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白三烯B4在“肺保护性”通气致肺损伤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
5
1
作者
袁凌跃
李江
+5 位作者
杨泳
郭欣
刘星玲
李丽莎
朱晓燕
刘睿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465-1471,共7页
目的探讨白三烯B4(LTB4)在“肺保护性”机械通气(LPMV)致肺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32只健康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平均分为:溶剂预处理+假手术组(S组)、乌苯美司(白三烯A4水解酶抑制剂)预处理+假手术组(BS组)、溶剂预处理+LPMV组(PM组)和乌...
目的探讨白三烯B4(LTB4)在“肺保护性”机械通气(LPMV)致肺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32只健康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平均分为:溶剂预处理+假手术组(S组)、乌苯美司(白三烯A4水解酶抑制剂)预处理+假手术组(BS组)、溶剂预处理+LPMV组(PM组)和乌苯美司预处理+LPMV组(BPM组)。BS组和BPM组先实施连续5 d的乌苯美司8 mg/(kg·d)灌胃预处理,S组和PM组则在相同时间点灌胃给予同等容积的溶剂。乌苯美司或溶剂预处理结束后,对PM组和BPM组实验动物实施时长为5 h的LPMV:潮气量(VT)=8 mL/kg,呼气末正压(PEEP)=5 cm H2O,吸气时间:呼气时间(I∶E)=1∶2,吸入氧浓度(FiO2)=0.5,调整呼吸频率(RR)维持呼末CO2在35~45 mmHg范围内;S组和BS组则保留自主呼吸。酶联免疫法用于检测实验动物肺组织LTB4和环一磷酸腺苷(cAMP)含量;肺组织cAMP含量、蛋白激酶A(PKA)蛋白表达水平和活化Rap1蛋白(Rap1-GTP)/总Rap1蛋白比值分别用于反映cAMP/PKA和Rap1信号通路活性变化情况;用肺通透性[肺通透性指数和肺湿/干(W/D)重比值]、肺炎症反应[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多形核白细胞(PMN)计数和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和肺组织形态学评分对肺损伤的严重程度进行判断。结果S组与BS组实验动物各检测指标无显著差异;除肺组织学评分无显著差异外,PM组和BPM组实验动物其余各指标均显著增高于S组(P<0.05);与PM组相比,BPM组实验动物肺内LTB4生成明显减少(P<0.05),cAMP/PKA和Rap1信号通路活性进一步上调(P<0.05),肺炎症反应与肺通透性增加明显减轻(P<0.05)。结论LPMV会造成实验动物肺内LTB4大量生成继而诱发肺炎症反应和肺通透性增加,LTB4在其中的作用机制与下调cAMP/PKA和Rap1信号通路活性有关;乌苯美司可通过抑制肺内LTB4的生成发挥抗LPMV诱导的肺炎症反应和肺通透性增加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肺损伤
白三烯B4
环一磷酸腺苷/蛋白激酶A信号通路
环一磷酸腺苷/Rap1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静脉麻醉辅用鼻咽通气道在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
4
2
作者
黄红
刘萍
赵光瑜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901-902,共2页
关键词
宫腔镜检查
静脉麻醉
手术中
鼻咽通气道
辅用
应用
2009年
雷米芬太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舒芬太尼、芬太尼术后皮下镇痛治疗对比研究
被引量:
19
3
作者
刘庆
李翠玲
+2 位作者
王红仙
武朋朋
黄红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1期17-19,共3页
目的:对比观察舒芬太尼与芬太尼术后皮下镇痛的效果差异性。方法:90例病人ASA I^III级,17~75岁,随机分为舒芬太尼(S)和芬太尼(F)两组,每组45例。分别用舒芬太尼100ug+利多卡因200mg+地塞米松10mg和芬太尼1mg+利多卡因200mg+地塞米松10m...
