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运动康复治疗对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耐力、心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82
1
作者 张进 丁立群 +3 位作者 范洁 张云梅 壮可 杨洁琼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099-1103,共5页
目的:探讨运动康复治疗对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运动耐力、心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入选的96例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Ⅱ~Ⅲ级、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40%的慢性稳定性心衰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随机分为运动康复组... 目的:探讨运动康复治疗对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运动耐力、心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入选的96例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Ⅱ~Ⅲ级、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40%的慢性稳定性心衰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随机分为运动康复组(n=46)和对照组(n=50)。运动康复组采用踏车运动康复,训练强度为基线水平症状限制性心肺运动试验测得的峰值氧耗量(peak VO2)50%~80%;每周运动3次,每次25~40 min。在基线及12周随访结束时通过心肺运动试验测peak VO2、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斜率(VE/VCO2 slop)、无氧阈氧耗量(VO2 AT)、最大运动功率和最大运动时间;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心脏指数(CI)、LVEF;测6 min步行距离;检测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 BNP);通过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问卷表(MLWHFQ)评估生活质量。对上述指标进行组内及组间比较。结果:运动康复组患者通过12周的规律有氧运动训练,与基线水平比较,peak VO2[(19.8±2.7)ml/(min·kg)vs(17.4±2.1)ml/(min·kg)]、VO2 AT[(11.6±2.5)ml/(min·kg)vs(9.5±1.8)ml/(min·kg)]、最大运动功率[(120±20)W vs(102±21)W]、最大运动时间[(8.2±1.7)min vs(6.4±1.5)min]、CI[(2.2±0.5)L/(min·m2)vs(1.9±0.4)L/(min·m2)]、LVEF[(42±5)%vs(35±4)%]和6 min步行距离[(406±58)m vs(345±79)m]均增加(P均<0.05),VE/VCO2 slop[(31.7±4.6)vs(34.2±5.8)]、LAD[(38.6±5.5)mm vs(41.5±3.6)mm]、LVEDD[(58.4±6.3)mm vs(62.9±5.4)mm]、NT-pro BNP[(235±69)ng/ml vs(387±57)ng/ml]和MLWHFQ总评分[(30.8±12.0)分vs(42.3±8.5)分]下降(P均<0.05);运动康复组与对照组比较,上述指标之间的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对照组随访12周后,上述指标与基线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运动康复治疗能安全、有效地改善慢性稳定性心衰患者的运动耐力、心肺功能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康复 生活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冕物质抛射引起地磁场变化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苏文华 霍倩 +4 位作者 董亮 李雪松 杨龙 赵燕 喻卓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5期4383-4386,4390,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日冕物质抛射(CME)引起地磁场变化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因胸闷、胸痛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内科住院的患者162例,根据冠心病诊断标准,将其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85例)和无冠心病组(77... 目的初步探讨日冕物质抛射(CME)引起地磁场变化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因胸闷、胸痛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内科住院的患者162例,根据冠心病诊断标准,将其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85例)和无冠心病组(77例)。在未给予任何药物前提下,检测患者低剪切力全血黏度(1.00s^(-1))、高剪切力全血黏度(200.00 s-1)和血浆黏度。联合云南省天文台记录2014年云南的地磁活动情况,地磁指数Dst≤-30 n T为地磁宁静,Dst>-30 n T为地磁活动。