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胰岛素增强子结合蛋白-1(ISL1)与肿瘤的发生与发展 被引量:2
1
作者 石琼 王卫平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42-246,共5页
在人类发育过程中,胰岛素增强子结合蛋白-1(ISL1)被认为是一个胚胎性基因。成年后,ISL1只在特定的组织或器官中表达,例如胰腺和大脑。近年来,在多种肿瘤中检测到ISL1的异常表达,不仅在胰腺内分泌肿瘤、神经肿瘤中高表达(与之相应的正常... 在人类发育过程中,胰岛素增强子结合蛋白-1(ISL1)被认为是一个胚胎性基因。成年后,ISL1只在特定的组织或器官中表达,例如胰腺和大脑。近年来,在多种肿瘤中检测到ISL1的异常表达,不仅在胰腺内分泌肿瘤、神经肿瘤中高表达(与之相应的正常组织也表达ISL1),而且在淋巴瘤、胃癌和膀胱癌等肿瘤组织中呈现表达(其正常组织不表达ISL1)。ISL1的异常表达可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相关。本文针对ISL1与肿瘤的相关性以及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功能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增强子结合蛋白-1 异常表达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肠腔内三维超声和MRI对中下段直肠癌壁外血管侵犯程度的评估效果 被引量:13
2
作者 陈东 陈海涛 +5 位作者 李支尧 冉凤明 张曦 钏志睿 唐诗聪 罗晓茂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03-209,共7页
目的:比较直肠腔内三维超声(3D-ERUS)和核磁共振成像(MRI)对中下段直肠癌术前壁外血管侵犯(EMVI)的诊断结果,探讨3D-ERUS在评估中下段直肠癌术前EMVI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94例术后病理均诊断为直肠癌患者,术前均行3D-ERUS和MRI检查,... 目的:比较直肠腔内三维超声(3D-ERUS)和核磁共振成像(MRI)对中下段直肠癌术前壁外血管侵犯(EMVI)的诊断结果,探讨3D-ERUS在评估中下段直肠癌术前EMVI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94例术后病理均诊断为直肠癌患者,术前均行3D-ERUS和MRI检查,均采用EMVI 5级评分(0~4分)进行评估。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3D-ERUS和MRI的诊断结果,计算3D-ERUS和MRI诊断中下段直肠癌患者术前EMVI的准确率,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及特异度(Sp)、灵敏度(Se)、阳性预测值(PPV)和阴性预测值(NPV),3D-ERUS和MRI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之间的一致性采用Kappa检验。结果:3D-ERUS诊断中下段直肠癌患者术前EMVI的准确率为90.43%(Kappa=0.685,P<0.01),AUC为0.868,Se为81.25%,Sp为92.31%,PPV为68.42%,NPV为96.00%;MRI诊断中下段直肠癌患者术前EMVI的准确率为87.23%(Kappa=0.589,P<0.01),AUC为0.824,Se为75.00%,Sp为89.74%,PPV为60.00%,NPV为94.59%。3D-ERUS和MRI诊断中下段直肠癌患者术前EMVI的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4,P=0.643),AUC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Z=1.355,P=0.175)。结论:3D-ERUS和MRI在评估中下段直肠癌患者术前EMVI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3D-ERUS可作为MRI的补充用于评估术前中下段直肠癌患者的EMV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腔内三维超声 核磁共振成像 壁外血管侵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迁移率族蛋白B1在肿瘤中的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徐娟 陶芃作 +2 位作者 吕东津 蒋玉娥 夏全松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05-511,共7页
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是一种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中的非组核蛋白。在细胞核内的HMGB1主要参与DNA修复、转录、维持端粒酶的活性以及染色体稳定。释放至细胞核外的HMGB1在细胞的增殖、炎症、血管生成、免疫... 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是一种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中的非组核蛋白。在细胞核内的HMGB1主要参与DNA修复、转录、维持端粒酶的活性以及染色体稳定。