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7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设计师的礼堂——云南省设计院人居建筑&景观设计工作室改造设计
1
作者 戴梅 《室内设计》 2008年第3期39-41,F0002,25-28,共8页
论文通过对旧建筑——礼堂的改造,探讨了乡土设计与现代办公空间设计相结合的设计方法。
关键词 设计 办公空间 乡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城乡和谐发展理念的景观设计重要性的探讨——以云南省城乡规划体系规划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罗洁 王维力 郭凯峰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8年第12期154-156,160,共4页
从城乡景观规划的发展研究入手,阐述了城乡景观规划的内容和特点,并简要分析了国内外开展城乡景观规划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发展趋势;简述了我国城乡景观规划的发展重点。对云南省的景观设计提出了以人为本,顺应自然和结合景观提升经济效益... 从城乡景观规划的发展研究入手,阐述了城乡景观规划的内容和特点,并简要分析了国内外开展城乡景观规划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发展趋势;简述了我国城乡景观规划的发展重点。对云南省的景观设计提出了以人为本,顺应自然和结合景观提升经济效益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体系规划 城乡景观规划 和谐规划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地区光伏农业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与发展建议
3
作者 陈祥 吕星 +4 位作者 殷丽琼 肖星 杨盛美 周玉忠 唐一春 《农业工程技术》 2025年第6期11-13,共3页
云南省具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和优越的农业生产自然条件,推动“光伏+农业”的深度融合发展,对云南省绿色能源和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和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介绍了云南省光伏农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以及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 云南省具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和优越的农业生产自然条件,推动“光伏+农业”的深度融合发展,对云南省绿色能源和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和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介绍了云南省光伏农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以及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发展建议,旨在云南光伏农业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光伏农业 SWOT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高原湖泊城市“山水营城”传统地景研究——以滇池、洱海地区为例
4
作者 尹露曦 成朋轩 孙波 《园林》 2025年第8期107-114,共8页
滇池、洱海地区作为云南高原湖泊地区的代表,历史时期城市营建充满“山水营城”地景智慧,目前对其展开的研究有待完善。基于历史文献梳理,从山水文化溯源、山水空间营建、山水意境呈现三方面开展滇池、洱海地区传统地景研究。结果表明:... 滇池、洱海地区作为云南高原湖泊地区的代表,历史时期城市营建充满“山水营城”地景智慧,目前对其展开的研究有待完善。基于历史文献梳理,从山水文化溯源、山水空间营建、山水意境呈现三方面开展滇池、洱海地区传统地景研究。结果表明:云南高原湖泊地区山水环境本底具有较强的向心性、阻隔性,其中水域变迁对聚落发展影响最为显著;汉文化与佛教文化综合作用于滇池、洱海地区的山水文化思想及山水审美;云南府城及大理古城背山面水,具有典型的“山水坐朝”格局,居游于山水体现了人地情感的深层次交融;“昆明八景”“太和十六景”均充分涵盖山、水、城要素,山水意境特色突出。提示山—水—城融合是云南高原湖泊地区发展的重要原则,在保证山水视廊连通性的同时,通过激活贯穿古今的山水游览方式,以“亲历”的知觉感知体验重新搭建人地情感链接。旨在补充西南地区地景成果,并为“山水城市”的现代性探索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景观 传统城镇景观 山水营城 高原湖泊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城镇化发展特征、路径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郭凯峰 苏涵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95-100,共6页
