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体血清拉曼光谱结合六种机器学习算法对肺癌的诊断研究
1
作者 倪钦如 欧全宏 +5 位作者 时有明 刘超 左烨豪 智兆星 任先培 刘刚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85-691,共7页
肺癌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近年我国发病率逐渐增加。影像学和病理组织学检查是肺癌的主要筛查方式。影像学检查作为初筛方法,应用广泛,但存在不确定性。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准确,是肺癌诊断的“金标准”,而组织样本的获取对人体创伤较大。... 肺癌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近年我国发病率逐渐增加。影像学和病理组织学检查是肺癌的主要筛查方式。影像学检查作为初筛方法,应用广泛,但存在不确定性。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准确,是肺癌诊断的“金标准”,而组织样本的获取对人体创伤较大。有必要开发一种可靠且创伤小的肺癌诊断方法。血清样本的获取比病理组织样本的获取便捷,且创伤小。拉曼光谱具有测试简单、快速及灵敏度高等优点,可获取血清的生化信息。该研究使用拉曼光谱技术测试155例健康受试者和92例肺癌患者的血清样本。在1800~800 cm^(-1)的波段范围内对健康受试者和肺癌患者血清的拉曼光谱进行曲线分峰拟合,发现肺癌患者的拉曼光谱在1005和1091 cm-1附近的子峰面积百分比较健康受试者分别增加3.36%和5.32%。在964、1522和1586 cm^(-1)附近的子峰面积百分比,肺癌患者比健康受试者降低了2.3%、2.82%和5.6%。曲线分峰拟合结果初步表明,肺癌患者的血清中类胡萝卜素、氨基酸、核糖、核酸等生化物质含量发生了变化。为了深入探索肺癌患者血清的拉曼光谱特征,利用机器学习挖掘血清的拉曼光谱数据中隐含的信息。首先使用主成分分析(PCA)提取光谱的特征变量,并将获得的特征变量分别应用于支持向量机(SVM)、随机森林(RF)、k邻近(kNN)、逻辑回归分类(LRC)、决策树(DT)和贝叶斯(Bayes)算法建立分类模型,再使用留一交叉验证法评估模型的预测性能。结果显示:SVM模型对肺癌患者血清的拉曼光谱分类效果最好,准确率、灵敏度、特异性和F1分数分别达到98%、94.44%、100%和97.14%。SVM模型的9折交叉验证ROC曲线下面积的平均值为0.94,说明SVM算法的预测性能较好。研究表明,血清拉曼光谱结合机器学习算法可对肺癌进行有效诊断,该技术创伤小且准确率高,是一种潜在的肺癌诊断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曼光谱 肺癌 血清 机器学习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Tcm-MIBI-SPECT与定位CT融合显像和^18F-FDG-PET/CT融合显像鉴别孤立性肺结节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邓智勇 李高峰 +4 位作者 向旭东 贾莉 刘超 陈婷 刘长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22-426,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99Tcm-MIBI SPECT与定位CT融合显像和18F-FDG-PET/CT融合显像对孤立性肺结节(SPN)的鉴别诊断效率,为中小城市医疗机构寻找一种较为廉价的鉴别SPN诊断方法。方法对39例SPN患者行99Tcm-MIBI-SPECT与定位CT融合显像,46例SPN患... 目的对比分析99Tcm-MIBI SPECT与定位CT融合显像和18F-FDG-PET/CT融合显像对孤立性肺结节(SPN)的鉴别诊断效率,为中小城市医疗机构寻找一种较为廉价的鉴别SPN诊断方法。方法对39例SPN患者行99Tcm-MIBI-SPECT与定位CT融合显像,46例SPN患者行18F-FDG-PET/CT融合显像。对两种显像结果进行定性及半定量分析。并根据最终诊断结果,对比分析两种显像方法对SPN的鉴别诊断效率。结果 39例SPN患者行99Tcm-MIBI-SPECT与定位CT融合显像,13例为恶性SPN,26例良性SPN。99Tcm-MIBI-SPECT与定位CT融合显像定性分析对SPN良恶性鉴别诊断灵敏度92.31%(12/13)、特异性88.46%(23/26)、准确性89.74%(35/39)、阳性预测值80%(12/15)、阴性预测值95.83%(23/24)。46例SPN患者行18F-FDG-PET/CT融合显像,29例为恶性SPN,17例良性SPN。