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影像组学机器学习模型鉴别肺炎型黏液腺癌与机化性肺炎 被引量:1
1
作者 杜自宏 伍志发 +2 位作者 刘静 李新春 刘红艳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1-467,共7页
目的:评估CT影像组学结合机器学习方法鉴别原发肺炎型黏液腺癌(PTMA)与机化性肺炎(OP)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20年1月在本院经病理证实的51例PTMA患者与50例OP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分别在平扫及CT增强图像上提取病灶... 目的:评估CT影像组学结合机器学习方法鉴别原发肺炎型黏液腺癌(PTMA)与机化性肺炎(OP)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20年1月在本院经病理证实的51例PTMA患者与50例OP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分别在平扫及CT增强图像上提取病灶的影像组学特征,通过线性相关性分析和L1正则化方式进行特征的筛选和降维。对两组的临床特征、CT形态学特征及影像组学特征进行统计学分析,将3类特征中有统计学意义者分别或联合构建机器学习预测模型,共获得4个预测模型(临床、CT形态学征象、影像组学合联合模型)。采用ROC曲线分析评估各类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临床特征中的性别、咳白黏痰、癌胚抗原和糖类抗原153、CT形态学征象中的小结节、空泡/假空洞征、血管造影征和重力分布在PTMA组与OP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小结节、空泡/假空洞征和血管造影征是鉴别PTMA与OP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各类机器学习模型的AUC:影像组学模型为0.997和0.946,临床模型为0.869和0.814,CT形态学特征模型为0.919和0.797,联合模型为0.999和0.972。Delong检验显示影像组学模型的诊断效能显著优于临床模型及CT形态学特征模型(P均<0.05),与联合模型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CT影像组学结合机器学习方法提取并分析多维度影像数据,可以有效鉴别PTMA与OP,辅助临床治疗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肺炎型黏液腺癌 机化性肺炎 影像组学 机器学习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胶海绵-凝血酶原-碘海醇用于封堵CT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活检针道 被引量:3
2
作者 熊峻汶 廖发超 +2 位作者 翟越 王炎 陈志明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5-78,共4页
目的 观察明胶海绵-凝血酶原-碘海醇用于封堵CT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活检针道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01例因不明原因肝病、肝硬化、肝占位性病变并发凝血功能异常而接受CT引导下肝穿刺活检患者,穿刺取材后均以明胶海绵颗粒-人凝... 目的 观察明胶海绵-凝血酶原-碘海醇用于封堵CT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活检针道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01例因不明原因肝病、肝硬化、肝占位性病变并发凝血功能异常而接受CT引导下肝穿刺活检患者,穿刺取材后均以明胶海绵颗粒-人凝血酶原复合物-碘海醇混合物封堵针道;观察穿刺活检效果、并发症及穿刺前后凝血及肝功能指标。结果 101例均穿刺取材成功,技术成功率及组织学标本充分度均为100%,并均获得明确病理诊断。18例(18/101,17.82%)出现并发症,包括穿刺部位轻微疼痛、封堵剂渗透至肝包膜下或皮下;未见出血、气胸及胆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穿刺活检前、后凝血及肝功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明胶海绵颗粒-凝血酶原-碘海醇用于封堵经皮肝穿刺活检针道安全、可靠,可减少出血等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疾病 肝肿瘤 穿刺术 活组织检查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腔球囊导管子宫输卵管碘水造影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4
3
作者 席嘉元 江勇 +6 位作者 曹新华 朱瑛 吕梁 赵新湘 卫丁英 邵静宣 华健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5期501-503,共3页