云南省桥头堡建设进程不断加快,按照"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新思路和新要求,通过分析云南省城镇化发展进程中经济社会、产业发展、历史轨迹、就业岗位、人口年龄构成等主要影响因素,识别出云南省城镇化发展的主要特... 云南省桥头堡建设进程不断加快,按照"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新思路和新要求,通过分析云南省城镇化发展进程中经济社会、产业发展、历史轨迹、就业岗位、人口年龄构成等主要影响因素,识别出云南省城镇化发展的主要特征,即横向落后性、纵向同步性、阶段加速性、区域差异性、高首位度性、"T"形集聚性和非农转移性等。结合对云南省城镇化发展趋势的基本判断,研究认为区域城镇群、旅游及边贸特色小镇、农村现代化是云南今后城镇化发展的主要依托路径,并提出未来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影响因素 发展特征 路径 对策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域特色化的高速公路景观绿化设计探讨——以云南大丽高速公路景观绿化设计为例 被引量:9
6
作者 贺宇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89-94,共6页
大丽高速公路的建设对改善西部地区公路交通现状、推进西部大开发进程、扩大与东盟国家的交往合作、发挥云南桥头堡区位优势、加快云南经济建设步伐具有重要意义。其景观绿化设计在突出地域特色化方面作出了一些尝试,通过整合民族文化... 大丽高速公路的建设对改善西部地区公路交通现状、推进西部大开发进程、扩大与东盟国家的交往合作、发挥云南桥头堡区位优势、加快云南经济建设步伐具有重要意义。其景观绿化设计在突出地域特色化方面作出了一些尝试,通过整合民族文化、人文景观和沿线旅游资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进行诠释,解决了公路沿线整体特色风貌的营造、资源的整合利用、配套服务设施的协调布局等问题,使大丽高速公路的景观更具特色,功能更趋合理,地域特色更加突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丽高速公路 景观绿化 地域特色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遥感技术及其与地理信息系统集成技术的发展对构建云南省水文监测系统的启示 被引量:2
7
作者 朱珊珊 姚林 赵仕涛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9-102,共4页
针对传统水文定点观测很难获取实时大范围水文数据问题,系统分析了遥感技术(RS)在降水监测、水域面积识别、水质监测等监测中的应用状况,并探讨了遥感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GIS)集成技术在水文监测中的应用前景,为遥感技术云南省水文站网... 针对传统水文定点观测很难获取实时大范围水文数据问题,系统分析了遥感技术(RS)在降水监测、水域面积识别、水质监测等监测中的应用状况,并探讨了遥感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GIS)集成技术在水文监测中的应用前景,为遥感技术云南省水文站网中应用构建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 水文监测 水环境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低碳城镇建设的现状、思路及对策 被引量:4
8
作者 师子乾 张露 曾蓉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9-34,共6页
作为国家低碳试点省份,云南省提出了建设"七彩云南.生态云南"的低碳城镇建设总体目标。通过分析发现,云南省低碳城镇建设的主要障碍在于高能耗和高排放,通过能源结构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碳汇能力挖掘等方面实现低碳城镇建设... 作为国家低碳试点省份,云南省提出了建设"七彩云南.生态云南"的低碳城镇建设总体目标。通过分析发现,云南省低碳城镇建设的主要障碍在于高能耗和高排放,通过能源结构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碳汇能力挖掘等方面实现低碳城镇建设的前景较为广阔。因此,云南省提出了基于不同生态环境承载力和空间管制区域的低碳战略,探索出在不同尺度下城镇建设的理想空间模式,并相应提出包括低碳能源、循环经济、集约城镇、绿色交通等方面的建设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城镇 建设思路 对策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城镇体系规划的适应性探索 被引量:2
9
作者 张绍稳 郭凯峰 朱德宝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35-39,49,共6页