释放至细胞核外的HMGB1在细胞的增殖、炎症、血管生成、免疫耐受、免疫逃逸中发挥促肿瘤作用;但又能活化和募集免疫细胞至肿瘤微环境中,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免疫原性细胞死亡,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HMGB1在多种肿瘤中异常表达,参与了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故推测它可能同时发挥促肿瘤和抗肿瘤的双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肿瘤 双重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通量芯片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竞争内源性RNA网络的构建和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潘玉卿 孙运艳 +5 位作者 李轶勋 王丽英 斯南卓玛 陈睿 张曦 杜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69-676,共8页
目的:构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相关的竞争内源性RNA(ceRNA)网络,探讨AML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NCBI的基因表达数据库(GEO)下载AML的表达矩阵(GSE96535),通过R语言的edgeR函数对差异表达的mRNA和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进行筛选... 目的:构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相关的竞争内源性RNA(ceRNA)网络,探讨AML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NCBI的基因表达数据库(GEO)下载AML的表达矩阵(GSE96535),通过R语言的edgeR函数对差异表达的mRNA和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进行筛选。采用miRcode、miRDB、miRTarBase和TargetScan数据库预测差异表达的lncRNA与miRNA以及差异表达的mRNA与miRNA之间的调控关系。采用Cytoscape软件构建lncRNA-miRNA-mRNA的ceRNA调控网络,采用基因本体论(GO)、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对差异基因进行富集分析,采用CytoHubba插件筛选核心基因,即Hub基因。采用GEPIA数据库比较AML患者和正常对照者中前10个Hub基因的表达,绘制Hub基因的生存曲线。结果:与正常对照者比较,AML患者中有1105个mRNA和387个lncRNA存在差异表达。构建的lncRNA-miRNA-mRNA ceRNA调控网络由45个lncRNAs、31个miRNA和89个mRNA组成。GO分析,差异基因所调节的功能主要有膜微结构域调节、谷氨酸受体结合和上皮细胞增殖调节等。KEGG分析,19条通路被富集,其中包括转录调控、蛋白聚糖调控和Ras信号通路等。通过CytoHubba共筛选出GATA结合蛋白3(GATA3)、WT1转录因子(WT1)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G)等前10个连接度最高的Hub基因。采用GEPIA数据库验证GATA3、WT1、PPARG、MYB原癌基因(MYB)、性别决定相关的高迁移率基因群4(SOX4)和E2F7存在差异表达。E2F7低表达组患者生存率高于E2F7高表达组(P=0.028)。结论:筛选出的lncRNA、miRNA和mRNA所构成的ceRNA网络可能促进了AML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信息学 急性髓系白血病 竞争内源性RNA 基因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早幼粒细胞cDNA文库的构建及其鉴定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曦 潘玉卿 +6 位作者 李静芳 杨伟 高艳章 魏颖 石琼 夏全松 杨丽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15-1019,共5页
目的:构建人早幼粒细胞HL60的cDNA文库,阐明文库内相关基因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发生发展中的相关机制。方法:采用Trizol法提取HL60细胞总RNA,离心柱法分离纯化样本中的mRNA,逆转录PCR法合成cDNA第一链,酶促法直接合成cDNA第二链... 目的:构建人早幼粒细胞HL60的cDNA文库,阐明文库内相关基因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发生发展中的相关机制。方法:采用Trizol法提取HL60细胞总RNA,离心柱法分离纯化样本中的mRNA,逆转录PCR法合成cDNA第一链,酶促法直接合成cDNA第二链,胶回收目的长度的cDNA片段后将其与pPR3-N载体连接,通过同源重组方法在酵母Y187菌株中构建人早幼粒细胞cDNA文库。将培养的菌液涂布于LB平板进行库容量鉴定,PCR法鉴定插入片段大小及分布。结果:提取到的HL60细胞RNA条带清晰无降解且弥散度低,以纯化后的细胞mRNA为模板成功合成cDNA,经胶回收cDNA片段后顺利将其与pPR3-N载体连接。将重组载体转化至酵母菌株Y187,通过同源重组方法在菌株中成功构建人早幼粒细胞cDNA文库。在原始电转化菌稀释100倍后取10μL涂板,共长约250个克隆子,库容量为2.5×10^6CFU·mL^-1,转化后原始菌液共计5mL,总库容量为1.25×10^7CFU。文库的插入片段电泳检测,平均插入片段大于1200bp,阳性率为100%。结论:成功构建人早幼粒细胞的cDNA文库,为白血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机制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人早幼粒细胞 酵母双杂交 CDNA文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通量芯片对小儿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6
