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思想抗战:社会各界对日本侵略中国边疆的认知与应对
1
作者 曾黎梅 曹津永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1-139,共9页
抗战时期,对中国发动思想侵略,是日本侵华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政府尤其重视挑拨边疆各民族间的关系,解构边疆与内地的整体性,以达到分裂中国边疆领土、瓦解各民族团结抗战的目的。中国各界意识到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意图后,不断反... 抗战时期,对中国发动思想侵略,是日本侵华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政府尤其重视挑拨边疆各民族间的关系,解构边疆与内地的整体性,以达到分裂中国边疆领土、瓦解各民族团结抗战的目的。中国各界意识到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意图后,不断反思并修正中国边疆民族政策中存在的问题,以加强内地与边疆之间的互识与认同作为突破点,辅之以社会舆论及实践,建立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断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积极的思想抗战应对日本对中国的边疆侵略。在国家生死存亡之际,中国各界对思想抗战的推进,促进了边疆及内地民众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自觉,对团结全国各族民众一致抗战,维护国家统一产生了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抗战 边疆危机 认知和应对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历史上皇朝中央对西南边疆社会的内地化经略 被引量:9
2
作者 陈征平 刘鸿燕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5-120,共6页
历史上西南边疆社会的内地化,即为皇朝中央将中原前现代高度农耕物质技术水平基础上的儒家文化、政治制度、经济活动方式等,向西南边疆社会渗透或移植的过程。尽管元以后西南边疆已被全方位纳入皇朝中央的宏观控制之中,但囿于不同时期... 历史上西南边疆社会的内地化,即为皇朝中央将中原前现代高度农耕物质技术水平基础上的儒家文化、政治制度、经济活动方式等,向西南边疆社会渗透或移植的过程。尽管元以后西南边疆已被全方位纳入皇朝中央的宏观控制之中,但囿于不同时期皇朝自身能力的限制,以及西南边疆处于次要地位民族群体的认同程度的差异,使微观层面无论是社会行为观念、民族治理模式及与内地农业一体化等,仍只是呈现着一种缓进或渐变的融合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化 儒家教化 行政治理 农业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新平傣族的历史与文化 被引量:8
3
作者 王懿之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74-78,共5页
作者运用多学科考察与研究,认为云南新平的傣族远古时期主要聚居于滇池区域,后因多种原因逐渐南迁,现新平、元江等地的傣雅支系,就是当时南迁过程中留居中途的一部分。该支系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鲜明的历史文化特色,... 作者运用多学科考察与研究,认为云南新平的傣族远古时期主要聚居于滇池区域,后因多种原因逐渐南迁,现新平、元江等地的傣雅支系,就是当时南迁过程中留居中途的一部分。该支系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鲜明的历史文化特色,从而成为傣族四大支系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平傣族 历史 文化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周中原青铜器矿料来源的再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李晓岑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1993年第3期264-267,共4页
1984年,金正耀的研究表明,殷墟妇好墓的部分青铜器中含有云南矿质。本文扩充了这一结果。依据美国学者E.V.Sayre等人、日本学者山崎一雄、以及笔者所作的中国古代青铜器铅同位素实验数据,和近年来发表的大量地质铅同位素分布场进行对比... 1984年,金正耀的研究表明,殷墟妇好墓的部分青铜器中含有云南矿质。本文扩充了这一结果。依据美国学者E.V.Sayre等人、日本学者山崎一雄、以及笔者所作的中国古代青铜器铅同位素实验数据,和近年来发表的大量地质铅同位素分布场进行对比,指出这种云南矿质在商代中原青铜器中广泛存在,西周和东周以后云南矿质则逐渐减少。对古文献和考古材料的研究也映证了这一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周 青铜器 铜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青铜时代金属制作技术 被引量:5
5
作者 李晓岑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54-59,共6页
