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
1
作者
李涛
任佳
+10 位作者
杨正权
边明社
王文成
郑晓云
郭家骥
董棣
黄小军
郑宝华
任仕暄
陈利君
谢青松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共1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加以坚持”,“不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哲学社会科学就会失去灵魂、...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加以坚持”,“不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哲学社会科学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在此,总书记将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和“灵魂”,这一表述颇有特色且意味深长,应当引起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
马克思主义
“灵魂”
总书记
座谈会
习近平
精神
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民族村寨广场的社会功能
被引量:
5
2
作者
王清华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3-77,共5页
作为建筑布局的重要部分和中心,地处边远的少数民族村落广场,虽然粗陋得不起眼,然其社会功能仍然突出,可分为村寨的核心和活动的场所两种:寨桩所在地、政治权威所在地和集市贸易地是表明其为村寨核心的主要内容,而集会、祭祀、歌舞、竞...
作为建筑布局的重要部分和中心,地处边远的少数民族村落广场,虽然粗陋得不起眼,然其社会功能仍然突出,可分为村寨的核心和活动的场所两种:寨桩所在地、政治权威所在地和集市贸易地是表明其为村寨核心的主要内容,而集会、祭祀、歌舞、竞技和游戏等活动都是在村寨广场上举行,可见广场与民族村寨村民的居家生活血肉相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村寨
广场
社会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在西部大开发中应重视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工作
3
作者
郭大烈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1-22,共2页
关键词
民族传统文化
保护工作
有形艺术
无形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生态人类学的现状和展望
被引量:
8
4
作者
李继群
和红灿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5-19,共5页
中国人类学研究一直关注民族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关系问题,而生态人类学在中国的发展应该肇始于20世纪80年代,这一时期国外理论的翻译介绍大量出现,同时国内的研究成果也逐渐问世。尽管中国的生态人类学研究存在着学科建设尚待规范等问...
中国人类学研究一直关注民族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关系问题,而生态人类学在中国的发展应该肇始于20世纪80年代,这一时期国外理论的翻译介绍大量出现,同时国内的研究成果也逐渐问世。尽管中国的生态人类学研究存在着学科建设尚待规范等问题,但中国生态人类学的发展有其自身的优势和特点,是一门方兴未艾的学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人类学
研究回顾
研究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影视人类学在我国的发展
被引量:
8
5
作者
王清华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97-100,共4页
影视人类学在我国发展较晚,始于20世纪50年代。40多年来,中国影视人类学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道路,从学科的意义上说,它从无意识走向了有意识、从非自觉走上了自觉发展的道路。如今,这门学科在我国已臻于成熟,其显著的标志包括:...
影视人类学在我国发展较晚,始于20世纪50年代。40多年来,中国影视人类学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道路,从学科的意义上说,它从无意识走向了有意识、从非自觉走上了自觉发展的道路。如今,这门学科在我国已臻于成熟,其显著的标志包括:影视人类学理论研究与教学的开展;影视人类学专门机构的建立;与国际接轨。中国影视人类学是在肥沃的文化土壤中萌芽,政治运动中曲折,改革开放中觉醒和成熟的,它凝结着中国两代民族学、影视学工作者的心血和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视人类学
学科发展
成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哀牢
被引量:
2
6
作者
桑耀华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8-124,共7页
学术界对“哀牢”的研究十分关注,关于其名称来源、涉及范围、族属问题、发展历程、民族关系以及九隆神话等方面尚有较大争论,均需将其成果系统整理和论述,才能有利于该研究领域的深入拓展。
关键词
史籍
哀牢
族属
民族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纳西族形成的多元论
7
作者
郭大烈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47-54,共8页
作者在归纳总结学术界探讨纳西族族源和形成的众多观点的基础上,从考古学、民族学和文献学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纳西族是与南下的古羌人联系密切的夷人族系——旄牛夷、白狼夷的主要成员,其先民是莋都夷,可能还吸收了以丽江人为代表的土...
作者在归纳总结学术界探讨纳西族族源和形成的众多观点的基础上,从考古学、民族学和文献学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纳西族是与南下的古羌人联系密切的夷人族系——旄牛夷、白狼夷的主要成员,其先民是莋都夷,可能还吸收了以丽江人为代表的土著成员。纳西族大约形成于汉晋至唐朝阶段,活动范围在今川西至木里一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西族
西南夷
西南民族
木里
东巴
羌人
君长
西羌
路线
牦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双版纳傣族“超域”的互联网社交研究
被引量:
1
8
作者
徐何珊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0-116,185,共8页
社交媒体改变了人与人的连接方式,但并不意味着其使人们的社交方式变得同一,行为主体会根据所处的场域和惯习“驯化”社交媒体,体现出族群的差异性。西双版纳多个傣族村寨的案例表明,从社交范围和特点来看,傣族人在使用社交媒体进行对...
