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重构材料对云南红壤保水及入渗特性的影响
1
作者 赵顺琪 张川 +7 位作者 侯召雷 黄钊 李淑芳 刘淑霞 段青松 张玉锴 余东嵘 王立鹏 《水土保持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9-68,79,共11页
[目的]揭示不同重构材料对红壤保水及入渗特性的影响机理,为红壤区的水土保持和退化土地修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红壤中添加不同含量(0,0.5%,2.5%和5.0%)的糯米胶(J)、木纤维(X),采用烘干法和常水头法,测定红壤重构土的含水率和入渗... [目的]揭示不同重构材料对红壤保水及入渗特性的影响机理,为红壤区的水土保持和退化土地修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红壤中添加不同含量(0,0.5%,2.5%和5.0%)的糯米胶(J)、木纤维(X),采用烘干法和常水头法,测定红壤重构土的含水率和入渗率,并采用Kostiakov,Philip和简化Philip入渗模型对不同重构材料含量的红壤复合土累积入渗量进行拟合。[结果]添加适量的重构材料能够提高红壤保水能力;添加相同重构材料时,随着容重的增加,复合土稳定入渗率和累积入渗量均减小,其中J2.5%对入渗性能影响最大,降幅最大,稳定入渗率是J0.5%的2%~3%;随着重构材料含量增加,红壤复合土累积入渗量先增后减;土壤入渗性随重构材料含量增加呈先提高后降低的趋势;Kostiakov入渗模型对累积入渗量随时间的变化有较好的拟合效果。[结论]重构材料的含量和容重的增加都会降低红壤复合土的水分流失,添加适量的重构材料增强红壤的持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水特性 入渗特性 变化模拟 红壤重构 糯米胶 木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山附子根际功能微生物的筛选鉴定及其生物学活性
2
作者 代兴汛 狄义宁 +5 位作者 李琬婷 朱丽萍 李维纯 沙本才 字淑慧 刘鲁峰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4-107,共14页
【目的】挖掘高山附子根际有益微生物,评价其生物学活性并探究其对玉米幼苗的促生效果,为微生物菌剂研发奠定理论基础。【方法】对云南省香格里拉市和丽江市当地选育的4个优势附子品种进行根际微生物分离及功能微生物筛选,并对其进行生... 【目的】挖掘高山附子根际有益微生物,评价其生物学活性并探究其对玉米幼苗的促生效果,为微生物菌剂研发奠定理论基础。【方法】对云南省香格里拉市和丽江市当地选育的4个优势附子品种进行根际微生物分离及功能微生物筛选,并对其进行生物学活性评价;通过16S rRNA和gyrB保守基因序列测序对菌株进行系统鉴定;利用玉米盆栽试验,评估菌株灌根处理的促生长效果,并分析其对土壤pH值和速效养分的影响。【结果】分离得到具有固氮、溶磷、解钾、产铁载体和吲哚乙酸(indole-3-acetic acid,IAA)等表现较优的菌系4株:C77、E1、A1和Y83。其中,菌株A1和Y83的固氮能力较强,固氮圈可溶性指数分别为2.09和1.91;菌株A1矿化有机磷和溶解无机磷的能力较强,溶磷量与对照相比分别提高了111.01%和342.46%;菌株E1溶解无机磷、解钾、产铁载体和IAA的能力较强,溶磷量和解钾量与对照相比分别提高了332.64%和72.17%,产IAA含量为99.14 mg/L,在CAS培养基中的可溶性指数达2.06;菌株C77和E1对腐皮镰刀菌、尖孢镰刀菌、禾谷镰刀菌和烟根黑腐病菌的拮抗作用较强,抑菌率均超过60%。玉米盆栽试验表明:菌株灌根处理不仅能促进玉米幼苗地上部和根系的生长发育,还能显著降低土壤pH值,提高土壤有效磷和碱解氮含量,降低土壤速效钾含量。【结论】从附子根际筛选得到的4株促生长菌株具有一定的固氮、溶磷、解钾、产铁载体和IAA能力,具有拮抗腐皮镰刀菌、尖孢镰刀菌、禾谷镰刀菌和烟根黑腐病菌的潜力,还能促进玉米幼苗生长及改良土壤理化性质。该研究为后期微生物菌剂的开发、粮药协同模式中促生长功能微生物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同类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子 根际微生物 筛选鉴定 促生长 生物学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