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回“利益”分析的市场社会学研究——读韦伯的《经济与社会》 被引量:1
1
作者 段岩娜 陈小鹏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75-182,共8页
经济学与社会学对市场中利益的分割式研究,遮蔽了市场的社会属性分析。韦伯的综合性研究条分缕析了利益和市场的社会意义。市场中的社会行动者的利益定位,同时指向互动中他者的社会行动。因而在理性市场逻辑扩展的当下,社会学研究也要... 经济学与社会学对市场中利益的分割式研究,遮蔽了市场的社会属性分析。韦伯的综合性研究条分缕析了利益和市场的社会意义。市场中的社会行动者的利益定位,同时指向互动中他者的社会行动。因而在理性市场逻辑扩展的当下,社会学研究也要重回利益分析。利益驱动的市场具有产生和放大社会利益、加速社会流动形成开放社会分层、完善制度和规则等社会属性。“经济行动逻辑”和“历史路径下的规范限制”分析框架有助于透视市场的社会意义生成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益 市场 行动逻辑 社会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地区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治理的社会学思考 被引量:6
2
作者 李诚 李进参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6-80,共5页
社会转型期我国民族地区生态环境问题呈现出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具象,从环境社会学的视角看,其形成机制和根源有经济、文化和制度等多方面的因素,因此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治理中,要明确环境产权,培养环境意识和绿色消费理念,形成多元利益主... 社会转型期我国民族地区生态环境问题呈现出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具象,从环境社会学的视角看,其形成机制和根源有经济、文化和制度等多方面的因素,因此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治理中,要明确环境产权,培养环境意识和绿色消费理念,形成多元利益主体共构的环境制度目标,疏通环境诉求渠道,促进和维护环境公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生态环境问题 双重具象 形成机制 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研究的多元路径与本土化问题-以云南现代彝学研究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谭庆莉 谷禾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2期61-65,共5页
彝学研究的厚实基础及多元化特点为我们分析讨论当前背景下的中国学术研究的多元化与本土化问题提供了极为有价值的案例,本文尝试以云南彝学为例,在云南彝学发展变迁的历史背景下,分析研究彝学研究的多元路径与本土化问题。
关键词 彝学 多元路径 本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建立中国民族社会学数据库的设想和倡议 被引量:2
4
作者 郑凡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50-54,共5页
关于建立中国民族社会学数据库的设想和倡议郑凡一、设想的由来欣闻中国民族社会学研究会在京成立!我们对自己正在进行的一个云南省重点课题《民族社会学概论》,也更增添了研究信心。我们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深切感到,一方面,现时代... 关于建立中国民族社会学数据库的设想和倡议郑凡一、设想的由来欣闻中国民族社会学研究会在京成立!我们对自己正在进行的一个云南省重点课题《民族社会学概论》,也更增添了研究信心。我们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深切感到,一方面,现时代的民族问题与和平、发展主题交织在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库系统 民族社会学 云南少数民族 人口发展模型 中国社会学 云南汉族 少数民族人口 中国民族 线性模型 人口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诺族刀耕火种的民族生态学研究 被引量:47
5
作者 尹绍亭 《农业考古》 1988年第1期318-334,共17页
目录序言Ⅰ、基诺山区的自然环境及刀耕火种农业的地理分布Ⅱ、基诺族农村公社刀耕火种民族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功能. Ⅲ、基诺族刀耕火种民族生态系统的变革及其问题Ⅳ。
关键词 基诺族 刀耕火种农业 基诺山 生态系统 农村公社 地理分布 生态学 山地民族 氏族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农村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被引量:1
6
作者 谷禾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9-72,共4页
现代云南农村研究的历史大致分为3个阶段:中国农村研究的云南经验时期;民族研究与云南农村研究时期;云南农村发展研究时期。云南农村发展与中国农村发展相比,具有共通性与特殊性,应在主体思考的前提下,积极、主动地寻求建立系统、有效... 现代云南农村研究的历史大致分为3个阶段:中国农村研究的云南经验时期;民族研究与云南农村研究时期;云南农村发展研究时期。云南农村发展与中国农村发展相比,具有共通性与特殊性,应在主体思考的前提下,积极、主动地寻求建立系统、有效、适应的理论方法,来解答云南农村发展中的种种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农村 变迁发展 主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城镇化:实例与特色——评《小城镇,大战略——玉溪城镇化发展研究》
