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茶多酚的降脂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
作者 王素敏 徐欢欢 +2 位作者 黄业伟 王宣军 盛军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19-224,共6页
茶多酚是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总称,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和保健功能。流行病学研究和体外试验研究表明,多酚类物质可以有效调节脂代谢,具有降低血脂的重要作用。就近年来对茶多酚类物质调节脂代谢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作综述,在对现有研究成果... 茶多酚是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总称,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和保健功能。流行病学研究和体外试验研究表明,多酚类物质可以有效调节脂代谢,具有降低血脂的重要作用。就近年来对茶多酚类物质调节脂代谢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作综述,在对现有研究成果分析的基础上对茶多酚类物质降脂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酚 降血脂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红茶中主要氨基酸含量及其对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徐欢欢 尹丹 +3 位作者 刘提提 李兆鹏 纪昌中 黄业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300-304,共5页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不同红茶中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L-茶氨酸和L-谷氨酸的含量,并通过小鼠自主活动测试仪比较不同主要氨基酸含量的红茶水提物对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红茶中GABA、L-茶氨酸...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不同红茶中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L-茶氨酸和L-谷氨酸的含量,并通过小鼠自主活动测试仪比较不同主要氨基酸含量的红茶水提物对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红茶中GABA、L-茶氨酸和L-谷氨酸含量差别均较大,并且L-茶氨酸含量普遍高于GABA、L-谷氨酸含量。其中,GABA含量以高黎贡山为最高,汉水韵红茶次之,紫鹃红最低;L-茶氨酸和L-谷氨酸含量均以八仙红茶为最高,汉水韵红茶次之,印度大吉岭红茶最低。此外,动物实验结果显示,与主要氨基酸含量较低红茶组相比,主要氨基酸含量较高红茶组小鼠的自主活动次数显著减少(p<0.05)。以上结果提示,主要氨基酸含量较高的红茶对小鼠具有明显的镇静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氨基丁酸(GABA) L-茶氨酸 L-谷氨酸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自主活动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红茶贮存中主要化学成分变化及茶红素、茶褐素功效的探究 被引量:8
3
作者 石若瑜 陈际名 +6 位作者 黄业伟 魏楠 李彤 朱强强 马啸 王宣军 盛军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97-1102,共6页
以具有代表性的云南优质红茶为试样,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光谱法检测,分析红茶中的茶色素、咖啡因、茶多酚等主要生化成分在贮存过程中(第0、1、3、5年)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云南红茶中的咖啡因、没食子酸(GA)、表没食子儿茶素没... 以具有代表性的云南优质红茶为试样,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光谱法检测,分析红茶中的茶色素、咖啡因、茶多酚等主要生化成分在贮存过程中(第0、1、3、5年)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云南红茶中的咖啡因、没食子酸(GA)、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和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含量随着红茶储存年份的增加而减少;红茶中的茶黄素含量下降,而茶红素和茶褐素含量增加。该研究结果揭示贮存时间对红茶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为今后红茶科学存放提供参考依据。同时探究茶红素、茶褐素对小鼠皮肤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EGFR)的影响,探究红茶中的茶色素健康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红茶 咖啡因 茶红素 茶褐素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黄素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陈晓晶 朱晋纬 +3 位作者 张晨 周正江 余莉惠 方崇业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398-406,共9页
茶黄素(TFs)是一种含多个酚羟基的苯并卓酚酮类化合物,具有广谱的药理活性,可控制和调节诱发肿瘤的酶或相关因子表达或是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及转移,从而高效参与到癌前预防和癌后治疗两个环节。本综述总结了目前可用的... 茶黄素(TFs)是一种含多个酚羟基的苯并卓酚酮类化合物,具有广谱的药理活性,可控制和调节诱发肿瘤的酶或相关因子表达或是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及转移,从而高效参与到癌前预防和癌后治疗两个环节。本综述总结了目前可用的体外和体内证据,通过各种肿瘤细胞系和动物模型证明了其主要通过诱导细胞周期阻滞和细胞凋亡来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生长及转移,并确定了茶黄素对部分肿瘤的作用靶点,对部分肿瘤的预防和治疗具有深远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黄素 肿瘤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周期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茶叶中所含结合咖啡因比例的分析 被引量:18