目的探讨女性不孕症子宫腔输卵管碘水造影诊断的优越性。方法应用双腔球囊导管插入子宫腔,注入2.5~3.5ml生理盐水或空气充盈球囊,使球囊卡于子宫颈峡部,堵住子宫颈内口,用助推器注入碘海醇充盈子宫及输卵管,如遇输卵管阻塞时,可进一步... 目的探讨女性不孕症子宫腔输卵管碘水造影诊断的优越性。方法应用双腔球囊导管插入子宫腔,注入2.5~3.5ml生理盐水或空气充盈球囊,使球囊卡于子宫颈峡部,堵住子宫颈内口,用助推器注入碘海醇充盈子宫及输卵管,如遇输卵管阻塞时,可进一步增高宫腔内压力,使造影剂钝性分离,开通阻塞输卵管,整个过程在电视监视下进行,并选择实时摄片。结果本组检查2698例女性不孕患者,插管成功2685例,成功率99.5%。诊断原发不孕806例,继发不孕1868例,其他24例。子宫腔造影:正常2198例(81.9%),各种先天性畸形249例(9.3%),各种后天性病变238例(8.9%),输卵管阻塞3082支。有98例曾在外院作过碘油造影,至今35例输卵管内仍有碘油潴留。输卵管重度积水117支(3.8%)。术中有轻度疼痛,无并发症及死亡。结论该法简便快速,安全有效,图像质量优良,能获得比碘油造影更多的信息。克服了碘油造影不能加压和部分患者输卵管内长期碘油潴留的缺点,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 输卵管 碘水造影 双腔球囊导管 子宫输卵管 球囊导管 碘水造影 临床应用 双腔 碘油造影 女性不孕症 输卵管阻塞 子宫腔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腔碘水加压法输卵管再通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席嘉元 江勇 +6 位作者 朱瑛 龚海峰 吕梁 赵新湘 方敏 卫丁英 华健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5期286-289,共4页
目的寻求一种简便快速、安全有效、经济实用,将造影诊断与输卵管再通治疗结合起来的新方法。方法应用双腔球囊胶管插入子宫腔,充盈球囊堵塞子宫颈内口,用助推器注入碘海醇充盈子宫腔及输卵管,电视动态观察实时点片,完成造影诊断。当发... 目的寻求一种简便快速、安全有效、经济实用,将造影诊断与输卵管再通治疗结合起来的新方法。方法应用双腔球囊胶管插入子宫腔,充盈球囊堵塞子宫颈内口,用助推器注入碘海醇充盈子宫腔及输卵管,电视动态观察实时点片,完成造影诊断。当发现输卵管阻塞时,用手助推加压,逐渐增高宫腔内压力,使阻塞输卵管被造影剂压力钝性开通。结果本组2698例,插管成功2685例。其中,原发不孕806例,继发不孕1868例,其他24例,输卵管阻塞3082支(右1561支、左1521支),占实有输卵管的59%,加压开通率为77.8%(2397/3082);通而不畅343支(右175支、左168支),加压开通率:93.9%(322/343),出现静脉逆流27例。除局部疼痛及少量阴道流血外,无严重并发症病及病死率。结论该法简便快速,安全有效,经济实用,将造影诊断与输卵管再通相结合,深受患者欢迎,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腔 碘水加压法 输卵管再通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加免疫治疗肺癌伴恶性胸水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偰利宇 杨珏 +6 位作者 赵卫 庞瑞麟 向述天 董学先 胡继红 李红芬 段理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2年第5期360-362,共3页
目的 探讨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加免疫治疗肺癌伴恶性胸水的价值。方法 将 75例肺癌伴恶性胸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试验组 38例 ,胸穿抽净胸水后向胸腔内注入化疗药物 (胸腔内化疗 ) ,再行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加免疫治疗 ;对照组 37例 ,... 目的 探讨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加免疫治疗肺癌伴恶性胸水的价值。方法 将 75例肺癌伴恶性胸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试验组 38例 ,胸穿抽净胸水后向胸腔内注入化疗药物 (胸腔内化疗 ) ,再行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加免疫治疗 ;对照组 37例 ,仅行胸腔内化疗。比较两组病例第 1疗程的疗效 (治疗肺癌疗效和控制胸水效果 )及 1、2年生存率。结果 第 1疗程治疗后 ,试验组治疗肺癌的总有效率为 31.5 8% ( 12 /38) ,对照组为 5 .41% ( 2 /37) ,两组间比较差异非常显著 ( χ2 =8.46 ,P <0 .0 1) ;试验组控制胸水的有效率为86 .84% ( 33/38) ,对照组为 6 4.86 % ( 2 4/37) ,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 χ2 =4.96 ,P <0 .0 5 )。试验组患者1、2年生存率分别为 6 5 .79% ( 2 5 /38)和 2 6 .32 % ( 10 /38) ,对照组为 40 .5 4% ( 15 /37)和 5 .41% ( 2 /37) ,前者明显高于后者 ( χ2 =4.80 ,P <0 .0 5 ;χ2 =6 .10 ,P <0 .0 5 )。结论 胸腔内化疗联合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加免疫治疗肺癌伴恶性胸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 免疫治疗 肺癌 恶性胸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女性髋部脆性骨折骨密度特点: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王玲 杨明辉 +10 位作者 苏永彬 刘艳东 葛宇峰 伊辰 黄朋举 闫东 刘兴利 何波 吕梁 程晓光 吴新宝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18,共7页