分析两组地磁宁静期和地磁活动期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情况,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因素。结果 2014年共34 d地磁活动,平均年发生率为9.3%。无冠心病组地磁活动时低剪切力全血黏度和高剪切力全血黏度均高于地磁宁静时(P<0.05);无冠心病组地磁宁静和地磁活动时血浆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型心绞痛组地磁活动时低剪切力全血黏度和高剪切力全血黏度高于地磁宁静时(P<0.05);稳定型心绞痛组地磁宁静和地磁活动时血浆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脂、地磁情况是低剪切力全血黏度和高剪切力全血黏度的影响因素(P<0.05);高血脂是血浆黏度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无论生理或病理状态下,CME引起地磁场变化可导致机体血液黏度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稳定型 血液流变学 日冕物质抛射 地磁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心脏震波治疗猪急性心肌梗死对血清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孙帅 郭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1660-1663,共4页
目的探讨体外心脏震波治疗(CSWT)猪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健康小型猪12只,成功建立AMI动物模型后,随机分为2组,每组6只。治疗组患猪在AMI后1、3、5d共进行3次CSWT治疗。并于患猪模型建立前,以及建立后8个不同时间点... 目的探讨体外心脏震波治疗(CSWT)猪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健康小型猪12只,成功建立AMI动物模型后,随机分为2组,每组6只。治疗组患猪在AMI后1、3、5d共进行3次CSWT治疗。并于患猪模型建立前,以及建立后8个不同时间点抽取外周血,检测血清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水平;AMI患猪模型建立前及建立后3d、4周分别行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Tcm-MIBI)心肌核素显像,观察心肌灌注面积;患猪4周取材行心肌病理学检查,观察新生血管及心肌凋亡情况。对照组除不行CSWT治疗外,其余饲养、采血、检测、取材均同治疗组。结果两组AMI患猪治疗前后不同时间血清eNOS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36,P<0.01)。AMI患猪模型建立即刻,两组血清eNOS水平均较术前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猪CSWT治疗1d,eNOS表达开始升高,治疗5d达高峰,持续2~3周,第4周下降。对照组患猪血清eNOS表达呈持续减少,4周最低。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检测治疗组与对照组AMI早、晚期心肌缺血总分差值(SDS)分别为(8.55±1.48)分与(14.12±2.7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组织学检测对照组梗死边缘区炎性细胞聚集、间质纤维化均较治疗组明显。对照组毛细血管数目(1.65±0.78)支亦明显少于治疗组(4.98±1.32)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SWT对AMI患猪安全有效,可以改善AMI患猪心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心脏震波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应用1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苗云波 邓旭 +3 位作者 谢红 孟洁 叶琼枝 周乐今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46-248,共3页
目的:总结植入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17例的经验。方法:选择2000-11至2006-10我院17例植入 ICD 病例,对术中、术后及随访等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7例顺利植入 ICD,平均心室起搏阈值0.8 V,R 波高度7.6 mV,心房起搏阈值0.9 V,P 波高度2... 目的:总结植入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17例的经验。方法:选择2000-11至2006-10我院17例植入 ICD 病例,对术中、术后及随访等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7例顺利植入 ICD,平均心室起搏阈值0.8 V,R 波高度7.6 mV,心房起搏阈值0.9 V,P 波高度2.7 mV,除颤阈值均小于20 J。4例患者共发作室性心动过速27次,4例发生心室颤动12次(其中合并室性心动过速17次)均经超速抑制(burst)及除颤终止,调整药物后明显减少。误放电2次均为快速心房颤动诱发,调整 ICD 设置后未再发生。结论:ICD 能及时有效控制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从而预防心脏性猝死,联合药物综合治疗后效果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 心脏性猝死 联合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沙坦干预对急性心梗大鼠PKC-ERK_1/ERK_2及心室重塑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张进 佘强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11期1349-1352,共4页