目的:对比观察舒芬太尼与芬太尼术后皮下镇痛的效果差异性。方法:90例病人ASA I^III级,17~75岁,随机分为舒芬太尼(S)和芬太尼(F)两组,每组45例。分别用舒芬太尼100ug+利多卡因200mg+地塞米松10mg和芬太尼1mg+利多卡因200mg+地塞米松10mg行皮下自控镇痛,观察术后4、8、20、48小时的镇痛镇静效果、按压次数和有无恶心、呕吐、皮肤搔痒、呼吸抑制等并发症的发生。结果:观察各时间点两组差异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自控按压次数为F组60次,S组106次,组间各时点按压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静和恶心、呕吐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下途径给药,舒芬太尼的镇痛作用优于芬太尼。且操作更简便,安全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
舒芬太尼
皮下镇痛
病人自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白三烯B4在“肺保护性”通气致肺损伤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
5
1
作者
袁凌跃
李江
杨泳
郭欣
刘星玲
李丽莎
朱晓燕
刘睿
机构
云南省
第一
人民医院
麻醉
科
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麻醉科
昆明医
科
大学医学机能实验中心
出处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465-1471,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项目(81760018)
云南省科技厅-昆明医科大学联合专项(2017FE467-110)
云南省卫生科技计划项目(2018NS0244)。
文摘
目的探讨白三烯B4(LTB4)在“肺保护性”机械通气(LPMV)致肺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32只健康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平均分为:溶剂预处理+假手术组(S组)、乌苯美司(白三烯A4水解酶抑制剂)预处理+假手术组(BS组)、溶剂预处理+LPMV组(PM组)和乌苯美司预处理+LPMV组(BPM组)。BS组和BPM组先实施连续5 d的乌苯美司8 mg/(kg·d)灌胃预处理,S组和PM组则在相同时间点灌胃给予同等容积的溶剂。乌苯美司或溶剂预处理结束后,对PM组和BPM组实验动物实施时长为5 h的LPMV:潮气量(VT)=8 mL/kg,呼气末正压(PEEP)=5 cm H2O,吸气时间:呼气时间(I∶E)=1∶2,吸入氧浓度(FiO2)=0.5,调整呼吸频率(RR)维持呼末CO2在35~45 mmHg范围内;S组和BS组则保留自主呼吸。酶联免疫法用于检测实验动物肺组织LTB4和环一磷酸腺苷(cAMP)含量;肺组织cAMP含量、蛋白激酶A(PKA)蛋白表达水平和活化Rap1蛋白(Rap1-GTP)/总Rap1蛋白比值分别用于反映cAMP/PKA和Rap1信号通路活性变化情况;用肺通透性[肺通透性指数和肺湿/干(W/D)重比值]、肺炎症反应[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多形核白细胞(PMN)计数和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和肺组织形态学评分对肺损伤的严重程度进行判断。结果S组与BS组实验动物各检测指标无显著差异;除肺组织学评分无显著差异外,PM组和BPM组实验动物其余各指标均显著增高于S组(P<0.05);与PM组相比,BPM组实验动物肺内LTB4生成明显减少(P<0.05),cAMP/PKA和Rap1信号通路活性进一步上调(P<0.05),肺炎症反应与肺通透性增加明显减轻(P<0.05)。结论LPMV会造成实验动物肺内LTB4大量生成继而诱发肺炎症反应和肺通透性增加,LTB4在其中的作用机制与下调cAMP/PKA和Rap1信号通路活性有关;乌苯美司可通过抑制肺内LTB4的生成发挥抗LPMV诱导的肺炎症反应和肺通透性增加保护作用。
关键词
机械通气
肺损伤
白三烯B4
环一磷酸腺苷/蛋白激酶A信号通路
环一磷酸腺苷/Rap1信号通路
Keywords
mechanical ventilation
lung injury
leukotriene B4
bestatin
cAMP/protein kinase A signaling pathway
AMP/Rap1 signaling pathway
分类号
R965 [医药卫生—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静脉麻醉辅用鼻咽通气道在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
4
2
作者
黄红
刘萍
赵光瑜
机构
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麻醉科
昆明医学院
第三
附属
医院
出处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901-902,共2页
关键词
宫腔镜检查
静脉麻醉
手术中
鼻咽通气道
辅用
应用
2009年
雷米芬太尼
分类号
R614 [医药卫生—麻醉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舒芬太尼、芬太尼术后皮下镇痛治疗对比研究
被引量:
19
3
作者
刘庆
李翠玲
王红仙
武朋朋
黄红
机构
云南省
昆明市关上解放军
云南省
昆明市延安
医院
麻醉
科
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麻醉科
出处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1期17-19,共3页
文摘
目的:对比观察舒芬太尼与芬太尼术后皮下镇痛的效果差异性。方法:90例病人ASA I^III级,17~75岁,随机分为舒芬太尼(S)和芬太尼(F)两组,每组45例。分别用舒芬太尼100ug+利多卡因200mg+地塞米松10mg和芬太尼1mg+利多卡因200mg+地塞米松10mg行皮下自控镇痛,观察术后4、8、20、48小时的镇痛镇静效果、按压次数和有无恶心、呕吐、皮肤搔痒、呼吸抑制等并发症的发生。结果:观察各时间点两组差异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自控按压次数为F组60次,S组106次,组间各时点按压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静和恶心、呕吐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下途径给药,舒芬太尼的镇痛作用优于芬太尼。且操作更简便,安全性更好。
关键词
术后
舒芬太尼
皮下镇痛
病人自控
Keywords
Postoperation
Sufentanil
Subcutaneous analgesia
Patient-controlled
分类号
R614 [医药卫生—麻醉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白三烯B4在“肺保护性”通气致肺损伤中的作用机制
袁凌跃
李江
杨泳
郭欣
刘星玲
李丽莎
朱晓燕
刘睿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静脉麻醉辅用鼻咽通气道在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黄红
刘萍
赵光瑜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舒芬太尼、芬太尼术后皮下镇痛治疗对比研究
刘庆
李翠玲
王红仙
武朋朋
黄红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0
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