目的应用定量CT(quantitative computed tomography,QCT)Pro软件中的CT X线吸收检测法(CT X-ray absorptiometry,CTXA)髋部分析系统对老年女性髋部骨折患者的髋部CT扫描图像进行分析,测量髋部面积和体积骨密度。方法纳入低能量髋部骨折... 目的应用定量CT(quantitative computed tomography,QCT)Pro软件中的CT X线吸收检测法(CT X-ray absorptiometry,CTXA)髋部分析系统对老年女性髋部骨折患者的髋部CT扫描图像进行分析,测量髋部面积和体积骨密度。方法纳入低能量髋部骨折女性患者447例及老年女性健康志愿者528例(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行髋部QCT扫描。CTXA测量股骨近端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包括:全髋(total hip,TH)、股骨颈(femoral neck,FN)、大转子(trochanter,TR)和转子间区(intertro-chanter,IT),并测量相应ROI的面积骨密度(areal BMD,aBMD)(g/cm^(2))和体积骨密度(volumetric BMD,vBMD)(mg/cm3)。结果髋部骨折组和健康对照组平均年龄分别为(74.8±9.2)岁和(68.1±8.8)岁。健康对照组TH aBMD和FN aBMD分别为(0.7±0.1)和(0.6±0.1)g/cm^(2),而髋部骨折组TH aBMD和FN aBMD分别为(0.6±0.1)和(0.5±0.1)g/cm^(2)。髋部骨折组TH aBMD/vBMD、FN aBMD/vBMD、TR aBMD/vBMD及IT aBMD/vBMD均低于正常对照组。股骨近端各ROI的aBMD与身高和体质量均有相关性,但与校正年龄后的身高和体质量无相关;而股骨近端各区域的vBMD与身高无明显相关,与体质量存在弱相关性。结论与老年女性健康志愿者相比,髋部脆性骨折患者股骨近端各区域的aBMD和vBMD均明显降低,但在不同年龄层,骨密度减低的区域不同。vBMD不受身高体质量影响,因而脆性骨折风险预测应用vBMD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CT 髋部骨折 女性 面积骨密度 体积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选择性动脉栓塞对外伤性肝破裂假性动脉瘤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7
作者 陈志明 吕梁 +1 位作者 张家成 龚海峰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4年第12期783-786,共4页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动脉栓塞对外伤性肝破裂假性动脉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经MSCT扫描确诊为外伤性肝破裂假性动脉瘤的患者行介入栓塞治疗,栓塞材料采用COOK弹簧圈。术后第3天、第1个月及第3个月复查MSCT及肝功能。结果 20例MSCT...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动脉栓塞对外伤性肝破裂假性动脉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经MSCT扫描确诊为外伤性肝破裂假性动脉瘤的患者行介入栓塞治疗,栓塞材料采用COOK弹簧圈。术后第3天、第1个月及第3个月复查MSCT及肝功能。结果 20例MSCT检查发现肝破裂假性动脉瘤,DSA检查表现为肝内动脉瘤样扩张并见对比剂外溢征象。20例栓塞治疗后出血均立即停止,瘤样扩张的血管消失。随访3个月,无复发出血,未见严重并发症。肝功能介入治疗前与术后第3天对比无明显改变,且经保肝治疗后肝功能于术后第1个月均恢复正常。结论超选择插管介入治疗外伤性肝破裂假性动脉瘤安全、迅速、有效,并能最大限度保护肝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假性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栓塞 治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壁间血肿、穿透性粥样硬化性主动脉溃疡和主动脉夹层:影像学表现和发病机制进展 被引量:18
8
作者 王朴飞 吕梁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1年第2期148-151,共4页
主动脉壁间血肿(AIH)、穿透性粥样硬化性主动脉溃疡(PAU)和主动脉夹层(AD)有相似的易患因素和临床表现,临床有时不易鉴别,但三者影像学表现和发病机制不同。本文对AIH、PAU和AD的影像学表现和发病机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急性主动脉综合征 壁间血肿 穿透性粥样硬化性主动脉溃疡 主动脉夹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后^(99m)Tc-MIBI显像的价值 被引量:4
9
作者 陆智祥 江勇 +6 位作者 余大富 米岚 迟昆萍 王凡 吕梁 吴晓群 孙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3732-3735,共4页