云南的青铜文化始于滇东北地区,兴盛于滇西地区,完成于滇中地区。剑川海门口青铜文化遗址是目前发现的云南最早的青铜文化遗址,距今约3千年。稍晚的青铜文化遗址则在楚雄万家坝、祥云大波那、剑川鳌凤山、江川李家山、安宁太极山、... 云南的青铜文化始于滇东北地区,兴盛于滇西地区,完成于滇中地区。剑川海门口青铜文化遗址是目前发现的云南最早的青铜文化遗址,距今约3千年。稍晚的青铜文化遗址则在楚雄万家坝、祥云大波那、剑川鳌凤山、江川李家山、安宁太极山、晋宁石寨山等地都有发现,这些遗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青铜时代 石寨山 制作技术 失蜡法 古滇国 万家坝型 中原地区 合金配比 云南青铜器 熔模铸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女性社区精英的角色实践——基于云南大理州云龙县N村旅游社区的个案考察 被引量:18
6
作者 苏醒 田仁波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2-131,共10页
既往研究中"社区精英"几乎都直指男性,女性由于传统性别文化的原因长期以来都难以进入精英行列。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背景下,对云南大理州云龙县N村旅游社区的案例研究表明,社区旅游发展促进了女性社区精英的产生和成长,N村... 既往研究中"社区精英"几乎都直指男性,女性由于传统性别文化的原因长期以来都难以进入精英行列。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背景下,对云南大理州云龙县N村旅游社区的案例研究表明,社区旅游发展促进了女性社区精英的产生和成长,N村女性社区精英从传统"持家能手"发展到"经济能人",从地方性知识的"无意识传承者"到"策略性使用者"以及社会关系网络的积极拓展者、"讨论网"的成功运用者等角色。可见,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能够为农村地区的妇女发展创造条件,提供机遇和平台;当地妇女的全面发展又推动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这一"互为助力"的逻辑理路,为进一步正确认识农村女性社区精英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难与阻碍、科学把控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女性发展问题提供案例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社区精英 女性角色特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传统植物染料及其开发 被引量:8
7
作者 颜恩泉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88-91,共4页
在多民族聚居的云南高原,传统植物染料在各民族衣物染制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随着社会的发展,化工染料进入人们的生活中,逐步取代了植物染料。半个多世纪以来,人们通过比较,认为植物染料对人体有益无害,这是化学染料无法相比的... 在多民族聚居的云南高原,传统植物染料在各民族衣物染制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随着社会的发展,化工染料进入人们的生活中,逐步取代了植物染料。半个多世纪以来,人们通过比较,认为植物染料对人体有益无害,这是化学染料无法相比的。特别是发达国家更重视植物染料。云南植物染料资源丰富,优势突出,应让传统的加工、染制技术在开发绿色产业、发展民族经济和西部大开发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植物染科 开发 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牌主题公园如何走出困境——对云南民族村经营与发展的思考 被引量:5
8
作者 蒋文中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9-53,共5页
云南民族村作为一个已有12年历史的老牌主题公园,目前正危机四伏,面临着一个艰难的转折。对此,作者从主题公园的内涵与外延、资源导向还是市场导向、市场需求与产品结构、经营方式与经营观念、激励机制与人力资源管理、以产定销还是以... 云南民族村作为一个已有12年历史的老牌主题公园,目前正危机四伏,面临着一个艰难的转折。对此,作者从主题公园的内涵与外延、资源导向还是市场导向、市场需求与产品结构、经营方式与经营观念、激励机制与人力资源管理、以产定销还是以销定产等6个方面入手,对云南民族村存在的问题及其如何走出困境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民族村 主题公园 经营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少数民族天文历法概述 被引量:3
9
作者 李晓岑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73-79,共7页
本文论述了云南少数民族在宇宙观、恒星观测、天体运动观测、民族历法等领域的成就 。
关键词 云南 少数民族 天文历法 天文学家 成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目的地东道主群体内部关系的人类学考察——以云南大理白族古村为例
10
作者 苏醒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30-137,共8页