以《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为依据,《云南省城镇体系规划(2012—2030)》提出与多元多样性的区域特征相适应的多元多维多层次的山原省份城镇体系规划编制技术方法。通过对山原省份城镇空间布局、人口集聚、生态保育、支撑体系... 以《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为依据,《云南省城镇体系规划(2012—2030)》提出与多元多样性的区域特征相适应的多元多维多层次的山原省份城镇体系规划编制技术方法。通过对山原省份城镇空间布局、人口集聚、生态保育、支撑体系等方面的区域特征识别,云南省城镇体系规划探索了山原省份城镇空间布局的适应性、人口集聚的适应性、生态安全屏障保育的适应性和支撑体系的适应性,并针对省域空间的山原特征,以实施为导向,提出指导性、强制性、协调性和配套性的管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 云南省城镇体系规划 西部山原省份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国土空间用途分类体系构建探讨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红辉 张云柯 +2 位作者 樊凯 陈华 师子乾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2-67,共6页
文章立足于国土空间规划改革的时代背景,针对我国现行国土空间用途分类体系存在的条块分割、缺乏统筹及标准制定各自独立封闭、内涵不清等问题,借鉴国内各地关于建立国土空间用途分类体系的实践经验,并结合云南省的生态、民族和边疆等特... 文章立足于国土空间规划改革的时代背景,针对我国现行国土空间用途分类体系存在的条块分割、缺乏统筹及标准制定各自独立封闭、内涵不清等问题,借鉴国内各地关于建立国土空间用途分类体系的实践经验,并结合云南省的生态、民族和边疆等特色,细化分类,构建了涵盖3个大类、18个一级类、88个二级类和45个三级类,覆盖城乡、地上地下和基础公共服务设施的国土空间用途分类体系,以便更好地指导云南省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服务地方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 规划改革 用途分类体系 用途管制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水电集群出力特性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岳恒 王志敏 +2 位作者 钱纹 周懋文 万航羽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50-153,共4页
目前云南省电力供需形势分析时,仅将全省单个电站或流域的出力特性简单叠加作为全省水电出力特性,未将全省水电作为一个整体深入研究,忽略了不同河流水文的差异。为此,统计了云南省六大水系上多座水电站近54年的来水情况,分析了流域内... 目前云南省电力供需形势分析时,仅将全省单个电站或流域的出力特性简单叠加作为全省水电出力特性,未将全省水电作为一个整体深入研究,忽略了不同河流水文的差异。为此,统计了云南省六大水系上多座水电站近54年的来水情况,分析了流域内和流域间的来水补偿特性,提出了基于年均发电量的全省水电集群方法,并以实例验证了集群后全省水电出力曲线与单电站出力曲线简单叠加的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集群 水电出力特性 典型水文年 水文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修复的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研究——以云南青海湖为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周瑾 彭晓丽 《绿色科技》 2022年第24期129-134,139,共7页
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和工业发展进程的加速,用水量和排水量也在迅速增长,资源不足造成的天然水资源缺乏和环境污染使得水体环境污染和水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加剧。运用生态修复的手法,对云南青海湖湿地公园景观设计进行了研究,根据现状... 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和工业发展进程的加速,用水量和排水量也在迅速增长,资源不足造成的天然水资源缺乏和环境污染使得水体环境污染和水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加剧。运用生态修复的手法,对云南青海湖湿地公园景观设计进行了研究,根据现状条件将青海湖湿地公园总体结构为:“一湖、两廊、七区、十二景”,分为湿地科普区、水田展示区、水上森林区、湿地洲渚区、康体休闲区、水岸风情区、云岛景观区等功能区,并就相关问题提出湖泊淤泥清理、农田回填方案设计、建立分级净化系统、生物多样性营造、植物修复等生态修复策略。通过水利、生态修复以及与景观相结合,为今后湖泊湿地公园的生态修复提供参考及设计思路。旨在修复青海湖水环境景观,营造一种集生态保护、地域特色文化展示、科普教育、旅游观光等功能为一体满足人们心理和行为需求的湖泊湿地公园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修复 湿地公园 湖泊 云南青海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恢复工厂专业设计院的必要性
