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漠化地区的环境脆弱性、烤烟种植与干旱应对——云南省元江县罗垤村的研究案例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永祥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5-101,共7页
石漠化地区的环境脆弱性包括多石少土、植被差、不保水、土地贫瘠等,当它与旱灾结合在一起的时候,灾变就会愈加凸显和严重。在治理和适应石漠化灾害的途径方面,基本上分成两种意见:发展主义者重视项目支持和科技支撑的模式,人类学家强... 石漠化地区的环境脆弱性包括多石少土、植被差、不保水、土地贫瘠等,当它与旱灾结合在一起的时候,灾变就会愈加凸显和严重。在治理和适应石漠化灾害的途径方面,基本上分成两种意见:发展主义者重视项目支持和科技支撑的模式,人类学家强调少数民族传统知识和生态智慧的模式。在云南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洼垤乡罗垤村,人们除了在石缝中开垦可种植土地和建设台地之外,还通过建设小水窖和水池、提前预整烤烟地、控制烟苗成长、推广抗旱栽培技术、帮助弱势群体等措施来应对环境脆弱性和旱灾。他们的应对方式证明,技术与传统知识和社会文化的结合对适应脆弱环境和应对旱灾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漠化 脆弱性 适应 烤烟种植 干旱应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多民族特色的社会主义说 被引量:1
2
作者 杜玉亭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95-102,共8页
本文对云南多民族特色的社会主义进行了理论建构。其立论依据的个性方面, 是作为云南基本省情的民族多、山区多、边疆国境线长, 和作为现代云南基本省情的立体多元差异与市场先后律。文中对云南多民族特色社会主义的定义、内涵及其发... 本文对云南多民族特色的社会主义进行了理论建构。其立论依据的个性方面, 是作为云南基本省情的民族多、山区多、边疆国境线长, 和作为现代云南基本省情的立体多元差异与市场先后律。文中对云南多民族特色社会主义的定义、内涵及其发展战略特点进行了全面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 定义 省情 多民族特色社会主义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苗族村寨基督教社会功能转换问题研究——“小水井现象”探析
3
作者 张雍德 古文凤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56-161,共6页
宗教的社会功能是宗教的属性特征,当其以运动形式外化为作用结果时,便有了社会价值尺度的两重性。出现于云南农村苗族基督教地区的"小水井现象",其功能转换所形成的正面价值,凸显出民族地区宗教在近年来发生的改变及效应,为... 宗教的社会功能是宗教的属性特征,当其以运动形式外化为作用结果时,便有了社会价值尺度的两重性。出现于云南农村苗族基督教地区的"小水井现象",其功能转换所形成的正面价值,凸显出民族地区宗教在近年来发生的改变及效应,为宗教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正面作用增添了新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水井现象 基督教 功能转换 重视 偶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云南民族地区的分类指导
4
作者 郭家骥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5-16,共2页
党的十六大提出我国在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既给云南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关键词 小康社会 云南 民族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库区移民的文化适应性问题——以云南省楚雄青山嘴水库、保山小湾水电站移民为例 被引量:5
5
作者 王清华 张惠君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6-119,共4页
目前,云南省水利水电移民人数约为50万人,到2020年我省水利水电移民将达到110至120万人,但移民的文化及文化适应性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云南具有典型意义的两个移民安置地的个案表明,移民的文化适应性问题确实存在。为了移民工... 目前,云南省水利水电移民人数约为50万人,到2020年我省水利水电移民将达到110至120万人,但移民的文化及文化适应性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云南具有典型意义的两个移民安置地的个案表明,移民的文化适应性问题确实存在。为了移民工作的顺利进行和移民的稳定发展,应该尽快制定移民的文化适应性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区移民 文化适应性 问题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周边跨境民族文化交流互动与边疆繁荣稳定 被引量:21
6
作者 郭家骥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7-122,共6页
云南与缅甸、越南、老挝等周边国家的边境地区居住着16个跨境而居的少数民族。长期以来,跨境民族之间基于族缘和亲缘纽带,在婚姻、劳务、语言文字、节日、宗教、教育、学术、新闻媒体、政府联谊、演艺等多种领域存在着广泛的文化交流和... 云南与缅甸、越南、老挝等周边国家的边境地区居住着16个跨境而居的少数民族。长期以来,跨境民族之间基于族缘和亲缘纽带,在婚姻、劳务、语言文字、节日、宗教、教育、学术、新闻媒体、政府联谊、演艺等多种领域存在着广泛的文化交流和互动。跨境民族文化交流互动在总体上有利于边疆繁荣稳定的同时,也面临一些问题和隐忧。建议将"文化兴边、文化睦邻"确立为边疆文化发展战略,用经济社会发展的硬实力来支撑文化软实力的繁荣发展,将文化兴边确立为"兴边富民行动"的重要内容,积极开展民族宗教文化交流,妥善处置跨境民族婚姻交流带来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境民族 文化交流互动 文化兴边 文化睦邻 边疆繁荣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创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的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16
