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自适应加权混合预测的电网虚假数据注入攻击检测
1
作者 束洪春 杨永银 +2 位作者 赵红芳 许畅 赵学专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46-1256,I0095,共12页
电力系统作为实时信息与能源高度融合的电力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yber-physical power system,CPPS),虚假数据注入攻击(false data injection attacks,FDIAs)的准确辨识将有效保证CPPS安全稳定运行。为准确、高效地完成日前负荷预测,首先... 电力系统作为实时信息与能源高度融合的电力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yber-physical power system,CPPS),虚假数据注入攻击(false data injection attacks,FDIAs)的准确辨识将有效保证CPPS安全稳定运行。为准确、高效地完成日前负荷预测,首先使用肯德尔相关系数(Kendall's tau-b)量化日期类型的取值,引入加权灰色关联分析选取相似日,再建立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east squares support vector machine,LSSVM)的日前负荷预测模型。将预测负荷通过潮流计算求解的系统节点状态量与无迹卡尔曼滤波(unscented Kalman filter,UKF)动态状态估计得到的状态量进行自适应加权混合,最后基于混合预测值和静态估计值间的偏差变量提出了攻击检测指数(attack detection index,ADI),根据ADI的分布检测FDIAs。若检测到FDIAs,使用混合预测状态量对该时刻的量测量进行修正。使用IEEE-14和IEEE-39节点系统进行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信息物理系统 加权灰色关联分析 无迹卡尔曼滤波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虚假数据攻击 攻击检测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退化协变量检测机制的燃料电池性能预测
2
作者 王善华 赵振刚 张大骋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34,共9页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长时间运行会导致其性能衰退.电芯外部和内部退化指标可用来表征其退化状态.外部指标(如输出电压)易监测但难以准确反映内部衰退,内部退化指标(如内部阻抗)可准确描述燃料电池退化机理,但其获取需停机进行复杂电...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长时间运行会导致其性能衰退.电芯外部和内部退化指标可用来表征其退化状态.外部指标(如输出电压)易监测但难以准确反映内部衰退,内部退化指标(如内部阻抗)可准确描述燃料电池退化机理,但其获取需停机进行复杂电化学测量,造成额外检测成本.内部退化协变量检测频率影响燃料电池预测误差和检测成本,随着检测周期拉长,预测误差上升,检测成本下降,反之亦然.为兼顾预测精度和成本,基于健康状态的预测精度和退化协变量离线测量成本,建立DMFC内部退化协变量定期监测策略,在保证精度的条件下,只进行必要离线检测,并探讨权重分配策略.在全球统一轻型车辆测试循环工况下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在当前测试条件下,8 d作为退化协变量检测周期,可同时兼顾高预测精度和低检测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健康状态 退化协变量 检测周期 检测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性复杂度自注意力机制的非侵入式负荷监测方法
3
作者 廖耀华 常艳平 +3 位作者 王恩 魏龄 潘国兵 王海鹏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97-205,共9页
非侵入式负荷监测(non-intrusive load monitoring,NILM)技术对于实现智慧用电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现有的非侵入式负荷监测方法在高噪声环境下对特征相似电器以及微小负荷变化监测精度不足的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单位力操作视觉变... 非侵入式负荷监测(non-intrusive load monitoring,NILM)技术对于实现智慧用电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现有的非侵入式负荷监测方法在高噪声环境下对特征相似电器以及微小负荷变化监测精度不足的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单位力操作视觉变换器的非侵入式负荷监测(non-intrusive load monitoring based on unit force operated vision transformer,UFONILM)模型的非侵入式负荷监测的深度学习框架。