5
作者 黄业伟 徐欢欢 +3 位作者 王素敏 李润博 王宣军 盛军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28-233,共6页
分析比较不同茶叶的咖啡因含量及所含结合咖啡因的比例,为茶叶中咖啡因的准确分析、茶叶加工过程中茶多酚的氧化程度监测以及不同茶叶中咖啡因的功能差异研究提供理论参考。以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六大茶类样品为试样,利用低p H沉淀法结合... 分析比较不同茶叶的咖啡因含量及所含结合咖啡因的比例,为茶叶中咖啡因的准确分析、茶叶加工过程中茶多酚的氧化程度监测以及不同茶叶中咖啡因的功能差异研究提供理论参考。以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六大茶类样品为试样,利用低p H沉淀法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不同茶叶的咖啡因含量及其结合情况。结果表明,多酚类物质氧化程度越大的茶叶所含结合咖啡因的比例越大。其中,深度发酵的普洱茶(熟茶)和六堡茶中结合咖啡因的比例最大(20%左右);而不发酵的绿茶中结合咖啡因的比例最低(<2%)。结合咖啡因的比例指标在准确判定茶叶加工过程中多酚类物质的氧化程度以及不同来源咖啡因的功效差异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结合咖啡因 咖啡因 六大茶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多糖对阿霉素抑制肺癌A549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2
6
作者 魏楠 朱强强 +6 位作者 陈际名 李彤 李亦凡 黄业伟 马啸 王宣军 盛军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77-483,共7页
肺癌是全世界目前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症之一,当前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是化疗,阿霉素是临床常用的化疗药物,然而该药物毒性较大,长期使用可发生剂量依赖性的不可逆的心肌病变、骨髓抑制等,同时其多药耐药性的存在也使它在临... 肺癌是全世界目前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症之一,当前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是化疗,阿霉素是临床常用的化疗药物,然而该药物毒性较大,长期使用可发生剂量依赖性的不可逆的心肌病变、骨髓抑制等,同时其多药耐药性的存在也使它在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为了减少阿霉素的毒副作用,通过体外培养人肺癌A549细胞,将茶叶提取物茶多糖与阿霉素联用,加入A549细胞,24 h后以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结果表明,当阿霉素质量浓度为3 mg·L^(-1)时,对肺癌A549细胞的抑制效果最明显;不同浓度茶多糖与1、2、3 mg·L^(-1)阿霉素联用,以2 mg·L^(-1)阿霉素与6 mg·L^(-1)茶多糖联用时对肺癌A549细胞的抑制效果最明显,且优于单独使用3 mg·L^(-1)阿霉素的效果。阿霉素可诱导A549细胞凋亡,茶多糖与阿霉素联用可减少阿霉素的使用剂量,增强阿霉素对肺癌A549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糖 阿霉素 抗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氧化程度茶多酚与咖啡因及糖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8
7
作者 黄业伟 王素敏 +3 位作者 徐欢欢 李润博 王宣军 盛军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13-417,共5页
本试验以茶多酚为试样,制备出不同氧化程度的茶多酚,利用低p H沉淀法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不同氧化程度茶多酚与咖啡因及糖类物质的结合能力,分析比较不同氧化程度的茶多酚与咖啡因及糖的相互作用情况。结果表明:氧化型茶多酚... 本试验以茶多酚为试样,制备出不同氧化程度的茶多酚,利用低p H沉淀法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不同氧化程度茶多酚与咖啡因及糖类物质的结合能力,分析比较不同氧化程度的茶多酚与咖啡因及糖的相互作用情况。结果表明:氧化型茶多酚能够与咖啡因或者糖类物质结合,茶多酚的氧化程度与其结合咖啡因及糖类物质的能力呈正比,茶多酚氧化的第3阶段样品可结合(86.97±0.01)%的咖啡因和超过1/4的糖类物质。研究为更加准确地分析茶叶中主要成分的相互关系、茶叶加工过程中多酚类物质的氧化程度监测以及茶叶功效物质基础的准确评判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酚 氧化型茶多酚 咖啡因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pH沉淀法检测茶叶中的结合咖啡碱 被引量:5
8
作者 宋爽 黄业伟 +4 位作者 王宣军 于海双 方崇业 盛军 郝淑美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22-326,共5页
探讨了低pH沉淀法检测茶叶中结合咖啡碱的可行性和优势,旨在为更精确地定量茶叶中的咖啡碱提供理论参考。研究以绿茶水提物、红茶水提物和普洱茶(熟茶)水提物为材料,应用低pH沉淀法检测了试样中的结合咖啡碱含量,并结合氯仿萃取法对检... 探讨了低pH沉淀法检测茶叶中结合咖啡碱的可行性和优势,旨在为更精确地定量茶叶中的咖啡碱提供理论参考。研究以绿茶水提物、红茶水提物和普洱茶(熟茶)水提物为材料,应用低pH沉淀法检测了试样中的结合咖啡碱含量,并结合氯仿萃取法对检测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低pH沉淀法能够准确、简便地检测茶叶中的结合咖啡碱,其中普洱茶(熟茶)水提物中的结合咖啡碱含量最高(含2.59%),而绿茶和红茶水提物中只有极少量的咖啡碱为结合态(含量分别为0.04%和0.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pH沉淀法 结合咖啡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辣木叶中水溶性蛋白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代佳和 罗旋飞 +4 位作者 史崇颖 赵存朝 盛军 田洋 陶亮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0-138,共9页