旅游目的地东道主群体的"异质化"已逐渐凸显。东道主群体内部关系虽然表象上呈现出"敦睦他者"与"和谐共生"的状态,但实际上,各子群体在空间分配及行为方式上存在明显的"边界",且通过呈现于语... 旅游目的地东道主群体的"异质化"已逐渐凸显。东道主群体内部关系虽然表象上呈现出"敦睦他者"与"和谐共生"的状态,但实际上,各子群体在空间分配及行为方式上存在明显的"边界",且通过呈现于语言、传说历史、亲属关系、宗教等方面的族群差异反映出深层的"区隔",彼此对主体性、文化原真性等的认知差异还可能导致矛盾冲突的产生。究其本质可知,东道主群体内部的浅层"融合"是基于生存发展需要的功利性融合,是双方关系的表象;而深层"区隔"则是基于族群背景与利益关系的深度隔阂,这才是东道主群体内部关系的核心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道主群体 异质化 区隔 融合 旅游人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普洱茶及其在世界茶史上的地位
11
作者 王懿之 《农业考古》 1992年第2期177-183,共7页
茶叶是世界上最好的饮料之一。除饮用功能之外,它还有防病健身的效用,因而越来越引起世人的关注和重视。全世界计有四十多个国家种植茶叶,但主要产区在亚洲,其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百分之七十五以上。我国是亚洲的主要产茶区之一,云南... 茶叶是世界上最好的饮料之一。除饮用功能之外,它还有防病健身的效用,因而越来越引起世人的关注和重视。全世界计有四十多个国家种植茶叶,但主要产区在亚洲,其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百分之七十五以上。我国是亚洲的主要产茶区之一,云南又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作为云南茶叶的主要代表普洱茶,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饮茶文化。为什么说云南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普洱茶的形成历史如何?其在国内外的销售、影响怎样?解放后有什么发展等论题,就是本文试图探索的中心内容。有不当之处,请茶史专家和读者赐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普洱茶 云南西双版纳 云南茶叶 野生大茶树 原产地 世界 野生茶树 中国云南 自然条件 茶叶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亚洲传统造纸的发源地问题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晓岑 朱霞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1-65,共5页
作者在对云南个少数民族手工造纸的调研基础上,对亚洲传统造纸的起源进行了研究。认为亚洲传统造纸6有不同的发源地,抄纸法源于中国内地,浇纸法可能源于印巴次大陆,由于中国传统抄纸法造纸曾产生世界性的影响,故中国是造纸技术的发明国度。
关键词 中国 印巴次大陆 抄纸法 浇纸法 发源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彝民族走廊与茶马古道 被引量:11
13
作者 申旭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2-28,共7页
关键词 民族走廊 藏缅语族 纳西族 缅甸北部 西藏察隅 汉藏语系 亲缘关系 贡山独龙族 印度东北部 青藏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调查与电影传统——“民纪片”渊源初探 被引量:9
14
作者 郭净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3-31,共9页
1957~1981年期间摄制的“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科学纪录影片”(简称民纪片),是中国民族志电影的早期形态。民纪片开创了中国纪录电影的一个新类型,但无论是在影视人类学还是在电影史的领域中,对于它的研究却一直未能深入。对民纪... 1957~1981年期间摄制的“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科学纪录影片”(简称民纪片),是中国民族志电影的早期形态。民纪片开创了中国纪录电影的一个新类型,但无论是在影视人类学还是在电影史的领域中,对于它的研究却一直未能深入。对民纪片的渊源和背景的初步探讨表明,民纪片在我国发展的基本线索是:近因源于20世纪50到60年代民族大调查中影像手段的普遍使用;远源则与民国时期的电影和边疆考察影像相衔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科学纪录影片(民纪片) 民族志电影 民族大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民纪片”几个问题的考证 被引量:9
15
作者 郭净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6-36,共11页