UFONILM模型的单位力操作(unit force operated,UFO)模块通过层归一化和一系列卷积层有效地提取和利用了多尺度的时间序列数据,特征。在标准的UK-DALE数据集上进行的实验显示,UFONILM模型在准确性和F1得分上均优于现有方法,特别是在细粒度的负荷监测场景中。研制了基于UFONILM模型的嵌入式系统,实现了边缘计算的非侵入式负荷监测,可实时监测和响应电网中的异常用电行为,如违规充电事件。实验检测证明,UFONILM模型嵌入式非侵入式负荷监测方法在监测效率方面具有显著的提升,具有高效、便捷安装、可扩展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电网 边缘侧 非侵入式负荷监测 深度学习 UFO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多级退化参量融合预测
4
作者 董杰 苏雨临 张大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567-3577,共11页
微型直接甲醇燃料电池(μDMFC)膜电极性能会随运行时间和工况衰退,影响其效率和使用寿命。准确的健康状态(SOH)估计与剩余使用寿命(RUL)预测可以确保μDMFC安全运行。输出电压的退化趋势受运行工况影响而波动,传统基于退化趋势回归的预... 微型直接甲醇燃料电池(μDMFC)膜电极性能会随运行时间和工况衰退,影响其效率和使用寿命。准确的健康状态(SOH)估计与剩余使用寿命(RUL)预测可以确保μDMFC安全运行。输出电压的退化趋势受运行工况影响而波动,传统基于退化趋势回归的预测方法无法准确捕获这种随机变化。在数据驱动和机理模型相结合的思路下,提出基于输出电压和等效电路模型(ECM)的RUL融合预测方法。针对动态工况,引入负载电流这一退化协变量,利用随机过程重构了未来时刻的负载变化,结合ECM参量的退化趋势,实现对输出电压的准确估计和RUL预测,并在中国轻型汽车测试工况(CLTC)下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多级退化参量的融合预测方法能更好地适应变工况,RUL预测精度、准确度分别为88.18%和85.71%,高于单一退化模型最优值3.27%和14.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动态工况 剩余使用寿命 多级退化参量 融合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IRCH聚类的L-Transformer分布式光伏短期发电功率预测 被引量:12
5
作者 董俊 刘瑞 +2 位作者 束洪春 罗琨 刘壮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883-3893,I0006-I0008,共14页
精准的分布式光伏短期发电功率预测有助于电力系统运行与功率就地平衡。该文提出一种基于BIRCH(balanced iterative reducing and clustering using hierarchies)相似日聚类的L-Transformer(LSTM-Transformer)模型进行短期光伏功率预测... 精准的分布式光伏短期发电功率预测有助于电力系统运行与功率就地平衡。该文提出一种基于BIRCH(balanced iterative reducing and clustering using hierarchies)相似日聚类的L-Transformer(LSTM-Transformer)模型进行短期光伏功率预测。首先使用BIRCH无监督聚类算法对历史数据聚类得到3种典型天气,根据聚类结果划分测试集对模型进行训练。为提高不同天气类型下的预测精度,采用双层架构的L-Transformer模型,首层通过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 term memory,LSTM)的门控单元机制捕捉时间序列中的长期依赖关系;次层结合Transformer模型的自注意力机制聚焦于当前任务更关键的特征量,通过多注意力头与光伏数据特征量相结合生成向量,注意力头并行计算,从而高效、精确地预测短期光伏功率。实测数据验证结果表明L-Transformer模型对于不同天气类型功率预测泛化性优异、精确度高,气象数据波动大时鲁棒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自注意力机制 多头注意力 BIRCH聚类 短期光伏功率预测 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效电路模型法预测动态工况下微型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剩余使用寿命 被引量:2
6
作者 苏雨临 连冠 张大骋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75-1584,共10页