目的:了解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 Tc-MIBI)显像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化疗过程中监测疗效的价值。方法:17例NHL患者化疗后行99m Tc-MIBI SPECT/CT扫描;用软件Image J计算NHL病灶(T)与双肩三角肌中部(NT)的MIBI摄取亮度比值T/NT%和滞留指... 目的:了解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 Tc-MIBI)显像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化疗过程中监测疗效的价值。方法:17例NHL患者化疗后行99m Tc-MIBI SPECT/CT扫描;用软件Image J计算NHL病灶(T)与双肩三角肌中部(NT)的MIBI摄取亮度比值T/NT%和滞留指数(RI);用免疫组化检测化疗前NHL病灶的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1)和P-糖蛋白(P-gp)含量。结果:NHL病灶化疗后,T/NT%和RI与化疗疗程均呈正相关(P=0.046和0.003);完全缓解组5例比部分缓解组12例的T/NT%显著降低(P=0.044);化疗前MRP1和P-gp含量分别与化疗后T/NT%和RI均呈反相关(P=0.049和0.022)。结论 :一般而言,化疗疗程越多、化疗疗效越差的NHL病灶摄取MIBI越少,但化疗前病灶P-gp和MRP1蛋白含量越高,化疗过程中摄取MIBI越多,化疗疗效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MIBI P-GP MRP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椎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CT诊断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杰 吕梁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16-318,共3页
目的:分析脊椎骨纤维异常增殖症(FDB)的CT表现,总结本病的CT表现特征。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例脊椎FDB的CT影像资料。男4例,女2例,年龄31~49岁,平均39岁。所有病例均行CT检查,1例利用二维多平面重组技术(MPR)进行冠... 目的:分析脊椎骨纤维异常增殖症(FDB)的CT表现,总结本病的CT表现特征。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例脊椎FDB的CT影像资料。男4例,女2例,年龄31~49岁,平均39岁。所有病例均行CT检查,1例利用二维多平面重组技术(MPR)进行冠状位和矢状位重建。结果:本组中单骨型5例,其中单骨单灶3例,单骨多灶2例;多骨型1例。2例发生于胸椎,4例发生于腰椎。CT表现为单骨局灶性、多发性或多骨囊状低密度病损,周围骨质硬化,透亮区内见磨玻璃影和致密骨化。所有病例均见椎体内有病灶分布,1例单骨多灶型伴附件受累,而1例多骨型则有附件及邻近肋骨、关节受累。结论:脊椎FDB具有不同于典型部位FDB的CT表现特点,同时还有FDB的共同影像表现特点。掌握这些特点有助于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作出正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发育不良 脊柱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源CT心肌灌注在猪急性心肌梗死模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宋巍 吕梁 +2 位作者 李文佳 李治 王罡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676-1679,共4页
健康成年雄性滇南小耳猪12头,行经皮球囊堵闭法制备急性心肌梗死动物模型,分组分别取仰卧位及侧卧位,于术前及术后6 h行双源CT心肌灌注成像。结果显示:1双源CT心肌灌注成像能够清晰显示猪冠状动脉解剖结构及其主要分支,90.9%血管可用于... 健康成年雄性滇南小耳猪12头,行经皮球囊堵闭法制备急性心肌梗死动物模型,分组分别取仰卧位及侧卧位,于术前及术后6 h行双源CT心肌灌注成像。结果显示:1双源CT心肌灌注成像能够清晰显示猪冠状动脉解剖结构及其主要分支,90.9%血管可用于诊断。2采取仰卧位动物模型显示节段76个,1级图像58个;侧卧位动物模型显示节段94个,1级图像85个。3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主要为心率及呼吸伪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动物模型 双源CT 心肌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术后输卵管内碘油可长期潴留 被引量:22
12
作者 席嘉元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5期303-304,共2页
关键词 碘油造影 输卵管内 子宫输卵管 造影术后 潴留 不孕症患者 电视透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肽素与影像相关性分析在急性心肌梗死评估中应用前景的展望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文佳 杞敏 吕梁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335-1338,共4页