目的:研究氯沙坦(Losartan)干预对急性心梗(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大鼠左室非梗死区(Left ventricularnon-infarction zone,LVNIZ)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ERK1/ERK2、p-ERK1/ERK2及心室重塑(Left ventricular rem... 目的:研究氯沙坦(Losartan)干预对急性心梗(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大鼠左室非梗死区(Left ventricularnon-infarction zone,LVNIZ)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ERK1/ERK2、p-ERK1/ERK2及心室重塑(Left ventricular remodeling,LVRM)的影响。方法:36只雄性Wistar心肌梗死大鼠随机分为:AMI组(n=30)(按照术后1、3、7、14、28d5个时间点分为5组)及Losartan组(n=6)(灌胃给药,20mg/(kg·d),持续4周);另设Sham7d组(n=6)作为空白对照。多导生物信号分析系统检测左室舒张末压(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pressure,LVEDP);心脏取出后测定左室重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weight index,LVWI);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及非梗死区心肌组织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Western-blot检测PKC、ERK1/ERK2、p-ERK1/ERK2的表达。结果:AMI-28d组LVEDP、LVWI及LVNIZ AngⅡ水平显著升高(P<0.0与Sham相比较);大鼠心肌梗死24h后非梗死区PKC、ERK1/ERK2、p-ERK1/ERK2的表达均增强,4周后达到高峰(P<0.01与Sham相比较);直线相关分析显示,AMI-28d后非梗死区PKC与AngⅡ正相关(P<0.05)。p-ERK1与PKC、LVEDP、LVWI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AMI-28d组相比,Losartan组LVRM明显减轻,PKC、ERK1/ERK2、p-ERK1/ERK2的表达显著降低(P<0.01)。结论:心肌梗死后心脏局部组织AngⅡ可激活PKC-ERK1/ERK2信号通路,Losartan改善LVRM的机制可能为Losartan阻断了AngⅡ的有害作用,进而阻断了PKC-ERK1/ERK2信号通路介导的心室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重塑 血管紧张素Ⅱ 蛋白激酶C MAP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房颤动患者术前未停用抗凝剂成功安置自动复律除颤器一例
6
作者 苗云波 邓旭 +3 位作者 谢红 孟洁 叶琼枝 周乐今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79-379,共1页
关键词 心房颤动患者 自动复律除颤器 抗凝剂 慢性风湿性心瓣膜病 急性正后壁心肌梗死 阵发室性心动过速 国际标准化比值 安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哚普利对类似X综合征患者心绞痛和内皮素的影响
7
作者 林玲 彭晓燕 +3 位作者 黄春涛 王秀琼 石延科 苗云波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8-108,共1页
关键词 培哚普利 X综合征 心绞痛 内皮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食管多巴酚丁胺负荷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冠状动脉血流贮备的临床研究
8
作者 乌若丹 李永吉 +4 位作者 徐小南 兰炳炎 徐章 张云梅 吴泳昕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757-759,共3页
目的 探讨经食管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评价冠心病及高血压患者的冠脉血流储备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 49例受试者分为对照组A1组 ;冠脉造影正常但有高血压的A2 组 ;冠脉中度狭窄的B组 ;冠脉重度狭窄的C组。测定注射多巴酚... 目的 探讨经食管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评价冠心病及高血压患者的冠脉血流储备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 49例受试者分为对照组A1组 ;冠脉造影正常但有高血压的A2 组 ;冠脉中度狭窄的B组 ;冠脉重度狭窄的C组。测定注射多巴酚丁胺前后冠脉左前降支内舒张期最大血流速度、舒张期平均血流速度 ;并进行室壁运动分析。结果 注射多巴酚丁胺后B、C组血流速度及CFR值均明显低于A组 (P <0 0 1)。A2 组血流速度及CFR值亦低于A1组 (P <0 0 1)。以CFR <1 9为诊断冠脉病变的标准 ,其敏感性较室壁运动异常有所提高 (P <0 0 5 )。成功率为 49/5 6 (87 5 % )。结论 通过CFR测定了解冠状动脉的血液动力学的改变 ,客观地评价冠状动脉的病变程度 ,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食道超声心动图 多巴酚丁胺 冠状动脉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瀑布样T波改变1例
9
作者 丁立群 孙林 +1 位作者 姜玲 范洁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6年第5期398-399,共2页