微型直接甲醇燃料电池(μDMFC)具有能量密度高、可便携使用、快速补能以及环境友好等优点.然而,由于膜电极在电化学反应中会退化,μDMFC的有效使用寿命有限,所以需要对其健康状态与剩余使用寿命进行评估,为燃料电池改性和控制策略提供... 微型直接甲醇燃料电池(μDMFC)具有能量密度高、可便携使用、快速补能以及环境友好等优点.然而,由于膜电极在电化学反应中会退化,μDMFC的有效使用寿命有限,所以需要对其健康状态与剩余使用寿命进行评估,为燃料电池改性和控制策略提供决策支持.在结合数据驱动和机理模型预测方法的基础上,针对动态运行工况,提出一种基于等效电路模型(ECM)的μDMFC剩余使用寿命预测方法.在燃料电池的性能退化指标中,电池输出电压可以被实时监测从而获得电池的退化趋势,但这一指标无法单独提供精确的预测结果.通过测量电化学阻抗谱并结合ECM可以得到电池内部阻抗等深层信息,但这些深层信息不易被实时监测,通常只能低频离线测量.此外,燃料电池在实际应用中多处于变工况状态,其退化趋势和使用寿命受工作环境影响,传统基于电压退化趋势回归的预测方法无法应对工况的动态变化.因此,可通过定期离线获取内部退化参量建立预测模型.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数据驱动的方法相比,基于内部退化参量的预测方法能更好地适应变工况环境,在燃料电池剩余使用寿命预测中具有更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等效电路模型 电化学阻抗谱 动态工况 剩余使用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电子式电压互感器延时特性分析与现场测试 被引量:10
7
作者 朱梦梦 王登 +4 位作者 廖耀华 曹璞璘 束洪春 杨博 段锐敏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26-132,共7页
直流电子式电压互感器因受到分压器、远端模块参数改变及合并单元等数字链路因素影响会出现延时,现场准确测试标定该延时特性不易实现。首先,建立了直流电压互感器等效电路模型,分析了直流分压器、低通滤波器等被动元件对直流电子式电... 直流电子式电压互感器因受到分压器、远端模块参数改变及合并单元等数字链路因素影响会出现延时,现场准确测试标定该延时特性不易实现。首先,建立了直流电压互感器等效电路模型,分析了直流分压器、低通滤波器等被动元件对直流电子式电压互感器延时时间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暂稳态信号的延时等效测试方法,并研制出直流电压互感器延时特性现场试验系统。通过标准暂稳态信号与被测直流电压互感器的反馈时差精确测量延时时间。最后,采用所提出的试验方案在某直流工程现场进行直流电压互感器延时测试,验证了该方法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时特性 暂稳态信号 低通滤波器 测试系统 等效 绝对延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变换和小波包变换的间谐波检测 被引量:24
8
作者 肖勇 李博 +3 位作者 尹家悦 李波 胡珊珊 廖耀华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1-107,114,共8页
通过研究小波变换中基函数选取和小波分解过程两个关键问题,针对小波变换在间谐波检测方面的应用,对比分析不同基函数的检测性能,重点分析小波变换与小波包变换对于稳态和暂态谐波的相位、幅值特性检测精度。仿真结果表明,小波包变换具... 通过研究小波变换中基函数选取和小波分解过程两个关键问题,针对小波变换在间谐波检测方面的应用,对比分析不同基函数的检测性能,重点分析小波变换与小波包变换对于稳态和暂态谐波的相位、幅值特性检测精度。仿真结果表明,小波包变换具有良好时频局部化特性能聚焦信号细节,选取dmey小波基函数的小波包分解方法可实现对电力系统中稳态或时变间谐波信号更精确的检测和分析,对于小波变换电力谐波检测中的实际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谐波 小波分析 小波基函数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能表自动化检定装置运行质量监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林聪 纪新武 +1 位作者 何兆磊 朱葛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94-200,共7页
针对电能表自动化检定装置运行中的质量监测问题,在分析其设计结构、工作流程及已有监测方法的基础上,根据简单高效、方便可靠的原则,文中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对电能表自动化检定装置运行状况进行在线自动监测的方法。该方法采用高准确度... 针对电能表自动化检定装置运行中的质量监测问题,在分析其设计结构、工作流程及已有监测方法的基础上,根据简单高效、方便可靠的原则,文中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对电能表自动化检定装置运行状况进行在线自动监测的方法。该方法采用高准确度安装式标准电能表对运行中的电能表自动化检定装置进行在线自动检测及期间核查,建立数据分析模型,实现了试验数据的实时分析,在云南电网公司计量中心的电能表自动化检定装置上得到了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监测电能表自动化检定装置的运行质量,为设备评价及数据维护提供支撑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装式标准电能表 在线自动化监测 运行质量 自动化检定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语言模型赋能场景生成和双层优化的多农业园区供电-灌溉-蓄水耦合运行 被引量:3
10
作者 董俊 束洪春 +2 位作者 刘瑞 龙文桢 张广斌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906-2917,I0007-I0009,共15页
