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omestic research on extra-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A ten-year review
1
作者 WANG Shengjin SUN Feng WANG Xinghong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7-250,共14页
Objective:There is currently no consensus on whether extra-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EGISTs)and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s)are the same type of tumor,and whethe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EGISTs ... Objective:There is currently no consensus on whether extra-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EGISTs)and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s)are the same type of tumor,and whethe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EGISTs can directly replicate the current diagnostic and treatment standards for GISTs.This study aims to further elucidate the clinical and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diagnosis,treatment,and prognosis of EGISTs by analyzing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domestic scholars in the field of EGISTs in the past decade.Methods:A review was conducted on original Chinese and English research articles published from 2013 to 2022 focusing on EGISTs.A descriptive approach was used to extract key information from the literature,including patient demographics,tumor location,tumor diameter,mitotic figures,risk stratification,immunohistochemical markers,cell type,and prognostic factors.The data were subjected to statistical analysis.Results:A total of 12 articles containing 780 EGIST patients were included.The male-to female incidence of EGISTs was 0.92꞉1.The most common sites of EGISTs were mesentery(30.96%),peritoneum or retroperitoneum(28.53%),omentum(20.32%),and pelvic cavity(12.52%).52.77%of EGISTs had tumor diameters greater than 10 cm,and the proportions of EGISTs with nuclear fission patterns greater than 5/50 high power field(HPF)and greater than 10/50 HPF were 51.24%and 26.11%,respectively.The proportion of high-risk EGISTs was 79.05%.The positive rates of immune markers CD117,CD34,and DOG-1 in EGISTs were 82.3%,69.0%,and 79.5%,respectively.The proportion of Ki-67>5%was 49.2%,and the proportion of Ki-67>10%was 24.8%.The proportions of EGISTs in spindle cells,epithelial cells,and mixed cells were 74.4%,14.8%,and 13.1%,respectively.The diameter of the tumor,resection method,risk level,Ki-67 index,mitotic counts,presence of rupture/bleeding/necrosis/peripheral tissue invasion/recurrence and metastasis,as well as the use of imatinib treatment after surgery were important factors affecting the prognosis of EGISTs.Conclusion:Current medical research is relatively well cognizant of GISTs with primary sites in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Compared with GISTs,EGISTs have large tumor diameters,high mitotic counts,a high percentage of high-risk grades,relatively unique molecular expression,and high aggressiveness.EGISTs differ from GISTs in clinico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Whether EGISTs