【目的】辣木总蛋白含量高,但溶解差,水溶性蛋白提取率低,本研究采用超声波辅助酸溶法提取辣木叶中水溶性蛋白。【方法】以辣木叶为原料,分析超声波功率、超声时间、提取温度、水浴时间和溶液pH值6个因素对其水溶性蛋白提取率的影响,在... 【目的】辣木总蛋白含量高,但溶解差,水溶性蛋白提取率低,本研究采用超声波辅助酸溶法提取辣木叶中水溶性蛋白。【方法】以辣木叶为原料,分析超声波功率、超声时间、提取温度、水浴时间和溶液pH值6个因素对其水溶性蛋白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酸法提取辣木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响应面优化结果表明:对蛋白提取率的影响依次为溶液pH>料液比>超声时间>水浴温度,最优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70(g∶mL)、超声波功率300 W、超声时间30 min、浸提水浴温度53℃、溶液pH 1.4、水浴浸提时间60 min,此条件下的水溶性蛋白提取率最高,可达(79.36±1.13)mg/g,与预测值80.194 mg/g基本相符。【结论】本研究提高了水溶性蛋白的提取率,对辣木产业发展及蛋白系列产品开发及蛋白活性研究具有一定的促进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木叶 超声波 水溶性蛋白质 提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碱和可可碱对高脂饮食小鼠体质量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10
作者 董金娅 何小芳 +1 位作者 杜晓翠 方崇业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68-75,共8页
为研究茶碱和可可碱对高脂饮食诱导小鼠体质量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选取50只健康的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低脂饮食(low-fat diet,LFD)组、LFD+茶碱组、LFD+可可碱组、高脂饮食(high-fat diet,HFD)组、HFD+茶碱组、HFD+可可碱组。每周定... 为研究茶碱和可可碱对高脂饮食诱导小鼠体质量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选取50只健康的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低脂饮食(low-fat diet,LFD)组、LFD+茶碱组、LFD+可可碱组、高脂饮食(high-fat diet,HFD)组、HFD+茶碱组、HFD+可可碱组。每周定期检测小鼠体质量、空腹血糖水平、摄食量和饮水量,14周和15周进行腹腔葡萄糖耐量试验(intraperitone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IPGTT)和腹腔胰岛素耐受试验(intraperitoneal insulin tolerance test,IPITT),饲养结束后测定脏器系数和血清生化指标。结果显示:茶碱能有效降低小鼠体质量(低于LFD组4.89%~16.28%,HFD组7.86%~30.81%)和减少脂肪堆积;IPGTT和IPITT表明茶碱能改善小鼠葡萄糖耐受性和缓解胰岛素抵抗;与HFD组相比,茶碱能降低小鼠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和谷丙转氨酶水平,但可可碱没有发挥这些作用。综上,茶碱和可可碱虽互为同分异构体的甲基黄嘌呤生物碱,但对HFD诱导小鼠在减肥降脂方面的影响相差较大。其中,茶碱能抑制HFD诱导小鼠的体质量增加和缓解胰岛素抵抗,而可可碱没有产生此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碱 可可碱 高脂饮食 体质量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茎和叶水提物对高脂饮食小鼠血脂血糖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何小芳 董金娅 +3 位作者 和秋珍 董瑞 杜晓翠 方崇业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45-851,共7页
【目的】探究三七茎和叶水提物对高脂饮食小鼠血脂血糖参数的影响以及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肝损伤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30只7~8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均分为3大组:对照组(CON)、三七茎水提物组(PNS)和三七叶水提物组(PNL)。三... 【目的】探究三七茎和叶水提物对高脂饮食小鼠血脂血糖参数的影响以及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肝损伤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30只7~8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均分为3大组:对照组(CON)、三七茎水提物组(PNS)和三七叶水提物组(PNL)。三七茎和叶水提物以5 g/L的量溶于自来水,灭菌后供小鼠自由饮用,小鼠饲喂高脂饲料16周,每周定时称量小鼠体质量、测定小鼠空腹血糖。小鼠处死前1周测定胰岛素耐量(ITT),解剖时取血浆测定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CHOL)、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水平,取小鼠皮下脂肪、附睾脂肪和肝脏称质量,同时对肝脏进行拍照。【结果】三七茎和叶水提物对小鼠体质量和脂肪系数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能够显著降低高脂饮食小鼠的TG、CHOL、LDL-C、AST和ALT等参数(P<0.05),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脂肪肝也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此外,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结论】三七茎和叶水提物能显著改善高脂饮食饲养小鼠的血脂血糖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 血糖 高脂饮食 肝损伤 胰岛素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