关键词 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T波改变 巨大倒置T波 上腹部疼痛 P-R间期 临床资料 肺呼吸音 窦性心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腔双心室起搏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1例的护理
10
作者 孟洁 谢红 +1 位作者 叶琼枝 武丽萍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2年第5期394-395,共2页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充血性 心脏起搏 人工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心理干预在缓解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照顾者抑郁症状中的实践 被引量:20
11
作者 王姝亚 金丽芬 +3 位作者 白志仙 刘凯 高娟 吴婷婷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68-272,共5页
目的 :分析系统心理干预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照顾者抑郁症状的缓解作用。方法 :选择既往在我院就诊并符合AD诊断标准的患者照顾者80例进行SCL-90、SDS、LES、HADM 4个量表评估,通过3次筛选,将有抑郁症的照... 目的 :分析系统心理干预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照顾者抑郁症状的缓解作用。方法 :选择既往在我院就诊并符合AD诊断标准的患者照顾者80例进行SCL-90、SDS、LES、HADM 4个量表评估,通过3次筛选,将有抑郁症的照顾者随机分为干预组(n=40)和对照组(n=40),对干预组进行系统的心理干预治疗,干预2个月后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SCL-90、SDS、LES、HADM 4个量表的测试,收集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干预前,对照组和干预组的SCL-90、SDS、LES、HADM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干预组的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照顾者进行全面系统的心理干预,有利于缓解其抑郁症状,是具有可操作性的心理干预措施,应该延伸至社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抑郁 心理干预 团体认知行为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凝对右心导管操作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匡晓晖 张曦 +8 位作者 高晓龙 王礼琳 丁立群 张进 向虹 彭亚婷 高田 毛富刚 范洁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76-779,共4页
目的:探索右心导管操作术后深静脉血栓(DVT)的发生率及抗凝治疗的作用。方法:连续选择2015-01至2016-05行心内电生理检查(EPS)和(或)导管射频消融(RFCA)的患者171例,将在静脉系统可完成手术的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速)患者随机分为抗凝组8... 目的:探索右心导管操作术后深静脉血栓(DVT)的发生率及抗凝治疗的作用。方法:连续选择2015-01至2016-05行心内电生理检查(EPS)和(或)导管射频消融(RFCA)的患者171例,将在静脉系统可完成手术的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速)患者随机分为抗凝组87例及非抗凝组84例。术后24~48 h行下肢血管多普勒彩超检查,比较二组间DVT发生率。结果:171例患者均为阵发性室上速患者,13例患者(抗凝组9例,非抗凝组4例)未完成术后下肢血管多普勒彩超检查而排除,共有158例患者完成术后检查及随访。抗凝组78例中有7例(8.97%)发生DVT;非抗凝组80例中有41例(51.3%)发生DVT,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48例发生DVT患者中有6例(12.5%)发生肌间静脉血栓,42例均为静脉穿刺点附近血栓。结论:右心导管操作术中未抗凝的患者DVT发生率较高,使用肝素抗凝可降低DVT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插入术 静脉血栓形成 抗凝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YNTAX评分对无保护左主干病变选择不同血运重建方式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庞明杰 张宏 +4 位作者 陶杰 赵燕 张云梅 吴咏昕 杨艳萍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12,共4页
目的:应用SYNTAX评分评估冠状动脉(冠脉)无保护左主干病变(ULMCA)的复杂程度及其与临床事件的相关性,探讨冠脉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的最佳血运重建方式。方法:回顾性收集了206例从2003-02至2008-01采用经皮冠脉介入治疗—药物洗脱支架(P... 目的:应用SYNTAX评分评估冠状动脉(冠脉)无保护左主干病变(ULMCA)的复杂程度及其与临床事件的相关性,探讨冠脉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的最佳血运重建方式。方法:回顾性收集了206例从2003-02至2008-01采用经皮冠脉介入治疗—药物洗脱支架(PCI-DES)和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其中CABG组94例,PCI-DES组112例。收集患者的基本情况、左主干病变特点及SYNTAX评分、CABG和PCI手术情况,随访患者术后3年的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发生率以及冠脉造影复查情况。