and GISTs share a common origin remains unclear.If they are distinct tumor entities,separate diagnostic and treatment guidelines for EGISTs should be established.If EGISTs are ultimately confirmed to be a special subtype of GISTs,then directly applying existing GIST-based standards to EGISTs may be inappropriate.A more scientific approach would involve subclassifying EGISTs based on anatomical location and then tailoring treatment strategies accordingly with reference to GIST guideli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tra-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pathological features DIAGNOSIS treatment PROGNO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肠癌保肛术并发症与复发的影响因素及防治 被引量:18
2
作者 王昆华 龚昆梅 +10 位作者 钟鸣 欧阳一鸣 张勇学 凌平 黄映光 肖乐 张剑 朱宇 刘为军 赵喜荣 龙亚新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6期506-508,共3页
目的:探讨直肠癌保肛手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的影响因素和防治措施,以提高保肛治疗下段直肠癌的近远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0年1月~2006年1月375例直肠癌行保肛治疗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直肠癌保肛手术并发症和复发... 目的:探讨直肠癌保肛手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的影响因素和防治措施,以提高保肛治疗下段直肠癌的近远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0年1月~2006年1月375例直肠癌行保肛治疗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直肠癌保肛手术并发症和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随访1~60个月,平均37个月,3年生存率75.77%,死亡79例。术后吻合口漏14例,占3.73%;吻合口狭窄37例,占9.87%;吻合口出血13例,占3.47%。吻合口复发25例。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下缘距齿状线距离是影响保肛治疗术后吻合口漏的主要因素。(P=0.017);肿瘤下缘距齿状线距离(P=0.040)和患者年龄(P=0.041)是影响吻合口复发的重要因素。结论:肿瘤下缘距齿状线距离和患者年龄是影响直肠癌保肛手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的重要因素。严格选择保肛治疗适应证,规范的手术操作和充分的围手术期处理是防治并发症和复发的必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保肛手术 并发症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7
3
作者 龚昆梅 邓华 +3 位作者 王昆华 殴阳一鸣 赵四晖 黄映光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4年第1期34-35,共2页
目的 探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deepveinthrombosis,DVT)的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分析 1995年 7月~ 2 0 0 2年 7月我院 82例DVT的临床资料 ,保守治疗 6 2例 ,手术取栓 2 0例。 结果 全部患肢水肿均有不同程度的消退 ,但完全再... 目的 探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deepveinthrombosis,DVT)的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分析 1995年 7月~ 2 0 0 2年 7月我院 82例DVT的临床资料 ,保守治疗 6 2例 ,手术取栓 2 0例。 结果 全部患肢水肿均有不同程度的消退 ,但完全再通 15例 ,部分再通 9例 ,其余 5 8例均未通或复发 ,遗留血栓形成后综合征。 结论 DVT早期治疗效果好 ,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均为治疗急性DVT的方法 ,早期中心或混合型以手术为主 ,周围型或晚期中心型多采用保守治疗 ,静脉腔内介入治疗是一种较新、较好的血管外科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 下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肠道肿瘤病人围手术期细胞因子及蛋白质代谢的变化 被引量:5
4
作者 罗世成 胡瑞祥 +2 位作者 章时彦 朱军 郭建辉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3年第2期82-83,共2页