社交媒体改变了人与人的连接方式,但并不意味着其使人们的社交方式变得同一,行为主体会根据所处的场域和惯习“驯化”社交媒体,体现出族群的差异性。西双版纳多个傣族村寨的案例表明,从社交范围和特点来看,傣族人在使用社交媒体进行对外交往的过程中,结合了地方社会文化特质形成了自身的特点。当地人基于网络“脱域”的连接,在既有人际关系的基础上向外拓展,形成“超域”的社会交往,反映出信息时代傣族人在面对传统与现代时的文化调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交往
傣族
社交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
1
作者
李涛
任佳
杨正权
边明社
王文成
郑晓云
郭家骥
董棣
黄小军
郑宝华
任仕暄
陈利君
谢青松
机构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学所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
经济研究所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
马列所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
农村发展研究所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
科研处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
南亚研究所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
哲
学所
出处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共1页
文摘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加以坚持”,“不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哲学社会科学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在此,总书记将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和“灵魂”,这一表述颇有特色且意味深长,应当引起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
马克思主义
“灵魂”
总书记
座谈会
习近平
精神
学习
分类号
B978 [哲学宗教—宗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民族村寨广场的社会功能
被引量:
5
2
作者
王清华
机构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学所
出处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3-77,共5页
文摘
作为建筑布局的重要部分和中心,地处边远的少数民族村落广场,虽然粗陋得不起眼,然其社会功能仍然突出,可分为村寨的核心和活动的场所两种:寨桩所在地、政治权威所在地和集市贸易地是表明其为村寨核心的主要内容,而集会、祭祀、歌舞、竞技和游戏等活动都是在村寨广场上举行,可见广场与民族村寨村民的居家生活血肉相连。
关键词
民族村寨
广场
社会功能
分类号
C95 [社会学—民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在西部大开发中应重视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工作
3
作者
郭大烈
机构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学所
出处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1-22,共2页
关键词
民族传统文化
保护工作
有形艺术
无形艺术
分类号
G03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生态人类学的现状和展望
被引量:
8
4
作者
李继群
和红灿
机构
云南
大学
民族
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学所
出处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5-19,共5页
基金
云南省民族研究院暨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课题"当代中国人类学的学科建设和发展对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中国人类学研究一直关注民族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关系问题,而生态人类学在中国的发展应该肇始于20世纪80年代,这一时期国外理论的翻译介绍大量出现,同时国内的研究成果也逐渐问世。尽管中国的生态人类学研究存在着学科建设尚待规范等问题,但中国生态人类学的发展有其自身的优势和特点,是一门方兴未艾的学科。
关键词
生态人类学
研究回顾
研究现状
分类号
C95-05 [社会学—民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影视人类学在我国的发展
被引量:
8
5
作者
王清华
机构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学所
出处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97-100,共4页
文摘
影视人类学在我国发展较晚,始于20世纪50年代。40多年来,中国影视人类学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道路,从学科的意义上说,它从无意识走向了有意识、从非自觉走上了自觉发展的道路。如今,这门学科在我国已臻于成熟,其显著的标志包括:影视人类学理论研究与教学的开展;影视人类学专门机构的建立;与国际接轨。中国影视人类学是在肥沃的文化土壤中萌芽,政治运动中曲折,改革开放中觉醒和成熟的,它凝结着中国两代民族学、影视学工作者的心血和智慧。
关键词
影视人类学
学科发展
成熟
Keywords
Ethnographic film
Development
Mature
分类号
C912.4 [经济管理]
J9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哀牢
被引量:
2
6
作者
桑耀华
机构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学所
出处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8-124,共7页
文摘
学术界对“哀牢”的研究十分关注,关于其名称来源、涉及范围、族属问题、发展历程、民族关系以及九隆神话等方面尚有较大争论,均需将其成果系统整理和论述,才能有利于该研究领域的深入拓展。
关键词
史籍
哀牢
族属
民族关系
Keywords
historical documents
Ailao
ethnicity
ethnic relation
分类号
K280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纳西族形成的多元论
7
作者
郭大烈
机构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学所
出处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47-54,共8页
文摘
作者在归纳总结学术界探讨纳西族族源和形成的众多观点的基础上,从考古学、民族学和文献学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纳西族是与南下的古羌人联系密切的夷人族系——旄牛夷、白狼夷的主要成员,其先民是莋都夷,可能还吸收了以丽江人为代表的土著成员。纳西族大约形成于汉晋至唐朝阶段,活动范围在今川西至木里一带。
关键词
纳西族
西南夷
西南民族
木里
东巴
羌人
君长
西羌
路线
牦牛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双版纳傣族“超域”的互联网社交研究
被引量:
1
8
作者
徐何珊
机构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学所
出处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0-116,185,共8页
基金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创新团队项目“云南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的重大问题研究”、云南省社会科学院2020年院级项目“自媒体时代云南跨境民族网络文化安全问题研究”(项目号:SKYYJ202021)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社交媒体改变了人与人的连接方式,但并不意味着其使人们的社交方式变得同一,行为主体会根据所处的场域和惯习“驯化”社交媒体,体现出族群的差异性。西双版纳多个傣族村寨的案例表明,从社交范围和特点来看,傣族人在使用社交媒体进行对外交往的过程中,结合了地方社会文化特质形成了自身的特点。当地人基于网络“脱域”的连接,在既有人际关系的基础上向外拓展,形成“超域”的社会交往,反映出信息时代傣族人在面对传统与现代时的文化调适。
关键词
社会交往
傣族
社交媒体
分类号
C95 [社会学—民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
李涛
任佳
杨正权
边明社
王文成
郑晓云
郭家骥
董棣
黄小军
郑宝华
任仕暄
陈利君
谢青松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民族村寨广场的社会功能
王清华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在西部大开发中应重视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工作
郭大烈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中国生态人类学的现状和展望
李继群
和红灿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影视人类学在我国的发展
王清华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论哀牢
桑耀华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纳西族形成的多元论
郭大烈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西双版纳傣族“超域”的互联网社交研究
徐何珊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