18F-FDG-PET/CT融合显像对SPN良恶性鉴别诊断灵敏度96.55%(28/29)、特异性76.47%(13/17)、准确性89.13%(41/46)、阳性预测值87.50%(28/32)、阴性预测值92.86%(13/14)。99Tcm-MIBI-SPECT与定位CT融合显像和18F-FDGPET/CT融合显像鉴别SPN的灵敏度(χ2=0.356,P=0.55)、特异性(χ2=1.084,P=0.298)、准确性(χ2=0.008,P=0.927)、阳性预测值(χ2=0.453,P=0.501)和阴性预测值(χ2=0.157,P=0.692)均无统计学差异。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以99Tcm-MIBI早期摄取比值(EUR)≥1.474为鉴别SPN良恶性界值,灵敏度100%,特异性76.90%;以99Tcm-MIBI延迟摄取比值(DUR)≥1.38为鉴别SPN良恶性界值,灵敏度100%,特异性76.90%;以18F-FDG最大标准摄取比值(SUVmax)≥2.40为鉴别SPN良恶性界值,灵敏度96.60%,特异性76.50%。EUR、DUR与SUVmax的ROC界值诊断灵敏度(Fisher精确检验P值分别为1.0和1.0)、特异性(Fisher精确检验P值分别为1.0和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99Tcm-MIBI-SPECT与定位CT融合显像和18F-FDG-PET/CT融合显像对SPN的鉴别诊断效率相似,99Tcm-MIBI-SPECT与定位CT融合显像可作为中小城市中低收入SPN患者较为实用的早期鉴别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9TCM-MIBI SPECT 18F-FDG PET/CT X-CT 孤立性肺结节 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RAS基因突变与分化型甲状腺癌^(131)I放疗耐受性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6
3
作者 冯志平 陈富坤 +6 位作者 杨传周 陈婷 朱家伦 刘超 吕娟 陆建梅 邓智勇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13-219,共7页
目的:探究KRAS基因突变与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131)I放疗疗效和预后的相关性,并阐明其可能的机制。方法:收集经^(131)I放射治疗DTC临床组织样本,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分析法(single strand conforma... 目的:探究KRAS基因突变与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131)I放疗疗效和预后的相关性,并阐明其可能的机制。方法:收集经^(131)I放射治疗DTC临床组织样本,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分析法(single strand conformationpolymorphism analysis of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roducts,PCR-SSCP)检测KRAS的遗传突变;采用qPCR和Wb检测p21蛋白的表达水平;亚致死剂量的^(131)I放射治疗DTC细胞系,采用CCK-8、流式细胞术(FCM)、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活力的变化,并通过动物模型验证。结果:^(131)I放射治疗耐受DTC患者的KRAS基因突变增加(P<0.01),KRAS基因突变导致p21蛋白表达下调(P<0.05),且与DTC临床分期及预后较差相关(P<0.05,P<0.01)。体内外实验证明,亚致死剂量的^(131)I放射治疗导致DTC细胞KRAS基因的突变率增加、p21蛋白的表达水平降低,导致DTC细胞产生^(131)I放射耐受,而超表达KRAS基因显著提高p21的表达,抑制肿瘤增长及转移。结论:KRAS基因突变与DTC临床分期及^(131)I放射耐受相关,亚致死剂量^(131)I放射治疗DTC促进KRAS基因突变产生放射耐受,而超表达KRAS基因能够提高DTC对^(131)I放射治疗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型甲状腺癌 131I放射治疗 KRAS基因 突变 放疗耐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ECT-CT对成人下颌偏斜患者双侧颞下颌关节代谢及形态对称性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史聪翀 刘超 +2 位作者 张晓蓉 邓智勇 李松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151-1153,共3页
