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布朗山地区布朗族人群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29
1
作者 晋松 张娴 +2 位作者 郑红梅 李发有 姚翔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3796-3800,共5页
目的了解云南省布朗山地区布朗族人群痛风及高尿酸血症(HUA)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采用随机、整群分层抽样的方法,调查布朗山地区6个村寨的511例布朗族居民(男217例,女294例)痛风及HUA的患病情况。结果调查人群中HUA总患病率为34.38%(175... 目的了解云南省布朗山地区布朗族人群痛风及高尿酸血症(HUA)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采用随机、整群分层抽样的方法,调查布朗山地区6个村寨的511例布朗族居民(男217例,女294例)痛风及HUA的患病情况。结果调查人群中HUA总患病率为34.38%(175/509),HUA标化后患病率为36.37%,其中男性为47.00%,女性为25.00%,痛风总患病率为9.39%(48/511),痛风标化后发病率为10.47%,其中男性为16.13%,女性为4.42%,男性HUA和痛风患病率均显著高于女性(P <0.05)。患者组与对照组相比在年龄、抽烟、饮酒、有家族痛风史、家族高尿酸史、合并慢性疾病、食用豆荚类食物方面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抽烟、饮酒、有家族痛风史、家族高尿酸史、合并慢性疾病是HUA的独立危险因素,食用豆荚类食物是HUA的保护因素。结论云南布朗山地区布朗族人群HUA和痛风患病率较高,应有针对性地改良布朗族生活及饮食中不良因素、改善当地医疗水平,可有助于防治当地HUA及痛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朗族 痛风 高尿酸血症 流行病学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定性定量分析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手腕部骨关节改变 被引量:20
2
作者 任丽香 吴昆华 +6 位作者 张虹 王波 易三莉 陈渝晖 张洁 雷云 张宏江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632-635,共4页
目的探讨3.0T MRI定性定量分析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手腕部骨关节改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将39例RA患者按病程分为早期组(病程≤24个月,20例)及中晚期组(病程>24个月,19例),观察两组MRI滑膜炎、骨髓水肿、骨侵蚀、腱鞘炎征象,并应... 目的探讨3.0T MRI定性定量分析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手腕部骨关节改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将39例RA患者按病程分为早期组(病程≤24个月,20例)及中晚期组(病程>24个月,19例),观察两组MRI滑膜炎、骨髓水肿、骨侵蚀、腱鞘炎征象,并应用昆明理工大学研发的定量分析软件测算滑膜炎、骨髓水肿范围。结果 39例患者(共78侧)的手腕部骨关节中,滑膜炎、骨髓水肿、骨侵蚀、腱鞘炎征象的出现率分别为94.87%(37/39)、64.10%(25/39)、61.54%(24/39)、76.92%(30/39)。滑膜炎在腕关节发生率最高[92.31%(72/78)],骨髓水肿在腕骨发生率最高[61.54%(48/78)],骨侵蚀最易累及三角骨[64.10%(50/78)]。屈肌键腱鞘炎[74.36%(58/78)]与伸肌腱腱鞘炎[61.54%(48/78)]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4,P=0.09)。早期组与中晚期组滑膜炎、骨髓水肿、骨侵蚀、腱鞘炎征象出现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定量分析显示,早期组与中晚期组间滑膜炎范围及骨髓水肿范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3.0T MRI可清楚显示RA手腕部骨关节的改变,通过定量分析软件可为评估疾病严重程度提供更加准确的量化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定性定量分析 关节炎 类风湿 手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在抗环瓜氨酸抗体阳性的早期类风湿关节炎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3
3
作者 陈洋 宗绍云 +2 位作者 马惠 李芹 范洪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3019-3021,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抗环瓜氨酸(CCP)抗体阳性的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关节炎性病变的价值。方法:对53例临床诊断的早期RA双腕及手指掌指关节(MCP)、近端指间关节(PIP)进行高频超声检查,比较抗CCP抗体阳性组与阴性组之间的不同。结果...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抗环瓜氨酸(CCP)抗体阳性的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关节炎性病变的价值。方法:对53例临床诊断的早期RA双腕及手指掌指关节(MCP)、近端指间关节(PIP)进行高频超声检查,比较抗CCP抗体阳性组与阴性组之间的不同。结果:本研究中抗CCP抗体阳性者29例,阴性者24例。超声检查两组均发现关节腔积液、滑膜炎(有滑膜增厚及滑膜内血流信号级>Ⅰ级)、腱鞘积液、软骨破坏及骨侵蚀。抗CCP抗体阳性组更易发现软骨破坏及骨侵蚀。抗CCP抗体阳性组超声发现骨侵蚀12例,以MCP受损为高发,1年后经X线随访观察,其中9例发现骨侵蚀。结论:超声检查早期RA的关节炎性病变具有优势,尤其是抗CCP抗体阳性患者的骨质侵蚀改变,可以对临床判断病情进展及远期预后提供更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超声 抗CCP抗体 手关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腕部MRI体积定量分析评价类风湿关节炎疗效 被引量:6
4
作者 任丽香 吴昆华 +5 位作者 王波 张虹 易三莉 毕国力 陈渝晖 杜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0-124,共5页
