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住院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一项基于云南省老年综合评估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26
1
作者 戴靖榕 李婕 +2 位作者 何旭 李杨 李燕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320-1326,共7页
背景当前关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慢阻肺)的研究多着重于肺部本身,而关于慢阻肺肺外表现的研究依然缺乏,国内外多项研究显示慢阻肺与老年综合征密切相关,但尚未得到进一步证实。目的调查云南省多家医院近3年老年住院患者慢阻肺的... 背景当前关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慢阻肺)的研究多着重于肺部本身,而关于慢阻肺肺外表现的研究依然缺乏,国内外多项研究显示慢阻肺与老年综合征密切相关,但尚未得到进一步证实。目的调查云南省多家医院近3年老年住院患者慢阻肺的患病现状,并从老年综合征角度探讨老年慢阻肺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1年6月云南省多家医院新入院老年(≥60岁)患者218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患有慢阻肺分为慢阻肺组和非慢阻肺组。采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自主研发的“老年综合评估系统”软件平台对患者进行一般资料收集,并利用其中的量表对患者进行老年综合评估,内容包括采用老年抑郁评估量表(GDS-15)评估焦虑抑郁状态、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评估失眠情况、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PAGAR)评估家庭支持情况、Morse量表评估跌倒风险、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估认知功能、微型营养评估量表评估营养状况、基本生活活动能力(BADL)量表评估日常生活能力、Fried量表评估衰弱状况、吞咽功能评估量表评估吞咽功能(呛咳)、尿失禁问卷表简表(ICI-Q-SF)评估尿失禁情况、RomaⅢ量表评估便秘情况、视觉模拟法评估疼痛情况、1年内有无跌倒情况。老年住院患者慢阻肺的影响因素探讨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非慢阻肺组1558例(71.4%),慢阻肺组624例(28.6%);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5~<85岁、≥85岁、男性、焦虑抑郁状态、潜在营养不良、营养不良、衰弱前期、衰弱是老年慢阻肺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60岁的老年住院患者慢阻肺患病率较高,并与老年综合征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老年综合征 老年人 住院病人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白介素-1β、铁蛋白与衰弱状态并发骨质疏松症的关系
2
作者 戴靖榕 李燕 +6 位作者 李婕 黄红 肖斐 李丽萍 易丹 何四华 黄芳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84-489,506,共7页
目的研究老年患者中血清白介素(IL)-1β、铁蛋白(SF)与衰弱状态并发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关系。方法收集2021年5月至2023年8月云南省某医院老年医学科389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根据FRIED评估量表分为无衰弱组、衰弱前期组和... 目的研究老年患者中血清白介素(IL)-1β、铁蛋白(SF)与衰弱状态并发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关系。方法收集2021年5月至2023年8月云南省某医院老年医学科389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根据FRIED评估量表分为无衰弱组、衰弱前期组和衰弱期组,其中衰弱前期及衰弱期患者259例,并根据是否合并OP将衰弱状态患者分为非OP组和OP组,收集患者基本资料及外周血指标,并采用自主研发的“老年综合评估系统软件平台”对住院患者进行评估。最后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衰弱合并OP的独立影响因素,同时分析IL-1、SF与腰椎骨密度(BMD)、左股骨颈及左髋关节BMD的关系。结果259例衰弱患者中,OP组78例(30.1%),非OP组181例(69.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79,95%CI(1.028,1.132),P=0.002]、IL-1β[OR=1.065,95%CI(1.007,1.126),P=0.029]、SF[OR=1.004,95%CI(1.001,1.006),P=0.002]、便秘[OR=2.766,95%CI(1.310,5.841),P=0.008]、尿失禁[OR=3.302,95%CI(1.286,8.476),P=0.013]是衰弱并发OP的独立危险因素;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在衰弱患者中,血清IL-1、SF与腰椎BMD(L1-L4)、左股骨颈及左髋关节BMD均呈负相关。结论IL-1β、SF与衰弱状态并发OP的关系密切,通过降低IL-1β、SF水平有望成为干预衰弱并发OP的潜在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介素-1Β 铁蛋白 衰弱 骨质疏松症 老年综合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患者抗栓治疗 被引量:3
3
作者 何旭 戴靖榕 +2 位作者 李婕 李燕 黄红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87-888,共2页
