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P与EP方案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16
1
作者 汪晓洁 李丽华 +6 位作者 寿涛 陈庆 陈雪丹 缪堃 胡静 杨立波 曾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2946-2947,共2页
目的:比较伊立替康(CPT-11)联合顺铂(DDP)的IP方案与足叶乙甙(VP-16)联合DDP的EP方案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SCLC)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61例初治广泛期SCLC患者,随机分为IP组(CPT-11+DDP)和EP组(VP-16+DDP)。IP组:CPT-1165mg/m2,静脉... 目的:比较伊立替康(CPT-11)联合顺铂(DDP)的IP方案与足叶乙甙(VP-16)联合DDP的EP方案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SCLC)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61例初治广泛期SCLC患者,随机分为IP组(CPT-11+DDP)和EP组(VP-16+DDP)。IP组:CPT-1165mg/m2,静脉滴注,d1、d8,DDP25mg/m2,静脉滴注,d1~d3;EP组:VP-16100mg/m2,静脉滴注,d1~d3,DDP25mg/m2,静脉滴注,d1~d3。两组均以21d为1个周期,化疗2个周期以上者评价疗效和毒副反应,随访中位生存时间(OS)。结果:IP组有效率(RR)65.6%,疾病控制率(DCR)87.5%;EP组RR58.6%、DCR82.8%,两组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中位生存期IP组、EP组分别为10.4个月、9.7个月,1年生存率IP组和EP组分别为40.6%、37.9%,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的主要毒副反应均为骨髓抑制及消化道反应。IP组Ⅲ+Ⅳ度中性粒细胞下降率低于EP组(P<0.05),IP组腹泻发生率明显高于EP组(P<0.05),两组恶心呕吐、胆碱能综合征及肝功能异常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P方案治疗SCLC的疗效与EP方案相当,毒副反应能耐受,可作为广泛期SCLC临床治疗的有效方案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伊立替康 足叶乙甙 顺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春瑞滨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 被引量:10
2
作者 汪晓洁 寿涛 +3 位作者 刁宪民 康真 李丽华 曾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4451-4453,共3页
目的:评价NL和PLF两种化疗方案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临床疗效、依从性及毒副反应。方法:92福州分期为Ⅲ~Ⅳa期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L方案同期放疗组)和对照组(PLF方案同期放疗组);NL方案,NVB... 目的:评价NL和PLF两种化疗方案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临床疗效、依从性及毒副反应。方法:92福州分期为Ⅲ~Ⅳa期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L方案同期放疗组)和对照组(PLF方案同期放疗组);NL方案,NVB(长春瑞滨)25 mg/m2,静脉滴注d1,L-OHP(奥沙利铂)100 mg/m2,静脉滴注d1;PLF方案,CF(亚叶酸钙)200 mg/m2,静脉滴注,d1~d5,5-Fu(氟尿嘧啶)500 mg/m2,CIV,d1~d5,DDP(顺铂)25 mg/m2,静脉滴注,d1~d3,两组均21 d为1个周期。两组患者放疗均采用常规分割方案。结果: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组、对照组3年总生存率、无瘤生存率、无局部区域复发生存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相似,分别为81.8%和80.9%、75.0%和71.4%、88.6%和90.5%、79.5%和80.9%(P>0.05),理论照射时间完成鼻咽部肿瘤及颈部淋巴结预订剂量放疗者分别为86.4%、66.7%(P<0.05),第4周期化疗依从率分别是59.1%、35.7%(P<0.05)。中位随访3.8年,随访率为96.5%。Ⅲ~Ⅳ级恶心呕吐、口腔黏膜炎的毒副反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白细胞减少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NL方案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治疗晚期鼻咽癌的临床疗效及生存率与PLF方案相似,毒副反应较低,患者耐受性和依从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长春瑞宾 诱导化疗 同期放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卫星不稳定性判断结直肠癌预后和预测化疗疗效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7
3
作者 刘锐 寿涛 +1 位作者 周礼鲲 沈丽达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39-242,共4页
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恶性肿瘤,近年来,微卫星不稳定性与结直肠癌的关系成为判断结直肠癌预后和预测化疗疗效方面研究的一个热点。微卫星不稳定性在判断结直肠癌的预后及指导结直肠癌的化疗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本文从微卫星不稳定性的概念... 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恶性肿瘤,近年来,微卫星不稳定性与结直肠癌的关系成为判断结直肠癌预后和预测化疗疗效方面研究的一个热点。微卫星不稳定性在判断结直肠癌的预后及指导结直肠癌的化疗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本文从微卫星不稳定性的概念,与结直肠癌预后相关性,与各期结直肠癌氟尿嘧啶类药物疗效间相关性等方面对微卫星不稳定性在结直肠癌中的相关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上应用微卫星不稳定性指导结直肠癌治疗方面提供相关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微 卫星不稳定性 预后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