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重回“利益”分析的市场社会学研究——读韦伯的《经济与社会》 |
段岩娜
陈小鹏
|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
|
|
2
|
民族地区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治理的社会学思考 |
李诚
李进参
|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6
|
|
3
|
民族研究的多元路径与本土化问题-以云南现代彝学研究为例 |
谭庆莉
谷禾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8 |
1
|
|
4
|
关于建立中国民族社会学数据库的设想和倡议 |
郑凡
|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2
|
|
5
|
基诺族刀耕火种的民族生态学研究 |
尹绍亭
|
《农业考古》
|
1988 |
47
|
|
6
|
云南农村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
谷禾
|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
|
|
7
|
云南城镇化:实例与特色——评《小城镇,大战略——玉溪城镇化发展研究》 |
李立纲
|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0 |
|
8
|
正确认识中国社会阶层的变化 |
乔亨瑞
|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0 |
|
9
|
云南跨境民族多元历史文化与身份认同 |
谷禾
谭庆莉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1
|
|
10
|
城市居民社区资源共享研究 |
李立纲
谷禾
|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12
|
|
11
|
学校教育与云南跨境民族身份认同的塑造 |
谷禾
谭庆莉
|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8
|
|
12
|
论云南少数民族的生产方式与生态保护 |
杨士杰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6
|
|
13
|
大众媒体与云南跨境民族身份认同的塑造 |
谷禾
|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7
|
|
14
|
云南拉祜族贫困乡的非经济因素分析 |
樊坚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15
|
云南农村反贫困中的良性互动 |
杨士杰
|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5
|
|
16
|
云南社区建设的实践及发展对策 |
邱宝林
|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
|
|
17
|
试析我国小额信贷扶贫问题 |
邱宝林
|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1
|
|
18
|
学校场域中流动少年儿童的身份建构与认同——以昆明市的调查为例 |
段岩娜
|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