冠心病与心房颤动(房颤)具有多种相同的危险因素,包括高龄、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等。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chro-nic coronary syndromes,CCS)是指除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之外的多种冠心病临床类型的总称,合并房颤的比例在6%~8%[1-2]。老... 冠心病与心房颤动(房颤)具有多种相同的危险因素,包括高龄、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等。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chro-nic coronary syndromes,CCS)是指除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之外的多种冠心病临床类型的总称,合并房颤的比例在6%~8%[1-2]。老年患者的合并患病率可能要高于普通成年患者。老年CCS合并房颤患者的治疗需考虑缺血性脑卒中致残、致死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房颤动 糖尿病 高血压 抗凝药 利伐沙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养不良和25羟维生素D及白介素1β与老年住院患者发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4
4
作者 戴靖榕 李婕 +2 位作者 何旭 李杨 李燕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89-196,共8页
背景目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具体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清楚,临床干预以药物控制肺部症状为主,而关于COPD肺外相关因素的影响尚未引起足够重视。目的分析营养不良、25羟维生素D[25(OH)D]及白介素1β与老年住院患者发生COPD的关系。方... 背景目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具体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清楚,临床干预以药物控制肺部症状为主,而关于COPD肺外相关因素的影响尚未引起足够重视。目的分析营养不良、25羟维生素D[25(OH)D]及白介素1β与老年住院患者发生COPD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1月至2021年8月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新入院患者305例,根据COPD发生情况分为非COPD组216例和COPD组89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和老年综合评估项目;老年住院患者发生COPD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营养不良、25(OH)D、白介素1β与老年住院患者发生COPD的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当前吸烟率、营养状况、认知功能、焦虑状态发生率、抑郁状态发生率、失能发生率、睡眠状况、衰弱状况、多重用药比例、用药种数、血小板计数、C反应蛋白、总蛋白、白蛋白、甲状腺素、25(OH)D、雌二醇、睾酮、凝血酶原时间、D-二聚体、白介素6、白介素1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当前吸烟[OR=2.351,95%CI(1.053,5.249)]、潜在营养不良[OR=2.429,95%CI(1.118,5.276)]、营养不良[OR=3.936,95%CI(1.355,11.439)]、失眠[OR=2.584,95%CI(1.094,6.102)]、C反应蛋白[OR=0.988,95%CI(0.978,0.999)]、25(OH)D[OR=0.929,95%CI(0.880,0.981)]、白介素1β[OR=1.025,95%CI(1.003,1.047)]是老年住院患者发生COPD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营养不良(r_(s)=0.280,P<0.001)、白介素1β(r_(s)=0.145,P=0.011)与老年住院患者COPD的发生呈正相关,而25(OH)D与老年住院患者COPD的发生呈负相关(r_(s)=-0.264,P<0.001)。结论营养不良、25(OH)D、白介素1β是老年住院患者发生COPD的独立影响因素,其中营养不良、白介素1β与老年住院患者COPD的发生呈正相关,而25(OH)D与老年住院患者COPD的发生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营养不良 白介素1Β 25-羟维生素D 老年人 住院病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疾病稳定期老年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症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戴靖榕 李婕 +2 位作者 何旭 李杨 李燕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2194-2200,共7页
背景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骨质疏松症患病率逐年升高。当前关于骨质疏松症的具体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十分明确,其预防和治疗工作尚存短板。目的调查慢性疾病稳定期老年患者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并分析发生骨质疏松症的影响因素。... 背景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骨质疏松症患病率逐年升高。当前关于骨质疏松症的具体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十分明确,其预防和治疗工作尚存短板。目的调查慢性疾病稳定期老年患者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并分析发生骨质疏松症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1月至2021年9月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住院复查的慢性疾病稳定期老年患者302例为研究对象。利用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DXA)对患者腰椎及髋部骨密度进行测定,以T值≤-2.5为骨质疏松症。收集患者一般资料,采用自主研发的“老年综合评估系统软件平台”对患者进行老年综合评估,并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清生物学标志物。结果302例患者中非骨质疏松症176例(58.3%)、骨质疏松症126例(41.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失眠〔OR=2.180,95%CI(1.080,4.443)〕、合并慢性疾病数量多〔OR=1.223,95%CI(1.101,1.358)〕、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OR=1.043,95%CI(1.000,1.088)〕是慢性疾病稳定期老年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P<0.05),血尿酸水平升高〔OR=0.996,95%CI(0.993,0.999)〕是慢性疾病稳定期老年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症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慢性疾病稳定期老年患者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41.7%。