传统农灌负荷的使用具有集中性和无序性,显著加剧电力系统的供需不平衡与运行成本。为提升农业园区运行的经济性和光伏资源的消纳能力,通过刻画农灌负荷特性,结合作物生长用能需求,提出一种基于大语言模型(largelanguagemodel,LLM)场景... 传统农灌负荷的使用具有集中性和无序性,显著加剧电力系统的供需不平衡与运行成本。为提升农业园区运行的经济性和光伏资源的消纳能力,通过刻画农灌负荷特性,结合作物生长用能需求,提出一种基于大语言模型(largelanguagemodel,LLM)场景生成和双层优化的多农业园区优化调度模型。该模型利用LLM时序分析能力进行光伏短期发电功率预测,然后通过LLM知识推理能力构建农业用水知识图谱,知识图谱中丰富的语义关系辅助LLM推理和预测,生成更符合实际情况的农业供电-灌溉-蓄水场景。双层优化调度模型在生成场景基础上,以园区经济运行为优化目标,对多农业园区供电-灌溉-蓄水进行耦合优化调度。最后,通过仿真验证,本文所提出的方法显著提升了农业园区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并有效降低了系统运行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灌负荷特性 大语言模型 知识抽取 知识图谱 双层优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泡沫碳扩散层的直接甲醇燃料电池改性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振刚 周梦瑶 +1 位作者 金典 张大骋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59-266,F0002,共9页
扩散层(DL)是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膜电极组件(MEA)的重要结构,为反应物从流场到催化层的传质提供通道,随着反应的进行,扩散层也为电子从催化层到流场的传输提供通道,因此,扩散层的导电率和表面形貌影响燃料电池的整体性能。泡沫碳(fo... 扩散层(DL)是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膜电极组件(MEA)的重要结构,为反应物从流场到催化层的传质提供通道,随着反应的进行,扩散层也为电子从催化层到流场的传输提供通道,因此,扩散层的导电率和表面形貌影响燃料电池的整体性能。泡沫碳(foam carbon,FC)材料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和三维网状结构,将其作为阴极扩散层(CDL),能够降低燃料电池膜电极与集流板间的接触电阻、电荷转移电阻和传质电阻。同时,泡沫碳的较高孔隙率和较小的表面接触角,可增加DMFC阴极催化层暴露在空气中的比例,提供更多的气液两相流道,是较好的催化剂载体。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碳纸比较,泡沫碳作为阴极扩散层的燃料电池峰值功率密度从24.47 mW/cm^(2)提升到39.24 mW/cm^(2),接触电阻由0.588Ω降低至0.494Ω,电荷转移电阻由2.784Ω降低至1.816Ω,传质阻抗由1.689Ω降低至1.417Ω。在100 mA/cm^(2)的电流放电条件下,FC的放电时长为60 min,碳纸作为DL的放电时长为46 min,FC作为扩散层有更长的放电时间。研究结果说明在相同甲醇浓度以及体积下,新型结构有着比常规结构更高的能量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 扩散层 泡沫碳 两相流 功率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电子式电压互感器阶跃响应特性现场试验方法及装置 被引量:3
12
作者 朱梦梦 翟少磊 +1 位作者 朱全聪 何兆磊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3-200,共8页
直流电压互感器的暂态阶跃特性对直流系统控保装置至关重要,首先研究了影响直流电子式电压互感器暂态传变特性的因素,分析了阶跃响应技术参数及其试验装置性能指标要求。基于此,提出一种直流电压互感器阶跃响应特性现场试验方法,研制出... 直流电压互感器的暂态阶跃特性对直流系统控保装置至关重要,首先研究了影响直流电子式电压互感器暂态传变特性的因素,分析了阶跃响应技术参数及其试验装置性能指标要求。基于此,提出一种直流电压互感器阶跃响应特性现场试验方法,研制出基于固态开关的阶跃电压源及试验装置,实现了陡上升、长脉宽方波电压输出和暂态信号的同步测量。试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直流电子式电压互感器阶跃响应特性现场试验方法及装置满足标准规定要求,并在实际±500 kV直流工程换流站开展了阶跃响应现场试验,为直流电压互感器的暂态性能测试和评估提供了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跃响应 方波电压 固态开关 现场试验 低通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置零点窗函数的电力谐波FFT分析方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博 尹家悦 +2 位作者 李波 肖勇 曹敏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97-203,共7页