目的 :探讨胃肠道肿瘤病人手术后肿瘤坏死因子 α (TNF α)、白介素 6 (IL 6 )、白介素 10 (IL 10 )的变化以及与蛋白质代谢的关系。 方法 :用酶联免疫法 (ELISA)检测 19例胃肠道肿瘤根治术病人术前和术后 1、3、5天血清TNF α、IL 6... 目的 :探讨胃肠道肿瘤病人手术后肿瘤坏死因子 α (TNF α)、白介素 6 (IL 6 )、白介素 10 (IL 10 )的变化以及与蛋白质代谢的关系。 方法 :用酶联免疫法 (ELISA)检测 19例胃肠道肿瘤根治术病人术前和术后 1、3、5天血清TNF α、IL 6和IL 10水平 ,同时检测蛋白质分解代谢相关指标、2 4h尿中尿素和肌酐排泄量。 结果 :胃肠道肿瘤根治术后病人TNF α呈下降趋势 ,术后第 1天较术前明显下降 (P <0 .0 5 )。IL 6和IL 10术后升高 (P <0 .0 1) ,尤以术后第 1天升高明显。术后 2 4h尿中尿素和肌酐排泄量明显升高。 结论 :胃肠道肿瘤根治术后病人IL 6和IL 10的升高支持手术应激导致的细胞因子释放变化 ,但TNF α呈下降趋势 ,可能与胃肠道肿瘤病人术前TNF α的高表达有关。术后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加 ,可能与细胞因子IL 6和IL 10的升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 蛋白质代谢 胃肠道肿瘤 围手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麻下腹腔镜检查对不明原因腹水的诊断价值(附46例报告) 被引量:4
5
作者 张剑 李临海 +2 位作者 龚昆梅 王昆华 肖乐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5期429-430,433,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探查对不明原因腹水的诊断价值。方法 2007年11月~2010年11月46例不明原因腹水局麻下行腹腔镜探查术。1%利多卡因5 ml局麻,选择脐部或需要穿刺的部位作为穿刺点,做10 mm或5 mm切口,建立CO2气腹(压力<8 mm Hg),置入腹... 目的探讨腹腔镜探查对不明原因腹水的诊断价值。方法 2007年11月~2010年11月46例不明原因腹水局麻下行腹腔镜探查术。1%利多卡因5 ml局麻,选择脐部或需要穿刺的部位作为穿刺点,做10 mm或5 mm切口,建立CO2气腹(压力<8 mm Hg),置入腹腔镜,根据镜下所见做切口置入5 mm trocar,根据腹水量和操作需要缓慢放腹水500~2000 ml,然后腹腔探查,取材。结果 1例因腹腔内粘连严重腹腔镜探查未成功。活检阳性43例,阳性率95.6%(43/45),其中结核性腹膜炎37例(86.0%,37/43),转移性腺癌3例(7.0%,3/43),腹膜间皮瘤1例(2.3%,1/43),卵巢外腹膜浆液性乳头状癌1例(2.3%,1/43),淋巴瘤1例(2.3%,1/43);未明确诊断3例,阴性率(3/46,6.5%)。所有病人均未发生并发症。结论不明原因腹水患者病因以结核性腹膜炎及恶性肿瘤为主,局麻下腹腔镜检查对不明原因腹水诊断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腹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注医生疲劳和病人安全 被引量:11
6
作者 张剑 龚昆梅 李临海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5-36,共2页
长时间工作导致医生躯体疲劳,复杂的医患关系带给医务人员巨大的心理压力。医生长期处于慢性疲劳状态,导致病人不能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因此,应该关注医生疲劳与病人安全的问题,积极采取各种措施缓解医生疲劳,建立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体... 长时间工作导致医生躯体疲劳,复杂的医患关系带给医务人员巨大的心理压力。医生长期处于慢性疲劳状态,导致病人不能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因此,应该关注医生疲劳与病人安全的问题,积极采取各种措施缓解医生疲劳,建立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体系,不但可减少医疗差错,而且可以融洽医患关系,保证医疗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生疲劳 病人安全 医患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滋病科研设计的伦理思考 被引量:8
7
作者 郭世奎 王昆华 +4 位作者 陈嘉勇 龚昆梅 包维民 雷毅 龚方友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38-40,共3页
艾滋病严重地影响着人类的健康及生活质量,艾滋病相关因素的研究迫在眉睫,其科研中包含着一系列的伦理问题,如艾滋病患者的依从性问题,艾滋病患者进行试验研究的双盲、随机、对照等原则问题及艾滋病患者科研相关质量问题。要深刻地理解... 艾滋病严重地影响着人类的健康及生活质量,艾滋病相关因素的研究迫在眉睫,其科研中包含着一系列的伦理问题,如艾滋病患者的依从性问题,艾滋病患者进行试验研究的双盲、随机、对照等原则问题及艾滋病患者科研相关质量问题。要深刻地理解和认识这些伦理问题,在艾滋病科研设计中注意理解和尊重受试者,制定出有效而合乎伦理的科研政策,加强交流,从而得到艾滋病患者和家属以及社会的认同,以有利于在不同范围内进行科研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设计 艾滋病 医学科研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热量肠外营养加生长激素对严重应激和重度营养不良病人的治疗体会 被引量:2
8
作者 郭建辉 胡瑞祥 +1 位作者 龚昆梅 常永琼 《肠外与肠内营养》 1998年第3期144-145,共2页
目的:观察生长激素加强危重病人应用全肠外营养支持的效果。方法:对严重应激(7例)和重度营养不良(9例)共16例病人采用低热量肠外营养加重组生长激素联合治疗,并与仅用TPN治疗的同类病人作对照研究,治疗后分别测定体重、... 目的:观察生长激素加强危重病人应用全肠外营养支持的效果。方法:对严重应激(7例)和重度营养不良(9例)共16例病人采用低热量肠外营养加重组生长激素联合治疗,并与仅用TPN治疗的同类病人作对照研究,治疗后分别测定体重、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和转铁蛋白及免疫球蛋白,计算氮平衡,观察精神状态。结果:治疗组比对照组在氮平衡、前白蛋白和转铁蛋白有明显改善(P<0.01),血清白蛋白,免疫球蛋白亦有明显增高(P<0.05),精神状态普遍较好,获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 营养不良 低热量 肠外营养 重组人生长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预防肺栓塞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龚昆梅 邓华 王昆华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3年第4期355-355,310,共2页
