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省573名非综合征型聋学生SLC26A4基因IVS7-2A> G和2168 A> G的检测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华映坤 马恒 +5 位作者 刘德胜 郑永钦 鲁俊 吕超绍 撒亚莲 严新民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18-520,共3页
目的分析云南省部分聋校非综合征型聋学生常见致聋基因SLC26A4突变热点的携带情况,初步了解当地聋病的分子病因及其特点。方法采集云南省部分聋校573例非综合征型耳聋学生(耳聋组)及232例听力正常人群(对照组)的外周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 目的分析云南省部分聋校非综合征型聋学生常见致聋基因SLC26A4突变热点的携带情况,初步了解当地聋病的分子病因及其特点。方法采集云南省部分聋校573例非综合征型耳聋学生(耳聋组)及232例听力正常人群(对照组)的外周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PCR扩增含SLC26A4基因IVS7-2A>G、2168A>G(H723R)位点的基因片段,将扩增产物直接测序,用GeneTool软件分析碱基序列。结果耳聋组中19例携带SLC26A4基因IVS7-2A>G突变(3.32%,19/573),其中6例为纯合突变,13例为杂合突变,等位基因频率为2.18%(25/1 146);携带2168A>G(H723R)突变5例(0.87%,5/573),其中1例为纯合突变,4例为杂合突变,等位基因频率为0.52%(6/1 146);3例为同时携带IVS7-2A>G和2168A>G(H723R)的复合杂合突变(0.52%,3/573)。对照组中检测到SLC26A4基因IVS7-2A>G杂合突变2人(0.86%,2/232),2168A>G(H723R)杂合突变1人(0.43%,1/232)。结论云南省部分聋校非综合征型聋学生携带SLC26A4基因IVS7-2A>G、2168A>G(H723R)突变率低于国内平均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聋 SLC26A4基因 序列分析 热点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三民族人群eNOS G894T多态性与HBV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高建梅 董虹 +3 位作者 王金丽 李丽 邹云莲 严新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87-789,共3页
目的:分析云南省西双版纳基诺族、傣族和僾尼族人群eNOS G894T多态性与HB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运用PCR-RFLP方法对三民族人群eNOS G894T位点进行基因分型。结果:(1)僾尼族人群HBV感染率显著高于基诺族及傣族(P均... 目的:分析云南省西双版纳基诺族、傣族和僾尼族人群eNOS G894T多态性与HB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运用PCR-RFLP方法对三民族人群eNOS G894T位点进行基因分型。结果:(1)僾尼族人群HBV感染率显著高于基诺族及傣族(P均为0.000)。(2)僾尼族人群eNOS G894T位点基因型与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与其他两民族显著不同(P均小于0.005),GG基因型与G等位基因频率降低,而TT基因型与T等位基因频率升高。(3)HBV感染组eNOS G894T位点GG基因型与G等位基因频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而TT基因型与T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HC组(P均为0.000)。(4)以非条件logistic回归校正混杂因素后,在G隐性模式下,HBV感染组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为0.000;OR为0.311;95%CI为0.179~0.540)。结论:eNOS G894T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具有民族差异,并且其多态性与HBV感染密切相关,基因型为GG纯合子的个体降低了HBV感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ENOS 基因多态性 少数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三民族人群VDR基因多态性与HBV感染的相关性 被引量:5
3
作者 高建梅 姚瑶 +3 位作者 张桂前 王金丽 邹云莲 严新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535-1537,共3页
目的:分析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基诺族、傣族和僾尼族人群VDR Taq I和Fok I位点基因多态性的分布,并对其多态性与HBV感染的相关性进行探讨。方法:运用PCR-RFLP方法对三民族人群VDR Taq I和Fok I位点进行基因分型。结果:(1)僾尼族VDR Taq I... 目的:分析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基诺族、傣族和僾尼族人群VDR Taq I和Fok I位点基因多态性的分布,并对其多态性与HBV感染的相关性进行探讨。方法:运用PCR-RFLP方法对三民族人群VDR Taq I和Fok I位点进行基因分型。结果:(1)僾尼族VDR Taq I和Fok I位点多态性与其他两民族显著不同:Fok I位点CC基因型和Taq I/Fok I TT单体型频率降低(僾尼族vs基诺族:χ2值分别为13.907和14.839,P值分别为0.001和<0.001;僾尼族vs傣族χ2值分别为6.766和6.134,P值分别为0.034和0.013)。