血浆和肽素(copeptin)作为一种新型生化标志物,近年来已经成为心血管疾病领域的研究热点,在临床上其不仅能作为排除肌钙蛋白测试阴性的早期急性心肌梗死的补充诊断依据,还能够作为评价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辅助指标,可评估患者的左心... 血浆和肽素(copeptin)作为一种新型生化标志物,近年来已经成为心血管疾病领域的研究热点,在临床上其不仅能作为排除肌钙蛋白测试阴性的早期急性心肌梗死的补充诊断依据,还能够作为评价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辅助指标,可评估患者的左心室功能和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在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远期预后方面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对和肽素与影像学的相关性分析在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和评估中的应用前景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肽素 急性心肌梗死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见部位单发性内生软骨瘤的影像表现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杰 吕梁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91-493,共3页
单发性内生软骨瘤是l临床常见的良性肿瘤,绝大多数发生于软骨内化骨的骨骼。其好发部位为手足短管状骨,其次为肱骨、胫骨、腓骨、尺骨等长骨,但本病亦可偶尔发生于肋骨、胸骨、脊椎骨等不规则骨及扁骨。以往关于上述少见部位的单发... 单发性内生软骨瘤是l临床常见的良性肿瘤,绝大多数发生于软骨内化骨的骨骼。其好发部位为手足短管状骨,其次为肱骨、胫骨、腓骨、尺骨等长骨,但本病亦可偶尔发生于肋骨、胸骨、脊椎骨等不规则骨及扁骨。以往关于上述少见部位的单发性内生软骨瘤的文献,多为散在个案报道形式,较大宗病例的影像学报道少见。笔者整理11例少见部位单发性内生软骨瘤的影像学资料,结合文献,总结其影像学特征,旨在进一步提高对该病影像表现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诊断肝十二指肠韧带畸胎瘤1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吕梁 李杰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1-71,共1页
病例男,38岁。因右上腹不适4月余入院,无发热、呕吐、黄疸及明显消瘦。体检:右上腹稍隆起,右肋下可扪及不活动圆形包块,质较硬,表面光滑,无压痛,可随呼吸上下移动。腹壁平软,全腹无压痛、反跳痛、肌紧张,未见腹壁静脉曲张、... 病例男,38岁。因右上腹不适4月余入院,无发热、呕吐、黄疸及明显消瘦。体检:右上腹稍隆起,右肋下可扪及不活动圆形包块,质较硬,表面光滑,无压痛,可随呼吸上下移动。腹壁平软,全腹无压痛、反跳痛、肌紧张,未见腹壁静脉曲张、肠型及胃肠蠕动波。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各项实验室检查无特殊。CT检查示:肝门区见一囊状混杂密度肿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畸胎瘤 肝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上腺巨大错构瘤1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杰 吕梁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760-760,共1页
病例男,53岁。突然晕厥半天入院。既往身体健康,无肝炎、结核等病史,无腹部手术及外伤史。一般情况可,神志清醒,BP128/82mmHg。皮肤巩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腹平软,右上腹充实,右侧季肋区触及不活动包块,质软,边界不清。
关键词 错构瘤 肾上腺肿瘤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肝转移一例 被引量:4
17
作者 朱永高 吕梁 《放射学实践》 2013年第2期224-224,共1页
病例资料:患者,女,14岁。右上腹不适半年,外院B超示肝右叶多发囊实性混合回升病灶,提示肝脏占位病变;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肿瘤标记物AFP、CEA、CA19-9均为见异常。
关键词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上腺肿瘤的MRI诊断(附30例报告) 被引量:1
18
作者 段丽芬 普成荣 +2 位作者 马悦 戴敏方 王波 《放射学实践》 2005年第11期987-989,共3页