7
作者 郭家骥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6-110,共5页
在国外民族矛盾冲突热点频现、国内民族问题增多趋强的形势下,云南创造了各民族团结和谐的"云南现象"和民族工作的"云南经验",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被国家赋予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的重任。但... 在国外民族矛盾冲突热点频现、国内民族问题增多趋强的形势下,云南创造了各民族团结和谐的"云南现象"和民族工作的"云南经验",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被国家赋予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的重任。但目前示范区建设还存在很多困难和不足,因此,应该提高全国各民族干部群众对示范区建设重大意义的认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国家层面的示范区建设统筹协调机制,紧密结合云南省情实际进行创造性的探索与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民族团结进步 边疆繁荣稳定 示范区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族对气候变化的认知与应对——云南省德钦县果念行政村的考察 被引量:13
8
作者 尹仑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4-28,共5页
云南各少数民族的生活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近年来所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尤为明显,传统生计受气候变化及其灾害的影响也最为直接和敏感,同时民间关于气候变化的认知也比较丰富多样。基于2007年以来的田野调查和研究资料,以云南省迪庆藏族自... 云南各少数民族的生活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近年来所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尤为明显,传统生计受气候变化及其灾害的影响也最为直接和敏感,同时民间关于气候变化的认知也比较丰富多样。基于2007年以来的田野调查和研究资料,以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果念行政村为例,考察藏族对气候变化的本土认知、气候变化对当地传统生计的影响以及当地藏民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可以呈现地方性传统知识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现象中的价值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传统知识 生计 藏族 德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保护、民族生计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以独龙江地区独龙族为例 被引量:15
9
作者 李金明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81-85,共5页
生态保护工程在独龙江地区的实施,给当地造成了巨大影响,影响到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包括:当地独龙族传统生计方式、生活方式发生转变,耕地减少、粮食减产,经济收入减少,畜牧业很难发展,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面临困境,等等。针对这一系列问... 生态保护工程在独龙江地区的实施,给当地造成了巨大影响,影响到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包括:当地独龙族传统生计方式、生活方式发生转变,耕地减少、粮食减产,经济收入减少,畜牧业很难发展,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面临困境,等等。针对这一系列问题,应尽快寻找新的替代产业,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种植经济林果;保护和大力开发独具特色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依托民族文化资源和绿色生态资源发展旅游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林保工程 退耕还林工程 独龙族 民族生计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视人类学与云南民族文化强省建设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清华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0-63,共4页
云南民族文化多样性十分丰富,也就意味着具有丰富的影视人类学资料,近年来云南的影视人类学也得到长足的发展。由于影视人类学具有影像存史、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作用,民族文化强省的建设也需要影视人类学的大力发展,二者存在相互... 云南民族文化多样性十分丰富,也就意味着具有丰富的影视人类学资料,近年来云南的影视人类学也得到长足的发展。由于影视人类学具有影像存史、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作用,民族文化强省的建设也需要影视人类学的大力发展,二者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视人类学 民族文化强省 云南 民族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亥革命时期云南军都督府的民族政策 被引量:3
11
作者 尹仑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3-26,共4页