"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科学记录影片"(简称"民纪片)是1957~1981年间由中央政府组织的大规模民族志电影拍摄实践。在此前的论文"民族调查与电影传统"(载《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中,笔者对民纪片的历史... "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科学记录影片"(简称"民纪片)是1957~1981年间由中央政府组织的大规模民族志电影拍摄实践。在此前的论文"民族调查与电影传统"(载《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中,笔者对民纪片的历史渊源进行了初步考察。本文旨在拓展有关这一专题的讨论,拟根据笔者的个人经历和调查,对文革之后这些影片的再发现和研究加以进一步探索;并就民纪片的制作过程和参与者,以及它包括哪些影片等问题,展开深入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科学纪录片 民纪片 民族志电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藏茶马古道论略 被引量:4
16
作者 申旭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86-93,共8页
关键词 “茶马古道” 西南丝绸之路 云南志 西藏地区 驿站制度 南诏 茶文化 藏族地区 普洱 《元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理国的周边关系 被引量:4
17
作者 段玉明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56-66,共11页
大理国的周边关系段玉明一大理国与宋朝的关系诸葛元声《滇史》卷8记载:“宋太祖建隆元年(960),蜀主孟知祥死。孟昶继之,不理国事,日务奢侈,委任非人。大理觇知之,欲乘衅攻蜀。高侯独不可,言:‘蒙诏强盛时与吐蕃连兵,尚... 大理国的周边关系段玉明一大理国与宋朝的关系诸葛元声《滇史》卷8记载:“宋太祖建隆元年(960),蜀主孟知祥死。孟昶继之,不理国事,日务奢侈,委任非人。大理觇知之,欲乘衅攻蜀。高侯独不可,言:‘蒙诏强盛时与吐蕃连兵,尚不能侵夺巴蜀,卒以黩武酿内变,宗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理国 《续资治通鉴长编》 侬智高 南诏野史 云南 宋会要辑稿 《张胜温画卷》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交趾 《记古滇说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中国铅钡玻璃的发源地问题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晓岑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1996年第2期144-150,共7页
考古样品的铅同位素比值显示,汉代以前的中国传统铅钡玻璃中含有207Pb/206Pb比值很低的异常铅,该文通过分析这些异常铅的同位素分布场,推断早期铅钡玻璃的原料应来自于云南。文章还从历史记载、考古发现、地质条件等方面... 考古样品的铅同位素比值显示,汉代以前的中国传统铅钡玻璃中含有207Pb/206Pb比值很低的异常铅,该文通过分析这些异常铅的同位素分布场,推断早期铅钡玻璃的原料应来自于云南。文章还从历史记载、考古发现、地质条件等方面分析,认为滇东北还是中国铅钡玻璃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钡玻璃 铅同位素 云南 玻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傣掸泰等民族的共同文化特征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懿之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64-71,共8页
本文通过傣、掸、泰等民族三十五条相同、相近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特征的细致对比,充分论证了中国的傣族、缅甸的掸族和泰国的泰族等傣语民族,皆同源于古代百越民族,后因各种原因逐渐南迁,形成现状。
关键词 傣语 百越民族 傣族先民 文化特征 泰族 泰国 缅甸 中国云南 中南半岛 西双版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动与坚守:生计方式转型与白族女性日常生活节奏的个案考察 被引量:2
20
作者 苏醒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3-71,186,187,共11页
“日常生活节奏”逐渐成为分析少数民族传统生计方式转变中社区适应问题的一个新视角。云南大理N村白族社区传统是井盐制售的社区,历史上依据雨量多少、围绕井盐生产“旺平淡空”4个周期而安排,现在逐渐转变为现今根据旅游淡旺季并以“... “日常生活节奏”逐渐成为分析少数民族传统生计方式转变中社区适应问题的一个新视角。云南大理N村白族社区传统是井盐制售的社区,历史上依据雨量多少、围绕井盐生产“旺平淡空”4个周期而安排,现在逐渐转变为现今根据旅游淡旺季并以“游客需求第一”为原则而规划的日常生活节奏。然而无论在何种生计方式下,传统性别文化中“勤”这一道德取向始终是当地女性日常生活节奏的主导,为之所持久坚守并通过社会性别分工、女性教育、社会舆论的双向强化等途径内化成为一种“惯习”。正是由于这种对优秀传统道德理念的坚守,使白族女性在面对生计方式的改变和外来文化的冲击时非但没有因调适不良而陷入生存困境,相反还表现出高度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常生活节奏 道德取向 女性 生计方式 白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