目的:利用SPECT-CT骨显像对成人下颌偏斜患者双侧颞下颌关节代谢及形态对称性研究。方法:对36例成人下颌偏斜患者行SPECT骨显像,对髁突、下颌升支、下颌角图像进行冠状面、矢状面、横断面采集进行三维重建,计算出放射性计数比值,并通过C... 目的:利用SPECT-CT骨显像对成人下颌偏斜患者双侧颞下颌关节代谢及形态对称性研究。方法:对36例成人下颌偏斜患者行SPECT骨显像,对髁突、下颌升支、下颌角图像进行冠状面、矢状面、横断面采集进行三维重建,计算出放射性计数比值,并通过CT扫描三维重建后同机融合,根据双侧颞下颌关节解剖关系测量偏斜侧及对侧髁突的高度、内外径、后斜面倾斜角及后斜面长度的差异,进行对比观察。结果:颞下颌关节各区域(髁突、下颌升支、下颌角)放射性计数比值均有所不同,偏斜侧的放射性计数比值均低于对侧,且两侧放射性计数比值有显著差异(P<0.05);偏斜侧髁突高度及内外径均较之对侧减小(P<0.01);偏斜侧髁突后斜面长度、后斜面倾斜角较之对侧增大(P<0.01)。结论:SPECT-CT骨显像对成人下颌偏斜疾病的诊断评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偏斜 骨显像 三维重建 同机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晴依泰联合放射性药物^(89)SrCl_2治疗对肺癌骨转移病灶生长及临床症状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朱家伦 邓志勇 杨传周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7期2007-2010,共4页
目的:发现天晴依泰联合放射性药物^(89)SrCl_2治疗对肺癌骨转移病灶生长及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102例肺癌骨转移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根据接受的治疗方式不同,所有研究对象被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接受单独天晴依泰治疗,... 目的:发现天晴依泰联合放射性药物^(89)SrCl_2治疗对肺癌骨转移病灶生长及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102例肺癌骨转移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根据接受的治疗方式不同,所有研究对象被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接受单独天晴依泰治疗,观察组接受天晴依泰联合放射性药物^(89)SrCl_2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肺癌骨转移病灶生长、骨代谢、肿瘤标志物及碱性磷酸酶、疼痛评分及疼痛相关介质等水平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转移灶数目少于对照组,血清OPG、BSP、TRACP-5b、ICTP、BAP等骨代谢指标值,血清CYFRA21-1、CEA、NSE、CA125、BALP等肿瘤标志物水平,血清PGE2、ET-1、TNF-α等疼痛相关介质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天晴依泰联合放射性药物^(89)SrCl_2治疗可以遏制肺癌骨转移病灶生长,在优化骨代谢状态的同时缓解患者疼痛感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骨转移 天晴依泰 ^89SRCL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rc_NEK6靶向miR⁃370⁃3p对分化型甲状腺癌^(131)I耐受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陈富坤 邓智勇 +5 位作者 刘超 吕娟 贾莉 杨传周 刘鹏杰 冯志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2-187,共6页