(3)VDR多态性在HBV感染组(IF组)和健康对照组(HC组)中分布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F组Fok I CC基因型(χ2<26.229,P<0.001,OR=2.305,95%CI为1.451~3.663)、Taq I/Fok I TC单体型(χ2=12.457,P<0.001)显著高于HC组,而TT单体型则低于HC组(χ2=25.599,P<0.001);(4)VDR多态性在HBsAg(+)组与HBsAg(-)组中分布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BsAg(+)组CC基因型(χ2=13.321,P=0.001,OR=3.104,95%CI为1.676~5.750)、Taq I/Fok I TC单体型(χ2=12.525,P=0.001)显著高于HBsAg(-)组,而TT单体型则低于HBsAg(-)组(χ2=14.027,P<0.001)。结论:VDR Taq I和Fok I多态性具有民族差异,且其多态性与HBV易感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骨化三醇 基因多态性 少数民族 肝炎病毒 乙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8启动子基因在云南基诺族、傣族、僾尼族人群中的遗传多态性 被引量:2
4
作者 高建梅 董虹 +3 位作者 撒亚莲 邹云莲 唐慧 严新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3768-3770,共3页
目的:分析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基诺族、傣族和僾尼族人群白细胞介素-18(IL-18)启动子基因多态性的分布情况。方法:运用PCR-测序的方法检测三民族人群IL-18启动子G-137C、C-607A和G-656T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结果:(1)基诺族人群G-1... 目的:分析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基诺族、傣族和僾尼族人群白细胞介素-18(IL-18)启动子基因多态性的分布情况。方法:运用PCR-测序的方法检测三民族人群IL-18启动子G-137C、C-607A和G-656T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结果:(1)基诺族人群G-137C位点基因型与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与其他两民族显著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为0.000)。(2)C-607A与G-656T完全连锁,C-607A(G-656T)位点基因型与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三民族人群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IL-18启动子G-137C、C-607A和G-656T多态性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具有民族、种族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8 启动子 基因多态性 少数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鲁俊 撒亚莲 严新民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34-236,共3页
脊髓损伤(spinalcordinjuries,SCI)是致残率最高的疾病之一,SCI及继发炎症引起神经元和神经纤维变性坏死,神经胶质细胞增生形成瘢痕组织,造成损伤平面以下出现运动功能丧失(瘫痪)、感觉障碍、括约肌功能失调(大小便失禁)、肌... 脊髓损伤(spinalcordinjuries,SCI)是致残率最高的疾病之一,SCI及继发炎症引起神经元和神经纤维变性坏死,神经胶质细胞增生形成瘢痕组织,造成损伤平面以下出现运动功能丧失(瘫痪)、感觉障碍、括约肌功能失调(大小便失禁)、肌痉挛、疼痛、关节挛缩、褥疮、心理障碍、性功能不全,甚至呼吸障碍等危及生命及影响生活质量的改变。目前SCI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亟待探索新的治疗策略。近年,随着对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s)的多向分化潜能、低免疫原性及体外易培养扩增等生物学特性的深入认识,为SCI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移植治疗 脊髓损伤 神经胶质细胞增生 多向分化潜能 大小便失禁 性功能不全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LO在慢性髓系白血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梅芬 李瑞玮 +1 位作者 杨同华 撒亚莲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916-1920,共5页
白血病是一组高度异质性的造血系统恶性肿瘤,有一种或几种白细胞出现质和量的异常,并在骨髓和其它器官中广泛浸润,导致正常血细胞减少。白血病按照细胞类型的不同,分为髓系白血病和淋巴细胞白血病;按自然病程和细胞的成熟度分为急性白... 白血病是一组高度异质性的造血系统恶性肿瘤,有一种或几种白细胞出现质和量的异常,并在骨髓和其它器官中广泛浸润,导致正常血细胞减少。白血病按照细胞类型的不同,分为髓系白血病和淋巴细胞白血病;按自然病程和细胞的成熟度分为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白血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脂氧合酶 花生四烯酸15-脂氧合酶基因 慢性髓系白血病 白血病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脐带Wharton’s jelly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李士欣 华映坤 +5 位作者 王林坪 杨慧 鲁俊 吕超绍 董旭东 撒亚莲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32-436,共5页