目的探讨腕部MRI体积定量分析对于评价类风湿关节炎(RA)疗效的价值。方法收集30例活动期RA并接受规律治疗1年患者,应用MRI体积定量分析软件测量治疗前后同一腕关节滑膜炎、骨髓水肿体积,并获取同期患者红细胞沉降率(ESR)和C反应蛋白(CR... 目的探讨腕部MRI体积定量分析对于评价类风湿关节炎(RA)疗效的价值。方法收集30例活动期RA并接受规律治疗1年患者,应用MRI体积定量分析软件测量治疗前后同一腕关节滑膜炎、骨髓水肿体积,并获取同期患者红细胞沉降率(ESR)和C反应蛋白(CRP),计算28关节疾病活动度(DAS28)。分析治疗前后滑膜炎、骨髓水肿、CRP、ESR、DAS28变化,并将滑膜炎、骨髓水肿变化量与CRP、ESR、DAS28变化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治疗后滑膜炎体积、骨髓水肿范围、CRP、ESR、DAS28均显著降低(P均<0.05)。滑膜炎与骨髓水肿变化量呈正相关(r=0.61,P<0.01)。滑膜炎、骨髓水肿变化量与ESR、CRP变化量均无明显相关(P均>0.05),滑膜炎、骨髓水肿变化量均与DAS28变化量呈正相关(r=0.50、0.56,P=0.01、<0.01)。结论MRI定量分析可作为量化指标,准确客观监测RA病情和评价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定量分析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与类风湿关节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杨晓燕 张虹 +1 位作者 梅坚 赵珊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712-1715,共4页
目的观察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to-lymphocyte ratio,PLR)的变化及其与RA病情活动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RA患者200例,其中活动组86例、非活动组114例,同时选取100例健康者为正常对照组... 目的观察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to-lymphocyte ratio,PLR)的变化及其与RA病情活动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RA患者200例,其中活动组86例、非活动组114例,同时选取100例健康者为正常对照组,比较各组PLR、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reactive protein,hs-CRP)、抗环瓜氨酸抗体(anti-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 antibodies,CCP)、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免疫球蛋白、补体C3(complement 3,C3)、补体C4(complement 4,C4)、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LR与RA病情活动性的关系。结果RA活动组PLT、PLR、超敏CRP、CCP、ESR、C3、C4和RF均较RA非活动组和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A非活动组PLT、PLR、超敏CRP、CCP、ESR、C3、C4和RF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校正超敏CRP、CCP、ESR、C3、C4、RF等影响因素后,PLR[OR=3.235(95%CI 1.997~5.894),P=0.008]仍然是RA病情活动性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发现,PLR的曲线下面积为0.804(95%CI 0.738~0.869,P=0.006),但其最佳临界值为120.37时,PLR评估RA病情活动性的灵敏度为80.20%,特异度为68.60%。结论PLR是RA病情活动性的独立危险因素,动态监测PLR对临床判断RA的疾病活动性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 类风湿关节炎 病情活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椎管狭窄症合并椎管内痛风石沉积的诊断及治疗 被引量:1
6
作者 高明 殷子婧 张超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8-101,共4页
腰椎椎管狭窄症是脊柱外科临床工作中常见的疾病之一,以腰椎间盘退变为基础而产生的椎间盘突出、腰椎小关节增生以及黄韧带肥厚增生等是该病的典型病理表现,椎管或神经根管容积减少继发于上述病理变化,继而压迫硬膜囊或神经根,导致患者... 腰椎椎管狭窄症是脊柱外科临床工作中常见的疾病之一,以腰椎间盘退变为基础而产生的椎间盘突出、腰椎小关节增生以及黄韧带肥厚增生等是该病的典型病理表现,椎管或神经根管容积减少继发于上述病理变化,继而压迫硬膜囊或神经根,导致患者出现间歇性跛行、腰痛、下肢麻木疼痛等症状[1~3]。高尿酸血症如果没有经过良好控制,可以导致痛风及局部尿酸盐结晶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性跛行 下肢麻木 神经根管 黄韧带肥厚 腰椎小关节 痛风石 硬膜囊 椎间盘突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燥综合征并发抑郁的神经内分泌病因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钟静玫 张虹 +2 位作者 武绍远 陈辉 朱艳青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2448-2451,共4页