目的探讨circ_NEK6对分化型甲状腺癌(DTC)^(131)I亚热带农业研究B对比上0I耐受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以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RT⁃qPCR检测DTC组织和细胞系中circ_NEK6和miR⁃370⁃3p的表达;采用CCK⁃8法、流式细胞术及Transwell法检测^... 目的探讨circ_NEK6对分化型甲状腺癌(DTC)^(131)I亚热带农业研究B对比上0I耐受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以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RT⁃qPCR检测DTC组织和细胞系中circ_NEK6和miR⁃370⁃3p的表达;采用CCK⁃8法、流式细胞术及Transwell法检测^(131)I耐受Res⁃BCPAP细胞增殖、凋亡水平、侵袭和迁移能力;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验证circ_NEK6与miR⁃370⁃3p的靶向关系。结果circ_NEK6在131I耐受DTC组织中的表达高于^(131)I敏感组织,且其在DTC细胞中的表达高于人甲状腺滤泡上皮正常细胞,尤其是在131I耐受Res⁃BCPAP细胞中的表达水平高于亲本BCPAP细胞。敲降circ_NEK6可抑制Res⁃BCPAP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以及诱导细胞凋亡。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表明,circ_NEK6靶向负调控miR⁃370⁃3p。敲降circ_NEK6靶向上调miR⁃370⁃3p抑制Res⁃BCPAP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结论敲降circ_NEK6通过靶向miR⁃370⁃3p增强DTC细胞对^(131)I放射敏感性,提示circ_NEK6可能是131I抵抗DTC患者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型甲状腺癌 碘131 circ_NEK6 miR⁃370⁃3p 恶性生物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并甲状腺癌的多原发性癌的临床及病理特征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许泽艳 杨志贤 +2 位作者 廖承德 杨军 丁莹莹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955-958,共4页
目的:分析合并甲状腺癌的多原发性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0月至2017年3月云南省肿瘤医院确诊的4 861例甲状腺癌患者,从中筛选出290例(5.97%)合并其他恶性肿瘤的多原发癌患者,分析其临床及病理特征。结果:筛选出... 目的:分析合并甲状腺癌的多原发性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0月至2017年3月云南省肿瘤医院确诊的4 861例甲状腺癌患者,从中筛选出290例(5.97%)合并其他恶性肿瘤的多原发癌患者,分析其临床及病理特征。结果:筛选出290例甲状腺癌患者,其中7例(2.4%)为三原发性恶性肿瘤,283例(97.6%)为双原发性恶性肿瘤。以肿瘤发生时间分类:83例(28.6%)为同时性多原发性癌,207例(71.4%)为异时性多原发性癌。248例(85.5%)患者以其他恶性肿瘤为首发,甲状腺癌为后发现。本研究以女性256例(88.3%)、年龄≥45岁191例(65.9%)、甲状腺乳头状癌281例(96.9%)多见。甲状腺癌最常合并的原发癌是乳腺癌44.5%(129/290),其次是宫颈癌、肺癌、结直肠癌等。结论:年龄≥45岁女性恶性肿瘤患者,尤其是乳腺癌患者,在随访复查过程中建议进行甲状腺癌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多原发性癌 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医疗伤害的类型及其伦理责任
8
作者 朱永 张瑞宏 +3 位作者 罗萍 张文英 曹银芝 朱家伦 《医学与哲学(A)》 2018年第8期37-39,共3页
医疗伤害是医疗过程中的常见现象,是导致医疗纠纷的重要因素。从伦理的角度,按照科学严谨的逻辑,界定了医疗伤害的范围,并将所有医疗伤害区分为有意伤害、无意可知且可控的伤害、无意可知但不可控的伤害、无意且意外的伤害四类;认为有... 医疗伤害是医疗过程中的常见现象,是导致医疗纠纷的重要因素。从伦理的角度,按照科学严谨的逻辑,界定了医疗伤害的范围,并将所有医疗伤害区分为有意伤害、无意可知且可控的伤害、无意可知但不可控的伤害、无意且意外的伤害四类;认为有意伤害、无意可知且可控的伤害属于医源性伤害,因而是责任伤害,应该由医方承担相应责任,无意可知但不可控的伤害、无意且意外的伤害属于技源性伤害或病源性伤害,因而是非责任伤害,不应该由医方承担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伤害 医源性伤害 技源性伤害 责任伤害 非责任伤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