结果:①两组患者基本情况、左主干病变特点及SYNTAX评分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ABG组合并三支血管病变多于PCI-DE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4.47%(70例)vs.41.07%(46例),P<0.01]。②住院期间CABG组的MACCE发生率较PCI-DES组高(P<0.05)。术后3年随访,两组的MACCE发生率及无MACCE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PCI-DES组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率明显高于CABG组(P<0.05)。③两组间SYNTAX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DES组中,高积分(≥30.0)患者术后3年MACCE发生率明显高于低积分(<30.0)患者(P<0.01),而术后3年无MACCE生存率低于低积分患者(P<0.01)。CABG组中,高积分和低积分患者术后3年MACCE发生率及无MACCE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积分患者中,术后3年PCI-DES组MACCE发生率高于CABG组,无MACCE生存率低于CABG组(P均<0.05)。低积分患者中,术后3年PCI-DES组MACCE发生率低于CABG组,无MACCE生存率PCI-DES组高于CABG组(P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用SYNTAX评分指导无保护左主干病变的血管重建方式选择有重要价值,但在不同的患者中,仍应结合临床特征和冠脉病变特点选择恰当的血运重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保护左主干病变 药物洗脱支架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SYNTAX评分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成人与伴吞咽障碍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吞咽相关脑功能区激活机制的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邬刚 郭艳吉 +4 位作者 崔树兰 涂坤 马鹏程 李妍平 吴海燕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02-810,共9页
目的:运用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blood oxygenation level dependent-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BOLDfMRI)技术对伴吞咽功能障碍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和正常成人在吞咽活动时相应的脑功能区域激活特点进行研究,探索急性脑梗... 目的:运用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blood oxygenation level dependent-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BOLDfMRI)技术对伴吞咽功能障碍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和正常成人在吞咽活动时相应的脑功能区域激活特点进行研究,探索急性脑梗死患者吞咽功能障碍恢复过程中相关的脑功能区域调控方式。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1年7月在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住院的伴吞咽障碍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50例和正常成人100例,对其进行BOLD-fMRI扫描,记录两者在吞咽活动时相关脑功能区域的激活体积和强度,并对比两者间的差异。结果:共收集病例组150例,其中右侧脑梗死组患者50例,男29例,女21例,平均年龄(56.22±7.33)岁;左侧脑梗死组患者100例,男61例,女39例,平均年龄(58.07±6.84)岁;对照组100例,男57例,女43例,平均年龄(53.56±11.41)岁。对照组吞咽活动时激活的相关脑功能区域特点显示:两侧初级运动皮层中枢(BA4区)、运动前区/辅助运动区(BA6/8区)、缘上回(BA40区)、岛叶(BA13区)、颞上回(BA22区)、扣带回皮层(BA24区)、额叶内侧面(BA32区)、延髓、脑桥、基底核团、丘脑、小脑及左侧颞极(BA38区)和右侧颞横回(BA41区)等脑功能区激活体积和强度增加,左侧BA4区、BA40区、小脑激活体积较右侧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右两侧脑区的激活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侧脑梗死病例组患者BOLD-fMRI扫描各脑区激活体积显示:右侧BA4区、BA6/8区激活体积较对照组减小,左侧BA6/8区、BA4区激活体积较对照组增大,双侧后扣带回皮层的BA23和顶叶内侧面BA31区体积较对照组增大,左侧视觉中枢的BA18/19和BA41区皮层激活体积较对照组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右侧BA4区、BA6/8区、BA40区、BA13区激活强度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左侧脑梗死病例组患者BOLD-fMRI扫描各脑区激活体积显示:左侧BA4区、BA6/8区的激活体积较对照组减小,右侧BA4区、BA6/8区激活体积较对照组增大,双侧BA23/31区、左侧BA41区、双侧BA7区、双侧BA18/19区和双侧小脑激活体积较对照组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左侧BA4区、BA6/8区、BA40区、BA13区激活强度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双侧运动、运动前、感觉、嗅觉、听觉、脑干、小脑、基底核团等脑功能区均参与调控正常人的吞咽活动,且调控具有一定的偏侧性。