作者 张曦 翟丽 +4 位作者 孙运艳 杨伟 高艳章 雷鸣 潘玉卿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36-1042,I0007,共8页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工具筛选小儿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探讨小儿AML的核心基因并阐明其发病机制。方法:从基因表达数据库(GEO)下载符合本研究要求的小儿AML的转录组数据,采用基因表达分析工具(GEO2R)进行DEGs...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工具筛选小儿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探讨小儿AML的核心基因并阐明其发病机制。方法:从基因表达数据库(GEO)下载符合本研究要求的小儿AML的转录组数据,采用基因表达分析工具(GEO2R)进行DEGs的筛选。利用基因本体功能注释(GO)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分析DEGs功能及通路富集情况;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互作网络(PPI)并利用Cytoscape软件及插件iRegulon筛选相关的核心基因(Hub genes)及转录因子,通过生物技术信息基因云(GCBI)在线数据库分析前5位的核心基因。结果:本研究共筛选出600个DEGs,其中407个基因上调,193个基因下调。GO分析,相关的DEGs主要参与细胞成分的组成,包括核浆、细胞质、核膜和核斑点。KEGG分析,DEGs主要在肿瘤坏死因子(TNF)、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及Jak激酶/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Jak-STAT)信号通路中富集。通过STRING数据库及Cytoscape软件共筛选出甲酰肽受体2(FPR2)、磷酸肌醇3激酶调节亚单位1(PIK3R1)、E1A结合蛋白p300(EP300)、热休克蛋白90α家族(HSP90AA1)和NRAS原癌基因(NRAS)等前20个连接度最高的核心基因,其中EP300、HSP90AA1和NRAS参与了白血病的发生发展。iRegulon共筛选出TP63、NFE2L1和TBX等55个作用于Hub基因的转录因子。结论:筛选出的核心基因和转录因子可能参与小儿AML的发生发展,并可能成为小儿AML的治疗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信息学 急性髓系白血病 差异基因 基因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早幼粒细胞cDNA文库中与GINS2发生相互作用靶蛋白的筛选和鉴定
7
作者 张曦 潘玉卿 +6 位作者 余鑫 郑亚婷 郭成斌 徐娜 王良晓 何亮 杨丽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6-72,共7页
目的:采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与人GINS2编码蛋白发生相互作用的靶蛋白,阐明其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中的致病信号及相关机制。方法:采用热激法将诱饵质粒pGBKT7-GINS2与人早幼粒细胞cDNA文库质粒共同转化至酵母AH109感受态细胞中... 目的:采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与人GINS2编码蛋白发生相互作用的靶蛋白,阐明其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中的致病信号及相关机制。方法:采用热激法将诱饵质粒pGBKT7-GINS2与人早幼粒细胞cDNA文库质粒共同转化至酵母AH109感受态细胞中,筛选与GINS2编码蛋白相互作用的文库蛋白。利用多重报告基因检测和DNA测序对编码互作蛋白的阳性克隆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成功从文库中筛选到15个初始阳性克隆,其中10个能激活腺苷酸琥珀酸合成酶2(ADE2)和组氨醇氨基盐转移酶3(HIS3)报告基因,13个能激活β-半乳糖苷酶(LacZ)报告基因。对10个能在SD/-Trp/-Leu/-His/-Ade培养基中生长的阳性克隆行DNA测序和基本局部比对搜索工具(BLAST)比对分析后,除8和9号测序失败,其余8个阳性克隆分属8种不同的蛋白编码基因,分别是RNA结合基序蛋白39(RBM39)、泛素样修饰因子激活酶1(UBA1)、金属硫蛋白2(MT2A)、线粒体钙离子摄入蛋白1(MICU1)、N-乙基马来酰亚胺敏感性融合蛋白辅因子(NSFL1C)、脂肪酰基辅酶a还原酶1(FAR1)、双特异性磷酸酶1(DUSP1)和细胞表面抗原14(CD14)。结论:成功筛选到与GINS2发生相互作用的8个功能蛋白,推测目的蛋白可能在细胞损伤、转录调控和增殖代谢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人早幼粒细胞cDNA文库 酵母双杂交 GINS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