目的探讨人脐带Wharton’s jelly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方法及生物学特性。方法将脐带Wharton’s jelly剪成约0.5 mm3种植到培养瓶,3 h后添加培养液。细胞达90%融合时用胰酶消化传代。用免疫组化检测波形蛋白的表达;用流式检测细胞膜表型;... 目的探讨人脐带Wharton’s jelly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方法及生物学特性。方法将脐带Wharton’s jelly剪成约0.5 mm3种植到培养瓶,3 h后添加培养液。细胞达90%融合时用胰酶消化传代。用免疫组化检测波形蛋白的表达;用流式检测细胞膜表型;用诱导液检测其分化为脂肪样细胞和神经样细胞的潜能。结果培养6 d左右,细胞从组织块游出,为长梭形的成纤维样细胞,传代后细胞增殖加快,呈放射状分布。间充质干细胞标记物CD90等为阳性,而CD34等为阴性;波形蛋白呈强阳性。成脂诱导后,细胞质出现脂滴,油红O染色为阳性。经黄芪诱导24 h,细胞表达Nestin和NF,而NSE和GFAP为阴性。结论人脐带Wharton’s jelly中有间充质干细胞,且有多向分化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脐带 Wharton’sjelly 分离 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血病细胞源外泌体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张娟娟 李瑞玮 +2 位作者 贺继刚 欧阳红梅 撒亚莲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287-2292,共6页
白血病(leukemia)是一类造血干/祖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外泌体是活细胞分泌到胞外的一种纳米级的微囊泡,是细胞间对话的信息和物质载体^([1])。外泌体携带亲本细胞来源的蛋白质、核酸(mRNA、microRNA和DNA等)及脂质等生物信息分子... 白血病(leukemia)是一类造血干/祖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外泌体是活细胞分泌到胞外的一种纳米级的微囊泡,是细胞间对话的信息和物质载体^([1])。外泌体携带亲本细胞来源的蛋白质、核酸(mRNA、microRNA和DNA等)及脂质等生物信息分子,可近距离和/或经体液流动远距离、特异性调控靶细胞的生理和病理活动^([2-3])。靶细胞摄取外泌体的途径主要有网格蛋白介导的内吞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细胞 外泌体 生物学功能 分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实体瘤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增殖与杀瘤活性 被引量:4
9
作者 撒亚莲 华映坤 +5 位作者 严新民 贾玲 孙建伟 宋建新 杨净瑜 徐艳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0-92,共3页
目的探讨恶性实体瘤患者外周血来源的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的增殖能力、免疫表型及杀瘤活性。方法用rhIFN-γ,rhIL-2,Anti-CD3mAb与恶性实体瘤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共孵育。分别在培养第4、7、10、13天进行细胞计数,通过流式细胞术检... 目的探讨恶性实体瘤患者外周血来源的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的增殖能力、免疫表型及杀瘤活性。方法用rhIFN-γ,rhIL-2,Anti-CD3mAb与恶性实体瘤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共孵育。分别在培养第4、7、10、13天进行细胞计数,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免疫表型及MTT法检测对K562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恶性实体瘤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与rhIFN-γ,rhIL-2,Anti-CD3mAb孵育4、7、10、13d,细胞数分别增加(2.5±1.6)、(11.9±3.5)、(22.3±7.8)和(29.5±6.1)倍。CD3+、CD4+、CD8+和CD3+CD16+CD56+细胞在培养第13天分别从(62.8±7.6)%、(31.5±5.8)%、(44.9±8.2)%和(1.3±1.1)%增加到(89.3±9.5)%、(50.1±7.2)%、(57±9.0)%和(37.0±12.7)%。对K562细胞的杀伤效应在第4、7、13天分别为(23.6±8.5)%、(56.4±7.2)%和(80.1±4.5)%。结论rhIFN-γ,rhIL-2和Anti-CD3mAb诱导恶性实体瘤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活化为以CD3+CD16+CD56+为主的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细胞增殖力强,并对K562细胞有强大的杀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伤细胞 增殖 免疫 细胞毒活性 细胞过继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联蛋白A1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红玲 沈涛 +1 位作者 撒亚莲 严新民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907-910,共4页
