平衡关系,以及合金相的形成对催化剂性能的改善作用等,有利于寻找改善催化剂性能以及设计新型催化材料的新方法。本文分别采用合金法和扩散偶法对Au-Pt-Ni体系进行实验研究;采用合金法研究了体系的450℃等温截面,采用扩散偶法研究了体系的900℃等温截面。结果表明:450℃时Au_(20)Pt_(10)Ni_(70)、Au_(20)Pt_(30)Ni_(50)和Au_(20)Pt_(50)Ni_(30)合金存在三种物相,Au_(20)Pt_(20)Ni(60)合金存在两种物相;900℃时体系存在(Au)和(Pt,Ni)两种固溶体。对比实验结果与计算相图发现,实验结果与计算相图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Pt-Ni体系 相图 合金法 扩散偶 铂基催化剂 贵金属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场中湿式催化氧化处理苯酚废水Ru系催化剂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健 刘锋 +4 位作者 周皓 李世民 王宗亮 贺小昆 卢军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85-88,共4页
考察了不同制备方法和不同活性组分的催化剂在微波场中(150℃,4 MPa)湿式催化氧化处理苯酚模拟废水(COD_(Cr)为22 000 mg/L)的效果。结果表明,涂覆法制备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均优于浸渍法制备催化剂。Ru(0.25%)-Fe-Ce/Al_2O_3-堇青石... 考察了不同制备方法和不同活性组分的催化剂在微波场中(150℃,4 MPa)湿式催化氧化处理苯酚模拟废水(COD_(Cr)为22 000 mg/L)的效果。结果表明,涂覆法制备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均优于浸渍法制备催化剂。Ru(0.25%)-Fe-Ce/Al_2O_3-堇青石催化剂的性能最佳,反应40 min后对COD_(Cr)去除率达到93.5%,连续反应10次后去除率未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浓度苯酚废水 湿式催化氧化 催化活性 微波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纳米粒子混合“肠状”Pd纳米线的Au-Pd/C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
11
作者 左川 苏琳琳 +3 位作者 侯文明 刘锋 余明坤 匡飞平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2期215-217,共3页
用化学还原法制备Au-Pd双金属混合纳米胶体溶液,然后负载在活性炭上获得Au-Pd/C催化剂,利用TEM表征了纳米粒子负载前后的尺寸与形态,并用XPS技术表征了纳米Au-Pd/C催化剂上Au、Pd的表面化学状态,讨论了胶体溶液混合前后所得到的催化剂... 用化学还原法制备Au-Pd双金属混合纳米胶体溶液,然后负载在活性炭上获得Au-Pd/C催化剂,利用TEM表征了纳米粒子负载前后的尺寸与形态,并用XPS技术表征了纳米Au-Pd/C催化剂上Au、Pd的表面化学状态,讨论了胶体溶液混合前后所得到的催化剂上Au、Pd的结合能变化。结果得到了Au混合"肠状"Pd纳米线的Au-Pd/C催化剂,两者结合产生的协同催化效应同时降低了Au和Pd的结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肠状”Pd纳米线 Au-Pd/C催化剂 制备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改性Ru系催化剂处理生物难降解废水
12
作者 周皓 刘锋 +3 位作者 段建明 周世平 卢军 李世民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0-72,92,共4页
以贵金属Ru及过渡元素为活性成分,采用在稀土改性活性炭上负载的方法制得催化剂,用于处理生物难降解有机工业废水。该催化剂具有高活性、高稳定性等特点,可处理低浓度工业有机废水,特别是提标改造项目废水。针对经生化处理后的印染废水... 以贵金属Ru及过渡元素为活性成分,采用在稀土改性活性炭上负载的方法制得催化剂,用于处理生物难降解有机工业废水。该催化剂具有高活性、高稳定性等特点,可处理低浓度工业有机废水,特别是提标改造项目废水。针对经生化处理后的印染废水、烟草行业废水,通过催化氧化处理,出水色度可降低至30以下,COD降低至50 mg/L以下,水质达到国家一级A类排放标准。催化剂连续运行仍表现出稳定的处理效果,且活性组分溶出均小于0.5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系催化剂 稀土改性 催化氧化 生物难降解有机废水 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