目的探索干燥综合征(SS)并发抑郁的原因及与神经、内分泌改变等因素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7月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与风湿免疫科收治的SS患者225例,将存在抑郁的SS患者59例纳入抑郁组,其余166例患者纳入对照组。患... 目的探索干燥综合征(SS)并发抑郁的原因及与神经、内分泌改变等因素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7月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与风湿免疫科收治的SS患者225例,将存在抑郁的SS患者59例纳入抑郁组,其余166例患者纳入对照组。患者额叶、颞叶、枕叶、小脑、脑干、基底节区行颅脑磁共振平扫加权与磁敏感加权扫描检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出血性脑血管疾病,检测甲状腺功能[包括促甲状腺素(TSH)、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_4)、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_3)、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_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_3)、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 TG)、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记录肝脏损伤、肾功能损伤、慢性心力衰竭、肺纤维化发生率。结果抑郁组额叶、颞叶、枕叶、小脑、基底节区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抑郁组患者额叶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发生率均高于颞叶、枕叶、小脑、脑干、基底节区,颞叶、基底节区均高于小脑(P<0.05)。抑郁组额叶、颞叶、枕叶、基底节区的出血性脑血管疾病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抑郁组患者额叶部位的出血性脑血管疾病发生率均高于枕叶、小脑、脑干(P<0.05)。抑郁组TSH、aTG、TPOA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T_3、FT_3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抑郁组肺纤维化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SS并发抑郁可能与SS造成脑血管损伤,导致与情绪相关脑区缺血、出血有关;可能与SS造成甲状腺功能异常和并发重要脏器损伤,从而影响生活质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 免疫系统疾病 干燥综合征 磁共振成像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过敏性紫癜并发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治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盛晓翠 郑红梅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96-796,共1页
过敏性紫癜是儿童常见的一种免疫介导性小血管炎,主要是由于机体对某种物质过敏而引发的变态反应,使得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和脆性增高,进而累及全身多个脏器系统,但引起急性胰腺炎者较为罕见。为了提高对该并发症的认知水平,现回顾分析... 过敏性紫癜是儿童常见的一种免疫介导性小血管炎,主要是由于机体对某种物质过敏而引发的变态反应,使得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和脆性增高,进而累及全身多个脏器系统,但引起急性胰腺炎者较为罕见。为了提高对该并发症的认知水平,现回顾分析我院近10年收治的16例过敏性紫癜并发急性胰腺炎患儿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案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急性胰腺炎 临床诊治 并发症 儿童 免疫介导性 毛细血管壁 小血管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经前系统性红斑狼疮女性患者血清sCD40L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壮可 林玲 +2 位作者 林俊 尹海平 程龙献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40-844,共5页
目的研究绝经前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女性患者血清可溶性CD40L(sCD40L)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其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选择绝经前SLE女性患者59例和正常同龄女性对照42例。采用高分辨多普勒超声检测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斑块形成... 目的研究绝经前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女性患者血清可溶性CD40L(sCD40L)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其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选择绝经前SLE女性患者59例和正常同龄女性对照42例。采用高分辨多普勒超声检测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斑块形成,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sCD40L水平,根据血清sCD40L水平将SLE患者分为sCD40L升高组和sCD40L正常组。记录各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包括体重指数(BMI)、血压、空腹血糖、血脂、疾病活动评分(SLEDAI)、病程和抗狼疮治疗情况。结果 SLE组颈动脉IMT及斑块检出率及血清sCD40L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与sCD40L正常组相比,sCD40L升高组SBP、TC、TG、非HDL-c水平、颈动脉IMT及斑块检出率均明显增加,HDL-c水平降低;糖皮质激素用量、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及疾病活动情况均与sCD40L水平有关;sCD40L正常组SBP、TC、TG、非HDL-c、有高血压病史者所占比率、颈动脉IMT及斑块检出率均较对照组增加,HDL-c低于对照组;存在血脂异常、血压升高、颈动脉硬化及SLEDAI>9的患者其sCD40L水平明显升高,正在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sCD40L水平较未使用者低。结论绝经前女性SLE患者颈动脉IMT及斑块检出率的增加与其血清sCD40L水平的升高有关,sCD40L通过作用于血压、血脂等传统动脉硬化危险因素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血脂、血压、颈动脉硬化、疾病活动及抗狼疮治疗均可影响血清sCD40L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绝经前 可溶性CD40L 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斑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F-β1 shRNA真核表达质粒抑制人肺成纤维细胞TGF-β1的表达