目的 探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引起肺栓塞的预防效果。 方法  14例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施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 结果 滤器全部安全置入肾静脉下方的下腔静脉内。随访 1月~ 4 0月 ,10例... 目的 探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引起肺栓塞的预防效果。 方法  14例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施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 结果 滤器全部安全置入肾静脉下方的下腔静脉内。随访 1月~ 4 0月 ,10例无肺栓塞的患者 ,无肺栓塞发生 ,滤器无移位 ,4例已有肺栓塞者无加重。 结论 下腔静脉滤器用于预防肺动脉栓塞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腔静脉 滤器 肺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激肽A在大鼠胃发育中的定性定量分析
10
作者 郭建辉 王廷华 李力燕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5-170,共6页
本研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PAP法和图像分析系统研究大鼠胚胎13 d至成年胃中神经激肽A(NKA)的表达及变化.结果显示:胚胎14 d,胃的肌间丛出现NKA免疫阳性反应,随发育相继在环肌、纵肌、粘膜下层、固有膜、粘膜肌及粘膜丛内出现NKA的表达,生... 本研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PAP法和图像分析系统研究大鼠胚胎13 d至成年胃中神经激肽A(NKA)的表达及变化.结果显示:胚胎14 d,胃的肌间丛出现NKA免疫阳性反应,随发育相继在环肌、纵肌、粘膜下层、固有膜、粘膜肌及粘膜丛内出现NKA的表达,生后30 d时NKA在胃的表达已具备成年鼠的分布特征.结果提示,(1)NKA在胃的表达变化主要在生前1周~生后4周内,其表达变化有两个关键时期,即生前1周~生后1周和生后1月末;(2)NKA对大鼠胃的发育可能具有重要的作用,可能与胃功能的建立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激肽A 大鼠 胃发育 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 免疫组织化学 肽类神经递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激肽A在大鼠结肠发育中的定性定量分析
11
作者 郭建辉 李力燕 王廷华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91-597,共7页
探讨神经激肽A(NKA)在大鼠结肠发育中的表达及变化,应用免疫组织化学PAP法和图像分析系统观测大鼠胚胎13d至成年结肠中NKA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1)在结肠,首先于胚胎17 d的肌间丛及上皮处出现NKA-IR的表达,随发育相继出现于纵肌、环肌... 探讨神经激肽A(NKA)在大鼠结肠发育中的表达及变化,应用免疫组织化学PAP法和图像分析系统观测大鼠胚胎13d至成年结肠中NKA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1)在结肠,首先于胚胎17 d的肌间丛及上皮处出现NKA-IR的表达,随发育相继出现于纵肌、环肌、粘膜肌、固有膜、粘膜下层和粘膜丛,30 d时具备成年分布特征;(2)定量分析的结果与NKA^IR在结肠各层的变化一致;(3)NKA-IR细胞具有典型的肠道内分泌细胞的形态特征和分布特征。结果提示:(1)NKA在结肠的发生发育主要在生前5 d~生后4周内;(2)NKA在结肠的发生发育有两个关键时期,即生前5 d~生后1周和生后1月末;(3)NKA-IR细胞可能是肠道内分泌NKA的内分泌细胞;(4)NKA可能对大鼠结肠的发育具有重要作用,可能与结肠功能的建立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激肽A 大鼠 结肠 发育 胚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程视频会诊在支架体外开窗腔内治疗主动脉弓夹层中的应用
12
作者 沈毓 宋超 +4 位作者 辛世杰 龚昆梅 高众 王志伟 陆清声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080-1083,共4页
目的探讨远程视频会诊在支架体外开窗腔内治疗主动脉弓夹层中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通过电子邮件将患者病史和DICOM格式主动脉CTA影像资料传送给会诊专家,会诊专家进行术前评估并制定体外开窗手术方案,术中通过网络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实时视... 目的探讨远程视频会诊在支架体外开窗腔内治疗主动脉弓夹层中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通过电子邮件将患者病史和DICOM格式主动脉CTA影像资料传送给会诊专家,会诊专家进行术前评估并制定体外开窗手术方案,术中通过网络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实时视频手术指导。结果共对4个中心4例主动脉弓夹层且累及弓上分支血管患者实施远程视频手术会诊。手术技术均获成功,未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手术医师均表示远程视频会诊可取得与现场手术会诊相同的效果,认为该方法加深了手术者对支架体外开窗技术要点的掌握。结论通过远程视频会诊方式实施主动脉弓夹层支架体外开窗治疗,有助于提高治疗时效性,促进技术推广。不久的将来有望逐步取代现场手术会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视频会诊 主动脉夹层 支架体外开窗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