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的电力谐波算法,受到栅栏效应与非同步采样频谱泄露的影响,测量精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加窗和插值修正算法是改善FFT谐波参数测量准确度的有效方法。文章在置零点余弦窗的旁瓣特性和多项... 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的电力谐波算法,受到栅栏效应与非同步采样频谱泄露的影响,测量精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加窗和插值修正算法是改善FFT谐波参数测量准确度的有效方法。文章在置零点余弦窗的旁瓣特性和多项拟合插值算法基础上,提出置零点余弦窗FFT的电力谐波分析方法。根据谐波特点设计不同的余弦窗函数,由于窗函数的设计具有灵活性,针对某一种窗函数的插值算法不再适用,因此给出了更具一般性的双谱线和三谱线插值修正公式,为基于FFT的谐波分析提供新的方法。对旁瓣特性以及各次谐波的频率、幅度、相位的测量算法进行仿真分析,通过与经典的Hanning窗、Nuttal窗、Rife-Vincent窗的比较验证了所提方法具有更高的谐波参数分析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置零点余弦窗 插值 谐波分析 快速傅里叶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型限流混合式直流断路器的开断时序优化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束洪春 邵宗学 旷宇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6176-6187,共12页
直流故障限流与开断是保证直流输电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技术。该文提出基于限流混合式直流断路器的开断时间配合及泄能优化方案,即以减少泄能支路吸收能量和降低直流断路器的电力电子开关器件投资成本为其优化目标,转移支路IGBT的耐压应... 直流故障限流与开断是保证直流输电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技术。该文提出基于限流混合式直流断路器的开断时间配合及泄能优化方案,即以减少泄能支路吸收能量和降低直流断路器的电力电子开关器件投资成本为其优化目标,转移支路IGBT的耐压应力及直流开断时间为约束条件,将其转化为求解多目标优化数学问题,得出断路器最佳配合动作时序。大量仿真测试表明该优化方案正确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电网 限流混合式直流断路器 限流与开断 泄能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光斑离轴式光纤旋转连接器的耦合性能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振刚 王思飞 +2 位作者 段绍锋 曹发松 刘爱莲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443-1453,共11页
针对直接对准型离轴式光纤旋转连接器中自聚焦透镜准直器出射光斑小、光纤耦合损耗大和有效对准时间短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由双合透镜和热扩芯光纤构成的大光斑光纤准直器。基于出射光斑在相对旋转过程中重叠面积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分... 针对直接对准型离轴式光纤旋转连接器中自聚焦透镜准直器出射光斑小、光纤耦合损耗大和有效对准时间短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由双合透镜和热扩芯光纤构成的大光斑光纤准直器。基于出射光斑在相对旋转过程中重叠面积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分析了准直器间存在径向误差和角向误差时的耦合损耗变化。根据转子圆环和出射光斑尺寸得到耦合损耗为3 dB时的理论有效对准时间。为此搭建了光纤耦合实验平台测试其耦合性能及有效对准时间。实验结果表明,光纤准直器采用的单模光纤模场直径越大耦合损耗越低,其中模场直径为28μm时耦合损耗低至0.22 dB。在转速为60 r/min时,通过光电转化和函数拟合得到四种模场直径光纤准直器的有效对准时间。模场直径为17μm时最大有效对准时间为7.05 ms,与理论值7.1672 ms基本一致。最后应用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实现无接触式传输光信号。这种设计为大光斑离轴式光纤旋转连接器的研究及其在光纤传感领域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轴 光纤旋转连接器 双合透镜 热扩芯光纤 光纤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00 kV柔直换流站电气系统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束洪春 董海飞 +3 位作者 赵红芳 许畅 杨永银 赵学专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9-126,共8页