辛亥革命后,云南成立了"大中华国云南军都督府",在其颁布的布告和纲要中提出了"中国各族一体"的民族政策,在当时既是一项因地制宜的地方民族政策,更是一项在国家层面具有普遍意义的民族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中... 辛亥革命后,云南成立了"大中华国云南军都督府",在其颁布的布告和纲要中提出了"中国各族一体"的民族政策,在当时既是一项因地制宜的地方民族政策,更是一项在国家层面具有普遍意义的民族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中华民族的内涵问题。云南军都督府还针对中国民族国家的建构提出了"中国各民族构造一体之国家"的理念,对后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命题的形成和中国构建现代民族国家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和一定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亥革命 中国各族一体 云南军都督府 民族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差异、局限与传统视域的反思——云南省德钦县明永村气候、环境的改变及村民的认知与应对 被引量:1
12
作者 曹津永 宫珏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2-127,共6页
目前,气候变化是生态人类学界非常热门的研究话题,而少数民族的传统知识对于气候变化的认知和应对则又是其中的重要议题之一。在云南省德钦县明永藏族村,对于气候变化及其带来的环境影响和变化,村民有着一整套传统框架内的认知和解释系... 目前,气候变化是生态人类学界非常热门的研究话题,而少数民族的传统知识对于气候变化的认知和应对则又是其中的重要议题之一。在云南省德钦县明永藏族村,对于气候变化及其带来的环境影响和变化,村民有着一整套传统框架内的认知和解释系统,然而却没有很好地应对这些变化及其带来的冲击。面对由发展旅游而带来的现代文化对社区传统文化的影响,新的适应体系或许需要重新构建。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寻求文化生态多样性保护的智慧和途径,是人类学尤其是生态人类学中早已有之的思路和模式。这样的模式有着基于学科理路的思维惯性的优势,应当引起学者的思考和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永村 气候变化 认知 应对 生态人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民族地区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1
13
作者 郭家骥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23-31,共9页
当前,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进入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生产力发展的新阶段。面对急剧变化的世界,面对汹涌而来的市场经济大潮,面对与先进地区差距日趋扩大的态势,贫穷落后的云南民... 当前,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进入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生产力发展的新阶段。面对急剧变化的世界,面对汹涌而来的市场经济大潮,面对与先进地区差距日趋扩大的态势,贫穷落后的云南民族地区究竟应当怎么办?对此,中共云南省委把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云南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创造性地提出了新阶段民族地区的生产力应该产生一个跳跃式、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构想,在全省各族干部和群众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本文拟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对民族地区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作一初步的研究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民族地区 生产力跨越式发展 民族地区生产力 生产要素 理论与实践 解放生产力 高效配置 跳跃式发展 少数民族 要素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性别视野下的哈尼族妇女卖工现象研究
14
作者 刘洁婷 王清华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48-250,共3页
哈尼族社会中将近一半的人口是妇女,可以说哈尼族妇女对哈尼族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在金平县民族团结广场附近,来自县城周边哈尼族村寨的哈尼族妇女带着劳动工具聚集在这里,等待卖工。
关键词 社会性别 哈尼族 妇女 视野 民族团结 劳动工具 金平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三论
15
作者 王亚南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51-55,共5页
作者从民族统一论、文化生产论、人文经济论三方面阐述了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的基本内涵:强化各民族文化多样性共存的和谐统一;促进各民族文化多样性互动的平衡发展;注重各民族文化多样性互补的优化创新。
关键词 云南 民族文化 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多民族和谐共处模式的特点及主要成因 被引量:4
16
作者 韩军学 刘军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9-73,共5页