目的:检测膜联蛋白A1(annexin A1,ANXA1)在人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蛋白免疫印迹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距肿瘤边缘>5 cm)中膜联蛋白A1的... 目的:检测膜联蛋白A1(annexin A1,ANXA1)在人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蛋白免疫印迹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距肿瘤边缘>5 cm)中膜联蛋白A1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实时荧光定量PCR显示,膜联蛋白A1 mRNA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0.574±1.403)高于癌旁组织(0.240±0.89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060,P=0.045)。肺癌组织中膜联蛋白A1的表达与其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相关(P<0.05);与性别、年龄、吸烟史、肿瘤直径、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蛋白免疫印迹和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均显示,膜联蛋白A1蛋白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结论:ANXA1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肺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可能与其发生发展和侵袭转移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膜联蛋白A1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联蛋白A1与生殖和代谢性疾病的关系
11
作者 李红玲 沈涛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984-987,共4页
膜联蛋白A1(ANXA1)是一类磷脂结合蛋白,参与生物体内的多种生物学功能,包括抗炎症反应、细胞信号转导、细胞增殖分化及细胞凋亡等,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肿瘤耐药等密切相关。现就ANXA1与生殖、胰岛素抵抗及动脉粥样硬化等慢性炎症性... 膜联蛋白A1(ANXA1)是一类磷脂结合蛋白,参与生物体内的多种生物学功能,包括抗炎症反应、细胞信号转导、细胞增殖分化及细胞凋亡等,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肿瘤耐药等密切相关。现就ANXA1与生殖、胰岛素抵抗及动脉粥样硬化等慢性炎症性疾病的关系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联蛋白A1 生殖 炎症 代谢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OX5、ALOX5AP基因多态性与髓系白血病易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1
12
作者 梅芬 王艳飞 +4 位作者 杨丹 左荣霞 沈涛 杨同华 撒亚莲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0-50,共11页
目的:探讨花生四烯5-脂氧合酶基因(arachidonate 5-lipoxygenase gene,ALOX5)rs2029253,rs2228064和rs2228065位点以及5-脂氧合酶激活蛋白基因(5-lipoxygenase activating protein gene,ALOX5AP)rs10507391和rs4769874位点的单核苷酸多... 目的:探讨花生四烯5-脂氧合酶基因(arachidonate 5-lipoxygenase gene,ALOX5)rs2029253,rs2228064和rs2228065位点以及5-脂氧合酶激活蛋白基因(5-lipoxygenase activating protein gene,ALOX5AP)rs10507391和rs4769874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与髓系白血病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知情同意,选取150例髓系白血病患者为髓系白血病(ML)组,134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提取基因组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技术(PCR-RFLP)联合PCR产物直接测序法检测ALOX5、ALOX5AP基因5个位点的基因型。结果:ALOX5基因rs2029253位点在ML组和对照组中的A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43.0%和34.3%,而等位基因G的频率分别为57.0%、65.7%;基因型AA、AG和GG在ML组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32.2%,21.5%和46.3%,而在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15.7%,37.3%和47.0%。基因型AA和等位基因A可能增加髓系白血病的发病风险(OR=2.26,95%CI:1.43-4.56,P<0.05;OR=1.44,95%CI:1.02-2.03,P<0.05);基因型AG与等位基因G可能降低对髓系白血病的易感性(OR=0.46,95%CI:0.27-0.78,P<0.01;OR=0.69,95%CI:0.50-0.98,P<0.05)。