血尿酸水平升高是慢性疾病稳定期老年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症的保护因素,失眠合并慢性疾病数量多、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是慢性疾病稳定期老年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老年人 尿酸 同型半胱氨酸 失眠 慢性病 慢性病共病 老年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疾病稳定期老年患者25-羟维生素D及白介素6与衰弱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戴靖榕 李婕 +2 位作者 何旭 李杨 李燕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6期4599-4606,共8页
背景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老年衰弱问题日益严峻,而当前存在关于衰弱的诊断依据不客观、发病机制不清楚、干预方式不健全等问题,因此,当前对衰弱的研究仍处在初级阶段。目的研究慢性疾病稳定期老年患者25-羟维生素D、白介素6与衰弱... 背景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老年衰弱问题日益严峻,而当前存在关于衰弱的诊断依据不客观、发病机制不清楚、干预方式不健全等问题,因此,当前对衰弱的研究仍处在初级阶段。目的研究慢性疾病稳定期老年患者25-羟维生素D、白介素6与衰弱的相关性,探寻衰弱的客观诊断依据及新的干预方式。方法选取2020年11月至2021年4月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住院的慢性疾病稳定期老年患者152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指标,并采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自主研发的“老年综合评估系统软件平台(住院版)”对患者进行老年综合评估,利用其中Fried表型对患者进行衰弱状态评估。结果152例患者中,无衰弱47例(30.9%)、衰弱前期51例(33.6%)、衰弱期54例(35.6%)。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失能〔OR=6.162,95%CI(1.091,34.789),P=0.039〕、25-羟维生素D〔OR=0.901,95%CI(0.825,0.985),P=0.022〕、白介素6〔OR=1.103,95%CI(1.012,1.201),P=0.025〕是慢性疾病稳定期老年患者衰弱的影响因素。结论25-羟维生素D是慢性疾病稳定期老年患者衰弱的保护因素,白介素6是慢性疾病稳定期老年患者衰弱的危险因素;25-羟维生素D、白介素6有望成为预测及干预慢性疾病稳定期老年患者衰弱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弱 老年人 慢性病 25-羟维生素D 维生素D 白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树鼩体内卵泡抑素样蛋白1表达与室性心动过速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杨天睿 段靳岚 +5 位作者 苗云波 叶堃 吴晓昀 张媛媛 杨起江 徐立康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8-81,共4页
目的探究实验动物体内卵泡抑素样蛋白1(follistatin like protein 1,FSTL1)表达与室性心动过速(室速)的相关性。方法通过药物诱发成功构建实验树鼩室速模型40只,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室速1 h组、室速2 h组、室速3 h组,每组10只。... 目的探究实验动物体内卵泡抑素样蛋白1(follistatin like protein 1,FSTL1)表达与室性心动过速(室速)的相关性。方法通过药物诱发成功构建实验树鼩室速模型40只,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室速1 h组、室速2 h组、室速3 h组,每组10只。采用ELISA、RT-qPCR、Western blot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FSTL1表达。结果室速1 h组、室速2 h组、室速3 h组ELISA检测外周血FSTL1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加[(20.61±7.28)ng/ml、(34.85±6.49)ng/ml、(19.97±8.74)ng/ml vs(12.47±5.52)ng/ml,P<0.05]。室速2 h组外周血FSTL1表达较室速1 h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室速3 h组外周血FSTL1表达较室速2 h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室速1 h组、室速2 h组、室速3 h组心肌组织FSTL1 mRNA和FSTL1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46±0.32、1.87±0.44、1.36±0.43 vs 1.00±0.26,1.48±0.36、1.94±0.47、1.46±0.41 vs 1.00±0.33,P<0.05,P<0.01)。室速2 h组心肌组织FSTL1 mRNA和蛋白表达最高,较室速1 h组和室速3 h组FSTL1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对照组FSTL1表达为阴性或弱阳性,室速1 h组FSTL1表达为阳性,室速2 h组FSTL1表达为强阳性,阳性强度最高;室速3 h组阳性FSTL1表达较室速2 h组降低。结论实验树鼩FSTL1蛋白表达量随着室速持续时间的延长表现为先升高后回落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泡抑素相关蛋白质类 心动过速 室性 RNA 信使 树鼩科 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肌少症患病率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杨晨 何华娟 +1 位作者 李建蒲 陈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5期4381-4388,共8页
