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质金属蛋白酶与肿瘤上皮间质转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
作者 程先硕 杨之斌 殷正丰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37-440,共4页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与肿瘤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关系密切。MMPs是间质细胞表型的特有蛋白之一,既可以作为EMT发生的一个重要标志物,又可以诱发...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与肿瘤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关系密切。MMPs是间质细胞表型的特有蛋白之一,既可以作为EMT发生的一个重要标志物,又可以诱发EMT。MMPs诱导肿瘤细胞发生EMT的机制是一个复杂的网络,可能涉及多个信号通路,如介导Rac1b激活ROS释放通路、活化TGF-β通路、降解E-cadherin促使β-catenin入核通路等。鉴于MMPs是诱导EMT促进肿瘤转移的一个关键因素,靶向MMPs已成为临床防治肿瘤的一个新策略。因此MMPs抑制剂则是当前研究热点,目前,多达50多种MMPs抑制剂被列入临床治疗肿瘤的候选药物,但其中大部分的疗效并未得到肯定。缺乏特异性则是其主要原因,故靶向MMP-EMT途径的肿瘤治疗仍然面临着很大的挑战,不仅需要鉴定出涉及肿瘤进展、促进EMT的主要或单一MMP,而且需要开发出具有高度特异性、选择性的MMPs抑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 上皮间质转化 肿瘤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檗碱用于结直肠癌治疗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4
2
作者 付健健 王伟雅 杨之斌 《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4期367-369,共3页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天然药物对肿瘤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小檗碱是从毛茛科黄连根状茎中提取的一种异喹啉生物碱,由于其清热解毒及抗菌等药理学作用而广泛用于临床。近年研究提示,小檗碱对包括结直肠癌在内的多种实体瘤具有抗肿瘤活性,A...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天然药物对肿瘤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小檗碱是从毛茛科黄连根状茎中提取的一种异喹啉生物碱,由于其清热解毒及抗菌等药理学作用而广泛用于临床。近年研究提示,小檗碱对包括结直肠癌在内的多种实体瘤具有抗肿瘤活性,AMPK信号轴、细胞周期、细胞凋亡及某些细胞因子是其作用靶标。小檗碱还能够有效逆转伊立替康的化学治疗耐受。深入探讨小檗碱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作用及可能分子机制,对指导小檗碱联合化疗的结直肠癌临床应用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碱 结直肠 分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ie2通过阻抑血管生成拟态抑制结肠癌HCT116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被引量:3
3
作者 孔祥琳 程先硕 +6 位作者 李富荣 肖尤川 杨之斌 黄尤光 夏翠锋 余昆 李云峰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22-528,共7页
目的:探讨可溶性Tie2(soluble Tie 2,sTie2)对结肠癌HCT116细胞血管生成拟态(vascular mimicry,VM)形成、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将重组质粒pBLAST49-hsTie2及对照质粒pBLAST49通过脂质体转染至HCT116细胞,分别形成hsTie2-HC... 目的:探讨可溶性Tie2(soluble Tie 2,sTie2)对结肠癌HCT116细胞血管生成拟态(vascular mimicry,VM)形成、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将重组质粒pBLAST49-hsTie2及对照质粒pBLAST49通过脂质体转染至HCT116细胞,分别形成hsTie2-HCT116细胞和Ctrl-HCT116细胞。通过3D模型培养、SRB法、细胞划痕实验及Transwell法分别检测HCT116细胞的VM形成、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HCT116细胞中VE-cadherin蛋白的表达。结果:pBLAST49-hsTie2重组质粒成功转染至结肠癌HCT116细胞。与Ctrl-HCT116细胞相比,hsTie2-HCT116细胞中VM的形成[(0.75±0.45)vs(7.50±0.52)个/视野,P<0.01]及VE-cadherin蛋白的表达[(1.23±0.08)vs(1.73±0.02),P<0.05]显著降低;细胞增殖率也显著降低[(32.57±4.57)%vs(88.24±21.94)%,P<0.01];细胞迁移能力[(0.37±0.07)vs(0.80±0.03)mm,P<0.01]及侵袭能力[(57.25±3.17)vs(127.25±6.25)个/视野,P<0.01]均显著减弱。结论:sTie2通过阻抑VM形成抑制结肠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有望成为既抗血管生成又抗VM形成的双靶向治疗结肠癌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生成拟态 sTie2 结肠癌 HCT116细胞 增殖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F-κB与结直肠癌 被引量:4
4
作者 方兴保 殷正丰 杨之斌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56-359,共4页
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是一种重要的核转录因子,在调控细胞周期、凋亡和代谢等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NF-κB在人类多种恶性肿瘤中过表达,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和免疫炎症反应中也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在结直肠癌中... 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是一种重要的核转录因子,在调控细胞周期、凋亡和代谢等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NF-κB在人类多种恶性肿瘤中过表达,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和免疫炎症反应中也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在结直肠癌中NF-κB同样呈高表达,且呈激活状态。NF-κB信号通路被激活后,NF-κB转入细胞核内,通过与下游靶基因结合,促进目的基因的转录,从而调控目的蛋白的表达,并介导多条信号通路,促进肿瘤细胞血管生成、增加肿瘤细胞增殖、抗凋亡和促进肿瘤细胞的侵袭、迁移和转移能力,以及对放化疗的抵抗,甚至诱导肿瘤细胞获得干性等恶性表型。研究表明,NF-κB过表达的结直肠癌患者病情进展较快,生存时间较短,NF-κB可作为结直肠癌患者疗效监测和预后监测的一个生物标志物,针对NF-κB及其信号通路的分子靶向治疗为结直肠癌患者治疗提供潜在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NF-ΚB 信号通路 分子治疗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