而ALOX5基因rs2228064、rs2228065位点多态性在ML组与对照组间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LOX5AP基因rs10507391位点等位基因A在髓系白血病组和对照组中频率分布分别为30.7%和36.2%;基因型AA、AT和TT在ML组中分布频率分别为1.3%,58.7%和40.0%,在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9.7%,53.0%和37.3%;基因型AA可能降低髓系白血病的发病风险(OR=0.13,95%CI:0.03-0.57,P<0.05);而ALOX5AP rs4769874位点基因型与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在ML组与对照组间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LOX5 rs2029253位点基因型AA、AG和等位基因A、G以及ALOX5AP rs4769874位点AA基因型与髓系白血病发病的遗传易感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OX5 ALOX5AP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 髓系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OX5基因启动子SP-1结合位点多态性与急性髓系白血病易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娟娟 梅芬 +5 位作者 李瑞玮 左荣霞 郑永钦 沈涛 杨同华 撒亚莲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70-673,678,共5页
目的探讨花生四烯5-脂氧合酶基因(arachidonate 5-lipoxygenase gene, ALOX5)基因启动子SP-1结合位点的多态性与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分析236例成... 目的探讨花生四烯5-脂氧合酶基因(arachidonate 5-lipoxygenase gene, ALOX5)基因启动子SP-1结合位点的多态性与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分析236例成人AML(实验组)和179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中ALOX5基因启动子SP-1结合位点的多态性,经PCR产物直接测序法进行验证,利用DNAStar软件对测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检测到ALOX5基因启动子SP-1结合位点有6种基因型,包括4/4、4/5、4/6、5/5、5/6和6/6。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中,基因型4/4的分布频率为20.30%和10.10%( OR =1.976,95% CI :1.050~3.719,χ 2=4.539, P <0.05);基因型4/6的分布频率为10.60%和26.80%( OR =0.386,95% CI :0.215~0.692,χ 2=10.513, P <0.05);等位基因6的分布频率为26.90%和30.20%( OR =0.736,95% CI :0.528~1.025,χ 2=3.291, P <0.05);SP-1位点的其余基因型、等位基因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中分布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其可能不是成人AML发病风险的预警指标。结论 ALOX5基因启动子区SP-1结合位点的基因型4/6,等位基因6可能与AML发病风险降低有关,而携带基因型4/4人群可能易患A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系白血病 ALOX5基因 启动子 单核苷酸多态性 易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基于CRISPR/Cas9技术敲除ALOX5的质粒
14
作者 梅芬 李瑞玮 +4 位作者 张娟娟 左荣霞 邹云莲 沈涛 撒亚莲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0-114,共5页
旨在利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敲除花生四烯5-脂氧合酶基因(Arachidonate 5-lipoxygenase gene,ALOX5)的重组质粒。设计合成3对靶向敲除ALOX5第六外显子的sgRNA,将其分别插入到CRISPR/Cas9质粒骨架pX458载体中,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DH5α... 旨在利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敲除花生四烯5-脂氧合酶基因(Arachidonate 5-lipoxygenase gene,ALOX5)的重组质粒。设计合成3对靶向敲除ALOX5第六外显子的sgRNA,将其分别插入到CRISPR/Cas9质粒骨架pX458载体中,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DH5α后挑取克隆,通过测序评估重组质粒是否构建成功。将构建好的重组质粒转染293T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转染效果,挑取转染成功的细胞,用试剂盒提取转染细胞基因组DNA,PCR扩增含敲除位点的DNA片段,用测序技术获得核苷酸序列,用DNAStar软件分析转染细胞中ALOX5基因敲除情况。测序结果表明2对双链sgRNA寡核苷酸已插入质粒,且序列正确,靶向ALOX5基因的重组质粒pX458-sgRNAs-ALOX5构建成功。其在293T细胞中的转染效率约为50%,用一代测序法未检测到sgRNAs的切割效果。初步表明利用CRISPR/Cas9技术成功构建靶向ALOX5基因的重组质粒pX458-sgRNAs-ALOX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OX5 CRISPR/Cas9 基因敲除 构建 质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