13
作者 惠锡麟 《煤炭工程》 1981年第9期2-,共1页
“一五”计划期间,在上海煤矿设计院内设置了机械制造工厂和矿区机修厂的专业设计机构,经过一个时期的发展壮大,至1957年成立了上海矿山机械设计研究院.这个院的特点是各个专业均以煤矿专用机械为设计对象,有针对性地为它服务.拿工艺专... “一五”计划期间,在上海煤矿设计院内设置了机械制造工厂和矿区机修厂的专业设计机构,经过一个时期的发展壮大,至1957年成立了上海矿山机械设计研究院.这个院的特点是各个专业均以煤矿专用机械为设计对象,有针对性地为它服务.拿工艺专业来说,设立了工艺科,在科下面针对煤矿机械制造厂与矿区机修厂的特点,设置了产品(设备)分析、生产纲领编制、铸工、锻造、铆焊、机械加工、热处理、电镀等工艺专业组和矿山机械修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设计院 机械制造厂 设计机构 煤矿设计 矿山机械 生产纲领 设计研究院 “一五”计划 工艺专业 专用机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傣族建筑新风格——云南民族旅游用品展销中心的设计构思
14
作者 宋德善 《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2年第2期122-125,共4页
在云南民族旅游用品展销中心的总体布局与建筑造型设计中不受传统束缚,而是抓住环境特点,结合现代经济技术条件,与功能要求进行抽象,变形,创造意境,保持神韵,并用嫁接、重构,注入新“因子”等手法去丰富传统,从而为探索有傣族建筑文脉... 在云南民族旅游用品展销中心的总体布局与建筑造型设计中不受传统束缚,而是抓住环境特点,结合现代经济技术条件,与功能要求进行抽象,变形,创造意境,保持神韵,并用嫁接、重构,注入新“因子”等手法去丰富传统,从而为探索有傣族建筑文脉与时代感的建筑新风格,作了实践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建筑 建筑设计 建筑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戎中学食堂楼耗能减震分析与设计(Ⅰ)一反应谱法 被引量:20
15
作者 欧进萍 邹向阳 +4 位作者 龙旭 吴斌 潘凯云 王凤霞 张杰民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09-114,共6页
本文采用耗能减震技术,根据建筑结构抗震规范规定的反应谱法,利用CTAB程序对云南省洱源县振戎中学食堂进行了抗震计算分析和设计验算.首先对未加耗能减震装置的空框架结构进行了小震下的位移和强度验算以及大震下的位移验算;其... 本文采用耗能减震技术,根据建筑结构抗震规范规定的反应谱法,利用CTAB程序对云南省洱源县振戎中学食堂进行了抗震计算分析和设计验算.首先对未加耗能减震装置的空框架结构进行了小震下的位移和强度验算以及大震下的位移验算;其次,介绍了本工程选用的T字芯板摩擦耗能器的工作原理,并对耗能器进行了足尺性能试验;第三,根据工程结构的环境特点和建筑使用功能要求,确定了耗能减震方案;最后,对耗能减震结构进行了抗震验算和分析,结果表明,附加耗能器后的工程结构抗震性能得到了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结构 耗能减震 T字芯板摩擦耗能器 抗震设计 建筑结构 反应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金属污染土壤原地异位稳定化搅拌均匀性定量评价研究
16
作者 周实际 徐杨 +4 位作者 杜延军 李江山 邵焜琨 刘金龙 万佳磊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5005-5013,共9页
污染土壤与稳定剂均匀搅拌可有效确保重金属污染土壤原地异位稳定化实施效果.本文开展污染土壤原地异位稳定化现场试验,基于测试获取的污染土壤和稳定剂混拌料的重金属及特征元素全量、含水率、重金属浸出浓度提出搅拌均匀度的概念;研... 污染土壤与稳定剂均匀搅拌可有效确保重金属污染土壤原地异位稳定化实施效果.本文开展污染土壤原地异位稳定化现场试验,基于测试获取的污染土壤和稳定剂混拌料的重金属及特征元素全量、含水率、重金属浸出浓度提出搅拌均匀度的概念;研究污染土壤和稳定剂混拌用的设备类型、搅拌次数对搅拌均匀性的影响规律,并通过相关性分析,研究污染土壤和稳定剂搅拌均匀性的快捷评价方法.结果表明,相较于筛分斗,混合机在控制稳定剂在污染土壤中的分散性方面优于筛分斗,而筛分斗搅拌后的土壤砷和锑全量的均匀度显著提高,筛分斗混合范围更大;稳定化污染土壤元素全量、含水率、砷和锑浸出浓度的均匀度随筛分斗搅拌次数的增加而增大,当搅拌次数大于3次时,砷和锑浸出浓度均低于修复目标值;砷和锑浸出浓度均匀度与砷、锑全量均匀度显著相关.基于此,建议污染土壤稳定化施工期可通过现场快速测定重金属全量,并结合均匀度分析评价污染土壤和稳定剂的搅拌均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污染土壤 原地异位稳定化 搅拌均匀性 浸出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候适应性的景观基础设施设计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晓雯 董靓 陈睿智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7-30,共4页