7
作者 李立纲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S2期277-278,共2页
关键词 城镇化发展 大战略 小城镇 云南昆明 社会学研究 社会科学院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确认识中国社会阶层的变化
8
作者 乔亨瑞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6-18,共3页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就是要"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
关键词 中国 社会阶层 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跨境民族多元历史文化与身份认同 被引量:11
9
作者 谷禾 谭庆莉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0-64,共5页
云南跨境民族具有多元的历史文化,与境外同一民族在族源历史、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等方面有着共通点或差异。云南跨境民族的多元文化对其身份认同产生重要影响,处理好云南跨境民族身份认同问题,必须正确认识云南跨境民族的文... 云南跨境民族具有多元的历史文化,与境外同一民族在族源历史、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等方面有着共通点或差异。云南跨境民族的多元文化对其身份认同产生重要影响,处理好云南跨境民族身份认同问题,必须正确认识云南跨境民族的文化认同与政治认同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境民族 多元文化 身份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居民社区资源共享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李立纲 谷禾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0-14,18,共6页
在民政部和各地城市政府领导下,城市社区的改革和建设正在展开。在这当中,十分重要的就是要实现社区资源的共享。社区资源,本文认为是一个具体社区能够掌握、支配和动员的各种现实的社会资源,并进一步提出了社区资源共享的前提、原则和... 在民政部和各地城市政府领导下,城市社区的改革和建设正在展开。在这当中,十分重要的就是要实现社区资源的共享。社区资源,本文认为是一个具体社区能够掌握、支配和动员的各种现实的社会资源,并进一步提出了社区资源共享的前提、原则和几个关系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居民社区 社区资源 共享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校教育与云南跨境民族身份认同的塑造 被引量:8
11
作者 谷禾 谭庆莉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1-85,共5页
学校教育对于跨境民族身份认同的塑造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语言文化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跨境民族的民族认同意识、国家认同意识被逐步建立起来。在当前云南边境地区特殊的社会形势下,有必要加强和调整跨境民族的学校教育,确立跨境民族的身... 学校教育对于跨境民族身份认同的塑造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语言文化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跨境民族的民族认同意识、国家认同意识被逐步建立起来。在当前云南边境地区特殊的社会形势下,有必要加强和调整跨境民族的学校教育,确立跨境民族的身份认同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境民族 学校教育 身份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云南少数民族的生产方式与生态保护 被引量:16
12
作者 杨士杰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19-122,共4页
云南某些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曾经对自然生态保护产生过积极的影响,例如在传统生产方式方面,佤、景颇、独龙、怒、基诺等民族为了克服落后生产方式造成的土地贫瘠的状况,曾采取轮耕和种水冬瓜树以恢复生态的方法;在禁忌方面,纳西、哈尼... 云南某些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曾经对自然生态保护产生过积极的影响,例如在传统生产方式方面,佤、景颇、独龙、怒、基诺等民族为了克服落后生产方式造成的土地贫瘠的状况,曾采取轮耕和种水冬瓜树以恢复生态的方法;在禁忌方面,纳西、哈尼、拉祜、彝等民族中至今仍存在着神山、神林、神树的崇拜与禁忌,有效地保护了山林生态;在民族习惯法方面,基诺、白、彝、傣等民族中都存在有关保护生态环境的习惯法。在当今时代,如何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优良成分,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仍然是学术界和社会各方面亟需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方式 禁忌 习惯法 生态保护 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众媒体与云南跨境民族身份认同的塑造 被引量:7
