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滇西小龙河锡矿床中绿泥石矿物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被引量:26
1
作者 张伟 张寿庭 +4 位作者 曹华文 武俊德 肖常先 陈慧军 唐利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18-328,共11页
小龙河锡矿床近矿绿泥石化蚀变显著,与锡矿的矿化关系密切。绿泥石的矿相学特征显示小龙河锡矿床绿泥石蚀变可分为明显的强弱两种绿泥石化类型。利用电子探针化学成分分析数据,计算了绿泥石的AlIV、Al VI、Fe2+/(Mg2++Fe2+)和Mg2+/(Mg2+... 小龙河锡矿床近矿绿泥石化蚀变显著,与锡矿的矿化关系密切。绿泥石的矿相学特征显示小龙河锡矿床绿泥石蚀变可分为明显的强弱两种绿泥石化类型。利用电子探针化学成分分析数据,计算了绿泥石的AlIV、Al VI、Fe2+/(Mg2++Fe2+)和Mg2+/(Mg2++Fe2+)等相关参数,并推算出绿泥石形成时的温度、氧逸度和硫逸度。结果表明:随着蚀变的增强,绿泥石中Mg和Si元素含量减少,Al、Mn和Fe元素含量增加;绿泥石主要为富铁的鲕绿泥石,指示绿泥石形成于还原环境。绿泥石的形成温度在196~229℃之间,平均为213℃,lgfO2在-43.4^-48.0之间,平均为-44.6,lgfS2在-15.9^-18.3之间,平均为-16.6。绿泥石形成机制主要为交代-结晶和迁移-结晶2种。绿泥石为锡矿化晚阶段产物,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锡矿形成条件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泥石 温度 氧逸度 硫逸度 小龙河锡矿床 滇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