10
作者 马莎 吕昭萍 王应莉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780-782,共3页
目的:观察构建成功的三个针对人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小发夹RNA(shRNA)真核表达质粒抑制人肺成纤维细胞TGF-β1的表达。方法:将真核表达载体psiSTRIKE-RNAi1、psiSTRIKE-RNAi2、psiSTRIKE-RNAi3和对应的阴性对照载体经酶切鉴定和... 目的:观察构建成功的三个针对人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小发夹RNA(shRNA)真核表达质粒抑制人肺成纤维细胞TGF-β1的表达。方法:将真核表达载体psiSTRIKE-RNAi1、psiSTRIKE-RNAi2、psiSTRIKE-RNAi3和对应的阴性对照载体经酶切鉴定和测序分析后,以Lipofectamine2000介导转染人肺成纤维细胞,48小时后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人肺成纤维细胞TGF-β1mRNA的表达并用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TGF-β1蛋白质的浓度。结果:重组质粒经酶切和DNA测序证实插入片段的碱基序列与预期设计一致。转染组细胞TGF-β1表达受到明显抑制,以psiSTRIKE-RNAi2的抑制效应最为显著(P<0.01)。结论:三个针对TGF-β1shRNA的重组质粒均能抑制TGF-β1在人肺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1 RNA干扰 肺成纤维细胞 肺纤维化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心理干预在缓解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照顾者抑郁症状中的实践 被引量:20
11
作者 王姝亚 金丽芬 +3 位作者 白志仙 刘凯 高娟 吴婷婷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68-272,共5页
目的 :分析系统心理干预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照顾者抑郁症状的缓解作用。方法 :选择既往在我院就诊并符合AD诊断标准的患者照顾者80例进行SCL-90、SDS、LES、HADM 4个量表评估,通过3次筛选,将有抑郁症的照... 目的 :分析系统心理干预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照顾者抑郁症状的缓解作用。方法 :选择既往在我院就诊并符合AD诊断标准的患者照顾者80例进行SCL-90、SDS、LES、HADM 4个量表评估,通过3次筛选,将有抑郁症的照顾者随机分为干预组(n=40)和对照组(n=40),对干预组进行系统的心理干预治疗,干预2个月后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SCL-90、SDS、LES、HADM 4个量表的测试,收集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干预前,对照组和干预组的SCL-90、SDS、LES、HADM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干预组的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照顾者进行全面系统的心理干预,有利于缓解其抑郁症状,是具有可操作性的心理干预措施,应该延伸至社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抑郁 心理干预 团体认知行为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初发的系统性红斑狼疮6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邹宏超 朱薇 +3 位作者 赵万润 王佳 和芳 晋松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2-124,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初发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2003年1月—2013年1月629例初诊为SLE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发病年龄分为老年组(年龄≥60岁)及中青年组(年龄<60岁),分析不... 目的:探讨老年初发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2003年1月—2013年1月629例初诊为SLE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发病年龄分为老年组(年龄≥60岁)及中青年组(年龄<60岁),分析不同年龄SLE患者临床表现、免疫学指标及疾病活动之间的关系。结果:629例SLE患者中,老年组60例,中青年组569例。老年组男性比例及病死率均较高,且并发症多,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关节炎、发热、血红蛋白降低、红细胞沉降率升高及补体C4降低的发生率,抗核小体核蛋白(RNP)抗体及抗Sm抗体阳性的发生率,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SLE老年组患者肌痛、肌无力、浆膜炎、心脏损害、肺脏损害、WBC降低和血小板降低的发生率均高于中青年组;而蝶形红斑、脱发、肾脏损害、雷诺现象、光敏感及补体C3降低的发生率和抗双链(ds)-DNA抗体以及抗核小体(AnuA)抗体的阳性率均低于中青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老年SLE患者与中青年相比,临床表现存在多种差异,具有轻型化及非典型化特点,但特异性较高的免疫指标阳性率较低,且病死率高,须对老年发病的SLE患者提高警惕,临床上应避免漏诊及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老年 临床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