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肠间质瘤术前靶向治疗后的病理学评估与影像学评估的一致性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宋明霞 张丽娟 +3 位作者 王忠丹 阮进秋 江凡 裴界磊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98-301,共4页
目的:探讨Choi标准及病理学效应对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 GIST)术前靶向治疗后疗效及预后的评估价值,并观察两者的一致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37例术前伊马替尼(imatinib,IM)靶向治疗G... 目的:探讨Choi标准及病理学效应对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 GIST)术前靶向治疗后疗效及预后的评估价值,并观察两者的一致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37例术前伊马替尼(imatinib,IM)靶向治疗GIST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对Choi标准及病理学效应进行生存分析,Spearman等级相关及Kappa检验分析Choi标准与病理学效应的一致性。结果:37例患者术前中位治疗时间为10(2~36)个月。Choi标准评估无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病例,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26例,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SD)5例,疾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6例;Choi标准疗效有效组(CR+PR)与无效组(SD+PD)之间总生存期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理学效应评估完全效应1例,高度效应11例,部分效应18例,零级效应7例;病理效应有效组(完全效应+高度效应+部分效应)与无效组(零级效应)之间总生存期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Choi标准与病理学效应有相关性(r=0.592,P<0.01)及中度一致性(κappa=0.566)。结论:Choi标准与病理学效应有中等程度的相关性及一致性,两者均可作为胃肠间质瘤术前靶向治疗疗效评估及预后判断的参考指标,联合应用两者评估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间质瘤 伊马替尼 影像学评估 病理学效应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okemon对霍奇金淋巴瘤细胞凋亡作用的探讨
2
作者 李梅 魏万里 +2 位作者 李科 胡早秀 徐开敏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44-846,853,共4页
目的探讨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s lymphoma,HL)中Pokemon、p53蛋白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MaxVision法检测60例HL和20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benign lymph nodes hyperplasia,BLH)组织中Pokemon、p53蛋白的表达,并... 目的探讨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s lymphoma,HL)中Pokemon、p53蛋白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MaxVision法检测60例HL和20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benign lymph nodes hyperplasia,BLH)组织中Pokemon、p53蛋白的表达,并用TUNEL法检测瘤细胞凋亡。结果 60例HL中Pokemon阳性率为68.33%,明显高于BLH组(30.00%)(P<0.05);p53在60例HL中的阳性率为61.67%,明显高于BLH组(20.00%)。HL和BLH组的凋亡指数(apoptosis index,AI)值分别为3.55±0.10、4.55±0.12,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4.052,P<0.05)。HL中Pokemon阳性表达组的AI值(3.53±0.10)显著低于Pokemon阴性表达组(4.16±0.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okemon高表达与HL的发病机制有关,Pokemon可能通过调节p53细胞凋亡通路,参与HL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奇金淋巴瘤 POKEMON P53 细胞凋亡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尿路上皮癌中IDO和Bin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3
作者 邢月 罗丹 杨承纲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149-1152,共4页
目的探讨吲哚胺2,3-二氧化酶(indoleamine-2,3-dioxygenase,IDO)和桥接整合因子1 (bridging integrator 1,Bin1)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2016年11月~2017年8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行膀胱肿瘤... 目的探讨吲哚胺2,3-二氧化酶(indoleamine-2,3-dioxygenase,IDO)和桥接整合因子1 (bridging integrator 1,Bin1)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2016年11月~2017年8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行膀胱肿瘤切除并经病理确诊为膀胱尿路上皮癌及癌旁新鲜标本21例,采用Real-time q PCR检测IDO和Bin1的m RNA表达。结果在21例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IDO m RNA明显高于癌旁组织(Z=-4. 084,P <0. 001); Bin1 m RNA明显低于癌旁组织(Z=-4. 508,P <0. 001)。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IDO表达强度与Bin1表达呈负相关(r=-0. 588,P <0. 05)。IDO及Bin1的表达与患者组织学分类、组织分级和TNM分期均有相关性(P <0. 05);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均无相关性(P> 0. 05)。结论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IDO高表达、Bin1低表达或表达缺失,两者有望成为膀胱尿路上皮癌预后评估和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尿路上皮癌 吲哚胺2 3-二氧酶 桥接整合因子-1 Real-timeq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