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形势下种子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浅谈 被引量:13
1
作者 余加能 《南方农业》 2017年第30期58-58,60,共2页
农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种子管理是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加强种子管理是十分必要且重要的。虽然随着经济以及与技术的发展,种子管理得到了技术、资金以及人力方面的大力支持,但相关工作仍存在较多问题... 农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种子管理是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加强种子管理是十分必要且重要的。虽然随着经济以及与技术的发展,种子管理得到了技术、资金以及人力方面的大力支持,但相关工作仍存在较多问题,这对我国农业发展以及经济的健康发展来说都是不利的。基于此,对新形势下种子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探究有效的解决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形势 种子管理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淀粉芽孢杆菌Y6-7的筛选鉴定及对草莓角斑病的生防效果
2
作者 何浩雯 彭梦林 +3 位作者 张晋豪 王菊芬 魏兰芳 姬广海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71-179,共9页
近年来,草莓角斑病的发生严重影响草莓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分离筛选防治草莓角斑病的生防细菌日益重要。从草莓健康根际土中分离鉴定1株对草莓角斑病有拮抗作用的细菌,采用牛津杯法检测菌株发酵液的广谱抑菌活性及温度、pH... 近年来,草莓角斑病的发生严重影响草莓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分离筛选防治草莓角斑病的生防细菌日益重要。从草莓健康根际土中分离鉴定1株对草莓角斑病有拮抗作用的细菌,采用牛津杯法检测菌株发酵液的广谱抑菌活性及温度、pH值、紫外线和蛋白酶对其抑菌活性稳定性的影响;酸沉淀法、硫酸铵沉淀法、大孔树脂吸附和乙酸乙酯萃取法初步提取菌株发酵液抑菌粗提物,根据脂肽类和聚酮类化合物合成相关基因序列对拮抗菌株进行扩增检测与活性检测。结果表明,筛选到1株具有良好拮抗效果的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Y6-7;抑菌谱测定表明,菌株Y6-7具有广谱的抑菌活性;菌株Y6-7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该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0℃,具有较好的盐耐受性和耐酸碱性;Y6-7菌株具有聚酮类物质和脂肽类物质相关合成基因,草莓角斑病菌YM2的活性抑菌物质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紫外线稳定性,耐酸碱,对溶菌酶和蛋白酶K敏感;防治草莓角斑病盆栽试验结果表明,Y6-7菌株对草莓角斑病防效达到80.16%。说明筛选出的解淀粉芽孢杆菌Y6-7为草莓角斑病的生物防治提供了防效好且稳定的菌种,在农业防治中生防前景良好,具有巨大的生防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淀粉芽孢杆菌 草莓细菌性角斑病 防效 生物防治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植物促生细菌对玉米生长的影响及其生长素分泌能力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汪钱龙 张德智 +3 位作者 王菊芬 邓必强 周丽洪 魏兰芳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94-498,共5页
本研究采用生防菌处理玉米种子后测定玉米鲜重、干重、株高等农艺性状指标,获得7株对玉米具有促生作用的生防细菌;利用Salkowski比色液对7株菌进行吲哚乙酸(IAA)分泌能力的定性及定量测定。结果显示:7株菌能不同程度的提高玉米鲜重、干... 本研究采用生防菌处理玉米种子后测定玉米鲜重、干重、株高等农艺性状指标,获得7株对玉米具有促生作用的生防细菌;利用Salkowski比色液对7株菌进行吲哚乙酸(IAA)分泌能力的定性及定量测定。结果显示:7株菌能不同程度的提高玉米鲜重、干重、株高等农艺性状指标;其中菌株解淀粉芽孢杆菌C3处理后,玉米鲜重、干重、株高等农艺性状指标提升最高,较对照分别提升了185%,215%,66%;7株菌均可分泌IAA,其中菌株解淀粉芽孢杆菌C3生长素分泌能力最强,为251.37 mg/m L。该研究是国内将解淀粉芽孢杆菌作为玉米促生细菌的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植物促生细菌 农艺性状 吲哚乙酸(IA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水稻栽培及其病虫害防治技术 被引量:2
4
作者 尹培赞 《种子科技》 2019年第12期44-45,共2页
我国著名科学家袁隆平在水稻种植技术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因此,在种植过程中,只有采取最优的种植技术,才能保证水稻的产量。除此之外,水稻种植受病虫害的影响会出现减产等情况,给种植户带来利益上的影响。基于此,水稻的栽培技术和病虫... 我国著名科学家袁隆平在水稻种植技术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因此,在种植过程中,只有采取最优的种植技术,才能保证水稻的产量。除此之外,水稻种植受病虫害的影响会出现减产等情况,给种植户带来利益上的影响。基于此,水稻的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为水稻的健康生长提供了最有效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栽培技术 病虫害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