目的:分析肾上腺肿瘤的MRI信号特征与病理类型间的关系.方法:搜集1994年9月~2004年5月经临床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肾上腺肿瘤30例,均行MRI平扫,其中23例行增强扫描.结果:功能性肾上腺肿瘤13例,其中醛固酮腺瘤5例,皮质醇腺瘤2例,嗜铬细胞瘤6... 目的:分析肾上腺肿瘤的MRI信号特征与病理类型间的关系.方法:搜集1994年9月~2004年5月经临床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肾上腺肿瘤30例,均行MRI平扫,其中23例行增强扫描.结果:功能性肾上腺肿瘤13例,其中醛固酮腺瘤5例,皮质醇腺瘤2例,嗜铬细胞瘤6例.无功能性肾上腺肿瘤19例,其中无功能腺瘤11例,神经节瘤1例,皮质腺癌2例,转移瘤3例.结论:MRI是诊断肾上腺肿瘤的较好方法,其化学位移反相位成像技术对鉴别腺瘤、嗜铬细胞瘤与恶性肿瘤具有更大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外颈动脉瘤5例报告
19
作者 席嘉元 吕梁 +2 位作者 曹新华 李纪康 翟凌云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1999年第2期103-104,共2页
颅外颈动脉瘤少见,现将我院1990年4月~1997年1月经选择性血管造影确诊的5例报告如下。例1男,32岁,汉族,工人。1990年4月从高处跌下,颅底骨折,逐渐出现周围性面瘫、右眼视神经萎缩、间隙性反复喷射性鼻腔大出... 颅外颈动脉瘤少见,现将我院1990年4月~1997年1月经选择性血管造影确诊的5例报告如下。例1男,32岁,汉族,工人。1990年4月从高处跌下,颅底骨折,逐渐出现周围性面瘫、右眼视神经萎缩、间隙性反复喷射性鼻腔大出血。经双侧前、后鼻孔填塞后作右颈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外 颈动脉瘤 血管造影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CT和DXA对腰椎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Meta分析 被引量:16
20
作者 谭安芬 曾雪晴 +5 位作者 王玲 程晓光 毛志群 刘鹏 黄锋 苏怡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434-1441,共8页
目的通过对定量CT(quantitative computed tomography,QCT)和双能X线吸收测量仪(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腰椎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检出率研究数据进行Meta分析,了解QCT和DXA对腰椎OP的诊断价值。方法检索PubMed、... 目的通过对定量CT(quantitative computed tomography,QCT)和双能X线吸收测量仪(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腰椎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检出率研究数据进行Meta分析,了解QCT和DXA对腰椎OP的诊断价值。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万方、维普及中国知网中自建库以来至2022年1月1日的相关文献,提取目标数据。采用Stata 11.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异质性检验结果选择固定效应模型或随机效应模型对数据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共纳入24篇研究,总样本量为4008例,其中男性2265例,女性1743例。24项研究间异质性显著,按随机效应模型分别汇总QCT和DXA对腰椎OP检出率为0.44(95%CI:0.37~0.52)和0.17(95%CI:0.14~0.21)。QCT对男、女性腰椎OP检出率分别为0.32(95%CI:0.22~0.43)和0.45(95%CI:0.33~0.58),DXA则分别为0.14(95%CI:0.08~0.20)和0.24(95%CI:0.17~0.30)。QCT在45~、60~岁和75岁及以上的人群中腰椎OP检出率分别为0.41(95%CI:0.21~0.61)、0.43(95%CI:0.33~0.54)和0.48(95%CI:0.41~0.54),DXA则分别为0.30(95%CI:0.12~0.49)、0.16(95%CI:0.11~0.20)和0.15(95%CI:0.10~0.21)。QCT和DXA对国内人群腰椎OP检出率分别为0.40(95%CI:0.33~0.47)和0.15(95%CI:0.12~0.19),对国外人群分别为0.68(95%CI:0.43~0.93)和0.28(95%CI:0.18~0.39)。QCT与DXA对腰椎OP检出率的差值(率差)定量合并结果为0.25(95%CI:0.20~0.31),在男性为0.26(95%CI:0.18~0.34),在女性为0.28(95%CI:0.17~0.39),在45~、60~岁和75岁及以上人群中分别为0.10(95%CI:0.06~0.14)、0.26(95%CI:0.19~0.33)和0.30(95%CI:0.18~0.41),及在国内外人群分别为0.23(95%CI:0.17~0.29)和0.38(95%CI:0.13~0.64)。结论QCT比DXA对腰椎OP的检出率高,且QCT对男、女性和各年龄段及不同地区间人群的腰椎OP检出率均高于DXA,率差值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大,提示QCT对高年龄组腰椎OP的早期发现可能具有更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骨密度 定量CT 双能X吸收测量仪 荟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