回顾景观基础设施的发展历程,景观基础设施的合理设计能够有效适应气候变化对环境的影响。基础设施景观化改造后能够从气候环境和气候功能两方面体现其对气候的适应性,试图针对不同类型景观基础设施提出适应降水、风、日照、气温等气候... 回顾景观基础设施的发展历程,景观基础设施的合理设计能够有效适应气候变化对环境的影响。基础设施景观化改造后能够从气候环境和气候功能两方面体现其对气候的适应性,试图针对不同类型景观基础设施提出适应降水、风、日照、气温等气候因子的设计策略。最后分析景观基础设施气候适应性设计应用上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景观基础设施 气候适应性设计 降水 日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柱间连接型消能子结构有限元模拟及参数分析
18
作者 丁维册 苏何先 +2 位作者 潘文 兰香 孙柏锋 《世界地震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1-72,共12页
为优化消能子结构设计参数并探究其抗震性能,针对建筑结构中常见的柱间连接型消能子结构,利用ABAQUS软件建立考虑钢材硬化和钢筋与混凝土黏结滑移的消能子结构有限元模型,结合消能子结构拟静力试验结果验证分析模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并... 为优化消能子结构设计参数并探究其抗震性能,针对建筑结构中常见的柱间连接型消能子结构,利用ABAQUS软件建立考虑钢材硬化和钢筋与混凝土黏结滑移的消能子结构有限元模型,结合消能子结构拟静力试验结果验证分析模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并对消能子结构梁柱配筋率和混凝土强度等级等设计参数进行优化分析。研究表明:采用Chaboche本构模型能够很好地模拟钢材硬化的规律,通过削减钢筋的卸载刚度可间接模拟钢筋与混凝土黏结滑移引起的强度和刚度退化。消能子结构的承载能力和滞回面积与梁柱配筋率、混凝土强度等级呈正相关,当达到一定值后增幅减缓;在罕遇地震对应的位移状态下,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能显著提高试件的耗能能力;等效黏滞阻尼系数与梁柱配筋率呈负相关,与混凝土强度等级的相关性随加载位移增加而改变;提高柱的配筋率能更显著提高试件在罕遇地震对应位移状态下的割线刚度,当柱配筋率达到一定值后增幅减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能子结构 有限元 剪切型软钢阻尼器 骨架曲线 耗能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域特征的城市设计方法探索——以丽江市福慧路城市设计为例 被引量:8
19
作者 李晖 王静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47-51,共5页
近年来,城市地域特征在我国城市更新过程中逐渐淡化甚至消失,强化和保护地域特征对当前我国城市特色、城市文化的重塑和保留有着重大的意义。丽江市福慧路城市设计以强化和保留地域特征为首要目标,构建能突显古城文化的空间结构,并进一... 近年来,城市地域特征在我国城市更新过程中逐渐淡化甚至消失,强化和保护地域特征对当前我国城市特色、城市文化的重塑和保留有着重大的意义。丽江市福慧路城市设计以强化和保留地域特征为首要目标,构建能突显古城文化的空间结构,并进一步对道路系统、水景绿化等进行改造和规划,以适应现代城市的发展要求,保留丽江城市的地域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特征 城市设计 空间构造 丽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存量时期沿海城市避难场所的用途管制探索——基于土地发展权视角
20
作者 马程伟 文超祥 师子乾 《南方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7-75,共9页
存量时代的沿海城市面临经济转型与灾害治理的双重挑战,避难场所作为韧性建设的核心要素,其用途管制囿于市场介入不足而难以应对存量更新的现实诉求。回溯了沿海城市避难场所的建设历程和演进特征,揭示其用途管制需求由“平面应急”转... 存量时代的沿海城市面临经济转型与灾害治理的双重挑战,避难场所作为韧性建设的核心要素,其用途管制囿于市场介入不足而难以应对存量更新的现实诉求。回溯了沿海城市避难场所的建设历程和演进特征,揭示其用途管制需求由“平面应急”转向“立体响应”的客观规律。通过剖析现阶段避难场所面临空间效益挖潜不足、政府单一建设乏力、规划模式无法适应等问题及原因,提出基于“多元权益再配置”的用途管制改革思路。进一步从土地发展权的内涵特征出发,建构了避难场所用途管制的基础框架,包括:主体确权、路径配置、策略修正。在此基础上,综合政府、市场、社会多方利益的权衡,制定了基于正负清单引导的空间“约束”与“激励”模式,并提出智慧化防灾赋能路径,从而促进沿海城市避难场所的可持续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海城市 避难场所更新 用途管制 土地发展权 防灾减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