同侧的运动功能区、运动功能前区激活体积降低,对侧运动功能区、运动功能前区激活体积增加是伴吞咽障碍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吞咽相关脑功能区的主要代偿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吞咽 急性脑梗死 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 脑功能区 偏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病对颈动脉及桡动脉结构及功能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丁立群 王兆禹 +2 位作者 陈明 丁云川 刘超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4年第6期406-408,共3页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时同为导管动脉的大动脉和中动脉结构及功能变化的异同。方法 筛选 6 3例 1~ 2级高血压患者和性别年龄与之匹配的正常人 31例作为对照组。用高分辨率超声血管探头检测颈总动脉和桡动脉的内膜中层厚度 ,管腔内径 ,...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时同为导管动脉的大动脉和中动脉结构及功能变化的异同。方法 筛选 6 3例 1~ 2级高血压患者和性别年龄与之匹配的正常人 31例作为对照组。用高分辨率超声血管探头检测颈总动脉和桡动脉的内膜中层厚度 ,管腔内径 ,并用相应公式计算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腔径比值、动脉内膜中层横截面积、动脉管腔横截面积、动脉壁 /腔横截面积比值、动脉扩张性以及动脉横截面积顺应性。用协方差校正除血压以外的其它影响因素后比较上述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高血压组颈总动脉和桡动脉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与管腔内径的比值、内膜中层面积及与管腔面积的比值均显著增加 ,颈总动脉扩张性及横截面积顺应性降低 ,但桡动脉扩张性及横截面积顺应性无改变。即使校正除血压以外的影响因素后 ,结果仍不变。结论 高血压病对导管动脉的损伤呈不均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导管动脉重构 动脉扩张性 动脉顺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经前系统性红斑狼疮女性患者血清sCD40L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壮可 林玲 +2 位作者 林俊 尹海平 程龙献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40-844,共5页
目的研究绝经前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女性患者血清可溶性CD40L(sCD40L)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其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选择绝经前SLE女性患者59例和正常同龄女性对照42例。采用高分辨多普勒超声检测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斑块形成... 目的研究绝经前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女性患者血清可溶性CD40L(sCD40L)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其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选择绝经前SLE女性患者59例和正常同龄女性对照42例。采用高分辨多普勒超声检测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斑块形成,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sCD40L水平,根据血清sCD40L水平将SLE患者分为sCD40L升高组和sCD40L正常组。记录各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包括体重指数(BMI)、血压、空腹血糖、血脂、疾病活动评分(SLEDAI)、病程和抗狼疮治疗情况。结果 SLE组颈动脉IMT及斑块检出率及血清sCD40L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与sCD40L正常组相比,sCD40L升高组SBP、TC、TG、非HDL-c水平、颈动脉IMT及斑块检出率均明显增加,HDL-c水平降低;糖皮质激素用量、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及疾病活动情况均与sCD40L水平有关;sCD40L正常组SBP、TC、TG、非HDL-c、有高血压病史者所占比率、颈动脉IMT及斑块检出率均较对照组增加,HDL-c低于对照组;存在血脂异常、血压升高、颈动脉硬化及SLEDAI>9的患者其sCD40L水平明显升高,正在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sCD40L水平较未使用者低。结论绝经前女性SLE患者颈动脉IMT及斑块检出率的增加与其血清sCD40L水平的升高有关,sCD40L通过作用于血压、血脂等传统动脉硬化危险因素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血脂、血压、颈动脉硬化、疾病活动及抗狼疮治疗均可影响血清sCD40L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绝经前 可溶性CD40L 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斑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罗莫司药物洗脱支架在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庞明杰 张宏 +2 位作者 赵燕 张云梅 黄春涛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7年第4期300-301,共2页