对电气元件等效二状态模型进行优化,提出了计及计划检修状态的元件等效三状态模型,使之符合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实际运行情况。以广东龙门换流站为例,通过等效三状态模型计算柔直换流站电气主接线中各元件的可靠性参数,使用分区简化方法计... 对电气元件等效二状态模型进行优化,提出了计及计划检修状态的元件等效三状态模型,使之符合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实际运行情况。以广东龙门换流站为例,通过等效三状态模型计算柔直换流站电气主接线中各元件的可靠性参数,使用分区简化方法计算各分区的可靠性参数。在此基础上,利用目标导向(GO)法和动态贝叶斯网络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电气主接线的可靠性模型,求解柔直换流站可用度、不可用度以及计划检修概率的时变曲线,验证了所提模型和方法对柔性换流站电气主接线可靠性评估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主接线可靠性分析 柔性换流站 GO法 动态贝叶斯网络 计划检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分压器频率响应现场试验源及试验方法 被引量:4
17
作者 翟少磊 肖勇 +2 位作者 廖耀华 钱斌 罗奕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7-94,共8页
良好的高压直流分压器的频率响应特性是直流控制保护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基础。由于缺乏轻便可靠的高压宽频现场试验电压源,目前直流分压器频率响应试验只在出厂试验时开展,且一般仅开展工频电压试验,无法客观有效地掌握直流分压器的现... 良好的高压直流分压器的频率响应特性是直流控制保护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基础。由于缺乏轻便可靠的高压宽频现场试验电压源,目前直流分压器频率响应试验只在出厂试验时开展,且一般仅开展工频电压试验,无法客观有效地掌握直流分压器的现场实际暂态特性。本文基于高压功率放大器和任意波形的信号发生器搭建了一套高压直流分压器宽频现场试验电源,通过电感补偿措施提升了其驱动容性负载的能力,可针对不同电压等级的直流分压器,产生频率范围为50~3000 Hz、幅值为10 kV的试验电压,满足各类直流分压器频率响应试验要求。该试验电源及试验方法轻便易行,有助于推进直流分压器现场频率响应特性试验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分压器 频率响应试验 高压功率放大器 电感补偿 宽频电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浸润性对沟槽平板微热管传热性能的影响
18
作者 陈鑫 邓发 赵振刚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1-46,共6页
对于沟槽平板微热管,浸润性是影响其传热性能的重要因素。为研究沟槽平板微热管管壳内壁浸润性对传热性能的影响,文中使用机械加工的方法在管壳内壁打磨出沟槽,以甲醇为工质,通过控制化学刻蚀时间,制备出全管壳接触角约为10°、29&#... 对于沟槽平板微热管,浸润性是影响其传热性能的重要因素。为研究沟槽平板微热管管壳内壁浸润性对传热性能的影响,文中使用机械加工的方法在管壳内壁打磨出沟槽,以甲醇为工质,通过控制化学刻蚀时间,制备出全管壳接触角约为10°、29°、84°、87°的管壳内壁。将此结构引入沟槽平板微热管中,对其进行了传热性能实验和试样表面的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当接触角为29°、输入功率为2.5 W时,沟槽平板微热管的传热性能最好,其传热热阻比接触角为84°的沟槽平板微热管减小了55.4%。还发现沟槽平板微热管全管内壁接触角过小,会导致绝热段工质流速减慢,从而影响传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板微热管 沟槽 管壳 浸润性 传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板微热管汽流特性优化
19
作者 冯应军 廖钟云滕 赵振刚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18-124,共7页
为进一步提高平板微热管(FMHP)的传热效率,采用模拟仿真和实验研究的方法,对比研究了不同横梁结构的气流通道对平板微热管气体流动特性和传热性能的影响。在仿真软件中,气流通道入口处压力为50 Pa的条件下,时间为1 s时4种结构通过的气... 为进一步提高平板微热管(FMHP)的传热效率,采用模拟仿真和实验研究的方法,对比研究了不同横梁结构的气流通道对平板微热管气体流动特性和传热性能的影响。在仿真软件中,气流通道入口处压力为50 Pa的条件下,时间为1 s时4种结构通过的气体流通量分别是7.451 6、21.915 3、19.239 2、23.192 8 m^(3)。实验工质为甲醛,充液率为80%~100%,热量输入为0.5~2 W。实验结果发现,弧形结构的气流通道更有利于降低平板微热管的热阻,提高传热能力。充液率为100%时,RSC-FMHP、RMC-FMHP、CSC-FMHP、CMC-FMHP的热阻分别是10.137 5、9.125、9.575、8.887 5℃/W。CMC-FMHP的热阻相比较于RSC-FMHP、RMC-FMHP、CSC-FMHP的热阻,分别下降了1.25、0.237 5、0.687 5℃/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板微热管 气流通道 蒸汽流量 热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