云南多民族和谐共处模式具有"多元一体"与"和谐共处"两个基本特点,其形成源于多方面的因素,其中有三个层面的原因值得关注:一是自然地理方面的多样性,造成了各民族"大分散、小聚居"、"交错分布、立... 云南多民族和谐共处模式具有"多元一体"与"和谐共处"两个基本特点,其形成源于多方面的因素,其中有三个层面的原因值得关注:一是自然地理方面的多样性,造成了各民族"大分散、小聚居"、"交错分布、立体分布"状态以及物产及生产方式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从而推动了各民族间的相互交流;二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交往十分频繁,增进了人们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加强了不同文化间的理解和包容,奠定了多民族和谐共处的社会基础;三是人们在日常交往中的"宗教回避"策略,在保持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有效避免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维护了各民族的团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多民族和谐共存 世俗交往 宗教回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少数民族社会经济发展情势及对策
17
作者 <西南少数民族发展对策研究>课题组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61-70,共10页
本文分析了西南少数民族社会经济的特征及发展现状,指出西南少数民族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迫切问题是:传统经营方式对发展商品经济造成阻碍;二元经济结构不利于民族地区的正常发展;现行体制和政策弊端给民族地区带来严重危害;人口增长过... 本文分析了西南少数民族社会经济的特征及发展现状,指出西南少数民族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迫切问题是:传统经营方式对发展商品经济造成阻碍;二元经济结构不利于民族地区的正常发展;现行体制和政策弊端给民族地区带来严重危害;人口增长过快给社会经济发展增加了沉重负担以及民族素质和传统文化与社会经济开发产生矛盾冲突。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对策建议:统筹规划、分类指导,以市场为导向选择多种类、多层次的发展途径;在改革中建立适合民族地区社会经济运行特点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实行全方位开放、促进广泛的横向经济联合,打破民族地区原有的封闭格局;科学技术和精神文明建设与各民族的客观实际相结合;在国家高层次宏观战略科学决策指导下,加快西南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民族地区 西南少数民族 社会经济发展 西南四省区 少数民族人口 后进民族 各民族 云南省 横向经济联合 人口增长过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双版纳傣族农奴社会》的电影创作分析
18
作者 和渊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9-129,共11页
将《西双版纳傣族农奴社会》放置到“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科学纪录片”产生的特定背景中,通过对该影片所基于的西双版纳傣族社会历史调查与研究、影片拍摄提纲的撰写过程、影片拍摄提纲与影片的比较、当地文化持有者的场面调度等几方面的观... 将《西双版纳傣族农奴社会》放置到“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科学纪录片”产生的特定背景中,通过对该影片所基于的西双版纳傣族社会历史调查与研究、影片拍摄提纲的撰写过程、影片拍摄提纲与影片的比较、当地文化持有者的场面调度等几方面的观察,尝试分析影片的整个摄制情况。与众多“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科学纪录片”相比,该影片以复原拍摄为主要手段,综合运用动画、图表、字幕等影像方式,呈现出强烈的论文电影特征,影片对傣族社会制度与上层建筑的着力用笔也是众多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科学纪录片中所未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科学纪录片 傣族 民族志电影 论文电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及其灾害的社会性别研究——云南德钦红坡村的案例
19
作者 尹仑 薛达元 倪恒志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5-72,共8页
气候变化是当前学界关注的重大课题,亦是生态人类学、民族生态学前沿性的研究领域。本文从社会性别分析的视角出发,以云南德钦红坡村为个案,通过长期的跟踪调查,揭示了当地藏族女性对气候变化及其灾害的应对方式及特点。无论是应急性的... 气候变化是当前学界关注的重大课题,亦是生态人类学、民族生态学前沿性的研究领域。本文从社会性别分析的视角出发,以云南德钦红坡村为个案,通过长期的跟踪调查,揭示了当地藏族女性对气候变化及其灾害的应对方式及特点。无论是应急性的减缓气候灾害威胁,还是长期性的适应气候变化影响,都展示出当地藏族女性能够对气候变化及其灾害做出有效的应对。在外界各种援助力量的支持下,基于女性自身文化和传统知识基础之上的应对举措是建立气候灾害防范、互助和治理机制的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社会性别 藏族 女性 应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少数民族文化保护 被引量:58
20
作者 杨福泉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32-37,共6页
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少数民族文化保护杨福泉一中国各少数民族在改革开放十多年来,在经济上有了长足发展,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如果从文化的发展上看,在现代工业社会文化潮流的冲击下,体现民族特色的民族传统文化正大量流失,... 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少数民族文化保护杨福泉一中国各少数民族在改革开放十多年来,在经济上有了长足发展,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如果从文化的发展上看,在现代工业社会文化潮流的冲击下,体现民族特色的民族传统文化正大量流失,不少民族的服饰、语言、传统民居、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传统文化 我国现代化进程 少数民族文化 民族地区 纳西族 基诺族 各民族 印第安人 文化变迁 民族服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