目的评价西罗莫司药物洗脱支架(SES,Cypher)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56例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患者,接受主支血管西罗莫司药物洗脱支架和分支血管球囊扩张术,回顾性分析其结果。结果手术即刻成功率100%,临床随访6~8个... 目的评价西罗莫司药物洗脱支架(SES,Cypher)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56例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患者,接受主支血管西罗莫司药物洗脱支架和分支血管球囊扩张术,回顾性分析其结果。结果手术即刻成功率100%,临床随访6~8个月,46例患者心绞痛消失,9例心绞痛症状减轻,1例复发心绞痛再次血运重建治疗成功。结论西罗莫司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分叉病变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洗脱支架 分叉病变 西罗莫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消融术后Ⅲ度房室阻滞长期延迟恢复一例
18
作者 苗云波 邓旭 +2 位作者 谢红 孟洁 周乐今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5-75,共1页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5岁。2004年7月患者因阵发性慢快型房室交界区折返性心动过速,在我院行射频消融术。手术顺利,但术后第1天出现Ⅱ度房窒阻滞,房室呈2:1下传,心室率50~56次/分。立即静脉滴注甲强龙120mg/d、维生素C20g/d,...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5岁。2004年7月患者因阵发性慢快型房室交界区折返性心动过速,在我院行射频消融术。手术顺利,但术后第1天出现Ⅱ度房窒阻滞,房室呈2:1下传,心室率50~56次/分。立即静脉滴注甲强龙120mg/d、维生素C20g/d,口服辅酶Q10 20mg,3次/天,严密监测心电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Ⅲ度房室阻滞 射频消融术后 延迟恢复 房室交界区折返性心动过速 辅酶Q10 临床资料 静脉滴注 慢快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洗脱支架直接置入治疗A型和B_1型病变的临床观察
19
作者 庞明杰 张宏 +1 位作者 赵燕 王秀琼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S2期14-16,共3页
目的 评价直接置入药物洗脱支架 (CYPHERTM,codis)在A或B1 型病变的冠心病患者治疗中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  6 2例接受CYPHERTM 支架直接置入的患者 (直接支架组 )和一般情况匹配的 5 1例球囊扩张后行冠脉支架术的患者 (常规支架组 ... 目的 评价直接置入药物洗脱支架 (CYPHERTM,codis)在A或B1 型病变的冠心病患者治疗中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  6 2例接受CYPHERTM 支架直接置入的患者 (直接支架组 )和一般情况匹配的 5 1例球囊扩张后行冠脉支架术的患者 (常规支架组 ) ,比较两组的一般情况 ,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即刻和临床随访结果。结果 直接支架组介入操作时间明显短于常规支架组 [(17.2± 8.6 )比 (2 6 .3± 7.1)min ,P <0 .0 1],直接支架组平均扩张压明显高于常规支架组 [(14± 3)比 (12± 1.9)atm ,P<0 .0 1],两组无一例发生介入治疗相关的严重心脏事件。随访期间两组严重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 A或B1 型病变的冠心病患者CYPHERTM 支架直接置入术可缩短介入操作时间 ,即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支架术 药物涂层支架 雷帕霉素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的生物力学特性及其对介入治疗的优化作用
20
作者 刘超 陈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877-880,共4页
近年来,对冠状动脉的研究已从单纯的冠状动脉的解剖生理学特性、生物力学特性、血液流变学特性等基础方面逐步向冠状动脉疾病的早期发病机制、病理学改变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评估等临床方面转变。本文从冠状动脉的特殊几何结构出发,... 近年来,对冠状动脉的研究已从单纯的冠状动脉的解剖生理学特性、生物力学特性、血液流变学特性等基础方面逐步向冠状动脉疾病的早期发病机制、病理学改变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评估等临床方面转变。本文从冠状动脉的特殊几何结构出发,分析影响冠状动脉分叉处病变的生物力学因素,并阐述其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优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血管 冠状动脉疾病 生物力学 放射学 介入性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