13
作者 谷禾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7-60,共4页
大众媒体通过传播主流社会价值观、发挥语言文化的教育功能、传播社会经济信息技术,促进了云南跨境民族接纳吸收主流社会文化,有利于塑造跨境民族的民族认同意识、国家认同意识。在当前云南边境地区特殊的社会形势下,有必要加强和调整... 大众媒体通过传播主流社会价值观、发挥语言文化的教育功能、传播社会经济信息技术,促进了云南跨境民族接纳吸收主流社会文化,有利于塑造跨境民族的民族认同意识、国家认同意识。在当前云南边境地区特殊的社会形势下,有必要加强和调整针对跨境民族的传播手段和内容,确立跨境民族的身份认同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 跨境民族 身份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拉祜族贫困乡的非经济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樊坚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2-36,共5页
伴随着贫困研究的不断深入,学者们对贫困成因的分析日渐成熟和完善。人们逐步认识到,虽然贫困的表现基本相同,但造成贫困的原因却不同。资源短缺是导致贫困的重要原因,但不是惟一原因。区位特点、人口数量、经济结构、个人能力、文化乃... 伴随着贫困研究的不断深入,学者们对贫困成因的分析日渐成熟和完善。人们逐步认识到,虽然贫困的表现基本相同,但造成贫困的原因却不同。资源短缺是导致贫困的重要原因,但不是惟一原因。区位特点、人口数量、经济结构、个人能力、文化乃至制度和政策等经济、非经济因素分析已经进入贫困研究的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祜族贫困乡 非经济因素 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农村反贫困中的良性互动 被引量:5
15
作者 杨士杰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10-113,共4页
云南农村的反贫困事业曾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与全国农村的情况相比,云南农村的贫困状况还是非常突出。在反贫困的博弈中,存在着与反贫目标相悖、事倍功半的现象,而实现决策部门、地方政府和贫困农户之间的良性互动是反贫困事业取得成... 云南农村的反贫困事业曾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与全国农村的情况相比,云南农村的贫困状况还是非常突出。在反贫困的博弈中,存在着与反贫目标相悖、事倍功半的现象,而实现决策部门、地方政府和贫困农户之间的良性互动是反贫困事业取得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贫困 博弈格局 互动与整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社区建设的实践及发展对策 被引量:1
16
作者 邱宝林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82-84,94,共4页
社区管理存在着多种模式,云南省的管理模式处于“政府主导型”向“社区自治型”转变之中,因此还存在多方面的问题,应从加强社区自身的组织建设、加强社区建设的学习和理论研究、统筹办公用房和社区经费、加强对外来人员的管理和教育、... 社区管理存在着多种模式,云南省的管理模式处于“政府主导型”向“社区自治型”转变之中,因此还存在多方面的问题,应从加强社区自身的组织建设、加强社区建设的学习和理论研究、统筹办公用房和社区经费、加强对外来人员的管理和教育、组织志愿者活动等方面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省 社区发展 实践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我国小额信贷扶贫问题 被引量:1
17
作者 邱宝林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87-90,共4页
在我国,扶贫的方法很多,就其大的方面归类,不外乎区域扶贫(宏观扶贫)与扶贫到户(微观扶贫)两类。我国早期的资金扶贫是扶贫到户为主,后来逐步发展为区域扶贫(又以创办经济实体为主),现在又重新强调扶贫到户为主。为什么会经... 在我国,扶贫的方法很多,就其大的方面归类,不外乎区域扶贫(宏观扶贫)与扶贫到户(微观扶贫)两类。我国早期的资金扶贫是扶贫到户为主,后来逐步发展为区域扶贫(又以创办经济实体为主),现在又重新强调扶贫到户为主。为什么会经历了一个由扶户为主——扶实体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额信贷扶贫 贫困农户 扶贫项目 扶贫到户 运作方式 商业信贷 信贷机构 商业银行 持续发展 贫困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校场域中流动少年儿童的身份建构与认同——以昆明市的调查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段岩娜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60-165,共6页
学校场域中流动少年儿童的身份是由包括现行户籍制度和教育制度的外部结构性力量建构的,也是由作为互动主体的教师、同龄群体等多元他者所建构的,流动少年儿童形成了"外地人"和"既是本地人又是外地人"的身份意识。... 学校场域中流动少年儿童的身份是由包括现行户籍制度和教育制度的外部结构性力量建构的,也是由作为互动主体的教师、同龄群体等多元他者所建构的,流动少年儿童形成了"外地人"和"既是本地人又是外地人"的身份意识。流动少年儿童作为行动主体,对被建构的身份形成认同和困惑,面对群际差异,积极用行动寻求从"我是谁"向"我会成为谁"的认同变迁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少年儿童 身份建构 身份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