背景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肌少症的发病率持续上升,预计到21世纪中叶全球将约有2亿肌少症患者。原发性高血压与肌少症均是老年人的常见病,而目前国内关于原发性高血压与肌少症相关性的研究相对较少。目的了解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 背景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肌少症的发病率持续上升,预计到21世纪中叶全球将约有2亿肌少症患者。原发性高血压与肌少症均是老年人的常见病,而目前国内关于原发性高血压与肌少症相关性的研究相对较少。目的了解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肌少症的患病率,明确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肌少症的危险因素,为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肌少症的二级预防和早期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住院的≥50岁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7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肌少症诊断指标、实验室指标,采用简易营养评估量表(MNA-SF)对患者进行营养评估。根据2019年亚洲肌少症工作组(AWGS)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肌少症组和非肌少症组。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肌少症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探讨体质指数(BMI)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肌少症的预测价值。结果107例患者中,肌少症组53例(49.5%),非肌少症组54例(50.5%)。体形消瘦者、体质量正常者、超重者、肥胖者肌少症检出率分别为83.3%(5/6)、64.2%(34/53)、30.0%(12/40)、25.0%(2/8),随着BMI等级增加,肌少症检出率降低(χ_(趋势)^(2)=15.027,P=0.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0.175,95%CI(0.059,0.518)〕、超重〔OR=0.039,95%CI(0.003,0.513)〕、肥胖〔OR=0.019,95%CI(0.001,0.459)〕、MNA-SF评分升高〔OR=0.832,95%CI(0.697,0.992)〕、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升高〔OR=0.914,95%CI(0.843,0.991)〕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肌少症的保护因素(P<0.05),高龄〔OR=1.139,95%CI(1.073,1.209)〕、收缩压升高〔OR=1.038,95%CI(1.001,1.076)〕、舒张压升高〔OR=1.095,95%CI(1.035,1.159)〕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肌少症的危险因素(P<0.05)。BMI预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肌少症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49〔95%CI(0.656,0.843)〕,最佳截断值为22.0 kg/m^(2),灵敏度为52.8%,特异度为88.9%。结论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肌少症患病率高。高龄、较高的收缩压及舒张压是肌少症的危险因素,女性、超重、肥胖、较高的维生素D、营养良好是肌少症的保护因素。BMI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肌少症有很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肌少症 体成分分析 25-羟维生素D 中年人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肺栓塞大鼠肺组织中H-FABP表达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3
9
作者 张黎 周英 +2 位作者 全晶 何旭 陈军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1-24,43,共5页
目的研究急性肺栓塞(APE)肺组织中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表达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PE组、NC-shRNA组、NC-shRNA+APE组、H-FABP-shRNA+APE组,采用自体血栓法建立APE模型,给予shRNA慢病毒尾静脉... 目的研究急性肺栓塞(APE)肺组织中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表达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PE组、NC-shRNA组、NC-shRNA+APE组、H-FABP-shRNA+APE组,采用自体血栓法建立APE模型,给予shRNA慢病毒尾静脉注射。检测血清血小板活化指标P-选择素(CD62P)、溶酶体颗粒糖蛋白63(CD63)、血栓素A2(TXA2),肺组织病理改变及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水平,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含量。结果 APE组大鼠肺组织中H-FABP的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尾静脉注射H-FABP-shRNA腺病毒有效敲低APE大鼠肺组织中H-FABP的表达;NC-shRNA+APE组大鼠肺组织出现典型病理改变,血清CD62P、CD63、TXA2的含量及肺组织中H-FABP、NF-κB的表达水平、MCP-1、TNF-α、IL-1β的含量显著高于NC-shRNA组(均P<0.05);H-FABP-shRNA+APE组大鼠肺组织的病理改变改善,血清CD62P、CD63、TXA2的含量及肺组织中H-FABP、NF-κB的表达水平、MCP-1、TNF-α、IL-1β的含量显著低于NC-shRNA+APE组(均P<0.05)。结论 APE大鼠肺组织中H-FABP高表达与发病过程中血小板活化、炎症反应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栓塞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血小板活化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